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2016年青岛士官考试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导引

网络 2023-01-11 04:01

最后对本科课进行小结,巩固重点难点,将本课的哲学知识迁移到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实现对知识的升华以及学生的再次创新;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重点和难点,为下一框学习做好准备。

4、板书设计 我采用直观板书的方法,对本课的知识网络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尽可能的简洁,清晰。使学生对知识框架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5、布置作业 我会留适当的自测题及教学案例让同学们做课后练习和思考,检验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以及对难点的理解。并及时反馈。对学生在理解中仍有困难的知识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疏导。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因为我本人到现在仍没有更多的教学经验,设计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推荐第6篇:青岛士官转业考试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知识导引

一、本课主要目标

1.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的意义。

3.理解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4.理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5.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二、本课知识网络

三、疑难问题解析

1.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所谓联系实质上是矛盾与矛盾、矛盾这方面与矛盾那方面的联系;所谓发展实质上是矛盾推动下的发展。第二,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一方面的展开。第三,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否承认矛盾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第四,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则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的认识方法。

【例题】下列词汇中,既能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又能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 A.望梅止渴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其次应理解这几个成语的含义。“望梅止渴”虽能一定程度体现联系的观点,但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唇亡齿寒”虽能体现事物普遍联系和矛盾的观点,但发展的观点未能充分体现。“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是说樵夫熟悉山中的情况,渔民了解水的习性,说明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但矛盾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体现得不充分。“吐故纳新”,对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体现得都较充分。答案为C项。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1)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吸取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这种基本趋势,是由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决定的,正是因为事物的转化总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所以发展表现为确定的方向性。

(2)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有两种情况:一是矛盾双方的斗争,使双方共同发展,从而使整个事物得到发展;二是矛盾双方的斗争,使一方力量不断削弱,另一方力量不断增强,以至战胜对方,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第二,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统一体瓦解,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但二者都不是孤立起作用的。毛泽东指出,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例题】孟子在《告子下》中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柳宗元在《柳河东集·敌戒》也说:“敌存灭祸,敌去召过。”这主要说明的是矛盾双方的( )

A.相互依存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B.相互包含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C.相互转化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D.相互斗争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解析】事物发展的条件是该事物处于一个较稳定的统一体,而稳定的统一体得以形成的条件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对立双方的发展都依赖于对方的发展。孟子和柳宗元说明的正是这个意思,故选A项。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事物发展,材料表现不明显,不选B项。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方向不是任意的、偶然的,是朝着确定的方向转化的,这个确定的方向就是对立双方各向自己的对方转化而去,在材料中表现不明显,不选C项。所谓相互斗争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指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在于能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矛盾非主要方面向主要方面转化准备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在于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或旧质事物的破裂、瓦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或新质事物的产生,从而使事物发生质变,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使事物得以发展,材料表现不明显,不选D项。答案为A项。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1)它是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原理,不仅是贯穿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一条主线,而且揭示了世界存在状况的实在内容,是理解辩证法其他问题的一把钥匙。因此,只有懂得了它才能真正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把握辩证法的实质。

(2)它是人们认识事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人类的认识次序,总是先认识个别事物,逐渐扩大到一般事物,从许多个别、特殊的事物中概括抽象出共同的一般的本质,然后以它为指导进一步深入研究更广泛的特殊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已经取得的一般认识,然后再以此为指导去研究特殊事物。人类的认识运动就是这样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

【例题】“为保障奥运会期间的蔬菜供应安全,为每个蔬菜编入唯一的条形码,即‘身份密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立即追溯到源头。”北京奥组委为食品安全编蔬菜“身份密码”的辩证法依据是( )

A.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每个蔬菜的产地、加工、包装、运输、贮藏等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即具有自己的特殊身份。为每个蔬菜编条形码就是对蔬菜的个性进行鉴别,其哲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B项错误,C、D项不符合题意的要求。答案为A项。

4.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二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比较的结果,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2)二者的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说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说的是“矛盾侧面”,只能说“一方”或“方面”。因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体”,其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3)一般来说,解决工作的中心、重点、关键问题,属于主次矛盾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认识和评价事物的性质,则要区分矛盾的主次方面。

【例题】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和经济运行中的新矛盾和突出矛盾,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各项事业取得良好成效。这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勇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善于抓住重点

D.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要善于抓住本质与主流

【解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和经济运行中的新矛盾和突出矛盾,说明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要勇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济建设中包含着若干矛盾,但我们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加强宏观调控,说明要抓住主要矛盾。D项强调的是同一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我们应注意分清主流与支流,不符合题意要求。A、B、C项符合题意要求。答案为A、B、C项。

本课测评

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近来,猪肉涨价,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但加重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对此,养猪户高兴,城镇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人群叫苦。这启示我们应( )

①善于全面地分析矛盾②认识到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③看到矛盾的双方是根本对立的④承认矛盾、揭示矛盾、分析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总的看,当前经济形势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猪肉、油价上涨过快等。因而我们的一切工作只能围绕经济建设来进行。上述材料没有体现(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B.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C.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3.为又好又快地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中央多次强调,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一要求蕴涵的哲理是( )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③矛盾双方主次之分永恒不变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

A.事物是永恒变化发展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

D.民族构成世界,世界离不开民族 5.胡锦涛主席在第十五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言指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哲学依据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6.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观赏京剧可以根据脸谱区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根据唱腔辨别不同的流派。这表明( )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

C.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据

7.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国家要加强规范性管理,趋利避害。青少年要自觉文明上网,不能因网络的负面影响而否定网络的先进性。这是因为( )

A.矛盾具有斗争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D.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8.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政府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下列说法中,与这一要求蕴涵的哲理不相同的是( )

A.牵牛要牵牛鼻子

B.红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C.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D.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9.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理依据是( )

A.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B.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二、选择题Ⅱ(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意。)

10.人类社会的和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和谐社会,不要把和谐社会绝对化、理想化。所谓和谐社会是相对于不稳定或*社会而言的。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不是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社会。这是因为( )

A.没有矛盾的对立也就没有统一

B.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C.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11.根据列宁的时代观,把握时代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有三条:一是时代的主要矛盾,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时代主题;二是基于主要矛盾运动规律而形成的时代发展趋势;三是在这个时代居于领导地位的阶级的特征及其历史使命。上述时代观的哲学依据是( )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三、简答题

12.一些小摊贩占道经营是许多地方城市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某市以前多次采取“运动式”的治理方式,收效甚微。近来,该市召开小贩代表、城管人员、专家学者恳谈会,正视了社会弱势群众谋生的合理性,各区街道积极帮助一部分摊主就业,对仍需经营的小摊档采取统一规范、指定区域经营、发放最低生活补助等形式,使小摊贩占道经营的现象有了很大改观。

运用矛盾的观点,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该市怎样使这一现象得到很大改观。 13.作为试点,哈尔滨、郑州、长沙等79个城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适合不同参保人群的医疗保障办法,把医疗保险的保障对象从城镇职工向城镇居民延伸,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到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在全国全面推开。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全民医保从试点到全面推开的哲学依据。

四、辨析题

法治思维主要包含_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定义_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14.关于事物发展的学说,人类思想史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一种是斗争思维,认为矛盾双方的对立、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另一种是和谐思维,认为矛盾双方的统

一、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根本动力。

辨题:矛盾的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一性则不是。

15.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工作中,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分析说明题

16.材料一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与以往的提法相比,“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表明中央致力于科学发展的决心。

材料二 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但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仍然存在。

材料三 2007年以来,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升,通胀压力增大,给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价格走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供应、稳定价格,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指出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强调“要坚持好字优先”。

请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

17.从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并符合奥运要求的火炬,并把火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标志物之一。2007年4月26日,第29届奥运会火炬亮相北京。

北京奥运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以中华文明作为创意源泉,并以开放的心态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成果,在保持鲜明中国特色审美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华文明特有的包容性,使之成为跨文化的全球创新设计精品。它完美诠释了向世界传递中华文明的美好愿望,很好地契合了友谊、和平、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祥云”火炬的设计,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18.1927年,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在退休养病期间,通过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仔细研究,悟出股市行为理论即波浪理论,认为不管是股票还是商品价格的波动,都与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样,一浪跟着一波,周而复始,具有规律性,展现出周期循环的特点。

波浪理论有四个基本特点。(1)股价指数的上升和下跌将会交替进行。(2)推动浪和调整浪是价格波动的两个最基本形态。推动浪(即与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分成五个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来表示;调整浪也可分成三个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3)在上述八个波浪(五上三落)完毕之后,一个循环即告完成,走势将进入下一个八波浪循环。(4)时间的长短不会改变波浪的形态。波浪可以拉长,也可以缩短,但基本形态永恒不变。

分析说明波浪理论蕴涵的辩证法道理。

六、案例探究题

19.材料一 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和促进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西医的病理学、细胞学、解剖学等新学科的快速发展,传统中医学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中医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自己的立论依据和经验,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史写上自己重要一笔呢?

材料三 某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收集资料归纳了中西医研究的特点。(1)在一些急性病的治疗上,考虑到中医的多种因素,包括医者的辨别能力、中药的质量和煎药的方法和时间等,也许会延误病患的最佳治疗时机,这时采用西医的针对症状治疗方式,缓解病痛较为适合。而在一些慢性病的治疗中,西药的副作用和耐药性等对人体的肝肾功能都有一定的潜在危害,中医则有着其他医学无法比拟的优势。(2)中医因其独特的煎制方法和服药规则,往往让人们望而却步。(3)西医的产生是基于化学试验和试验室研究,基于人体解剖学和病理分析的理论依据。中医学的产生基础则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来自于生产和生活中的无意发现,有很大的偶然性。

(1)有人认为,西医胜于中医。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分析上述材料。

(2)联系所学知识,请你就振兴中医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指出这些建议的哲学依据。

(3)联系材料,围绕中医的相关问题,选择一个课题进行探究,并写出探究过程。

推荐第7篇:某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XX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唯物辩证法的

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什么是矛盾?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方法论意义: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就是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下相互转化。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下相互转化。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推荐第8篇:《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1课时.

