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批判理论的兴起与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

网络 2022-12-09 15:04

传播学者很早便从本学科的话语和取向出发,划分出了传播研究领域内似乎对立的两大学派——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

也有后来者在当中加入了媒介环境学派,展现出鲜明结构性的“传播学派”一说在各类研究的建构下逐渐成型。

这种结构化的划分方式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无疑也为初学者提供了快速入门、理解晦涩研究和理论的捷径。(相似的东西被划在同一个圈里并与他者存在鲜明差异,总是会相对方便了解和记忆)

按广为流传的划分方式,传播学的批判学派这一“子目录”又分为:法兰克福、传播政治经济和文化研究三个学派。

(许多有影响力的学者也曾经被单独划出来,比如葛兰西和阿尔都塞又可以组一个意识形态学派)

提及“批判”,不少人最先都会联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相关的学者和理论。1923 年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为基地形成,法兰克福学派从马克思主义等视角出发,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和现代西方文明,是欧洲批判理论的渊源之一。

现在看来,初代法兰克福学者的理论可能有些理想化与过时,但其启发意义始终都没有削弱,一直都让我们保持清醒,思考解决方案,不要温和的走入良夜。

一、批判理论的兴起

霍克海默在1937年发表的《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可以看做批判理论的宣言。

在霍克海默看来,传统理论具有如下特点:

把理论定义为可以用数学加以验证的经验命题的体系。在给定的前提下(既有社会体制)进行研究,并不质疑这些经济的和政治的前提,即肯定既有体制。把学术研究看做是一种社会分工,它只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活动,并不需要考虑理论对整个人类生活的影响。对社会的科学研究可以做到价值中立,理论本身是客观的,忽略了理论与特定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而批判理论的特点则是:

理论研究必须是整体的,要联系整个社会实践。理论研究应该是历史的,要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做出判断。理论和价值不可分割,必须对研究者自己的立场保持批判性和反思性,不能盲目地以客观中立自居。理论的批判本身就是不妥协的社会实践,其目标是否定现有秩序,而不是肯定现有秩序,是解放人民而不是为现实管理者服务。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一个误区,批判理论并不排斥定量研究方法。如果认为批判理论和传统理论的对立标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对立,那这是一种误读。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不同,并不是在研究方法上的对立,而是社会观的不同。(学科渊源、价值观、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焦点)

二、第一代成员(一)霍克海默

《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1937)一书批判了以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代表的传统理论。(即管理学派/经验学派的理论)

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巴赫金对话批评理论研究_巴赫金对话理论_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巴赫金对话批评理论研究

霍克海默不止批判传统理论,还批判背后的理性主义,并将矛头指向现代性的源头——启蒙主义。

他在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认为,启蒙主义过分强调理性的作用,从而导致主客体分离,人被异化为工具。建立在纯粹的、价值中立的基础上的工具理性崇拜导致“启蒙”退化为神话。

“启蒙”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们摆脱恐惧,用知识代替幻想,祛除神话。

当各种新技术出现之后,人们似乎逃离了神话,但其实这些新技术的产生反而用一种新的模式来束缚人们的思维。人们要祛除神话(祛魅),却又把技术带来的“启蒙”变成了新的“神话”,启蒙也并没有带来进步。

我们又被技术困住了,迷信了“技术”,回到了从前信仰神明的状态。

以“工具理性”(韦伯)为核心的新社会管理体系看起来越来越合理,实际上越来越没有人性,工具理性和商品拜物教让人丧失了“自我”。

理性知识与权力是纠缠在一起的,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实际上是对现代性的批判。

霍克海默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大众性不再与艺术生产的具体内容和真理有任何关系,艺术取决于娱乐工业的意志。在专制主义社会中,艺术和文化的发展被直接或间接从事宣传工作的管理者所控制,这些宣传本质上与真理无关。

(二)阿多诺

阿多诺将商业化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通过自造新词来将“文化工业”与真正产生于民众的“大众文化”相区别。

文化工业内涵:文化工业,是指事物本身的标准化,扩散技术的理性化(和艺术品中的技术不同,文化工业的技术从一开始即是扩散的技术,机械复制的技术,所以总是外在于它的对象)。

文化工业的特征:为消费而生产,为了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不同的文化类别都具有统一性。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现代化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了标准化的电影和流行音乐,这些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是为了出卖给大众,尽管它们看上去都是很“个别的样子”,但实际上毫无个性可言,更谈不上有什么艺术风格。

