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书评,便重在一个“评”字上,而不是尽可能客观转述或者概括一本书的内容。只能表达自己对书的感悟与理解,或者我是怎么看这本书。而这后一种,便很康德、叔本华。每个人都带着属于自己的“有色眼镜”,如果书是“物自体”,那么读者永远不能也不改妄想知道这本书真正是什么样子,观此篇者,就更不该妄想通过书评,去了解一本书了。而我,更智能基于一个很小的点去表达我对此书的看法。此篇也就只能是这本书的一个“表象”。
《思维简史》是一本科普类书,以自然科学发展简史为背景,从求知开始到追求逻辑推理,最后成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科学技术的思维活动的过程。科学是需要逻辑推理和思维不断演化进阶的过程,其中思维的演化是关键所在。思维如何演化?主要有三种: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和系统的思考。好奇心是引起思维变化的主要原因,好奇心会引起人们不停的关注问题。然而还不够,还需要系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挑战极限认知的方法。当然思维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也是曲折的。
科学在错的人手里会枯燥,主要是因为思维的开拓性的发生在极少数人手中。每一个天才式人物都是付出了精力和时间来才能突破性,并不是大家想像的坐在苹果树下的牛顿就知道了万有引力定律。思维的演化是随着工具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最初引起演化是因为的思考工具:阅读、书写和计算的出现而引起思维的变化,思维的演化是影响科技的发展趋势主要因素。随着思维演化不断向高阶,现代科技也呈现井喷式。
思维活动中,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存。择其在“抽象思维”的重要性,从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两方面阐述。
在自然科学里,人类数十万年的进化,直到四五百年前伽利略才有第一次抽象实验,自由下落的实验中,他必须要撇去现实经验中阻力、摩擦力等,抽离出一个理想的状态。并且用极端的情况展开具有现代意味的推:假如倾斜角是90度!伽利略完美的取代了亚里士多德。而到了牛顿,则需要辨别出存在于我们实际环境中“无数纷繁杂芜”的因素,想象一个个现实经验与生活中没有的情况,并且能够抽离这些表象去揭示最本质的真理!如果说伽利略喜欢想象“极限情况”,而牛顿则讲这种理念带到一个全新的、抽象的情况:他设想出将一段时间无限压缩,知道极限情况下,这段时间的长度趋紧于零!这就是瞬时速度的意义所在。可那时,没有人知道这有什么用,这意味着什么。他为我们在乱世中揭露出人类只有“通过想象力”才能看到的新现实!(到了近代以后的量子阶段,难以看懂)。
看艺术史。艺术按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再现、表现和形式。表现的极端则是放弃具象的物体形态,逐渐走向抽象,也就是形式。从拉斯科壁画开始,万余年的艺术史直到当代才出现抽象艺术。(尽管纯音乐也算是抽象艺术,在叔本华的观点,纯音乐可以直接模仿意志,但这些在当时并没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即便勉强从塞尚开始,经过布拉克、毕加索、马蒂斯,再到蒙德里安、康定斯基、马列维奇等再到当代抽象艺术,也不过百年多一点。抽离出具体形象、具体的现实经验,则如王国维所谓的“遗其关系与限制之处”(《人间词话》第五段),然而抛弃了这“关系”与“限制”,意象变得格外辽阔。这对作者以及观者的思维能力、知识储备等要求极高,同自然科学中的“抽象思维”一样,都需要人类数万年的进化逐渐形成的。什么是艺术审美中的抽象?书法家怀素:“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而颜真卿:“何如屋漏痕?” 又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