第九课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所在。

在本课中,第一课时分析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世界是矛盾的世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课时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要求人们学会分析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这两课时的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遵循一个严密的逻辑顺序,都是从原理到实际的运用,因此,每一个概念都必须弄清楚。

教学重点

1.矛盾的含义;矛盾普遍性原理。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难点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主次方面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矛盾、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2.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和方法论意义。

能力目标

1.初步形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2.初步具有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勇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2.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坚信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一课时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导入一

(多媒体放映图片)

问题探究:图中的人敢剪吗?为什么?

学生:不敢。因为他若剪断了绳子,自己也会掉下去。 教师进一步设问:这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 学生:说明这两个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教师引导:他肯定不敢剪,他们两人系在了一根绳子上,虽然气球承载不了两个人的重量,双方在此时是敌对的;但若剪断了绳子,在另一方掉下去的同时,自己也会掉下去。这说明这两个人既存在利益上的对立,又存在利益上的统一,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导入二

(多媒体课件展示)

爱因斯坦创立的光量子学说一发表,就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位朋友问他:“光究竟是什么?是波还是微粒?要知道,两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爱因斯坦听后激动地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为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

问题探究: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光既是波又是微粒,这说明波和微粒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但是也能统一在光中。爱因斯坦不仅仅看到波和微粒的区别和对立,还看到了波和微粒的联系和统一,在这里,波和微粒也是对立统一的。

教师引导:

今天就来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什么是矛盾,以及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推进新课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板书: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拓展探究:高矮、胖瘦、美丑等都包含了对立统一关系。同学们还能举出相关的例子吗? 学生发言踊跃,举出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大小、上下、男女、好坏、诚实与欺骗、君子和小人、足球运动中的攻守矛盾、战争中的攻守矛盾等。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对对立统一的理解还算可以。

板书: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板书:(1)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马克思

问题探究: 老子和马克思的言论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从老子和马克思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一方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祸福等都是共同存在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同时我们要注意,马克思的这句话并不是对那些小偷和制假钞者的赞美,他只是从这个比喻中,阐释一个道理,那就是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希望这个世界永远没有小偷,没有假钞。

同时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败是成功之母”等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失败转化为成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我们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更加发愤努力才可以把失败转化为成功。

懂得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的道理,我们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应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防止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自信与自卑都是学习中、成长中遇到过的矛盾。在顺境中不要沾沾自喜,在逆境中我们也要充满自信。只要努力,逆境可以转化为顺境,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成绩面前不自满,失败面前不气馁。

拓展探究:请同学们再举出一些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例子。 学生发言踊跃:权利和义务、民主和专政、快乐与悲伤等。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它们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睛可以随光线的明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则在脚下生成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

问题探究:猫和老鼠是在怎样的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 学生积极回答:略。

教师总结:猫和老鼠是在竞争和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界的同化和异化,物理界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它们在排斥和对立中并存。

板书:(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问题探究:以上说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任何两个人都会存在差别和对立,没有差别和对立,他们就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实体。君子和小人是对立的、互相排斥的,但又是这种排斥才使他们构成一对矛盾,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他们在这个统一体中并存,却又相互斗争、排斥。君子虽然观点不同,但心是相和的,故说君子是保留了差异的和;小人的嗜好相同,但各争其利,貌合心不合,所以说小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不和的。

最亲密的朋友,因为和我们关系密切,因为了解我们太多,所以往往也是和我们发生矛盾最多的人,也可能是伤害我们最深的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交朋友,朋友可以分享喜悦、分担忧伤,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泥泞和挫折,我们应该彼此坦诚相待,让友谊天长地久。

社会上有很多拍马奉承的人,领导说什么就什么,表面上唯命是从,其实他的内心或许十分地不赞成领导的意见和观点,这种人就是小人,小人同而不和。我们以后若做了领导,千万不要相信这种拍马奉承之人,恰恰相反,那些经常给我们忠言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板书:(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这里的“寓于”,也就是存在于的意思,同学们千万不能颠倒了,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庄稼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庄稼生长过程的始终。 工厂的生产与消费,也是一对矛盾。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要工厂存在,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就不会停止。

生命体的同化和异化是一对矛盾,只要生命体存在,这一矛盾就不会消失。 问题探究:每一事物中都存在矛盾,你能举出实例吗?或者你能举出不存在矛盾的事物吗?

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矛盾?

学生:知道与不知道、会与不会、懂与不懂、难与易等矛盾。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记》——文中描写了一个与外界隔绝、风景秀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这个世界人人平等、人人富裕、社会和谐、没有国家、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欺诈,一派宁静、和平、幸福,是与外界迥然不同的世外桃源。这是他幻想出来的一种生活安乐的社会。

问题探究:从哲学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真的一点矛盾也没有吗?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不存在任何矛盾的世外桃源呢?

学生回答说没有。因为在世外桃源里面也存在矛盾,有男女的矛盾、老与少的矛盾、生与死的矛盾、同化异化的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等,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不存在任何矛盾的世外桃源。

教师总结: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不存在矛盾的事物。 板书: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意义 板书:(1)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问题情境

扁鹊见蔡桓公(多媒体课件展示)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问题探究:蔡桓公“讳疾忌医”,结果病入膏肓。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倡廉建设_法治思维主要包含_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定义

学生回答: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不应该回避矛盾,而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教师总结:蔡桓公“讳疾忌医”,结果病入膏肓,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遇到问题和矛盾的时候,我们不能回避,矛盾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不存在,如果我们一味地回避问题和矛盾,而不想方设法解决矛盾,问题则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最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板书:(2)方法论意义

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情境一:《水浒》这部小说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尤其是对梁山一百零八将更是了如指掌,现在就请三位同学表演一下其中的三个人物,同学们判断他们表演的分别是谁。

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放多媒体投影: 他“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武艺高强、仗义疏财的一条好汉。号称“豹子头”的他统率东京八十万禁军。他本身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却因官逼而终于走上梁山成为造反骁将。

他号称二郎,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他武艺高强、秉性刚烈、食量如牛、勇猛过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使他做了阳谷县里的都头。

他是一团仇恨和反抗的烈火,是一股扫荡恶势力的“黑旋风”,他要用他那板斧“杀尽天下不平人,砍尽天下不平事”。直到后来他吃毒酒死后,宋徽宗还梦见他“抡起斧头,向自己砍来,吓出一身冷汗”。

学生答后投影:林冲、武松、李逵。

问题探究:同学们为什么能根据上述表演准确地说出被描写的人物呢? 学生讨论、分析略。

教师总结:是因为《水浒》在描写不同人物时抓住了人物的外貌、个性、语言、行为等特征,因而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不同的个性描写刻画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个性。这正好说明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即矛盾特殊性的第一个方面的表现。

情境二:多媒体放映歌曲《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曲我们大家都听过,下面请同学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伴随“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的歌声,依次出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图像) 问题探究:歌曲生动地概括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同学们想想,是哪三个阶段呢? 学生回答:“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 教师总结:中国人民经历的这三个阶段,正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

点。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只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特殊性,从我国国情出发,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上述材料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第二个表现。即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情境三:(多媒体课件展示买卖双方的特点比较)

卖方:花言巧语、王婆卖瓜、软磨硬缠、迫不及待,目的是以较高的价格尽快地把商品卖出去。

买方:半信半疑、货比三家、挑三拣

四、不慌不忙,目的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回称心如意的商品。

问题探究:上面材料反映了矛盾特殊性的什么表现?

学生回答: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这就是矛盾特性的第三个表现。

教与学是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教是启发与传授,学是领悟与接受;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某学科的知识丰富,学生在某方面的知识欠缺。此矛盾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板书:2.矛盾特殊性原理以及方法论要求 板书:(1)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们,即使同样是学校,大学、中学、小学教与学的矛盾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也各具特点,大家的相貌、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都不尽相同。而我们所学的各门功课中,它们也具有各自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所以,了解我们自己的特点,了解各门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样才有助于学好各门功课。

板书:(2)方法论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一知识点放在教材的下一课时,建议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适当联系、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缜密性)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情境一: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

情境二:结合书本图片,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中的这两个人错在哪里?

学生讨论、回答:第一个人错在不知道白马也是马的一种;第二个人错在不知道苹果、香蕉都是水果。

教师总结:马是一类事物的总称,包括白马、黑马、黄马等各种颜色的马,具有各种颜

色的马的共性,白马是马中的一种,是马的具体体现。同样,水果是一类事物的总称,它包括任何一种具体的水果,具备每一种具体水果的共性;而每一种具体的水果如苹果、香蕉都是水果的具体体现,是水果中各具特色的个体。

板书: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意义 板书:(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板书:(2)方法论意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问题探究:你能找出实际生活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相对与其他动物来说,是特殊性;相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是普遍性。

由此可见: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板书:(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地位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注意普遍性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基本属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以及表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把原理和方法论结合起来。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④刻舟求剑

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说明(

) A.任何事物都有矛盾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C.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上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的哲

A.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C.事物内部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有其统一性

4.“我们嘲笑别人的缺陷,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我们内心嘲笑着我们自己。”这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 B.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D.矛盾双方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5.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6.在某商场柜台前,有这样一段对话: 顾客:同志,我要买…… 售货员:快下班了,明天来! 顾客:我急需。

售货员:我也要急着下班呢!

