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是毛主席于1937年7月所撰写,他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文章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全文论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那么,现在我们重新读《实践论》,能得到什么认识呢?我简要说几点。
《实践论》
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的过程。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去改变我们的世界。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终究是一个历史阶段,早晚有一天会过去,我们的未来是一个没有金钱的共产主义阶段,这是我们追求的社会。我们党从建党初期就一直在实践,不断地增加认识,一开始我们认为城市暴动就可以取得成功,结果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失败,事实充分证明,城市暴动不适合我们的国情,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其他的实践。
水有多深?
毛主席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的农民数量多,这是可以创造历史的动力,那么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是不是依靠农民就可以取得成功呢?农民最缺的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土地,只要将土地革命进行下去,那么,农民这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就可以用到。我们就这样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就是基于实践得到的认识,调查研究本就是实践的一种方式,通过实践,我们的认识就更加完整,离真理也就越来越近,再从认识到实践,那么我们就会越来越顺利,抗日战争打得久一点,但是我们的解放战争则是摧枯拉朽,这就是由实践到认识的一个过程。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的实践,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从此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一条路走不通了,那么还有另外的路,改革嘛。总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的,但是只要对广大的人民有好处,我们的改革就没有失败。通过改革开放这次伟大的实践,我们党也会总结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让人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但是我们这种不追求质量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也让我们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今年,中央定调共同富裕,这是解决贫富差距的一个很好的举措。慢慢地我们就会由一部分人的富裕变成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人民渴望的。
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
我党是一个实践型的政党,也正是由于这种实践让我党永葆青春的活力。我们总是说,要读历史,为什么要读历史呢,就是因为历史是前人的实践,读历史就是让我们用较短的时间相当于去实践了一番,也会得到一些认识,或许这种认识没有亲自实践来的深刻,但是需要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其实让我们所做的实践也是有限的,因此,读历史很有必要。实践的作用就是让我们不断地接近真理,最终发现真理,因而走向真理。
认识、真理、实践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