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上)
第1节 真理魅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随堂测验
1、从社会功能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第2节 流芳百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随堂测验
1、从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角度出发,评价历史人物应采用()
A、矛盾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历史分析法
D、比较分析法
第一单元测验
1、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
B、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
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D、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2、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
A、实践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3、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根据是()
A、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4、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是()
A、实事求是的方法
B、辩证分析的方法
C、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
D、群众路线的方法
5、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B、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D、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观点
6、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
7、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创立的学说体系。
8、从学术内涵层面界定,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9、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
第二周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下)
第3节 柳暗花明——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背景随堂测验
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社会根源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C、工人运动的发展
D、阶级斗争的发展
第4节 淬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随堂测验
1、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
A、阶级斗争学说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理论
第5节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随堂测验
1、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取得成功的原因有()。
A、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
B、俄国国内矛盾,特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C、一战对俄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激化了社会矛盾。
D、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第二单元测验
1、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新纪元的标志是()。
A、巴黎公社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列宁主义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马克思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的著作是()。
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资本论》
D、《共产党宣言》
3、以下哪种理论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走苏联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理论创新()。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5、以下著作属于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合著的是()。
A、《哲学的贫困》
B、《神圣家族》
C、《反杜林论》
D、《德意志意识形态》
6、法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相对论。
8、“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共产党宣言》。
9、《哲学的贫困》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最早的作品。
第三周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上)
第1节 反对性意见及其评析随堂测验
1、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理论。
第2节 赞成性的意见及其评析随堂测验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单元测试
1、在1999年底英国广播公司组织开展的千年思想家的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的是()。
A、苏格拉底
B、马克思
C、爱因斯坦
D、牛顿
2、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永不过时。
B、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永不过时。
C、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永不过时。
D、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个别观点永不过时
3、“我常常看到,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论据只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种观念的表面更新。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所谓的超越,在最坏的情况下是回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则是重新发现一种已包含在人们自以为超越的哲学中的思想”。上述这段话出自()
A、萨特
B、胡适
C、阿伦特
D、吉登斯
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弗洛伊德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B、“后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超越。
C、当代资本主义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揭示的规律和趋势仍然有效。
D、个别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能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5、以下对马克思主义持赞成性意见的是()。
A、詹姆逊
B、德里达
C、海德格尔
D、麦金泰尔
6、时代差异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依据。
7、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出现过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8、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矛盾的。
9、胡适认为马克思是“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第四周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下)
第1节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随堂测验
1、马克思主义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第2节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随堂测验
1、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作用和当代价值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明。
第3节 马克思主义具有当代价值的依据随堂测验
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鲜明的肯定性和建设性。
第四单元测验
1、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
A、科学性
B、实践性
C、发展性
D、革命性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是()
A、与时俱进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人民至上
D、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在()
A、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
B、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中
C、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中
D、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中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B、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C、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D、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5、马克思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
A、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
B、在逻辑构架上是一致的
C、在实践方式上是不同的
D、在实践主体上是不同的
6、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
7、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8、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
9、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采取的态度是有立场地批判、彻底地超越。
第五周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上)
第1节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随堂测验
1、在考察历史创造者时,唯物史观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是()。
A、立足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B、立足整体的社会历史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C、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D、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来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2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核心要义随堂测验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人都参与历史活动,人人都是历史创造者
B、人民群众即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C、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D、人民群众是一个政治范畴
第五单元测验
1、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历史的联系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下列因素中,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
A、历史条件
B、文化条件
C、政治条件
D、经济条件
3、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是()。
A、现实的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劳动群众
4、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
A、提出新的历史任务
B、革命斗争的核心
C、政治变革的先导
D、决定历史的总进程
5、唯物史观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当坚持()
A、历史分析的方法
B、比较分析的方法
C、阶级分析的方法
D、规律分析的方法
6、只有在历史中起正面的、积极推动作用的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7、是“英雄造时势”而非“时势造英雄”。