顾客(指着墙上“为人民服务”标牌)忘了上面这五个大字了吧! 售货员:为人民服务,又不是为你服务。 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该售货员(

A.否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B.只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没有看到二者的对立 C.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割裂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非选择题

7.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丰富的信息和知识,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道理,对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A 2.D 3.D 4.B 5.A 6.C 7.(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勇于分析矛盾,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是主流,但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对此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同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把握主流,不能因为网络存在消极的影响就因噎废食,而要做到趋利避害。

推荐第9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核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顺利展开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逐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逐渐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中心话语。但因理论视域和理论方法的不同,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把握的不一样,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可以概括为“适合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即中国的实际,并使之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在坚持“结合论”的基础上,从中国化的具体要求方面来阐释的。第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过程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

事实上,要了解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求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质进行把握时,必须从这一理论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提供三个基本维度予以展开。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维度,主要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同一性;二是文化共同体的维度,即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源性;三是时代实践维度,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和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的有机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我国的社会主义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和党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国立党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推荐第10篇:高三政治总复习课时作业 第39讲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时作业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选择题 1.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被称为“金砖国家”,五国的发展模式各有不同: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巴西是重要的“原料基地”,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印度是“世界办公室”,南非则是“非洲的资源库”。这一现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双方各有特点 B.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各国的发展模式各有特色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人的尊严,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不同的侧重。今天,我们所向往的人的尊严,是更好地“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公民的各种权益,更加关心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

) A.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C.解决好主要矛盾,有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3.2012年对中国来讲是承前启后、极不平凡的一年。下列关于“2012中国”的评价中最能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是(

) A.中国适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谋求更可持续、更加平衡的增长 B.既见证了中国科技进步的喜悦,也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篇章 C.2012年前两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形势趋好,但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D.雄辩的事实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下列与“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波须臾改”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

B.寒暑自有常,不顾万物求 C.草木在人间,去来有时节

D.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5.(原创)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C.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6.当下城市建设中因征用土地、拆迁房屋引发的矛盾频发,抗拒拆迁的“钉子户”频现。有人指出:“如果干部把群众视为钉子,就把自己当成了锤子,用锤子去砸钉子,钉子永远是钉子;如果把群众看成亲人,付出真情去温暖,再坚硬的冰也会融化,再不配合的群众也不会变成钉子户。”这说明(

) ①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都是人为臆造的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③观念的转变决定了矛盾性质的转化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原创)2012年中国第一例地沟油大案审理,非法生产地沟油给人民的生命造成巨大损失,造成事故屡屡发生的原因在于,生产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安全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抓生产而

忽略了安全。生产者的错误在于(

) A.只看到了安全与生产的对立,忽视了二者的统一 B.只看到了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忽视了二者的对立

C.只看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忽视了矛盾的解决 D.看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统一于事物之中

8.下列谚语或俗语与所对应的哲理表述不相符的是(

) A.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2012年2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中美双方就多方面问题签署了协议,纵观中美关系的发展,两国虽然存在众多的分歧,但同时也存在更多的共同利益。这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D.人们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0.(2012·山东潍坊模拟)下边的漫画主要告诉我们(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1.央视在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面对记者“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呢?”同样的问题,虽然大家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但大都感觉幸福。这说明(

)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12.2012年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逐步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并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这主要体现了(

) A.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C.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有关资料统计,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69 07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了51.27%,

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转折。一国的城镇人口在超过50%之后,将进入更加快速的发展时期,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消费,但也衍生交通、环境、公共秩序等社会问题。

材料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也有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此,广东省在文化产业的总体布局中,着力于整个产业运作框架的构建,在具体内容建设上,不但集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于一体,还尤其重视开发利用具有广东特色优势的文化资源。在目前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努力克服认识浅表、粗放经营、盲目照搬、低效重复、零散分割、闲置浪费、难成品牌等问题,促进了资源效应的有效释放。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结合矛盾分析法说明我们应怎样面对这一“转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广东省发展文化产业措施的合理性。

14.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持续警告,悍然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引发许多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几天来,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抵制日货”标语伴随着中国人的游行示威,甚至出现了少数人打砸“日货”的过激行为。

知识链接: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中,所涉及的货物是相对简单的,主要是棉纱织品、日用百货等轻工业产品,也包括日本在中国的采矿生产。这个时期,日本资本对中国的大规模直接输出相对较少,所以抵制日货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所谓的“日货”,不再是日本纱厂生产的棉布,或者从日本进口的商品,而通常是具有日本的核心部件、知识产权、营销计划的商品或服务。中日贸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这种隐性的“日货”,不可能断绝与日本经济技术联系。 (1)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认识论原理,谈谈你对“抵制日货”的看法。

(2)对于少数人打砸“日货”的过激行为,有人认为,“爱国和害国,只有一步之遥”。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分析该观点。

一、选择题

1.D 解析:C项不是哲学道理,故排除;材料不是强调矛盾双方的特点,故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的是自己的发展特色,是一种矛盾的特殊性,所以选D项。

2.D 解析:“时代的变迁”,说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故选D项。A项不合题意;B项本身错误,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材料中并没有提到主次矛盾的问题,所以C项不当选。

3.C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原理。我们总结过:当我们分析形势的时候,比如说总体上怎么样,主流是什么,支流是什么,体现的是矛盾主次方面原理;另外判断事物的性质、评价一个人等都用矛盾主次方面原理。本题C项是在分析事物的形势,故答案选C项。

4.D 解析:“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波须臾改”形容世事无常,荣华难久,蕴含矛盾双方转化的道理。A项蕴含联系的观点。B、C两项说明事物都有自身变化的规律。

5.B 解析:从题干中的“重中之重”,可知体现的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6.D 解析:①说法错误,矛盾是客观的,人为臆造的矛盾不是哲学上矛盾的定义。②符合题意,因为本题是讲如何创造条件,使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③说法错误,观念决定矛盾性质的转化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项。

7.A 解析: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因为生产者只看到了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安全工作,也就是忽略了两者的统一性。

8.A 解析:注意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而不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A项前后不对应,符合题意。

9.B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不选;“分歧”与“共同利益”是对立统一的,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D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10.D 解析:生活中人常引领狗行走,而漫画中狗引领人行走。从漫画的文字表述可分析出,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注意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选D项。A、B、C三项表述正确,但与漫画主旨不符。

11.C 解析: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有差异,但有着共同点“大都幸福着”,说明了C项。A、B两项没有体现。D项颠倒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C 解析:推行房产税改革试点,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联系,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要承认矛盾,积极寻找办法解决矛盾。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针对当前我国国情,具体分析我国城镇化的特殊性。

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城镇人口过半对经济发展的积

极作用,又不能忽视其给交通、环境、公共秩序带来的消极影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解决会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因此,广东省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着力于整个运作框架的构建。

②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势,不仅集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于

一体,又重视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③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针对目前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统筹考虑,优化组合,让资源效应得到有效释放,进一步发展了广东文化产业。

14.答案:(1)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20世纪上半叶,“抵制日货”容易发生且易于达到目的,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可能断绝与日本经济技术联系;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我们要依法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

(若运用实践的历史性或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答题,也可)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示威游行,如果缺少自律和约束,很容易导致失控和暴力,“爱国”的行为,则可能演变为危害社会的“害国”行为。因此,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要做到冷静克制、保持理性。

第11篇:唯物辩证法与中国

唯物辩证法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是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处处离不开唯物辩证法的指导。

首先,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为了促进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根据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巩固发展成果的方针政策,比如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议,都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的真实反映和客观描述,也正是这些客观地反映,促进我们进一步制定了今年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将主观和客观科学的结合起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定团结。

其次,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出现,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武器,使我们能够在逐步认识和运用规律的过程中,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及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采取措施,解决各个矛盾。其中,科学发展观就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产物,现在正处在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稳定发展仍然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两会的成功召开为我国的继续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过程中,唯物辩证法处处无不发挥其指导性作用,作为促进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南针,唯物辩证法使我们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唯物辩证法,指导人们用辩证的思维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正确指引,坚持科学的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永远不抛弃唯物辩证主义,我们就正确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金钥匙,相信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引下,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一定会取得优异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宏伟蓝图也一定会早日实现。

第12篇:内涵与实质

内涵与实质

——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班级:国贸111学号:02010211137姓名:邹莎

【摘要】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其实质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它的关键是要抓住发展观与世界观、方法论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 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 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以人为本”有两个要点: 一是人对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导地位; 二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以此为据, 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发展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目的和标准, 才能分清理论是非。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的群体,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关键词】: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世界观;以人为本

【正文】: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衽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的群体,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三 1

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知道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思想上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的体会是:党中央提出在发展观前面加上“科学的”这个定语,用意是很深刻的,意在强调发展的科学性。而它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这个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

一、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作为理论基础的。因此,只有抓住发展观与世界观、方法论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循此思路可以发现,科学发展观有三个必要条件或三项不可或缺的要素:

2.1、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

辩证唯物的世界观认为,自然界、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矛盾运动,即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合作、和谐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在运动中既有数量的增减,又有性质的改变,发展的实质是新陈代谢,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辩证唯物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运动着的物质的特殊形态,它同样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也是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实质是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旧的社会形态的灭亡。人类社会大致是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先后更替的发展过程。

一切从实际出发,似乎谁都承认,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这里,有工作方法问题,但更重要的则是立场、责任感和工作作风问题,即能否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能否坚持从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能否排除各种影响正确认识和反映实际情况的消极因素的干扰。回顾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到,一切成就首先都在于坚持了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一切挫折和错误也首先在于脱离甚至违背了中国国情,没有从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失此基本前提就谈不上科学发展。

2.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并明确指出它是科学发展观的

核心,如何理解?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主体思想。在如何认识和处理自然和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主张在坚持自然、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的前提下充分肯定人的能动作用,即人作为主体在其活动所及的范围内发挥它所特有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并对改变客观世界起主导作用。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主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主要力量。不仅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其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与旧社会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这两个观点归结起来就是,物(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基础,人是主导。这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根据。

要正确理解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在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必须把握两个要点:

2.2.1、提出“以人为本”是为了充分肯定人对发展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主要是讲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问题,它表达的是,人作为主体,对应该如何改变客观世界和人自身这一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发展进程所持的基本观点。因此,它与纯粹以自然界和社会运动客观过程为描述对象的发展观不完全相同。从哲学上讲,发展是个系统概念,包含若干层次。对宇宙这个最广大的层次来说,发展的含义是指演化,即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对生物层次来说,发展的含义是指进化。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发展都是物质形态自发的运动过程。人类社会则不同,它是由人组成的,而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他的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这就使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带有一定的自觉性。