这种“文化工业”所生产的文化也不是大众需求的,而是它的制作者根据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需求,为了追求商品利润而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被恰当地灌输给大众,新兴的媒介文化取代了原先富有个性的艺术文化。把各种虚假需求灌输给大众,从而塑造了大众的文化趣味,而且只要有了“闲暇时间”,大众就不得不接受这些产品。

我们以为的文化繁荣,也只不过是资本主义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提供给我们现成的“清单”来选择,不仅没有个性化可言,反而是同质化、单一化的内容,我们沉浸其中,最后却变成了“文化工业”的奴隶。

相关概念:商品拜物教(卢卡奇)

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巴赫金对话批评理论研究_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巴赫金对话批评理论研究_巴赫金对话理论

阿多诺指出:文化工业把一切艺术作品变成商品,用交换价值取代使用价值,同时也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化、物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相关概念:符号拜物教(鲍德里亚)

我们关注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比如香奈儿或者一些奢侈品的符号,就是象征一种地位、财富,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商品的符号意义层面了。

在《论音乐中的拜物教性质和听力的退化》、《论流行音乐》等文章中,阿多诺对现代流行音乐以及艺术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并指出现代流行音乐的突出特征表现为标准化和伪个性化。

文化工业到底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文化工业加深了人的异化:文化工业离不开整个社会体制,晚期资本主义使文化工业成为整个现代化制度大厦的粘合剂,人们被动地接受资本主义的逻辑;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异化——原来被马克思用来形容工人在生产消费体系中被自己的劳动产品所统治的这样一种状态,已经扩展到精神文化的生产与消费领域。文化工业激起了人的欲望:受众不断从大众文化中获得新的许诺,但是在现实中,这些许诺并不能够实现。幻象掩盖了真相,维护了整个资本主义体制的稳定。文化工业是启蒙带来的欺骗,是对大众的麻醉导致其判断力丧失。

也有学者对文化工业理论进行了批判(批判批判理论)

管理学派批评阿多诺等人的理论不够严谨。在批判学派内部,对大众文化的评价也有分歧。有的学者认为,阿多诺等人的大众文化理论,过于简单地强调了生产方式对文化商品内容的决定作用。文化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标准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并不一定会产生出标准化的产品。尽管阿多诺等人没有明确地表明生产标准化会决定文化产品的标准化,但是至少他们对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没有充分重视。忽略了文化产品本身和受众解读过程中蕴含的解放性。对这一问题最有说服力的反证来自于文化研究学派的研究。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对大众文化的研究过于简单和偏激。他们对经济因素的影响、文化产品的内容、受众的解读都缺乏具体的经验研究,许多地方显得过于笼统和主观。(三)本雅明

代表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其中“灵韵”概念十分具有启发意义。

“灵韵”(aura)是围绕在艺术品原作周围的独特性,赋予作品本真性的独特的“此时此地感”,不可接近性是灵韵的基本成分,这是传统的权威性的艺术的重要特征。

灵韵有什么特征呢?

独一无二性。指艺术作品此时此地的、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体现距离感。灵韵使观赏者与艺术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距离无法消除,从而使得艺术作品具有顶礼膜拜的价值;灵韵通过凝神沉思带来了主体的沉醉。观赏者可以摒弃一切杂念、以一种“澄怀”的心态来聚神观看,就像是心灵的洗礼的那种感觉灵韵给人们带来一种“抚慰感”。在观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观赏者会得到一种抚慰感,心灵获得一种完满、一种和谐。

现代生产技术对艺术的最大影响就是机械复制技术所造成的变化。复制技术的扩张导致艺术作品的“灵韵”消失了,所以随着大众文化时代机械复制手段的运用,“灵韵”时代已经结束。

机械复制艺术的发展代表着艺术的非神圣化进程,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就是用来展示的)日益超出了其崇拜价值,本雅明称之为“艺术的裂变时代”。

本雅明从技术角度对大众文化的批评审视具有某种开创性,其理论贡献相当独特,因而成为法兰克福大众批判理论的另一个纬度。 本雅明以客观中立的态度来看待这种技术转型,并没有对这两种艺术品和欣赏方式做出价值评价。

也就是说,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不同,本雅明相对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大众文化,看到了大众文化中所蕴含的公众反抗的积极潜能,看到了媒介技术积极的一面。

