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在历史上,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图)

网络 2023-01-12 11:03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借鉴与现实选择在历史上,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文化不仅泽被东方,而且影响西亚、远渡欧洲。现代中国文化走出去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同历史相比,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份额、文化认可度、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通过进一步明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制定、优化文化走出去的内容体系、拓展文化走出去的主体范围及渠道、构建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等措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标签:文化走出去;文化辐射力;文化认可度;国家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在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并未取得与经济发展同等的地位,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与经济实力并不匹配,西方对我国的文化认知仍存在很大的偏差。现实中存在着这样的疑问:中国道路是否仅仅是一条财富捷径而非文明之路?中国模式是否仅仅是经济模式而非文化模式?中国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是否仅仅是电视机的出口而非思想观念的输出?在一系列文化失衡、文化逆差问题面前,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文化建设的成就,建立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确立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应有的地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文化走出去的内涵界定针对中国文化在全球交往中文化认知和认同滞后的现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求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中央第一次把文化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战略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文化战略,文化走出去是传播和展现中国现代主流文化价值、提升国家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所谓文化走出去,是指我国的文化以文化外交、文化贸易及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走出国门,向世界其他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建立他国民众对中国的文化认知及价值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我国的历史背景、现实国情和国外经验来看,文化走出去应具有以下三层内涵:第一,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向周边及世界其他地区传播、辐射,文化产品及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升,与我国经济地位相协调;中国的文化作品能够在不同文化群体中产生共鸣;中国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中国模式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接受和学习。第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主流国家和地区享有*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对我国文化误读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12CKS026)。

较高的知名度。具体说来,就是搭建以中国文化语境为背景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中国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对外政策以及传统文化等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在国际上产生共鸣和影响力。第三,中华文化能够在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主流人群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简单地说,就是中国文化能让他者信服、认同和分享,体现民族风貌、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的文化精髓得到有效传播,国家文化话语权不断增强,“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不断改善,中国国家形象不断提升。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借鉴16世纪之前,中国文化一直参与世界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中国的哲学思想、价值观、科学技术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高峰。儒家思想在增强文化辐射力、推动文化内容输出以及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走向了顶峰,在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在欧洲则促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1.文化辐射力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早已开展,至两汉时期日益频繁,到唐朝则形成了文化走出去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以强大的力度向周边地区辐射和扩散,“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等儒家文化精神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周边国家以“藩邦”自居,主动融入朝贡体系。

在儒家文化的囊括下,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以朝鲜、日本和越南为主要成员,以儒家思想为轴心,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母体的儒家文化圈。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纷纷大规模吸收和融合儒家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母体构建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样,以儒家文化为纽带的东亚文化圈和朝贡体系在汉初确立,并在隋唐时期进一步强化。在中亚和西亚,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冶铁、造纸等技术传到中亚、西亚,形成了汉代对外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潮。隋唐时期,儒家文化进一步扩张,中亚和西亚东部已经处于儒家文化圈之中。在欧洲,中国文化也得到热捧,形成了长达近百年的欧洲中国热。郑和下西洋中国文化不仅泽被东亚,而且惠及西方,对包括欧洲在内的其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朝前期,随着中西文化的相遇,中国文化大规模传入欧洲,中国文化注重现实,顺应自然,重视伦理道德,主张以道德原则协调人际关系,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启蒙思想家,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2.文化内容输出在历史上,以汉字、儒家思想、律令制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以汉字为例,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和越南的字喃都是以汉语为原型借用、改造而成的,现在韩语、越南语和日语等语言词汇的60%以上都是由古汉语派生出的汉字词汇组成的。

历史上儒家思想对朝鲜、日本、越南三国影响也非常大。在朝鲜,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等级观念、忠孝观念及和合意识等对朝鲜人民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智术礼,有类中华”。在日本,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成为政府积极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日本先后派遣遣唐使13次,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大化革新所规定的制度也颇受唐制影响;天平宝字元年,“天皇曾下达敕令:百行以孝为先,全国家家户户都要置备《孝经》一本,精读勤诵”。至今,汉文化还深刻影响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典章制度为西方学者所推崇,对欧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思想文化层面,中国的自然观、道德观、政治思想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一个宝贵源泉,尤其是儒家学说,推动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诞生。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李明在《中国近事报道》一书中多处称赞孔子及其伦理学说,认为“孔子是中国文学的主要光辉所在”,“最使他与众不同的还是他那体贴人的,循规蹈矩的孝道”,孔子的理论“理性随时随处可见”。在制度文化层面,中国的科举制度被英国等国所借鉴,形成了完备的文官考试制度。中国的税制为法国经济学家魁奈所推崇:“赋税的征集以一个有秩序的方式来完成而不需要使用大量的专门官吏”,“所有的国家税收都要经过户部之手,而帝国的国库也委托由它来管理”,“未听说有专门的税收官吏”。

