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如果一个人至少拥有7个特征

网络 2022-11-30 16:01

根据目前精神病学领域的权威机构,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如果一个人至少拥有以下7个特征中的3个,那么这个人在临床上就足以被确诊为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1.无法遵守社会规范;2.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3.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4.易怒,具有攻击性;5.毫不顾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6.一贯不负责任;7.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如果一个人同时表现出上述任何3项“症状”,许多精神病学专家就足以据此推定他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P7

良知是个全知的监工,它为我们的行为定下规则,当我们违反时,良知就会对我们施以情感上的惩罚。P14

良知是我们感受到的东西。换言之,良知既非行为也非认知,它主要存在于“‘感情”领域。更为人熟知的说法叫“情感”。P28

良知是一种基于情感依附的义务感。这种情感依附的对象可能是另个生物 (包括但不仅限于人), 也可能是一群人,有时甚至可能是全人类。如果脱离了对某人或某物的情感联系,良知就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良知与我们称之为“爱”的那种情感密切相关。这种关联赋予真正的良知一种韧性,让良知对有良知的人产生惊人的支配力,或许还赋予良知一种能够让人困惑和沮丧的性质。P29

良知可以激励我们做出看似不符合理性判断,甚至有损自我的决定,......良知之所以能够驱使我们做出这些行为,只是因为它的动力来源正是我们最为强烈的情感。P29

因为任何出于良知的抉择都会让我们联想到背后的亲密关系。一个关于良知的故事就是关于生物之间情感联系的故事,我们下意识就能辨别出它的真谛,并会对此报以微笑。P29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这种干预性的义务思建立在我们对其他人的情感依附之上。P30

遵守规则、尊重美德的主要动力源于我们在婴幼儿时期就萌生的内在需求,即我们需要家人以及我们生存其中的人类社会能够保护和接纳我们。P37

良心是良知吗_拷问良知良知 微博_良知是成功的驱动力

良知并不总代表遵守规范,这或许有些讽刺。良知把人(有时候是动物)置于行为准则和制度期望之上。被强烈的情感强化的良知就像是胶水,它把我们凝聚在一起,而且黏得比胶水还紧。良知比法律更珍视人道主义理想,如果事情到了危急关头,良知甚至不惜让自己去坐牢,而“超我”绝不会这么做。P40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靠其他人来激励自己,让自己拥有欲望。我们的希望与梦想的驱动力是人,跟我们住在一起的人、离我们很远的人、我们心爱的已经过世的人、赖在身边的讨厌鬼、让我们触景生情的地方,甚至还有我们的宠物。他们占据着我们的心田,充斥在我们的脑海中。甚至我们身边那些最内向的人也是由他自己的人际关系决定的,我们被他人给我们造成的反应、感受、厌恶和喜爱所占据。P53

如果没有了情感依附或良知,人际意义中就只剩下了这样的“输赢”。一旦人际关系变得一文不值,杀人有时便成了维护自己支配地位的手段。P58

反社会人格者的目标是人类,而不是地球或物质世界里的任何东西。反社会人格者希望和别人一起玩游戏。他们对于挑战无生命的东西并没多大兴趣。即便是摧毁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也是因为那里面住着人,他们想要这场灾难被人们看到和听到。这个简单而又重要的观察意味着,反社会人格者与其他人存有某种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跟人类这个物种本身还有某种联系。然而,这种能够让他们产生嫉妒心理的天生的薄弱联系,相对于大多数人对彼此以及对同胞生出的复杂而又丰富强烈的情感而言,便会显得过于肤浅和贫乏。P61

良知带给我们的崇高感,也就是给我们带来情感联系和意义的东西,有时会受到某种与是非对错或我们的道德感毫不相关的因素的显著影响,比如感冒、失眠、车祸或牙痛之类的事情。正常状态下的良知永远都不会消失,但当身体虚弱的时候,良知会沉睡、会走神。P63