他既没有否定灵韵对于艺术品和受众的积极意义,也没有简单到完全无视复制的消极作用。

巴赫金对话理论_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巴赫金对话批评理论研究_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巴赫金对话批评理论研究

电影是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当前的电影是“文化工业”的产物,丧失了一定的个性和灵韵。但是作为接受者来说,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等的不同,都会对同一个复制品有不同的解读,会用自己的想法来欣赏。

艺术作品的灵韵虽然损失了一部分,但是可以通过个人的讲述重新获得,公众在大众文化中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另一方面,虽然复制的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本真性,但是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放大原本我们并不在意的细节。

比如说我们看电影中演员的某个动作、神态的细节刻画,都是对其主旨表达的进一步强调。同时这种复制的艺术作品也能够供更多的人欣赏,艺术打破了空间上的束缚,文化也得以交流。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写道:

“总而言之,复制技术把所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了出来。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由于它使复制品能为接受者在其自身的环境中去加以欣赏,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的对象以现实的活力。”(四)马尔库塞

3M(马尔库塞、马克思、毛泽东)

虚假需求

马尔库塞认为,利益集团为了其利益而通过大众媒介将需求强加于人,这种需求即“虚假需求”。需求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大众传播媒介引诱人们扩大不合理的欲望并牟利。人们只能获得虚假的满足,成为需求的奴隶。

单向度的人

这是人们产生虚假需求后产生的不良影响。虚假需求使人被现代社会 的欲望所吞没,丧失批判性,只能肯定现行社会结构和制度,成为“单向度的人”。人们也无 法意识到这种变化。大众媒介及其文化工业在执行意识形态控制,塑造“单向度的人”中起决 定性作用

“向度”一词指“维度”和“方面”。这是马尔库塞描绘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时所使用的一个特定用语,是指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政治制度,还是科学、艺术以及哲学和日常思维,都是“单面”的,即只有承认和接受现实的一面,却没有否定的和批判性的一面。生活在正常社会中的人,应该有两个向度,即肯定并与社会现实保持一致的向度和否定、批判、超越现实的向度。

那么单向度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当代工业社会的单向度首先表现在人已经成为单向度;社会政治成为没有政治反对派的单向度政治;人的思想变成了单向度思想。

马尔库塞认为正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单向度的人。这样的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它压制不同意见和声音,压制了人们对现状的否定和批判。

科学技术作为当今发达工业社会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在加强对人的心理、意识的操纵与控制的同时,社会还在科学技术的介入下,通过电台、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生产大量具有同化作用的 “文化工业”产品。

在技术合法性外衣的包装下,发达工业社会对任何可能的反抗进行扼杀。结果使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个体变成单向度的人。

就是文化工业产品会时时刻刻、无孔不入地侵入人们的闲暇时间,并占领人们的私人空间,从而使人们无法实现对现存社会的否定。同时也创造了人们的虚假的需求。

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巴赫金对话批评理论研究_巴赫金对话理论_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巴赫金对话批评理论研究

我们过分使用技术,用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这种技术的操纵,让我们变得单一,而且技术也会被资本进行利用,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

(五)学界对初代成员的观点

1.“书斋中的革命”

2.他们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其理论具有锐利的锋芒,开创了知识分子干预现实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了全新的话语资源。

三、后继者(一)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两种话语

①描述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

最先在17世纪、18世纪的英国法国出现,后来随着民族国家传遍19世纪的美国和欧洲。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最突出的特征,是在阅读日报或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当中,形成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通过私人社团和常常是学术协会、阅读小组、共济会、宗教社团这种机构的核心,他们自发聚集在一起。剧院、博物馆、音乐厅,以及咖啡馆、茶室、沙龙等对娱乐和对话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

这些早期的公共领域逐渐沿着社会的维度延伸,并且在话题方面也越来越无所不包:聚焦点由艺术和文学转到了政治。

②描述一个“理想类型”

能够贯彻自由、开放、平等、理性精神的,独立于国家和市场,由公民参与的论坛。既可以是面对面的聚会,也可以是在此基础上代替直接交流的各种媒体。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论资产阶级社会的类型》提出公共领域经历两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随着资本主义兴起,代表政治统治的“国家”和代表公共的“社会”分离开来,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界限也划分出来。国家和社会的分离,使得社会探讨和对抗国家成为可能。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分离,使私人集合而成的公共领域成为可能。