2.2.2、提出“以人为本”是为了突出人民当家作主这个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在发展问题上讲“以人为本”,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确认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是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还是国防建设,都必须把人民放在首位,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事业才能成功,否则必然失败。

只有抓住了这两个要点,才能深刻理解发展之所以耍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目的,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深刻理解党中央之所以提出“以人为本”并把它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此后又进一步确立为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的集中体现的重大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传统的发展观用经济的发展来代替社会发展,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在这种发展观念下,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惜高投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对立之中。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社会发展要和谐,就要科学的发展。这是因为:第

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有序提供物质前提。第

二、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归根到底只能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要讲效率就要牺牲公平,要讲公平就要否定效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

效率不仅包括经济效率还包括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相应的公平也是经济公平、生态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统一。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只有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也只有科学发展观,才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要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工作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配合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工作。

当前社会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新形式、新任务下,给我们基层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基层各项工作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尤其需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以“人民公仆为人民”为核心,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服务观。不断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各项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维护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为中心,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实现基层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契约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根据生物的起源,把人们想要的东西都托付给自己的行为,用技巧和创新联系起来,实现真理的欲望。

以人为本是把每一个人作为文化价值的主体,作为创造万事万物文明的开端。人人都行动起来建立二特性对局,创造一个第三空地,在第三空地里激起的情绪,会承载着各种奇特的想法,只要亲自去尝试,就能出现一个结果。《博弈圣经》在概言中说:“不管你是否愿意要,一定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那一部分。”只有用真理的欲望去创造文明,才可以留存下来,然后用科学去度量它,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对情感的回应,都是人生义务性的创造,都可看成是从大自然那里继承的哲学本性。

《博弈圣经》上说:“文化就是去掉完整性,区分出是与不是才能在文化进程中完成探索、发现、发明。”我们的行为就像播种,即使丰产,也会有大有小,因此不能带有个人偏激的情绪去评判它。以人为本,无论它是什么样子,都不可忽视。我们看到一个家庭,一个年青的家长在外人眼里无论多么无能,在他幼年孩子的心中,他是这个家庭的统帅,是自己生存依赖的全部天空。以人为本,就是用人类的情感彰显和善、友爱和人性,共同建立我们自己的和谐社会。

自然界设计了一些偶然事件,用机会与巧合的形式分配给所有的人,因而每个人干的事情都是由好事和坏事组成。其实,我们和大自然并不是用一样的模式创造世界,自然是用曲线和结构创造世界,人类是用直角和弧线主观地设计和改造世界。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是按自己的意图,用感情的行为、用博弈的结构、用物理的原理、用这一物改变成那一物的创作形式来创造文明。以人为本,只要去做,就有收获。唯独用这一物改变成那一物的创作形式才称其为工作,才能预知结果。其实,人类与地球上的生物一起共同利用现有的资源,一直跟着科学发展观这个大自然的主题式样,走一条没有标记的创新之路,这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一直变动着。

人们每时每刻的学习交流,都是在驱逐和吸收,在大小、好坏、红兰两大特性中作出选择。人们不愿固定在原来的两个位置,而是一直在第三空地里移动,在可见范围内寻找对象进行挑战,这是人类具有创新特征的一个事实。

大自然创造着偶然让人欣赏,

人类创造着普适让自然同情。

大自然中偶然巧合的事情,无论是好事或坏事,都是自然中的花朵,只供人们欣赏、记忆、讲述属于它的故事。偶然又会激起欲望,让人们从中再次提取真理,最终通过对正理特殊的信任确定下来。

行为是精神的工具。行为是一种计谋,大自然赋予人的行为二特性法则,也是解决行为核心价值的回报机制,它不由自主地选用了这大自然中唯一的博弈结构。因此,以人为本建立的二特性对局产生了第三空地,在这里欲望最终转变成了货币,也许这才能解释博弈实体经济学的含义。《博弈圣经》里认为:“经济学是输赢与均衡在公共空间里的概念。”由此看来,一切欲望的创新都是以经济为中心。当人们明白了行为的经济学意义,就会发现,行为像是连接万物的货币。正因为行为像是货币一样的桥梁,至今谁也没有削弱对人类的行为及货币的信仰。

未来博弈实体作为知识论的母体,它会形成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也会在社会上倍加崇拜和传播。人们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人的生存策略引入这个社会,它会满足人们的渴望。以人为本就是有意激发人们对未来产生博弈的动机,达到取胜的目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科学发展观,它是激起欲望的精神动力,每个人都会按照创新的方式让自己和整个社会得到繁荣。

现在的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的革命斗争思想进行了嫁接,变成了改革开放,它给人的感觉是温柔、端庄、友善、令人钦佩。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背景的博弈结构,一直吸引着所有的人,用创新的智慧去工作,并遵照科学和发展的正理观念,让每个人在各行各业做着各自的事情。“一观二论”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结构命题,把正理作为博弈行为的最高理性,不搞平均主义,也不搞大自然的均衡,并把创造更多的物质文明先留存下来。人类根据对公正的渴望、对正理的信任、对道德的尊崇,对遗存的一部分文明成果进行统筹分配,然后根据实体规则,再持续和平地博弈,这就是正理均赢论。其实,大自然的永恒特征就是这样公平、公正地运行。

一个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会把以人为本作为万事万物的开端。这个时代就是为了一个共同进化的成长过程,与人民签订的一份契约。以人为本的出现,会使当代社会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并相应地出现复杂性。全民为了实现欲望,避免繁锁的纠缠,不折腾,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才会有更多的安全、更多的依赖、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交流、更多的经验,也会有更多的文明成就。

一个治国主题与十多亿人民迫切地达成一个庞大的发展契约,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开放。

参考文献:

[1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4.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参考[M].北京:红旗 出版社,2007.

[4] 石仲泉.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J].安徽师范大 学学报,2007,(3).

[5]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6]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72.

[7] 中央党校著名专家学者学习十七大精神专题讲座

[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8]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 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13篇: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人教版)暑假作业:7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人教版)暑假作业

7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含解析)

模拟题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 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的题眼是“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强调的是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①符合题意;“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强调了在认识矛盾时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②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体现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③排除。

1.【2018年江西临川一中】《战狼2》吸收了国际类型片的特征,“一个人对付一个非正义秩序”,这是类型片的核心,但电影背后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价值观,里面有很多国家符号和国家形象,包括国徽、国旗,最后的护照等,这是对好莱坞类型的一种中国式改造。这主要体现了( )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特点基本相同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2.【2018年广西桂林中学】2017年8月20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市委常委学习会上强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立足大局、把握大局,紧密结合上海市的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部署。这启示我们要( ) ①部分统帅整体,并推动整体发展 ②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③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创造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8年江西临川二中】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在一些一线城市开始出现,因为具有价格低廉等特点,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车辆较少,取车、停车不太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刮蹭或其他事故,责任难以认定等,这也让人们对这一新业态产生疑惑。面对这一疑惑,我们应( )

①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但不能忽视支流 ②看到新事物在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中实现飞跃

③抓住重点,但也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 ④看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8年江西九江一中】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认识的变化体现了( )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②认识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发展中找到正确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2018年湖北襄阳五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8年安徽师大附中】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赴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承前启后、开创未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偶然事件羁绊,抓住重点,增进互信,排除障碍,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材料体现了正确处理中美关系,应该( )

①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②既要把握适度原则,又要注重量的积累 ③看主流,也不能忽视支流 ④兼顾次要矛盾,但着重要解决好主要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2018年云南昆明一中】37年前成立深圳特区,今天设立雄安新区。从深圳到雄安,从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转轨,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不同时代和阶段自有不同的历史命题,然而步履坚定的我们,一定能闯出新的天地。这告诉我们( )

A.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基础上形成的 D.要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8.【2018年河南洛阳一中】2017年8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一批具备复制条件的支持创新改革举措,为创新发展营造更好环境。这一决定是基于( )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特殊性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D.承认矛盾普遍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2018年安徽安庆一中】2017年3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要解决问题就要针锋相对,提出的措施要有针对性。这蕴含的哲理有( )

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要抓住支配事物发展的矛盾主要方面 ③坚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的、上升的 ④要承认矛盾,运用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8年湖北黄冈中学】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调研并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强调要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如期迈进全面小康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举措体现了( ) ①果断抓住时机,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好主流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③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 ④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2018年河北衡水中学】截至2018年4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6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同时,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利益诉求更趋多元,一些扰乱社会秩序的问题随之而来。只有共同的社会认知、道德理念、行为规则,才能成为推进社会前行的正能量。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寻找社会的“正能量”就是( )

①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要明确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坚信前途光明 ③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2.【2018年江西师大附中】习近平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②共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 ③改革要善于抓住重点 ④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8年湖北黄冈中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吋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提法、新要求( )

①是由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的 ②体现了追求真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④是由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8年贵州贵阳一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国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前些年,有些电视文艺节目一味追求投资回报,出现了低级庸俗、品味低下、价值扭曲的倾向,不能满足群众的高品质文化需求,不能对社会生活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为此,国务院制定了《百部重点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选题规划(2016—2020年)》,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创新创优节目的扶持力度;广电总局对全国卫视节目和电视剧播出进行结构性管理,提高公益性节目和主旋律题材、电视剧播出比重;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措施,鼓励引导文化工作者到人民的真实生活中寻灵感,到基层的实践中出佳作;更多电视文艺节目关注普通群众,让人民成为节目舞台和电视荧屏的主角。一大批优秀各类电视文艺节目涌现,电视文艺节目面貌焕然一新,主旋律强劲,正能量饱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处理电视文艺节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题后反思

解析 1.【答案】D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A项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项说法错误,不选;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特点是不相同的,C项错误;“一个人对付一个非正义秩序”,这是类型片的核心,这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但电影背后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价值观”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故材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本题答案选择D。 2.【答案】C 【解析】“立足大局、把握大局”说明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故选项②符合题意;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紧密结合上海市的实际”说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故选项③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排除;选项④说法不科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知识。题干材料不体现辩证否定,②排除;共享汽车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是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不是主次矛盾,③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的有关知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①说法错误;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认识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说法错误;我国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发展中找到正确方向,故③④正确。