8、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9、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前进的进程是一致的。
第六周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下)
第1节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重要法宝随堂测验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
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D、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第2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随堂测验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丰富内涵包括()
A、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
B、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C、坚持共享发展走向共同富裕
D、在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
第六单元测验
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群众观点的核心是()
A、密切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观指的是()
A、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
B、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C、坚持共享发展走向共同富裕。
D、在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
4、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5、群众路线的实质在于()
A、充分相信群众
B、坚决依靠群众
C、密切联系群众
D、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6、群众观点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观点。
7、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8、“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包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内涵,是一种人民共享的发展。
9、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一致的。
第七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上)
第1节 (导语)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标志随堂测验
1、“1851年博览会”向世人宣告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第2节 中世纪解体,走向资本主义随堂测验
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的无产者;第二,少数人手里集中了大量的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
第七单元测验
1、马克思以西欧社会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得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五形态”说,这五种社会类型的重要区分标志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人的发展状况
C、社会的阶级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
2、从资本的存在形态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经历了()
A、以工业资本和生息(金融)资本为主到以商业资本为主的转变过程
B、以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为主到以生息(金融)资本为主的转变过程
C、以商业资本和生息(金融)资本为主到以工业资本为主的转变过程
D、以人力资本为主到以商业资本为主的转变过程
3、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用暴力()
A、剥夺广大工人
B、剥夺广大农民的土地
C、剥夺直接生产、经营者
D、剥夺小资产阶级
4、在中世纪解体、人类社会逐步走向资本主义的漫长历程中,促进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因素有()
A、工商业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
B、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
C、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D、民族国家和绝对主义王权的形成
5、在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转变的过程中,下列关系发生变化的有()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技术的关系
C、人与产品的关系
D、人与机器的关系
6、马克思认为“纯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经历了简单协作、分工与工场手工业、机器与大工业三种形式或三个阶段。
7、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8、人类社会迈向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是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观念的直接转换。
9、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所有者的个人劳动为基础的所有制的解体。
第八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下)
第1节 新的历史主体:资产阶级的兴起与革命随堂测验
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时期,最先完成向早期资产阶级转变的是城市中的市民。
第2节 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随堂测验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生产和机械化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提供了相应且必需的技术基础和土壤,社会化大生产从而得以逐渐形成。
第八单元测验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
A、以追逐利润为根本动力
B、依靠市场和价格分配资源和收入
C、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D、为资本家的利益而生产
2、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这里的“劳动资料”的变革指的是()
A、大机器生产的出现
B、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3、人类社会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正式启动的标志是()
A、自由主义兴起
B、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C、重商主义运动
D、启蒙运动
4、在工业资本主义条件下,工厂制度的确立()
A、使劳动者的活动在本质上变成了其对机器的机械应对
B、使资本对劳动的统治更加彻底
C、使生产结构得到了优化
D、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5、促进封建贵族向商业资本家转型的因素有()
A、殖民掠夺
B、现代贩奴
C、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D、重商主义政策的庇护
6、在 “重商主义妥协”的时代,新兴的商业和金融资产阶级常常选择和王权结盟,这在客观上抑制了新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7、产业革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
8、法国大革命是最为剧烈、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新兴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在革命中得到了实现。
9、只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步确立起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才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主要阶级。
第九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1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随堂测验
1、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第2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随堂测验
1、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改良主义政党根除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使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第3节 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随堂测验
1、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正日益缩小。
第九单元测验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A、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B、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2、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
A、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B、垄断资本私人所有制
C、法人资本所有制
D、私人资本所有制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是()
A、自由竞争
B、商品生产
C、社会化大生产
D、雇佣劳动制度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家为缓和劳资关系所采取的激励制度主要有()
A、职工参与决策
B、终身雇佣
C、职工持股
D、社会福利制度
5、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变化包括()
A、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趋势
B、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C、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D、广泛的全民民主
6、国家资本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其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
7、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
8、在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形式中,生产资料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统一的。
9、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第十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1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随堂测验
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在政治生活中出现了某些治理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为()
A、政党利益经常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B、“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
C、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
D、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第2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随堂测验
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平等关系只体现在流通领域中形式上的等价交换。
第3节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随堂测验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第4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是人类发展的新观念随堂测验
1、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联合方式走向共产主义的联合方式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渐变性和飞跃性。
第十单元测验
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民生等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源于()
A、经济全球化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D、政府决策失灵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生产使用价值
C、生产剩余价值
D、发展科学技术
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4、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失调”,具体表现为()
