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1)(图)

网络 2023-01-24 12:01

《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单行本的各种版本。图/视觉中国

日前,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重新开放。图为党员在纪念馆内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发

六大决议案伪装本《新出绘图国色天香》。

七大党章“伪装本”“灯塔小丛书”。国家图书馆张鹏摄

95年前,风雨如磐的中国大地,亟需一座指路的灯塔。

从上海的兴业路,到嘉兴南湖的红船,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在党的一大上,划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即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前身,宣告诞生。

95年风雨沧桑,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章程历经十多次修改和完善,折射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清晰轨迹,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党章,是一个政党独一无二的旗帜,也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缩影,更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本报专访了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姚桓,请他为我们解读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演变历程,还原历史深处的细节。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文汇报: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95年间,党章历经修改,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全过程。请您谈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党章的本质及其所发挥的作用?

姚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是党的根本法则,拥有最高的权威,不仅是党的事业的总规则,也是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尤其是党章用简洁的语言规定党的纲领和路线政策,并从基本方面反映了党的组织文化。

从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到十八大,每次都把党章的制定、修改作为重要议题,党章的修改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艰难而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党的自身建设的规律。我认为党章是“立党之本,行动之规,对照之镜,执纪之尺,护党之宝”,党章最大作用是保持党的政治思想统一、组织团结和行动一致,党章对党来说是须臾不可丢的法宝,这是我理解的党章的作用。

文汇报:知往而识今,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自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至今,党章发展历史中最具经典意义的内容有哪些?

姚桓:最具经典意义的党章,我认为首先是党的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虽然不是正式党章,但是起到党章作用,它是党的事业的良好开端。内容共15条,现在留存下来14条,有两部分,一个是共产党干什么,第一条,大意是“共产党要进行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实际提出了共产主义目标;再一个是共产党组织上的原则,没有明确提民主集中制,但是说了党用苏维埃的形式进行管理,我们现在可以把“苏维埃的形式”理解为民主集中制。另外特别重要的,一大党纲特别强调党的纪律,党员活动要保密,党员入党要通过介绍,断绝同其他组织的关系等。虽然简单,但万事开头难,一大党纲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1945年七大党章,应该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一部党章,是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把毛泽东思想写入了党章,保证了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以及以后的发展。

1956年八大党章是执政后的第一个党章,初步探索执政党建设的一个初步成果。八大党章亮点很多,最主要是提出了主要任务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强调防止脱离群众,坚持民主集中制,同时八大党章还提出了党代表大会的常任制,所以八大党章是探索执政党建设很好的一个党章,但是各种原因,八大党章没有得到完全的贯彻。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年十二大审议通过的党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真正意义上步入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正确轨道。十二大党章的一个亮点是第一次提出党的总任务,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总任务是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这个总任务后来发展为“党的基本路线”。十二大党章还提出了党的建设的三项基本要求,从十四大以后改为四项基本要求。此外,十二大党章增加了干部一章,这是过去的党章没有的,特别提出废除实际存在的终身制,这是个创造。从十三大到十八大都是在十二大党章基础上发展的。

最后,十八大党章是90年历史经验的一个积淀,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党章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尤其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还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这是重要时间节点、关键时刻的党章,它的内容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意义特别重大。

文汇报:在您的著作《从党章发展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中,不仅探寻党章的发展演变,而且再现了许多历史深处不为常人所知的细节,您能否为我们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姚桓: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在革命战争年代,当时入党的党员绝大多数经受了考验,一大代表13个人,除个别人走向反面,大多数坚持了自己的信念,有四个牺牲了,还有一个病逝,董必武成为国家的领导人,毛主席成为伟大领袖。五大选出的中央领导机构的55人,26个牺牲了,其中五大产生的第一个中央监察委员会的10个人中7人牺牲,没有一个叛变,都经受住了革命战争和白色恐怖的洗礼。

另外,纪律严明、严守秘密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邓颖超曾经回忆说,她和周恩来夫妻几十年,很多事都守口如瓶,夫妻之间不该问的事都不问。1927年,周恩来要从武汉去领导南昌起义,他简单告诉邓颖超要走,邓颖超对保密已成习惯,什么也没有问,后来她是从报纸上知道发生了南昌起义。周恩来得癌症以后,他对邓颖超说:“我肚子里还装着很多话没有说”,邓颖超回答:“我也有很多话没有说”。邓颖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把没有说的话永远地埋藏在心底了。”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非常来之不易的。现在一大党纲始终没有找到中文本,出席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保留了俄文本,后来给了中国。英文本是美国学者在1960年代挖掘出来的,一大代表陈公博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上学时写了篇论文《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他在论文后面把一大纲领作为附录写上了,内容与俄文本一样,这证明一大党纲是存在的。中文本的缺失反映了当时环境的艰苦。一大代表董必武曾引用庄子的话:“作始也简,将毕也钜”。革命开始时虽简单,深入发展后面临更为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党章发展史体现了这一点。

党章发展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文汇报:说到源远流长,十八大党章主要内容是源于十二大党章,经过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时长计30年的不断修改补充完善,从而成就了如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八大党章。党的十八大对党章进行了再一次修改,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同时,党章的绝大部分条文没有进行修改,体现了党章近30余年来一种不变、稳定和持续的方面。您如何解读这其中的变与不变?