故选C。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体现了事物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②说法错误,错在“决定”;③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6.【答案】D 【解析】中美应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偶然事件羁绊,抓住重点,增进互信,排除障碍,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俄合作伙伴关系。体现了正确处理中美关系应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量的积累和适度原则内容,②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7.【答案】D 【解析】材料指出不同时代和阶段自有不同的历史命题,强调矛盾的特殊性,要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D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问题,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新旧事物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为D。 8.【答案】C 【解析】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不是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A项错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B项错误;“推出一批具备复制条件的支持创新改革举措”这是要把“特殊性”转化为“普遍性”,这一决定是基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C项正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 9.【答案】B 【解析】“会议强调,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要解决问题就要针锋相对,提出的措施要有针对性”说明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承认矛盾,运用正确方法解决矛盾,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矛盾主要方面,排除;选项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主要矛盾的知识。材料没有体现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系统优化的方法,①③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1.【答案】B 【解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同时,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利益诉求更趋多元,一些扰乱社会秩序的问题随之而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寻找社会的“正能量”就是明确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坚信前途光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②③适合题意;①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④是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不适合题意。故选B。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可以看出,本题考查主要矛盾的重要性。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①③适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共性与个性、矛盾的主次方面,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选B。 13.【答案】B 【解析】题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提法、新要求是由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的,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故①③选项入选。②选项错误,人们追求真理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④选项错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能规定事物的性质而不能决定事物发展过程。故①③选项入选。选B。 14.【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具有普遍性)。

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电视文艺节目的经济效益是追求投资回报,而社会效益是坚持正确方向。

③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主旋律和正能量以提高电视文艺节目的社会效益,可以促进经济效益的实现;而投资回报的获得将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进而有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

④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电视文艺节目应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⑤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各类电视文艺节目的实际出发,探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合理机制和方法。

【解析】本题以国务院制定相关规定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创新创优节目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文化工作者到人民的真实生活中寻灵感,到基层的实践中出佳作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处理电视文艺节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措施类”主观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设问,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材料信息一般是某地、某事存在一系列问题,设问要求回答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等;或者材料展示某地、某人成功的做法,设问要求回答某某做法是如何取得成功的、给我们什么启示等。本题着重可以从矛盾的基本属性、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第14篇:把握核心素养的主题实质

把握核心素养的主题实质

义棠中心校

宋果梅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跟随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走向,我们越来越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聚焦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上,换个角度说,核心素养正是要准确而具体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所以,核心素养这一主题的实质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讨论、研究核心素养,有许多不同的视角。

首先,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核心素养的提出与明晰促使教育发生重大转向。不言而喻,核心素养是人所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离开人,就无所谓有核心素养;离开人,核心素养就失去了存在的主体,也就失去了价值意义。事实上,忽略人、忽略学生发展的情况在教育中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到了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程度,最为突出的就是,只见课程不见人,只看教材不看人,只有教学没有人,学生被遮蔽了,学生不见了。课程、教材、教学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存在的,课程、教材、教学的价值意义就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学生缺失了,课程、教材还有价值吗?当然,我们不能无限放大核心素养的作用,以为它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无可非议的是,核心素养可以引导我们实现教学目的的转移,从教知识转向学生素养的培养,从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向学生的品格、能力培养、确立课程育人、教学育人的核心理念,并使之成为教育信念。这样,以学生发展为本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其次,教育的重大转向,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努力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立德树人。任何教育都在建构自己的育人模式,问题在于建构的是什么样的育人模式,育什么样的人。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举措,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是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所谓立德树人,其基本内涵是:为什么要通过立德来树人,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等等。核心素养的内涵中,非常明确地将人的道德素养置于重要地位,比如国家情怀、责任担当等。同时,核心素养也回应了“为什么要通过立德来树人”的问题。核心素养与核心价值观都属于价值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心价值观作了精辟的解释:核心价值观就是德,既是个人之小德,又是社会、国家之大德。而伦理道德正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底色和本色,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又具有时代特点的育人模式。核心素养——立德树人——育人模式,形成了鲜明的逻辑线索。研究、落实核心素养、最为根本的意义就是推动教育的转向,在探索中建构育人模式。

再次,核心素养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我们要学会改变。不论核心素养是怎么规定、怎么表述的,学会改变这一核心要义就包含在核心素养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既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素养,又要求帮助学生完成创新思维品质的提升和探究方式的建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足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核心素养引领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认识与把握核心素养,不认识和把握“学会改变”这一实质要义是不行的。

第15篇:成才之路_学年高中政治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2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时作业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选择题

1.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说明导学号 24110480(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 D [解析]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微博既可以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也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可见微博有利有弊,但微博的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其它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B、C选项。故答案选D。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下列俗语中能体现这一哲学观点的是导学号 24110481( ) A.牵牛要牵牛鼻子 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C.书到用时方恨少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答案] A [解析] 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适合题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不适合题意;书到用时方恨少强调劝勉人们要“贵学”,C不适合题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不适合题意。

3.文化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文化建设的思路体现的思想方法是导学号 24110482( ) ①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 C.②④ [答案] D [解析]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分别体现

B.①③ D.③④

1 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④符合题意入选;材料未涉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没有涉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答案选D。

4.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的存储问题。有研究表明,用于即时访问的“热数据”,最好用闪存;而那些即时性不强,人们又经常使用的“温数据”则应保存在磁盘里;用于长期存档的“冷数据”就适合用专用磁带记录。材料体现的哲理是导学号 24110483( )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答案] D [解析]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材料中对于不同的数据要用不同的存储方式,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选D。其余三项不合题意。

5.与右图漫画《断线风筝》寓意相同的是导学号 24110484( ) 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B.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答案] D [解析] 漫画中风筝后面的线对于风筝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同时对于风筝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体现的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现的也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D项正确。“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体现了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但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体现了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因此应选D。

二、非选择题

6.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新生事物,亚投行的未来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方面,亚投行主要贷款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大、周期长、盈利弱,且政治风险不小,安全环境多变。亚投行如何在众多基础设施项目中进行取舍和平衡各国需求,是一个大挑战;另一方面,亚投行需要创造国际多边银行的最佳实践,努力让参与者都能满意,协调难度大,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开放包容心态和合作共赢的理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磨合和完善,世界

2 应该对亚投行的探索和不断完善过程给予必要的宽容和包容。

结合材料,请运用矛盾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在亚投行未来实践运行中应有的战略思维。导学号 24110485

[答案]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敢于揭露矛盾。亚投行作为新生事物,要正视未来发展之路的挑战和风险。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在亚投行未来实践运行中,要坚持求同存异,学会吸收、借鉴以往其它国际银行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懂得取舍和平衡,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请运用矛盾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在亚投行未来实践运行中应有的战略思维。根据本题设问可知,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矛盾观的相关知识,切入点是中国在亚投行未来实践运行中应有的战略思维,题型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转化为矛盾观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新生事物,亚投行的未来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可从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角度来分析;亚投行需要创造国际多边银行的最佳实践,可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角度来分析;亚投行如何在众多基础设施项目中进行取舍和平衡各国需求可从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角度来分析。

一、选择题

1.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导学号 24110486( ) 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③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④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①② C.①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主次矛盾的关系。“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告诉我们要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①符合题意;“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体现了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要抓重点,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讲整体与局部的问题,④不符合题意。

2.磁悬浮列车具有速度快、能耗低、污染少的优点,但人们对其安全性、磁辐射又有一定的担心。对此有关专家解释说,磁悬浮列车的安全性远远高于飞机、汽车等传统交通工

B.②③ D.③④ 具,其磁辐射比彩电的磁辐射还低得多。这说明导学号 24110487(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看问题既要看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做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磁悬浮列车的安全性远远高于飞机、汽车等传统交通工具,其磁辐射比彩电的磁辐射还低得多”说明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C项符合题意。

3.“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主要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导学号 24110488( ) A.坚持全面的观点,分清主流与支流 B.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进行思维 D.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答案] B [解析]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说明我们要抓住事物的中心、关键和重点,这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体现,故选B项。A、D两项说法虽正确,但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4.面对雾霾,继北京之后,不少城市也相继出台或加快出台自己的应急预案。但业内人士指出,这只是极端气象条件下“减缓重污染恶化”的短期应急举措,治理雾霾的长远解决之道“不在应急,而在减排”。这一主张体现了导学号 24110489( ) ①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A.①② C.②③ [答案] C [解析] 治理雾霾是办事情,而不是看问题,所以不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题中未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所以①不入选。

5.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同时要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牵引和推动全面改革。这一思路和方法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有

②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B.③④ D.①④

4 导学号 24110490(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①② C.①③ [答案] B [解析] ①与题意不符,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到事物发展遭受挫折,不能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错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而不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6.“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主要是导学号 24110491( )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C.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空白和色彩构成了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用空白来反衬其他的色彩,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A适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不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也不是主次矛盾,更没有涉及事物的性质,B、C、D三项都和材料无关,故选A。

7.下面漫画《掉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导学号 24110492( )

B.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B.③④ D.②④

①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③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③ C.②③ [答案] B [解析] 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所以①正确,②错误;牙齿并非是人体中的关键部分,所以③与题意无关;同样是掉牙齿,老人和小孩原因却

②矛盾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B.①④ D.②④ 是不同的,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

8.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6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扶贫开放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扶贫。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知识,说明我国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导学号 24110493

[答案]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要着力解决主要矛盾。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既对立又统一,扶贫开发要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实惠。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扶贫开发要坚持因地制宜,实现精准扶贫。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即矛盾的观点,要求分析我国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了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善于抓重点;“坚持因地制宜”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强调了矛盾是普遍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16篇:唯物辩证法与大学生成长

