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得到理论提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范式的建构。80年来,从“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再到把“文艺为人民服务”上升为“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的文学艺术始终把艺术生命、价值追求与国家、民族、人民联系在一起。
刘岘 《马克思》 15cm×12cm 版画 1932年
19世纪末,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那时起,“中国向何处去”成了先进知识分子思考的主题。面对近代中国在如斯时代境遇和民族遭遇下发出的强烈的复兴诉求,几乎所有的新式学校从20世纪初都开始把科学列为必修课。救亡图存的中国人一边倾力传播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展民主实践,一边积极创办各类杂志,“揭载格致算化农商工艺诸科学”,并且把科学的普及与政治制度的革新联系起来,认为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必然要经由科学的发展来实现。
虽然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的崛起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说它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要想改变落后的状况,首先要“唤醒民众”,改变时人的思想文化观念。由此,先进知识分子开始通过开展新文化运动来实现国民性的改造。
《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包括陈独秀在内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认为,对国民性的改造归根结底是建立与新的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他们将革新文化提升到救国的高度,“做以文化救中国的功夫”。彼时,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也围绕国民性的改造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五四运动后,更多的革命人士开始围绕俄国十月革命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开始谈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为《青年杂志》撰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一开始也局限在文艺领域的各种争辩之中,各个文艺群体基本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在这样的语境下,“科学”与“民主”显得非常单薄,难以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不过,即使“隔着纱窗看晓雾”,也不难窥见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那掀动人心的力量。1921年前后,逐渐认识到只有经过群众斗争才能赋予无产阶级政治权力的毛泽东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鲁迅、瞿秋白、郭沫若等为代表的进步文艺家从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积极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成为该团体的重要工作方针。此后,文艺的民族性、文艺与现实生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充分关注与热烈讨论,相关革命文艺运动与中央苏区的工农文艺运动共同构成了中国文艺发展的崭新景观。
力群 《人民代表选举大会》 17.5cm×26.5cm
版画 1948年 中国美术馆藏
五四运动以来,文艺界对中国文艺的发展进行了一些历史性的总结,同时表现出了对未来的期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中思考了文艺和文化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和胜利后的方向问题、道路问题、性质问题和作用问题,并就文艺和文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讲话。《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等讲稿中皆有论及“平民文艺”“艺术的使命”,而且鼓励文艺界“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到人民生活中去”“要到革命斗争中去,同时学习人民的语言”,还指出文艺工作应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
董希文 《百万雄师下江南》 200cm×466cm
布面油画 195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42年5月,中共中央于当月2日至23日在延安杨家岭召集文艺工作者举行了座谈会,毛泽东发表了讲话。在同年5月16日举行的第二次座谈会中,毛泽东参与了围绕文艺为群众服务、文艺与群众相结合等问题的热烈讨论。5月23日,第三次座谈会召开,毛泽东进行了总结发言。他的几次讲话经整理后合并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于1943年10月19日在《解放日报》正式发表。
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始,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了不同于五四运动和“左联”时期的理论特征,有了特殊的理论形态和美学形式。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从社会现实与文艺实践出发,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改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到工农群众的斗争生活中学习,把生活积累的经验、工农群众的喜怒哀乐如实地呈现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表达全新的理论观念和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追求。
李少言 《老街新貌》 38.3cm×24cm
版画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此后,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等著述中,继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具体化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阐释。总体来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得到了理论层面的提升,并与文艺实践紧密结合,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融入进程中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范式的建构。与此同时,“文艺大众化”也促使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有了“人民性”的表达特质。
李河良 《独龙人有了新家园》 320cm×430cm
纸本设色 2019年 中国美术馆藏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民族形式和大众化形式是文艺作品的主要形式,艺术作品的形式与人民大众的“情感结构”相吻合是文艺作品成功的基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同样强调了文艺作品要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引起人民的思想共鸣。相关表述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对“人民性”、对现实生活的重视。
如果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在革命语境下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经典文本,那么经过80年的理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进一步总结、深化的智慧结晶。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如今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着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范式已经深入到一线的文艺创作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文化定位和价值定位已经变得更加突出。
本文节选自《中国美术》2022年第6期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美术的时代精神——写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中国美术》2022年12月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