姚桓:党章的发展历程确实体现了变和不变的统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章的历次修改,基本内容是稳定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什么不变呢?立党之本,关于党的性质、纲领、纪律、组织原则、群众路线等,这些安身立命的东西没变,变了就失去生命力了。但是为什么又要变呢?因为情况在变,任务在变,形势在变,很多具体内容要变化,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对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变化了,反映在党章上,十二大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当时叫“两手抓”;后来经过十三大、十四大,到十五大提出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到十七大四位一体,加了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到十八大,加入了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这些任务变化都反映在党章中。

另外,过去一直讲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十六大以后加了重要的一句:“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为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党要扩大工作的覆盖面,所以在党的性质上有了新表述。变和不变的统一,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对党建理论的坚持,另一方面又不断发展。党章修改中有一条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是和革命结合,后来是和建设和改革实践结合,在结合中把握坚持最基本的东西,同时又进行创造,使党的事业得以前进。

文汇报:每当有重大理论创新的时候,我们党都会把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写进党章总纲,比如,十五大、十六大分别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其意义是什么?

姚桓: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理论指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又在发展,不断把理论创新的成果写进党的指导思想,因为随着时间发展、实践需要,中国共产党要锻造新的理论武器,回答新的问题。十五大是在面向新世纪的关键时刻召开的,1997年,当时改革开放处在关键期,面临一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正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意义很大,中国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还是要改革开放,要搞市场经济,消灭贫穷,共同富裕,但又不能照搬西方,走什么路呢?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在关键时刻指明了方向。

十六大召开时进入了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当时社会构成发生新变化,出现新阶层人士,形势要求一方面要巩固阶级基础,另一方面要扩大群众基础。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就着重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要立于不败之地,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为党和国家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标准,为党的建设指明方向。

所以无论是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还是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都有利于党的事业。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既不僵化,也不照搬西方,非常重要的就是在指导思想上的统一。

“政治先进、组织统一,最有战斗力和动员力的政党”

文汇报:党章的实际效力,离不开具体法规的支撑作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把党章关于廉洁自律和纪律规矩的要求具体化,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能否谈谈您对党内法规建设前景的认识和展望?

姚桓:中国共产党的法规是一个体系,党章是根本法规,党章指导下还有具体法规,这些法规是对党章的补充。改革开放以来法规建设长足进步,许多法规公布,特别是最近两个准则和处分条例进一步对廉政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从正面来宣誓、来要求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从反面进行约束、处理,这两个法规把党章的要求具体化了,有利于从严治党。但仅仅是这两个法规是不够的,现在中央出台了《党内法规建设五年纲要》,将通过五年时间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一个“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制定这个法规体系,一是要求服务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二是坚持“宪法为上、党章为本”;三是坚持严谨规范,有效管用,于法周严,于事简便,提高党内法规制定水平,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四是全覆盖,党的建设,方方面面都要有在党章指导下的法规,今后五年将陆续出台。

另外,更重要的是执行。党内法规制定出台后,要着力抓好贯彻落实,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行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完善惩处追责机制,真正做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我认为,遵守党规对于党员来说是外在约束和内在自觉相结合的过程,是自觉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应当是“无处不在的约束,无时无刻的自律,无需提醒的自觉,无可动摇的习惯”,现在从严治党处在一个爬坡的“上行”阶段,这段是比较难的,有些干部是不习惯的,因此既要教育,又要监督,在法规的基础上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文汇报:纵观党章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具有哪些其他政党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

姚桓:从党章看,中国共产党具有这样一些其他政党没有的特点和优势:首先,通过制定、执行党章有助于凝聚政治思想的共识。因为政党是主义的结合,是为一定政治目标任务而组成的政治组织,必须有共识。共产党在这方面是最有优势的,因为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政党在这方面是非常严格的。张学良曾说,国民党没有“中心思想”,“共产党有目的,他相信共产主义,所以他能成功。”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讲“万变不离其宗”,这是共产党最根本的成功之道。第二,打造了严密的组织体系。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所以中国共产党最初虽然人数少,但是目标在一个攻击点上,严密的组织体系让政治目标能够实现。第三,党章非常重视党员队伍的建设。从七大提出党员的权利义务以后,历届党章全部都讲到党员的权利义务、党员的基本标准,而且总趋势是对党员要求越来越严,保证了党的先进性。第四,中国共产党注重基层组织建设。每次党章都对基层组织提出要求,通用说法是“战斗堡垒”,后来加了一句“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遍布全国各地,党通过基层组织的作用把群众凝聚起来,可以集中力量抓大事。

以上这四方面,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政治上先进、组织上统一,也最有战斗力和动员力的政党,赢得了革命胜利,也保证了在建设和改革年代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取得胜利。

文汇报驻京记者李扬

中国共产党纲领 中国共产党 中国一大 邓颖超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