唯物辩证法与大学生成长

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初,BBC广播公司进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评选活动,马克思位居榜首。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今天已经有160多年,它以持久的生命力影响了几代人。博大精深,是一部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哲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它的理论的科学性已为人们所认可,在历史的考验中愈发成熟,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又一次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重要性,他以哲学的高度预知了今天,一时刻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成为了畅销书。在历史的今天,不得不惊叹马克思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是社会学,哲学的天才。它的理论是全人类最高的精神财富,是哲学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研究了三大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继承和批判英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继承了前人哲学的优秀成果,考察历史和研究现实,提出了完备又彻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时代的精华。它回答了世界的本质和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从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的角度发展出自己的理论。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世界本源上,批判了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提出了事物”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观点,否定了形而上学理论。

唯物辩证法不仅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更加成熟,理智和冷静的做人处事,规划人生,完美的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也对我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原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比如在学习上,要勇于质疑和开拓创新,我们在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课本的局限性有些内容是过时的,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这一领域的知识或前沿动态。还有就是联系的观点即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对于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作为工具,我们经常会发现好多学科是互相渗透的。在生活上联系也是普遍存在的,阿基米德通过水的溢出得到灵感,发展出浮力理论。我们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激情,只要认真观察,多思考,再付诸实践,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和快乐。可以将自己的学科和生活联系,比如建筑设计,当我们在街头闲逛时可能会看到有些比较好看的建筑可以思考他的风格,闪光点,传达着什么韵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缺少信息,而是慧眼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定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也蕴含着许多生活哲理。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矛盾分析法,两点论,重点论来处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有时我们需要做许多事而又没有头绪,就可以根据迫切性做一个规划,更好地安排时间,有效率得做事,就不会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悔恨。在情感上,大学生情绪容易波动,在遇到问题时要多想想,不要冲动。有挑战的事物同时也是机遇,可以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和它的斗争性是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解释,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是可以转化为它的对立面的。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觉得好多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复杂,会有一个好的心态来拥抱生活,把压力转为动力,把绊脚石变为垫脚石,把敌人变为朋友。分清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一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案来解决,发展出经验和“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相结合的方法。质量互变规律在学习上体现得很明显,付出会有回报,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冰冻三层非一日之寒”,我们把过程做好了,结果就会好。生活中也是,播种细节收获习惯。一个忠实于过程的人,也是一个忠实与自己的人。有的人总是热心帮助别人,为人诚恳,虽然做的都是小事,但时间长了收获的是尊重。否定之否定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挫折,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永远不要放弃,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我们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热血青年,要有追求,有理想。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来更好的指导学习和生活,用智慧和拼搏来充实人生。

第17篇: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

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

摘要:公平正义是一个善良的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愿望。无论是男女老幼,是贫困还是富有,每一个国度、每一个阶层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实质上得到公正的对待。在依法治国的当今社会,司法的公正性无疑处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但受法律的标尺性和先定性的影响,以及受诉讼时效和有效证据的限制,使得司法公正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实质意义上的公正,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的同时,也应当理性的去面对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这种冲突。

关键词:司法公正;实质公正;公平正义。

正文:

一、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含义。

1、司法公正概念和重要性。

(1)、司法公正概念: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活动即国家公权力中的司法权在运作过程中所达到的一个应然的状态,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尽可能地符合客观事实,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社会、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是一个社会文明、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它不但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通俗地讲,司法公正就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2)、司法公正的重要性:物质利益的获得可以有先后多寡之分,司法公正的实现应该无尊卑贵贱之别【注1】。公平正义在立法领域和司法领域、尤其是在司法领域会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一领域是人们寻求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无论是原告、被告、还是第三人,对于任何一个善良的诉讼当事人而言,他们都渴望得到法律的公正对待,希望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裁判结果,因为在他们看来,法律本身就象征着公平正义,每一个法官都代表着庄严、神圣和权威,在这些诉讼当事人的心目中,“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一条恒久不变的真理。但是,当他们在这个途径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他们会对司法者甚至是立法者充斥着仇恨,他们会对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失去信任,当他们发泄这种仇恨和不信任时,势必会危及到社会的和谐和安定团结,后果将会很严重。

2、实质公正概念和重要性。

(1)、实质公正的概念:实质公正指整个的人类活动必须符合公众都认可的道德规范,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正义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不仅在物质上得到平等的待遇,在精神上也要受到公正的对待。就诉讼而言,指对控诉和争议事实的认定和裁判要符合公平正义,而不能仅满足于实体和程序上对公正的要求。(2)、实质公正的重要性:实质上的公平正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忽视实质公正,必然会损害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胡锦涛同志曾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必须把社会公平即实质公正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他讲的公平不单是指经济方面的公平,而是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包括国家在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实质上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取得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识和认同,使出台的措施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从而得以顺利实施;在调节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实质公正的原则,才能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受益,才会取得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广泛支持和接纳,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全社会的 1

团结与合作。在较大程度上极力维护和实现实质公正,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实质公正,才能使社会主义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得到充分有力的保障。

二、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联系和区别。

1、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联系。

司法公正和实质公正都源于人类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两者互为联系,相

互影响、共同促进。司法公正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实质公正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理想状态。司法公正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也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司法公正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坚持实质的正当平等的原则,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实质的公平正义的精神。司法公正对于实现实质公正在某种程度上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司法公正,才能使人们追求的理想的“实质公正”这一目标的实现的可能性不断地增加,当司法的整个过程能够完全符合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能够完全满足社会整体和社会个体的需求时,司法公正便可以完全等同于实质公正了。

2、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区别。

实质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的理想状态,与之相比司法公正在当前阶段

更为现实和重要,但司法公正所追求的这个“公正”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公正,这个“公正”不能完全等同于实质意义上的公正。通过以下案例及解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区别。

(1)、辛普森“杀妻案”。

一九九四年六月十二日深夜,人们在洛杉矶西部一豪华住宅区里的一所住宅

门前发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女死者后来证实是妮克·布朗·辛普森(著名的黑人美式足球(橄榄球)明星辛普森的前妻),而她身后是餐馆的侍生郎·高曼。两人被利器割断喉咙而死。警方的侦查检验结果将所有疑点都聚集在辛普森一人身上。凶杀现场两处发现辛普森的血迹;现场提取的毛发与辛普森的头发相同;警方在现场和辛普森住宅发现的血手套是同一付,两只手套上都有被害人和被告的血迹;在辛普森住宅门前小道、二楼卧室的袜子和白色野马车中都发现了辛普森和被害人的血迹。这样,检方证据堪称“血证如山”,辛普森涉嫌杀人似乎已是无法抵赖的事实。但辛普森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耗费了巨额财力聘请了十几个美国一流的律师组成一个律师团为其进行无罪辩护。1995年10月3日,美国西部时间上午10时许,辛普森“杀妻案”的陪审团作出最终裁决:辛普森无罪。这个结果对美国民众而言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一片哗然,人们怨声载道,质疑美国的司法制度,抗议政府严惩真凶辛普森。本案的主审法官伊藤在宣读了这个裁判结果后、面对公众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相信、全美国人民都看到了辛普森的罪行,但遗憾的是法律没有看到。”判决出来以后,主诉检察官克拉克对有线新闻网CNN 记者说:“尽管自由主义者不想承认这一点,但一个以黑人为主的陪审团不可能在此类案件中作出公正判决。”此话引起了媒体轩然大波,随后,克拉克辞去了检察官的职务,也许是因为在她的心目中已确信辛普森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她实在不能接受“无罪判决”这一事实。应该说,本案在立案侦查、审查起诉以及到最终的审判阶段,整个过程都是依法进行的,都是比较公正的.在审判阶段,陪审团成员中有一名长期遭受丈夫殴打虐待的妇女陪审员。众所周知,被告辛普森本人就有殴打虐待女人这一方面的暴力倾向,为了防止该名妇女陪审员对被告作出先入为主的不公正结论,故而最终将其排除在陪审团成员之外,这一个细节恰好体现出了司法的公正性。该案已过去了许多年,但真正的凶

手仍然没有捉拿归案,这是为什么呢?是美国的侦查手段不够先进吗?肯定不是。众所周知,美国的刑侦装备和技术手段可以说在世界上是一流的。那么,是美国的司法制度不够健全吗?也不是,在美国的司法制度中,刑事案采用的定罪标准是“超越合理怀疑”。这个定罪标准可以说在国际上是较科学的。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本案的主审法官伊藤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全美国人民都看到了辛普森的罪行,但法律没有看到。”本案中,真正的凶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但通过本案的侦查、起诉、审判以及案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本案完全能够体现出司法的公正性。然而,通过本案主诉检察官的事后辞职,主审法官的过激言论,以及美国民众的怨声载道,我们却可以看出,该案并没有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公正。

(2)、大理杀弟案。

2012年5月的一个傍晚,云南大理的一个偏远山村的一户农家发生了一起血

案。该农家共有兄弟3人,老二张明将自己的三兄弟张刚打死在自家院落内,经警方调查了解得知,被害人张刚平日里吃喝嫖赌、无恶不作,还染上了吸毒的恶习。并且,该人在未成年时曾将自己的大哥亲手杀害,但因当时年龄太小,并没有受到刑事处罚。被害人平时花钱就伸手向自己的老母亲和哥嫂索要,不给就大打出手、动辄掏出匕首进行要挟。逼的年过六旬的老母亲远嫁他乡,嫂子和侄子也不敢在家居住,案发时,被害人又一次向二哥张明索要钱财供其吸毒,张明不给,被害人张刚随即掏出匕首向张明刺去,张明处于防卫,从院内摩托车上随手抽来一根木棒与其对打,在将其打倒在地后,为除后患,又对被害人头部猛击数棒,致被害人张刚颅脑损伤,当场毙命。本案在审判阶段,检查机关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而被告张明和其辩护律师均认为是防卫过当,并当庭出示了请求免除对张明进行处罚的由全体村民联名签字的请愿书。审判机关最终采纳了公诉人的意见,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了张明有期徒刑。本案若抛开法律不谈,依一个善良人的思维来对其进行判定,得出的结论将会是:张明的杀人行为不但属于正当防卫,而且是一种被逼无奈的义举,是在为民除害,不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应当受到社会的褒扬,只有这样,才能使现实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得到真正的保护,才能真正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公平正义。但法律规定并非如此,任何人都没有任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即便对方是个流氓、杀人犯,也应当先由司法机关对其进行审判、定罪,再由执行机关对其施以相应的刑罚。这个过程体现了程序上的司法公正。本案中,被告在将被害人打倒在地后,被害人已丧失还手之力,不再具有攻击性,直到此时,被告实际上仍处于正当防卫阶段,但被告为处后患,又对被害人要害部位进一步进行连续重击,显然已经具有了杀人的主观故意。所以,本案的判决也体现了实体上的司法公正。