有两件事可以让持续的、清醒的良知在我们眼中变得很英勇:一件是身体受到侵袭,另一件是心理上遭遇巨大的恐惧。P64

拷问良知良知 微博_良心是良知吗_良知是成功的驱动力

而一旦其他的某个群体被我们贬低为畜生,我们就可能对这个群体胡作非为,尤其是在某个权威一声令下的时候。此时良知不再是必需品,因为良知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而不是人与畜生的关系之上。我们的良知依然存在,甚至还可能非常严苛,但它只用于我们的同胞、朋友以及孩子,而不是用在“你们”身上。你们被排除在我的道德世界之外,而且我可以不受惩罚地,甚至是在我所属群体的鼓励之下,把你赶出家门,射杀你的家人或者把你活活烧死。P69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领导人能够以务实的态度和方针处理棘手的问题和群体的不安,而不是寻找其他族群来充当替罪羔羊,就能够帮助我们重拾现实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他人”。P70

权威之所以能够让一个人的良知沉睡,主要是因为服从权威的人做出了“想法调整”( adjustment of thought),即认为自己不必为自身行为负责。在他的心里,自己不再是一个必须为自身行为负起道德责任的人,他把一切责任与主动权都交给那个外部权威的代理人。这种“想法调整”能够让仁慈的领袖更加容易地建立秩序、进行管理,但同样的心理机制也会无数次迎来自私的、恶意的甚至反社会的“权威”P76

教育是决定良知是否能够保持警觉的一个因素。但如果认为学识可以直接增进人类的良知,那就大错特错,太自以为是了。教育有时能够加深人们对权威人物合法性的认知,这样一来就不会不加质疑地去服从权威。如果一个人受过教育或掌握知识的话,或许他就能够坚持把自己认定为合法权威。P77

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可能会违抗一个看起来跟我们差不多的家伙发出的命令,但大多数人都会服从一个看起来更像权威的人。在领袖和专家可以通过电视机魔幻般地来到我们身边的时代,任何人几乎都能被电视包装成位高权重、非同一般的人物,所以这个发现格外受人关注。P77

影响权威压制个人良知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下命令的人与自己的距离。P77

良知是成功的驱动力_拷问良知良知 微博_良心是良知吗

要求女性必须压制自己对他人的愤怒,这实际上是在剥夺女性发展成为独立个体的机会。P121

训练孩子养成种反射性的、毫不质询的服从态度,是徒劳无益的。服从权威对于大多数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来说都像是膝跳反射,而如果我们再强化孩子的这种条件反射的话,他们长大以后就无法抵抗任何怀有侵略意图或者具备反社会人格的“权威”P122

换句话说,人类在胚胎期就已经开始呈现出某种特征的倾向,但环境会对这个特征如何表达进行规范。我们所认为正面或负面的特质都是如此。P144-145

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脑部显影技术)的相关研究里,当反社会人格实验对象在做情绪词汇辨别时,相比其他实验对象,他们的大脑有更多的血液流向颞叶部位。当我们尝试解决一道略有挑战性的智力题时,为了集中注意力,我们脑部供血便会增加。换句话说,反社会人格者在努力完成情绪词汇的辨别的任务时(这对正常人来说几乎可以在瞬间完成),他们的生理反应就跟求解一道代数题差不多。P149

反社会人格者没有能力处理包括爱与关怀在内的情感经历,除非这类经历像冰冷的智力问题一样能够计算。P149

良知并不只是负罪感和悔意的呈现,它建立在我们体验情感的能力以及情感依附的基础之上,反社会人格者也不只是单纯地缺乏负罪感和悔意。反社会人格者缺乏一种能力,他们没办法拥有和感受真实的(无法计算的)情感经验,因此也无法与他人建立起真实的(无法计算的)关系。简单地说,这可能让人有点不悦:道德感缺失的成因比较深刻,拥有良知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爱的能力就不可能拥有良知,而反社会人格者根本就是没有爱的人。 … …直接的原因是,任何形式的责任感都是一个人对其他生命或生命群体的感受,在情感上在乎这些生命。而在反社会人格者眼中,我们根本就无关紧要。P149-150

