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经济学所需要的教材和学习的一般步骤:
1、教材:《经济学原理》曼昆、《经济学》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高鸿业
2、视频《经济学原理》(钱颖一教授)《西方经济学》(刘文忻教授)《微观经济学:现代观念》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平狄克、《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郑炳)
3、建议学习步骤:
①微观:萨缪尔森——曼昆——平狄克、范里安
②宏观:曼昆——多恩布什
③人大版《西方经济学》高鸿业著,是很多学生本科阶段必备教材,这本书也是考研必备教材,关于这本书的使用是重点抓住定义、图、例题和课后习题,但由于理解困难,所以是穿插在整个体系中帮助理解。
知识理论的体系的学习,可以简单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经济学也是如此。
下面我们就从是什么开始!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的本质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人的研究解释,具体点说就是对于人类未知事物的研究分析解释。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体系的一部分,研究主体是人与人的经济活动。在具体点说,经济学本质是在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中,对一些经济现象在假设前提下对它从产生到发展的论证,最后总结成自己的语言。渐渐这些规律性的总结多了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
我们在学习中,都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在教材中就是所谓的定义。可是关于经济学,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虽然不管是曼昆还是萨缪尔森,或者高鸿业的版本教材中给经济学下定义,都不是同一的,可是其实都讲到了两点1、稀缺性,2、资源分配
这里引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一)定义: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分配。
(二)导论:
看完上面的定义,我们不免会产生疑问,①可以看出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那么这种管理具体体现在那些?②研究是运用了那些方法?
备注针对②,具体体现就是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这里只先说按照研究主体的不同,分为微观经济学(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如何做决策)和宏观经济学(整体经济现象)
(三)基本概念的引入:
在全面开始了解之前,先把以后学习中会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提前理解!
1、稀缺性:是一种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2、效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3、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4、理性人:系统而有目地的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5、边际效率:对行动计划微小增量的调整
6、市场经济:由个人和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备注:稀缺性和理性人是经济学的两大假设,下面解释两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假设以及为什么是这两大假设?
1,需要假设是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实中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存在一定的客观条件,所以我们在研究时候需要进行假设;二不同的假设体现了不同的问题以及经济学家对于问题的不同思考角度;三假设可以便于理解
2,稀缺性是因为现实中我们客观世界就是存在这种情况,遵循客观的现实依据。理性人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得具有意义,对于非理性的人,经济可能性波动很大,很难总结出规律性普遍性的知识,此外我们研究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做到资源合理分配。
(三)科学方法:“讲逻辑、讲证据”
说道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就不得不说到物理学,数学和计量经济学。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从理论到实践,比如牛顿的力学三定律,就是从一个苹果的落地引发思考到万有引力,最后通过不断现实实验来论证万有引力的存在。
数学则是侧重于运用一些模型计算分析数据。
经济学的讲逻辑(也叫规范分析,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就是类似于物理学的从理论到实践,即在逻辑上思考从产生到现象整个过程的逻辑线。
讲证据(也叫实证分析,世界是什么样子):然后在逻辑线通顺以后,在现实数据中实践,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方法考证整个逻辑的正确性。而讲证据发展到最后还形成了一个分支即计量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