三、司法公正和实质公正的冲突原因和解决。

1、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冲突原因。

(1)、法律的标尺性和先定性决定了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冲突。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具有明显的冲突,而导致这种冲突

的根本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那就是法律的标尺性和先定性。法律是一种标尺,是由立法者根据过去已经发生的、现在正在发生的和将来可能发生的相关事例作出一个综合的最能体现出公平正义的研判,然后依这些研判为尺度,制定出一把把适用于各个司法领域的标尺,司法者再根据相关标尺上的刻度去裁量他们手中的每一个案件。司法者虽有自由裁量的权力,但自由裁量的范围不能逾越标尺上的刻度,无论是处于怜悯还是激愤,他们都不能将有罪的案件作出无罪的

判决,都不能将10年以上的刑罚判成10年以下。法律的先定性主要体现在它是由立法者事先对其进行确定的,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案件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每发生一个案件,立法者都不可能即刻制定出专门适用这个案件的法律。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现存的法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时,必然要求立法者制定出新的法律来适应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但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立法者不可能对所有的新生事物和新生领域都能做出完全合理的预先研判。“酒驾”已经入刑,但我们又会面临新的困惑,那就是吸毒后驾车即“毒驾”在社会上已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其危害性与“酒驾”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从实质公正的层面来讲,“毒驾”不但应该入刑,而且应该适用比“酒驾”更为严厉的刑罚,这迫切需要新立法的约束,法律的先定性或者说是滞后性已暴漏无遗。

(2)、有效证据的限制。

这一点从上述辛普森杀妻案中就可以看出。控方证据可谓是“血证如山”,但辛普森的辩护律师认为这些“血证”疑点极多,破绽百出。首先,袜子上的血迹非常奇怪。辩方专家指出,这只袜子两边的血迹竟然完全相同。根据常识,假如袜子当时被穿在脚上,那么袜子左边外侧的血迹绝不可能先浸透到左边内侧,然后再穿过脚踝浸透到右边内侧。只有当血迹从袜子左边直接浸透到右边时,两边的血迹才会一模一样。换言之,血迹很有可能是被人涂抹上去的。美国法律中有一条著名的证据规则:“面条里只能有一只臭虫”。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任何人发现自己的面碗里有一只臭虫时,他绝不会再去寻找第二只,而是径直倒掉整碗面条。这与我们国人常说的那句话“一粒老鼠屎、搅坏了一锅粥”在道理上是共通的。即便洛杉矶警方获取了大量能证明辛普森有罪的证据,但只要其中有一样(袜子)是非法取得的,所有证据就都不能被法庭采信,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正义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例如,你口头约定把钱借给对方,而对方却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时,你为此寻求司法救济,但因你提供不出有效的对方借款证据而往往使你的还款请求得不到司法机关的支持,欠债还钱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说这对你来讲,实质上是及不公平的。

(3)、诉讼时效的限制。

法律上规定时效的目的在于督促当事人及时的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仍以借

款为例,当你与对方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了还款日期,而对方到期不还超过了两年,那么你便丧失了请求司法救济的权利,此时的法律债务便转化为一种自然债务即失去法律强制力保护,不得请求强制执行的债务,你可能会选择私力救济,但往往会因触犯法律而得不偿失,这对你来讲也是及不公平的。

2、司法公正和实质公正冲突的解决。

受社会发展的程度和现实的社会阶段限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没有达到

一个相当高的程度时,实质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在我们这个社会的当前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能实现的,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冲突将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我们的司法机关必须努力营造与现实社会条件相匹配的司法公正,以恢复强势侵夺和现实问题造成的不公平,弥补政治上无法妥善安排和兼顾的形式上的不公正,从而引导民众树立起对实质公正的信心、崇尚公平、追求正义,最终将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距离不断拉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正视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这种冲突。为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必要的损害,我们应当遵守时效,注意保全证据。在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的同时,正确认识法律的标尺性和先定性等特征。我虽不否认徇私枉法这种情形的存在,

但每一份裁判文书,毕竟都是司法者居中裁量和判定的结果,只要这个裁判没有违反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相关规定,那么它就能够体现出司法的公正性,即便它与实质公正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也应当理性的去对待。退一步确实能够海阔天空,息讼止争不仅是司法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整个的善良的人类社会所积极寻求的结果。在此,衷心希望我们的立法者和司法者在飞速的社会发展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及时立法、适当司法,力求达到司法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完美结合。

注释:

【1】陈卫东 主编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律师专业(本科)2005年版《律

师执业概论》第116页,第17—18行。

参考文献:

中央12社会与法 频道法律讲堂《文史版》第2012.10.29期 辛普森“杀妻案”。

作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律师专业本科毕业生平度 单鹏 13697655555

第18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程晓堂 赵思奇

摘要: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在综述国内外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语境下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着重阐释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为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英语学科;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一、引言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意见》发布以后,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等问题,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所以,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如语文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等。因此,无论是从理论层面上,还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上,都有必要开展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本文在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语境下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着重阐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虽然国内从政策层面上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是近期的事情,但国内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不完全陌生。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提出了适用于本国或相关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介绍了这些方面的情况,也探讨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描述和界定学生核心素养是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反复摸索与实践的产物。虽然现有文献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的阐述各有不同,但是这一概念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思想是被广泛认同的。核心素养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这一思想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中的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维度也大致相符。

在阐述或定义核心素养时,许多研究者参考了国外已有的较成熟的概念体系,并探讨了这些体系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启示,如裴新宁、刘新阳和张娜分别梳理了欧盟和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概念,并为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主要集中在研究过程和对核心素养的遴选与界定。例如,研究过程中应当综合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意见,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应得到大规模调查数据的支撑和政策支持。描述和界定核心素养应注意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情境,选取那些可教可学的、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素养。虽然这些启示和建议仍有待落实,但为研究者借鉴国外经验提供了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对研制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柳夕浪认为,应借鉴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辛涛、姜宇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辛涛、姜宇、刘霞从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需求、我国的教育目标、国外对核心素养的遴选原则等几方面解读了核心素养。他们指出,“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和措施的研究

由于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刚刚起步,许多研究者都在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较为成熟的经验,探讨值得借鉴的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措施。最受关注的三项措施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设计、评价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其中,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与核心素养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或互动;教学方法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需要核心素养模型的指导。

1.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是对教育目标的诠释,与课程体系的结合是一种国际趋势,甚至有人说“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DNA”。要想通过课程设计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过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厘清课程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关系。辛涛、姜宇、王烨晖归纳了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互动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并相互融合,以美国、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第二种是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学生核心素养,两者紧密结合,以芬兰为代表;第三种是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学生核心素养,而并没有单独规定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

在探讨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时,许多研究者提到了核心素养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其中关于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将在下文详述)。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将两者的关系分为以新西兰为代表的“一对总”和以我国台湾为代表的“一对分”两类,即每个学科承担所有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科有针对地承担部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尚荣主张采取“一对分”的处理方式来研制学科核心素养。曹培英以数学学科为例,探讨了数学思想——在欧盟、英国、法国等国家地区的核心素养模型中都包含数学素养——如何融人数学课程,体现育人价值。这也可视为“一对分”的类型。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大概念”“大观念”“课程整合”“学科整合”这些相关概念。例如,柳夕浪提出应关注“大概念”,并借鉴美国《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更少、更高、更清晰”的教育标准,分析了生物课程标准对概念体系的精简和对重要概念的提炼。

2.核心素养与评价体系

核心素养不仅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许多研究者借鉴了经合组织围绕核心素养实施的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认为应重视核心素养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指导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思想是被广泛认同的。核心素养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这一思想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中的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维度也大致相符。

在阐述或定义核心素养时,许多研究者参考了国外已有的较成熟的概念体系,并探讨了这些体系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启示,如裴新宁、刘新阳和张娜分别梳理了欧盟和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概念,并为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主要集中在研究过程和对核心素养的遴选与界定。例如,研究过程中应当综合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意见,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应得到大规模调查数据的支撑和政策支持。描述和界定核心素养应注意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情境,选取那些可教可学的、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素养。虽然这些启示和建议仍有待落实,但为研究者借鉴国外经验提供了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对研制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柳夕浪认为,应借鉴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辛涛、姜宇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辛涛、姜宇、刘霞从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需求、我国的教育目标、国外对核心素养的遴选原则等几方面解读了核心素养。他们指出,“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和措施的研究

由于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刚刚起步,许多研究者都在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较为成熟的经验,探讨值得借鉴的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措施。最受关注的三项措施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设计、评价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其中,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与核心素养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或互动;教学方法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需要核心素养模型的指导。

1.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是对教育目标的诠释,与课程体系的结合是一种国际趋势,甚至有人说“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DNA”。要想通过课程设计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过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厘清课程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关系。辛涛、姜宇、王烨晖归纳了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互动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并相互融合,以美国、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第二种是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学生核心素养,两者紧密结合,以芬兰为代表;第三种是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学生核心素养,而并没有单独规定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