高铁走出去的文化意义_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实例_另类解读传统国学文化中国忌讳

在物质文化方面,中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作为“最中国”的文化符号成为西方追求的时髦,西方甚至出现了兼具中西却又非中非西的家具、屏风、墙纸、纺织品和器皿等新奇物品。中国式的园林和建筑风格一度风靡欧洲,例如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在彼得堡夏宫和奥朗宁堡建有“中国花园”、中国宫和中国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热衷中国服饰 和中国建筑。 3.国家形象塑造 古代中国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给后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直到今天,中国仍然被很多人称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东方乐土”,中国文化 被称为华夏文明,海外华人被称为唐人。 中国文化对东亚影响非常大。以朝鲜为例,朝鲜在与中国的长期交往中形成 了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中心的慕华思想和“小中华”意识。在朝鲜人眼中,中国城市 经济繁荣,市肆邻里,商贾云集,“城中人物富庶,室屋连接至都司”;中国文 明进步,“中国廉耻之风犹行于小儿辈”;中国政治制度先进,“自朝鲜朝建立 后,上自朝鲜法度,下至民间礼俗,都以模仿中国为能事”。 19 世纪前,中国不仅是中华文化圈的中心,而且是西方国家膜拜的对象。 自《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中国地大物博、文明昌盛的形象呈现在西方人面前, 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的无限向往。

在欧洲人心目中,遥远的中国是无比强盛的, “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是已知的人口稠密而又最繁荣的王 国”,“宛如整个欧洲联合起来,置于一个君主的统治之下”。在欧洲人心目中, 遥远的中国是文明的。在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眼中,“中国是世界上治理得最好 的国家,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民族”,“当您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世界时,您 首先应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被世 界了解和认同。然而,与历史上的中国和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走 出去依然任重道远,存在着国际文化市场所占份额过低、文化输出内容单一、文 化认可度低以及文化形象出现认知偏差等问题。 1.国际文化市场所占份额偏低 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产品不断走出国门,影响世界。然而,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所占份额偏低,文化影响力偏小。 根据著名国际经济学家、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主持发布的2013 了世界文化市场65%的份额,其中美国高达 23%,德国 15%,英国 14%,法国 7%,日本6%。

在文化服务贸易领域,发达国家表现为高额顺差,其中美国高达 811 亿美元,英国 165 亿美元,日本 76 亿美元,法国 37 亿美元,德国 14 元。而中国占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不到3%,文化贸易逆差为 63.87 亿美元。而 作为文化产业核心要素的版权的引进输出平均比仍高达 21,与美国的引进输 出比为41,与英国的引进输出比为61,与法国的引进输出比为71,与日 本的引进输出比为 51,图书、报纸、期刊进出口收入比为 41,音像制品、 电子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进出口收入比为 81。这些差距,不仅与我国世界文 明古国的地位不相符合,也与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2.文化传播内容单一 一般说来,文化输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和实用文化。 实用文化主要宣扬民俗、风情和器物,仅仅是一般层次的交流;思想文化的输出 能够深入人们的灵魂,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品位、文化品位和美学品 味,是高层次上的交流。现阶段,西方对我国文化的关注首先体现在实用文化层 面,如茶、瓷器、丝绸、古玩及工艺品等。其次是艺术文化,如武术、舞蹈和杂 技等。在法国市场上销售的中文图书大部分为中医保健、食谱和武术,在俄罗斯 市场上关于中国功夫、烹饪和风水的书比较畅销。

另类解读传统国学文化中国忌讳_高铁走出去的文化意义_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实例

根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报告2013》显示,国际民众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依次是武术(52%)、饮食 (46%)和中医(45%),认为高等学府和大众传媒作品影响力最低。可见,西 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层面,其中大多数人仅仅是出于好 奇心理,谈不上深入了解和挖掘,而对反映中国现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则关 注不够。 3.文化认可度偏低 中华文化走出去在内容上相对单薄,在形式上比较单一,走出去的过程并不 通畅。传统文化虽然占据了中心位置,但却饱受质疑;而在我国文化发展中起主 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尚未被全面认知,甚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读现象。 (1)中国传统文化输出遇阻。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由于 包含了更多的普世性的价值因素和审美符号更容易走进西方社会,从而占据文化 输出的中心位置。但是,由于受制于意识形态和国际舆论格局方面的因素,西方 社会相关人士对我国的文化输出尤其是带有政府背景和宣传色彩的文化活动充 满了戒备,并警示西方社会以其核心价值观的立场来认识与审视这些文化活动, 这也就造成一些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甚至感到恐惧。再加上我国的传 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够,致使不少民众对中国文化产生误解,甚至对改革开放的 中国产生了误判。