第二次转型:然而公共领域在近代的最后一次转型却使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再封建化”, 大众媒介在构建公共空间的同时,却不断渗透公共领域:

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归结为两种行为,即工具性行为和交往行为。

巴赫金对话理论_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巴赫金对话批评理论研究_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巴赫金对话批评理论研究

工具行为指行为人将行事当做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劳动就是一种工具性行为,它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在劳动中表现的是工具理性.交往行为是一种主体间遵循有效性要求,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的社会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在交往中表现的是交往理性。(主体间性)

交往活动的合理化和主体间性的思想,启示我们要加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商和对话,加强政治家、技术专家、公众、媒体等等社会各主体对社会重大问题的讨论。

当下互联网空间中的舆论表达、新闻媒体的报道等对于公众积极探讨公共议题是否有影响等主题,都可以从该理论切入进行分析。

比如某个热点事件发生了,我们让各方对话交流,发表意见,互相聆听,这样可能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今的网络空间键盘侠、水军、喷子比比皆是,在观点先行、专业媒体缺位的大背景下,交往理性的价值更显得可贵。

我们互相交流,互相理解,而不是各说各的,从来不去理解别人的想法。

(二)罗萨

师从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霍耐特,对政治哲学、批判理论、社会学理论都有极 深的造诣。2005 年凭借《加速:现代时间结构的改变》一书成为当代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之一。

其代表作还有《认同与文化实践》《社会学、资本主义、批判》《共同体理论》《加 速时代的世界关系》《共鸣教育学》,以及《共鸣:论世界关系的社会学》等。

“加速社会”

社会加速造成了现代生活新的“异化”形式。罗萨所谓的异化,与黑格尔或马克思所说的都不太一样。

他将异化定义为“人们自愿做某些不是人们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的情况。他认为,由于社会加速使得人类在五个根本的生活方面都产生了大规模的异化,这五个面向分别是空间、物、行动、时间、自我。

正是因为这五个新的异化形式,让现代人对于不断加速的生活节奏感到困扰不堪。

空间异化:我们身处的空间没有故事,没有回忆,没有交织着自己的认同感。这对于最细微的生活空间来说亦是如此,比如厨房设备。社会加速造就了大量的流动性和从物理空间的脱节,但这也推动了我们物理环境或物质环境的异化。物的异化:在加速社会当中,物都不再被修理了。社会变迁的速度不断增加,物品的“道德消费”已经远远胜过物品的物理消费。我们越来越会在车子、计算机、衣服、手机在物理方面根本还没有坏时就丢掉、替换。而一双穿了两三次的袜子,一辆仅仅换过一次轮胎的车子,一部我们可能连时间都没有设定好的手机,显然不会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这些物与自己是“相异”的。如果这成为我们与物界产生关系的主要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时,就会造成一种异化形式了。行动异化:在现代生活当中,我们一直必须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以此去解决任务。但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去学着,也从来没有真正学会如何理解它们。后现代当中的主体倾向于“遗忘”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所有人都被“要事清单”的工作所支配着,都在从事可以立即获得满足的消费活动(比如购物或看电视),以至于我们失去了对某些事物的本真的、珍惜的感觉。时间异化:时间飞快流逝,却又在记忆里不着痕迹。我们的体验时刻越来越丰富,但是生命经验却越来越贫乏。我们也没有让我们所体验到的时间变成“我们自己的”时间。我们体验到的时间,以及花费在体验上的时间,都相异于我们。自我异化:社会加速单纯而直接地导致了我们的世界关系的崩溃与腐坏,我们与空间、 时间、行动、体验、物品、产品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异化指出了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 一种深层的、结构性的扭曲,亦即一种主体处于、“坐落”于世界当中的方式遭到了扭曲。

批判的理论可能读之晦涩,但并非抽象,而是与历史的具体经验相“接合”。

从霍克海默到哈贝马斯,大量的论述不是纯粹抽象的理论推导,而是对彼时历史、现实政治和文化经验等要素的整体性思考与批判。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米尔斯所言的:具备社会学想象力的人,有能力在理解更大的历史景观时,思考它对于形形色色的个体的内在生命与外在生涯的意义。

参考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从林生斌事件里我们能学到什么传播学知识?

大众文化 文化工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 批判理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