在探讨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时,许多研究者提到了核心素养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其中关于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将在下文详述)。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将两者的关系分为以新西兰为代表的“一对总”和以我国台湾为代表的“一对分”两类,即每个学科承担所有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科有针对地承担部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尚荣主张采取“一对分”的处理方式来研制学科核心素养。曹培英以数学学科为例,探讨了数学思想——在欧盟、英国、法国等国家地区的核心素养模型中都包含数学素养——如何融人数学课程,体现育人价值。这也可视为“一对分”的类型。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大概念”“大观念”“课程整合”“学科整合”这些相关概念。例如,柳夕浪提出应关注“大概念”,并借鉴美国《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更少、更高、更清晰”的教育标准,分析了生物课程标准对概念体系的精简和对重要概念的提炼。

2.核心素养与评价体系

核心素养不仅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许多研究者借鉴了经合组织围绕核心素养实施的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认为应重视核心素养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指导作用,促进考试与教育评价的改革,或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评价方面的工作仍在探索之中,欧盟在这方面也仍较为薄弱,除了传统评价观、评价手段的影响以外,态度和技能的评价难度也给研究者带来了挑战。不过,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是能够提供一些思路的,如英国苏格兰地区的Aement is ForLearning (AiFL)计划提出的“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的评价”“作为学习的评价”三个维度和苏格兰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中描述的五级水平评价标准。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杨向东特别论述了评价的真实性,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和真实性评价具有高度一致性。柳夕浪也强调了基于真实表现的评价的关键性,并认为应将评价话语权归还到师生手中。

3.核心素养与教学方法

上文提到,不少学者认为核心素养应具有“可教性”,这反映了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核心素养“如何教”的问题也受到了学界关注。成尚荣指出:“只有将上位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并真正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时候,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走进学生的素养结构,成为学生的素养”。为使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生,一些研究者更加青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柳夕浪认为,教学中那些保留现实生活本来具有的丰富性的情境设计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品格。柳夕浪、张珊珊进一步提出,由于素养是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生成的,故情境设计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提倡体验学习,并将“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称为“素养教学”。张蕾、沈新荣则分别以语文、地理学科为例,提出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教学方法也意味着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提高,故也有研究者提到应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但对应如何培养却并未具体阐述。

以上三项主要措施,无论是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与经验,还是研究者经分析提出的建议,都为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与落实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但是再好的思路也需要付诸实践,并且要紧密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

在中国,英语是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外语语种之一。在世界上很多非英语本族语国家和地区,英语属于第二语言或外语,有时还是官方语言。在探讨中国语境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前,我们首先从更广的范围来介绍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这里暂且把“外语”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来使用,泛指母语之外的各种语言。

前文提到,应注意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与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国外的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践也都反映出了这一关系在核心素养及其落实中的重要性。与有关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相比,专门探讨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关注的学科也较为单一,偏重数学和理科。以《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第9期专门设置的“核心素养研究”这一主题为例,该组文章都是关于数学学科的,还有一篇关于物理学科。经合组织、欧盟、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等多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素养模型中都包含使用语言和符号进行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还有赖于母语和外语学科。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全球意识、国际理解、信息技术素养等与外语有密切联系的素养,而这类素养的培养与外语息息相关,故研究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学界对外语学科素养的探讨尚显不足。

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也包括外语素养,并将外语素养定义为“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求,通过口头或书面等语言形式,运用其他语言实现理解、表达和交流”。该定义中的“其他语言”就是指母语以外的语言。这一定义突出了经合组织框架中“人与工具”的维度,但是外语和外语学习不仅限于工具性,外语素养也不能等同于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在研制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外语素养,更要研究外语学科能够承担哪些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而且,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也是我国最大的外语语种,英语学科素养是研究外语学科素养的重大组成部分。

关于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有不少涉及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辛涛、姜宇、刘霞对经合组织、欧盟、美国、芬兰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总结,其中大部分都提到了外语素养。欧盟的框架中八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使用外语交流,定义为“在适当范围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理解、表达与解释的能力;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协调能力”,涵盖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面。其中的知识包括外语词汇、语法及语言表达形式和社会习俗与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包括口语会话、阅读、理解文本、使用词典等辅助工具及自学外语;态度包括欣赏文化多样性、对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好奇心。但欧盟框架中其他核心素养也可以由外语学科承担一部分培养责任,尤其是英语学科。如学会学习的目标可以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习策略、学习习惯来实现;社会与公民素养中的“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建设性地交流;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和观点”也与英语相关;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可能正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的文化精神之一,渗透在英语思维当中。澳大利亚的核心素养框架中,英语课程要承担跨文化理解素养的主要培养责任,要求学生使用跨文化理解和创造一系列的文本,即呈现多元的文化视角和对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与物的认同。实际上,英语课程与澳大利亚框架中的读写、计算、信息和通信技术、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道德行为、个人和社会能力、跨文化理解这七大通用能力都有联结点。这些对于厘清学生核心素养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英语学科应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都有参考价值。

核心素养强调人的思维,许多学者也关注了英语、英语学习和思维的关系,指出英语学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积极作用,英语能够引导学生用另一种认知的方法思维。在2015年中国外语教育高层论坛上,吴一安教授也强调了“语言和思维有‘血脉般’的联系,语言和思维、文化不可分割,是高层次思维的介质,在思维和文化品格上具有育人功能”。这说明了英语学科具有培养通用的思维能力的价值。还有研究提到,在描述学科核心素养时应注重寻找学科思维,并提到中国期刊网上“冠之以数学思维、物理思维、化学思维、地理思维、历史思维、语文思维”的文献正日益增多。这也是一个进一步探索的思路,“学科素养以核心素养达成为基础,同时兼顾学科特点,发挥学科特长,才能体现学科特色价值”,研究英语学科素养时,也应兼顾英语思维体现的学科特色和英语学习对通用能力的培养。

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前面简要综述了有关外语核心素养的研究,探讨了外语核心素养的内涵。本部分聚焦中国语境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对于很多人而言,提到语文素养、艺术素养、学科素养等概念,大家不会觉得陌生。但是,新近提出的英语素养(或英语学科素养)这个概念,大家或多或少感到不容易理解。经常听到或读到这样的观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种语言技能,谈不上素养。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修订的各学科高中课程标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各学科都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这一举措与以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外,还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甚至可以这样说,育人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首先要明确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所谓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有育人的价值,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学科也不例外。 长期以来,英语学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中小学开设的英语课程在内容选择和目标设置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其背后的认识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其目的无外乎是使学生掌握另外一种交流的工具,以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英语。除此以外,学习英语好像没有其他作用。受这一认识的影响,一些人甚至认为,并非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英语,英语课程可有可无,因为并非每个中国人今后都需要使用英语。其实,以上观点是非常片面的,根源在于没有认识到英语课程的育人作用。

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仅仅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角度来看待中小学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的价值,在学理上是不能完全说得通的。其实,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为了说明这一道理,我们先看看其他学科的育人价值。

我们首先以中小学的数学学科为例。数学课程不仅仅是使学生能够计算或解决数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数学学科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同理,中小学的艺术类课程,就学习内容而言,主要是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开设艺术课程的主要并不是为了使学生今后成为艺术家或以艺术谋生,而是使学生体验艺术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感受艺术、欣赏美好,丰富学生生命的意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再有,中学历史课程也并不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活或工作中直接使用历史知识或以史为鉴,而是为了培育学生认识人、社会与自然及其相互关系所必备的人文素质,养成更为理性、更有智慧地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所必要的思维习惯及能力。

从以上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中小学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的学科内容,但其目的都不完全是使学生成为这些学科的专家,也不完全是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直接使用这些学科知识和技能。中小学各门课程都有育人的价值,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如果中小学的数学、艺术、历史等课程的价值不局限在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什么理由认为英语学科只是学习一门可以用于交流的语言呢?也许有人会问,英语不就是一种交流工具吗?学习英语的作用怎么能与学习数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相比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先想一想母语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母语的作用绝对不只是帮助我们交流。母语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学习母语使我们能够思维,学习母语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另外,母语与我们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理,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具体地讲,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2)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3)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4)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5)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于语言能力的内涵,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第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局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语言能力模型就包括很多重要的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尽管语篇知识、语用知识等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这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并不容易把握,特别是对于一线英语教师。

第二,语言能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

第三,在语言技能方面,特别强调对语篇作出的反应。过去更加强调对语篇的理解,即知道语篇表达了什么意义,而不太重视读者对语篇表达的意义应该作出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

第四,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不同思维层次的目标,如“阐释和评价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评价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比较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语篇中的事实与观点”“找出语篇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要准确把握这些目标描述中使用的“阐释”“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差异。 第五,强调语篇的人际意义。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与其说是读者与文本互动,不如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作者互动。既然是互动,那么作者与读者总是以一定的角色进行互动。换句话说,作者在创作语篇时,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自己的角色,也会为期待的目标读者设置角色。这就是语篇的人际意义。对很多英语教师来说,这些概念可能有些陌生,但其中的道理应该并不难理解,只是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不太重视。

2.文化品格

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是实现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作用,而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过程本身也是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大量的英语语篇(包括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在学习这些语篇的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各种形式体现在语言和语言使用中。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能够使我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品格的内涵超越了以往所说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虽然文化品格的某些方面显得抽象和宽泛,但文化也是可教授的,教授的重心在于通过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为不同的文化信念寻找合理性解释,从而增补、丰富自己的知识信念系统。

3.思维品质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和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可以丰富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教育界人士广泛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活动能够促进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程晓堂尝试性地结合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英语学习过程的特点,探讨了有可能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发展的十种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能力核心素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例如,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把英语概念性词语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根据所给信息提炼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语形成新的概念,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根据所学概念性英语词语和表达句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通用思维能力(如识别、理解、推断),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不一定是英语本族语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

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尤其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并非易事。因此,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处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能够监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用“学习能力”的概念取代以往几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策略”,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仅需要在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五、结语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国家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确立的发展方向。本文讨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盲目追求新概念。围绕英语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实施英语课程,必定会成为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一个里程碑。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探讨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尚未详细讨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等问题。希望有更多的外语界同行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献计献策。

矛盾 素养 特殊 公正 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