(2)中国主流文化难以被全面理性认知。长期以来,由于中西 方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再加上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相对 较弱,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难以被全面理性认知,甚至被抵制。根据《中 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2013》的数据显示:国际民众对中国政治缺乏了解, 尤其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理念与主张,不了解人数将近一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对中国政治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政治正面评价较多。发达 国家对中国的执政理念和主张了解程度较低,美国、英国均有73%的人声称对此 不了解;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执政理念和主张了解程度较高,只有37%的人表示 不了解。发达国家较为了解“一国两制”(9%)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8%), 发展中国家最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3%)和“中国梦”(22%)(见表1)。 国际民众对中国模式的认知缺乏共识,发达国家有 56%的民众对中国模式不了 解,18%的国际民众认可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国有经济占主体,15%的发达国家认 为中国模式是中央集权模式。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主流文化尤其是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过度解读,甚至将中国梦与“中国威胁”相提并论。

以《华 尔街日报》(亚洲版)为例,该报在2013 月份刊发的《深度解读:****的中国梦与全球军事大国地位——新领导人看起来越来越倾向于中国军方的鹰派 观点》一文中指出:“****赋予中国梦一词以明确的军事色彩”,“中国梦就是 强军梦”,中国“以越来越强硬的军事立场解决同日本的领土争端问题”,“造成中 国同邻国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张”,“核心利益一词意味着中国通过战争方式来解决 的主权归属问题”。该媒体无中生有地将中国梦同扩充军备、对外武力解决争端 联系起来,将民族复兴同谋求世界军事强权联系起来,影响了受众对中国文化的 正确认知。 4.国家形象塑造存在认知偏差 国家形象是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表现,是对一个国家文化认知和认同的基础, 是文化走出去的目标诉求。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站到了世界经济、政 治和外交的中心,世界已经不能忽视中国声音。然而,我国国家形象在西方主流 媒体中总是被有意无意地误读和曲解。 由于我国当代和流行文化的输出力度不够,走出去的文化产品还偏重于传统 文化,能够反映当代中国时代特色和思想文化实际的优秀作品稀缺,这样就造成 了西方受众对中国思想文化的了解片面,过于简单化和符号化。

另类解读传统国学文化中国忌讳_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实例_高铁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根据《中国国家 形象调查报告》显示,国际民众眼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主要特征的是“历史悠久” (52%)、“爱国主义”(24%)、“家庭至上”(24%)和“儒家思想”(20%),中国 文化载体认可度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武术、饮食和中医。“在绝大多数西方人那里, 中国文化无非是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或者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之类。 好吃的中国餐加上非常模糊的孔夫子,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普遍了解。”诚然, 传统文化承载中国元素走出国门无可厚非,但是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和思想趣味 方面与当代社会有一些不太兼容的现象,再加上我们没有很好地解释传统文化与 现代中国的关系,以至于很多外国人误以为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封闭的中国”, 并非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亦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文明中国。 根据BBC2013 年国家形象调查结果显示,在17 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国家 形象排名第九。各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为42%,跌至2005 年以来的最 低点,其中法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和西班牙是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较高 的国家,比例分别为68%、67%、67%、64%、64%、59%。在BBC2014 全球民 意调查显示,在 17 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国家形象排名第九,各国受访者对中 国持正面看法的为42%,其中德国、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是对中 国持负面看法较高的国家,比例分别为 76%、73%、68%、66%、64%、59%。

