爱收集资源网

拼多多砍一刀活动涉嫌欺诈,上海律师将其告上法庭

爱收集资源网 2024-08-24 12:04

“亲,拼多多,帮忙砍一刀?”

相信不少人都收到过亲朋好友类似消息。

拼多多“砍一刀”玩法,是通过约请好友点击链接,即可杀价。页面上往往会显示,“已经锯掉XXXX元,距离免费拿还差0.X%”

但是,在耗尽身边人脉后,有多少人真的能从拼多多薅到羊绒?

一位北京律师刘宇航在2021年3月出席了拼多多的“砍价免费拿”活动,因此约请了10多位好友帮砍,甚至冲值9.9订购了杀价加速包,但花费半天精力后,杀价结果竟然没有任何变化,一直差别“0.9%”。

于是,刘宇航一怒之下,以“提供网路服务时涉嫌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使用虚假数据隐瞒规则已构成欺诈”为由,把拼多多告上了法院。

日前,刘宇航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文章,披露了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更多细节。拼多多方面在庭审时解释称,因页面显示比率位数有限,把0.9996427%直接省略显示为0.9%。所以刘律师杀价后,并非没变化,而改变的是小数点后六位。

“0.9%不是0.9%”,”到拼多多杀价先学微积分”,“拼多多杀价,仍然差0.9%”……拼多多“砍一刀“话题登上了近日网路热搜。

杀价难难于上青天

目前,刘宇航律师的上述文章已删掉。《科创板晚报》记者陌陌联系上了刘律师本人。刘宇航回应访谈恳求时称:案件裁定前不接受专访,由于会被投诉。

而刘宇航此前表示,自从2021年4月份控告拼多多的案件引发舆论关注以来,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被四次约谈。其中两次为拼多多向不同主管机关实名投诉。“这早已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我的家人甚至害怕我的人身安全,害怕我受到更多的报复。”刘宇航称。

但刘宇航坚持案件不会调处、不会胜诉。“本案案由是侵权之诉,非协议之诉,诉的是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理论上讲每一个使用了拼多多杀价免费拿服务的都是消费者,都有机会成为诉讼权力人。这个案件一出,相信这对包括拼多多在内的各大互联网基础平台都有警示意义,不要企图以误导消费者的方法。”

另一位拼多多用户有着与刘宇航类似的“砍价难”经历。“我通常会坚持找10个人,然后就舍弃了,最后实在很难砍。”她告诉《科创板晚报》记者。

多名拼多多资深卖家向《科创板晚报》记者透漏,最后一刀杀价这么之难,是由于拼多多在算法上向新用户倾斜。

“很早曾经,我和朋友几个都成功过,由于都是新人,所以没几个人就成功了。但若果是老用户,就几乎没希望。”

另一名拼多多卖家也强调:“我领到过一次的(商品)。新人很快的,老的(人)就慢了。”

“砍一刀”其实是拉新手段

营销企划事务所毕可乐威PGlev觉得,“砍一刀”其实是拉新手段,并且很有效。“不花钱,找同学杀价能够免费领心动商品,老用户自发为拼多多拉来新用户。不断用实惠、免费作为噱头,引起用户自发传播,迅速裂变,从而带来店家更低的拉新成本。”

另有业内人士剖析,“砍一刀”之所以这么吸引人,本质缘由是把营销游戏化。“免费发放让同学帮助砍一刀,虽然就是个游戏。”

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对此并不掩饰。他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我们团队尝试把腾讯后端产品的游戏思维和前端阿里的强营运思维结合上去,开创了拼的购物模式”。而拼多多的母公司——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原本正是一家网路游戏研制和营运公司。

不得不说,这样的“拉新形式”确实在拼多多的发展初期,为其迅速积累了大量的新用户。但随着消费互联网流量见顶,这样的营销套路除了越来越无法奏效,也面临着监管风险。

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数目为10.11亿。而拼多多财报显示,截止第三季度末,平台年活跃卖家数已达8.673亿。这意味着,拼多多的卖家数目距离中国网购用户规模的天花板早已越来越近。

“现在的情况是,有的人运气好,找到了拼多多新用户帮自己推动,可能有个二、三十个人帮助力才能搞定;并且运气不好一个新用户也没找到的,可能就须要推动上百刀能够成功提现。”有拼多多用户表示。

流程模糊不透明

《科创板晚报》记者发觉,2021年3月,就有拼多多用户由于拼多多砍一刀虚假不透明,向黑猫投诉平台投诉。

“砍一刀过程中,有两次估算,一次5人一次3人,提示拉好友砍一刀就成功。并且拉了10个都不行。最后剩下6毛钱左右的时侯,拉取了一个新用户。拼多多显示的余额就被拉取新用户遮挡,不透明,显著只要新用户。浪费心力,流程模糊不透明。”该拼多多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表示。