A、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B、福利风险增加
C、社会极端思潮抬头
D、债务负担沉重
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
A、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
B、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C、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尚有容纳的空间
D、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6、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形成,资本的不断积累则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准备了物质条件。
7、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
8、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阶级实质上就是雇佣奴隶。
9、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第十一周 共产主义理想及其实现的必然性(上)
第1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的展望随堂测验
1、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第2节 “两个必然”: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随堂测验
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指的是()
A、战争必然消亡
B、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C、分工必然消亡
D、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第十一单元测验
1、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共同富裕
B、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C、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指的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别
B、工业与农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差别
C、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D、工人与农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产与无产的差别
3、实现共产主义的阶级力量是()
A、知识分子
B、现代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被剥削阶级
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是()
A、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深化对未来社会的认识
B、详尽具体地描绘未来社会的特征
C、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D、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5、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A、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B、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D、生产力高度发展
6、在预见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7、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深入研究,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自我否定的趋势。
8、马克思所讲的按需分配其实就是按个人欲望分配。
9、实现共产主义仅仅是被压迫阶级自我解放的要求。
第十二周 共产主义理想及其实现的必然性(下)
第3节 “两个绝不会”: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随堂测验
1、有些国家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直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第4节 在接力奋斗中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随堂测验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是()
A、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
B、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C、普世理想与时代理想的关系
D、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第十二单元测验
1、关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B、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C、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D、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
2、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是()
A、高速发展
B、艰苦奋斗
C、耐心等待
D、跨越阶段
3、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
A、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B、最终理想与阶段理想的关系
C、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D、当前理想与长远理想的关系
4、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
A、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具有超越性
B、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未来的高级的社会形态,必然具有长期性
C、旧的社会形态走向没落并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转变,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5、我们要坚持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统一,这是因为()
A、没有远大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
B、没有共同理想的实现,远大理想就没有现实的基础
C、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D、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
7、在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还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
8、共产主义未经实践检验,因而是虚无缥缈的。
9、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客观题卷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2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
A、坚定的阶级立场
B、严密的逻辑体系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3、马克思系统阐述剩余价值学说的著作是()
A、《资本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D、《共产党宣言》
4、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A、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B、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原理
C、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原理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5、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由人创造的,这里的“人”指的是()
A、自然人
B、现实的人
C、真正的人
D、全面的人
6、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内在基础是()
A、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B、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C、大机器生产的出现
D、A殖民掠夺
7、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普遍联系的
B、实践的
C、物质的
D、发展的
8、历史人物的出现( )
A、是纯粹必然的
B、是纯粹偶然的
C、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D、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9、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李达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1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1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
D、法国古典哲学
13、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发展性
14、唯物史观认为()
A、英雄造时势
B、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
C、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D、时势造英雄
15、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
C、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
16、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这种所有制形式()
A、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B、所有权与控制权趋于合一
C、在性质上属于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
D、主要存在于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
17、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包括()
A、忽视人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B、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C、没有考察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
D、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重大作用
1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是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而出现的
B、地理大发现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中的重要推动因素
C、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是直接生产者被剥夺
D、最先完成向早期资产阶级转变的是封建贵族
19、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社会融合机制“失效”的具体表现是()
A、社会矛盾激化
B、社会极端思潮抬头
C、社会流动性退化
D、“群体性事件”增多
20、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由资本家个人所有制演变为国家资本所有制()
A、是资本社会化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D、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中孕育着某些社会主义的因素
2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归宿。
23、当代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新变化,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原有观点已经不适用了。
24、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是以人民性为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25、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同样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
26、“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27、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普通个人是“合力”的力量来源。
28、在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主体一元论。
29、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
30、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