从近两次 BBC 的调查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媒体和受众对中国存在不少误读, 中国国家形象难以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认同和接受。一方面,中国的文化形象因 文化的不对等交流而被片面关注和炒作,负面形象不断被夸大,由此导致“中国 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知识产权”以及民主、人权等屡屡成为西方主流媒体反复 攻击的话题。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塑造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 会主义大国形象还没有真正被国际社会认可。同时,中国的自我认知与外界认知 还存在很大差异,以人们形容国家形象时常用的维度为例,在“可靠可信”“令人 愉悦”“充满活力”“坚定不移”“不断发展”等词语上,中国人的评分很高,而外国人 的评分都比较低。 四、关于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对策性思考 中国文化走出去事关国家文化安全,关系国家形象的提升,因此,应当从战 略高度对文化走出去进行顶层设计。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1.进一步明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制定 文化走出去对于国家软实力、国家综合竞争力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已 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2011 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发 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 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 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 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明晰了文化走出去战略的 内容和目标,但是没有明确的中长期目标、政策支持体系、具体措施和实施路线 图,在实际中仍然存在着“重经济走出去而轻文化走出去”“重文化引进来轻文化 走出去”“借着文化的名义做着反文化事情”的现象。因此,政府要加强统一部署, 要将文化走出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重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注重对 国外文化市场的调研和分析,运用“偏好相似理论”科学定位市场需求,进一步明 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制定,明确文化走出去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明晰中央和地方 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的责任和目标,统筹协调形成文化走出去的整体合力, 这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根本。2.优化文化走出去的内容体系 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内容的选择尤为必要,这是构成我国文化核心竞争力 的最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对外传播效果的优劣。为此,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进 行优化。 (1)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确定为文化走出去的内容。传统文化是 一个国家和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一国的文化优势之所在,是世界文化体系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另类解读传统国学文化中国忌讳_高铁走出去的文化意义_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实例

尤其 是“文革”十年,给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 内,迫于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是以经济领域为先导和 突破口的,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严重滞后,至今已经对经济等领域的进一步改革 开放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掣肘作用。单向度的文化引进也造成了 中国人价值观念、精神生活一定程度的西化倾向,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资本主 义社会的顽疾在中国也已出现,这些问题亟须正视与解决。在当前的文化走出去 战略实施过程中,要以科学性和时代性为准绳,注意从各个领域梳理提炼传统文 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列为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除 此之外,在文化走出去内容体系确定上也不能止步于传统文化,还要梳理提炼新 中国成立以来的时代精神,如“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 神”“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等,将这些能够提供正能量的时代精神也纳入对 外传播的范围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扎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根基。 (2)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首先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话语体系的解释力。借助文化商品这一有效载体,找准核心价值理念与人们 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善于用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充分展现和表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现传统文化元素与核心价值理念的对接,从本质上触动受 众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传播方式的 颠覆性重组。

其次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感召力。充分利用中国 功夫、中医和美食等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品牌载体,加强对人 类文明普遍问题的关注,增强设置议题的能力,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得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理解和认同。最 后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适应性。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 通过内容和形式的转换,尊重外国的文化传统,利用外国人能够听懂的语言习惯 和思维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核心价值理念。 (3)辩证看待“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理念,充分考虑文化对外交流对象 的可接受度。中国文化被西方误读,被赋予他者身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 在于中西方在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 使外国民众在接受中国文化时的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不注重传播形式和技 巧的文化走出去活动,其传播效果只能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越是民族的越难 以接受”的负面后果。因此,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他国民众的接受 习惯,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各个时代精神转化为他国民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 传播,关注话语体系的协调与对接,拉近与他国民众的心理距离,从而提高传播 的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各个目标国之间的区别,组织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政 治学家对美、英、法、德和西班牙等西方国家进行研究,以寻找最有效的传播方 式,遵循“外外有别”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走出去活动。例如,对于欧洲大陆国家, 应主张文化多元,形成互补型文化区,在平等的基础上,增进互相理解和沟通。 对于英美国家,应主张和而不同的原则,更加注重引起当地民众的同情而非反感。 对于亲近美国的比较发达的东亚诸国,自古以来与中国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对 中国文化比较了解,甚至说耳熟能详,中国文化在这些国家的传播难度不大,只 需在巩固已有传播成效的基础上,侧重现代中国文化的传播,以便重新树立近代 以来中国文化在这些地区的认可度,提高其影响力和辐射力。 3.拓展文化走出去的主体范围及渠道 文化走出去需要一定的渠道来达成,不同的渠道在不同的领域内发挥着不同 的作用。渠道的多元与有效是文化传播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从性质上来看,文 化走出去渠道大致可以分为非营利性渠道和营利性渠道两种方式。 非营利性渠道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及个人,其中政 府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主体。这些文化交流活动主要包括在目标国开展中国文化 年、建立友好城市、发放中华文化宣传手册或播放宣传片、开办孔子学院、出境 旅游等。

另类解读传统国学文化中国忌讳_高铁走出去的文化意义_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实例