《科创板晚报》记者调查中发觉,拼多多拉新“砍一刀”的活动,早已属于拼多多获取新顾客的“传统技能”。早在2018年,知名自媒体“皇太极在伦敦”已经撰文拆解过这种活动的本质。此文在全网获得超过1亿点击,但那位自媒体博主亦急剧深陷了与拼多多旷日持久的纠纷,法律纠纷本身早已远远超出了对“砍一刀”现象本身的讨论。

涉诉讼案件总量超过天猫

《科创板晚报》记者查询发觉,拼多多近些年来涉及的诉讼案件诸多,总量远超天猫。

天眼查专业版APP显示,拼多多的母公司——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可查的法律诉讼信息高达三万条以上,其中占相当数目的诉讼是因侵犯商标权纠纷而被控告,达6555条,而相同案由在天猫的主体——浙江天猫网路有限公司页面的显示数目,是3398条。

其实,商标侵权这类案由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并不鲜见。但应注意,天猫的创立时间几乎是拼多多的两倍。梳理近些年来的舆情亦可发觉,拼多多在名誉纠纷类的案件中,选择诉诸法律的情况远低于天猫。

一位在近日经历过与拼多多名誉诉讼案件的博主向《科创板晚报》记者表示,拼多多与北京地区的律所多有合作,几乎所有广州的著名律所都跟拼多多构建起了合作关系。

而这类案件的控告书,常常不仅主体与案由的差别,其他的细节几乎完全一致。例如那位博主的控告书内容,几乎跟此前“拼多多假书事件”中柒财经收到的控告书,不仅主体不同,其他几乎毫无差别。

借此前专访的博主为例,他前往北京的当天,在闵行新区就爆发疫情,属地变为中风险,他随时面临难以回去,或则被隔离的可能性,而隔离带来的待业、相对于拼多多的诉讼,代价或许更大。所以他亦选择与拼多多当庭和解,删帖致歉了事。

据悉,那位博主表示,拼多多最终的诉求也可能并不是起诉,而是“以诉求和”。由于到开庭为止,距离他晓得自己被拼多多提起诉讼,早已过了一年多。其间早已到北京数次,形成的误工成本与司法成本无算。而拼多多属于以逸待劳的“本土作战”,虽然按兵不动,也会让作为个人的当事人形成无法承受的成本,而这种就会影响到与拼多多诉讼最终的胜败。

而从天眼查专业版显示的开庭数目亦可知晓,真正闹到对簿公堂的案件,在拼多多的司法诉讼过程中并不多见。而她们大多选择的解决方法,即如那位博主的司法调处。通常而言,拼多多给开诉讼对象开出和解条件都是:严禁在社交网路上对此案再发表相关评论。

而上述和解条件,亦反映出拼多多对于这种舆情一贯的处理方法——即优先搞定提出问题的人,而非问题本身。

随后,即使那位自媒体博主在舆论上获取胜利,但实际上形成的成本早已无法估量,而刘宇航律师在四年后,几乎由于相同的活动深陷与拼多多的司法博弈。而拉新算法这个问题本身,并未得到挺好的解决。

“算法监管”短板何时能补

《工人晚报》2021年1月曾报导,网路消费领域常年存在一些企业借助算法钻法律漏洞,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更有不少评论强调一些小型网路平台的“算法作恶”与“大数据杀熟”亟需监管。

上海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魏冬冬律师觉得,拼多多“砍一刀”算法本身不存在违规的问题,关键在于拼多多是怎样借助算法。

“作为销售的重要一环,该算法直接影响价钱和交易砍达成,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知情权的范畴,拼多多除了没有向消费者披露算法的机制,但是屏幕的显示有故意欺骗消费者的倾向,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

魏冬冬强调,目前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其规制的对象是算法推荐技术,主要是包括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而本案中的杀价的算法不属于“算法推荐技术”,不在本规定的规制范围内,因而期盼国家颁布适用范围更广的规范性文件,将全部算法列入监管体系。

另一一位不愿具名的新政战略咨询师亦向科创板晚报记者表示,不讲政治的算法,越先进,越危险。这儿的政治并不特指下层建筑,而是对于个人用户价值接近极至的榨取。但一些互联网大厂以体量优势,对提出诉讼的消费者进行并不对等的司法诉讼,最终也只是让矛盾积攒越来越深,对于问题本身的解决几无裨益。

汇业律师事务所史宇航律师史宇航指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诚信经营本身就是经营者的义务。北京在今年11月也发布了《上海市网路交易平台网路营销活动算法应用指引(试行)》,更多规范拼多多等企业未来经营中的算法合规问题。

互联网剖析师张京科觉得,社会发展特定时期,合理合法地钻了新政空子,借助了人们的占实惠心理,并引起了众多互联网企业的仿效。想要改善用户体验,须要更多消费者及法律工作者去进行抗争,也须要消费者对自身的清醒认知。不过企业想要基业长青,在早年施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占据用户市场以后,还须要看其是否希望提高品牌形象,仓廪实自然知礼节。

(记者黄心怡特约记者胡家铭)

拼多多助力提现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