其中,教育交流与合作渠道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发展,2010 国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便对此提出了重要要求。要高度重视外国留学生教育,不仅让他们获得专业学术上的知识,也要注 意向他们宣传中华文化,充分发挥他们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作用。不断扩大 孔子学院的办学规模,优化办学形式和效果,以中华文化传播而非语言教学为主 旨,应当是孔子学院生命力存在的根本。要积极推动学术交流渠道建设,我国科 学技术的进步不能仅仅依赖于翻译和引进西方学术成果,应当力争形成自主知识 产权的科学成果,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文化自信,在学术交流中推动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努力营造和宣传“根”文化,充分利用华人、华侨 传播传统文化。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境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 这也成为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条新途径。然而,近些年来部分国民素质低下,在 出境旅游过程中,乱扔垃圾、践踏草坪、乱涂滥刻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出现,严重 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提高公众的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任务。 文化走出去的营利性渠道则主要是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通过市场机制进 行对外贸易。

相对于非营利性渠道而言,营利性渠道具有成本低、内容多元、形 式生动、受众面广等优点。因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和 服务品牌,壮大文化产业,成为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一条可持续性的路径。当 然,无论哪一种渠道,均应当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强有力的保障 与推动。4.构建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积极构建中国风 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对当前“中国故事”进行跨学科的深度研究,将中国的发 展优势转变为话语优势,是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和前提。 (1)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构建中国风格哲学 社会科学体系的前提。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不曾 中断的国家;近现代以来我国的革命、建设历程又有着自身的特点,等等,这些 均决定了仅仅运用西方的学术话语来解释、指导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是远远不够 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主动增强理论自觉意识和理论自信,大力推进理论 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将社会主义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学术话 语优势。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掌握国际话语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 们将资本主义的发展优势及时转化为学术话语优势,在论证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正 当性的同时,也注重将一些经验上升到普世的高度进行学术提炼,为人类文明进 步做出了贡献。将社会主义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学术话语优势,不仅在于通过学术 研究妥善回应外部关切,增进西方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的 了解,更重要的是进入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逐步影响和改 良这样的规则体系。一方面,对于我国成功的经验要及时从基础理论的高度进行 总结和提升;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失败的教训也要及时从普遍性的层面进行总结, 逐步在理论阐释和建构上形成原创性创新。例如“中国梦”“以人为本”“协商民 主”“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等都是很好的话语,如果能超越政策论证和政治口 号的层面,在基础研究方面更加完善,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那么我们 的学术话语影响和改良国际规则体系可能只是个时间问题。 (3)妥善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文化的精华及西方先进文化之间的关 系,遵循问题范式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构路径,推动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 等具体学科“中国风格”的建设。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在超越西方中心和中国中心之上的新世界观, 以及在超越二元对立方法之上的新宇宙观的建构。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16 个字倡导了一种新型的文明观。这不但是 处理中西方文明的准则,也是我们建构中国风格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准则。 因此,在构建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准确 把握时代和实践需求,研究中国奇迹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把中国特色的道路、经 验及模式阐释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文化走出去既是一个文化战略,又是一个政治战略,事关我国国家形象塑造、 文化安全和话语权的提升,我国应准确把握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在推动文化 产品走出去的同时,推动文化价值观念走出去,进一步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 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注释 Margaret Thatcher,Statecraft:Strategies ChangingWorld,Harper Perennial,2003,pp.178—179.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九九《东夷列传新罗》, 中华书局,1975 年,第5337 页。

武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陕西人民出 版社,1998 年,第572 页。[法]李明:《中国近事报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第177、178、191 页。[法]魁奈:《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商务印书馆, 1992 79、39页。许篈:《荷谷先生朝天记》(上),《燕行录选集》, 朝鲜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 年,第106—107 页。洪翼汉:《朝天航海录》,《燕 行录选集》,韩国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 年,第72 页。徐东日:《朝鲜使臣 眼中的中国形象——以〈燕行录〉〈朝天录〉为中心》,中华书局,2010 50页。[法]伏尔泰:《风俗伦》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 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及 资讯》,人 //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3/0910/c172318-22869309.html.参看王岳川: 《从文化拿来主义到文化输出》,《摆脱逆差:文化输出与当代文化建设》,江西 美术出版社,2009 年,第11 页。中国外文局:《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 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2014-02/21/content_31547018.htm.PageJeremy, News Depth:ForXi,a China Dream’ GlobalMilitary Power——New Leader Appears EmbracingMore Hawkish Worldview Long Favored Nation’sGenerals,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14 Mar 2013.云德:《文化中的国家形象》, 《求是》2007 年第19 期。

BBC poll,Germany most popular country world,http://www.bbc.com/news/world-europe-22624104.World Service Global Poll Negativeviews //www.bbc.co.uk/mediacentre/latestnews/2014/world-service-country-poll.参看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第22—24 期(总第218期)Academic Journal

炎黄文化 中国风格 国际文化 华夏文明 欧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