拷问良知良知 微博_良心是良知吗_良知是成功的驱动力

反社会人格者的本质是冷酷无情的,他们像是在冷静地下一盘棋。 … …爱对于他们来说,是绝无可能的,甚至当他人展示出爱意的时候,他们也是不会理解的。P150

反社会人格者能够真正感受到的唯一情感,貌似只是由即刻的生理痛苦和愉悦或短期的挫折和成功引起的所谓的“原始”情感反应。挫折可能会让反社会人格者生气或暴怒;而在掠夺中获得成功,赢得猫捉老鼠的游戏,特别能够引发他们好斗与兴奋之情,让他们从中获得“一阵”愉悦的感受。这些情感反应很少能够持续很久,它们被定义为“原始的”神经反应,因为这些情感反应源自进化程度比较“原始的”脑缘系统,就像其他所有情感一样。但这些反应与“更高级的”情感不同,它们并不受大脑皮层机能的调节。P151

可以这样打个比方:自恋相当于半个反社会人格。甚至在临床上被认定为自恋患者的人也都能够像其他人一样强烈地感受到绝大多数的情感,从罪恶感到悲伤,从不顾一切的爱到激情。而他们缺失的一半是了解他人感受的重要能力。自恋的问题不是缺乏良知,而是缺乏共情,而共情是感知他人情感从而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从情感上来说,可怜的自恋者对自己以外的人和事不以为然,就好像是一团面,任何外界的输人都会被他弹回,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与反社会人格者不同,自恋者通常会陷于心理痛苦之中,有时候还会主动寻求心理治疗。当自恋者寻求帮助时,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让他知道,之所以他跟别人的关系比较疏离是由于缺乏共情导致的,因此他才会感到困惑、被抛弃和孤独。P151

生命的遗传基因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大理石,早在我们出生之前就有了,但在我们呱呱坠地以后,这个世界就拿起了刻刀,对我们进行雕刻,不管我们天生是哪块材料。P153

贫困的家境会孕育并催生普通的犯罪行为。P154

研究表明,婴儿期获得足够的情感依附会带来许多令人愉快的结果,包括情感自我调节的健康发展、自传式记忆以及对个人经历和行动的反思能力。最重要的一点也许在于,婴儿期的情感依附让个体在日后与他人的情感纽带得以建立。情感依附最早在婴儿7个月大时开始形成,而绝大多数婴儿都能够成功地依附于第一个照顾他们的人,从而发展出这些重要的能力。P155

良知是成功的驱动力_拷问良知良知 微博_良心是良知吗

发展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已经弄清楚,拥抱、抚摸、亲吻和对婴儿讲话的行为至关重要。P156

反社会人格或许不是童年受虐或情感依附障碍的产物,而是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神经脉络”和“终身生活在其中的广大社会”之间的某种交互作用息息相关。P160

有些文化(多数都在东亚)的神学观念认为宇宙万物有着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有趣的是,这种价值观正是良知(即根植于依附感的责任介人感)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或因神经障碍无法体验到与他人的情感联系,那么“把这种情感联系当作信仰”的文化或许就能够让他严格地从认知的意义上逐渐理解人际间的责任。P162

对付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反社会人格者的13条法则

1.最高法则——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某些人就是没有良知。2.做判断时从自己的直觉出发,不要受到别人身份(教师、医生、领袖、喜爱动物的人、人道主义者、家长等)的蛊惑。3.当考虑跟一个人建立一种新关系的时候,拿“事不过三”原则检验这个人的主张、承诺和他的责任。把“事不过三”当作自己的个人原则。欺骗行为是缺乏良知的主要表现。4.质疑权威。5.提防马屁。 人人都爱听溢美之言,尤其是来自别人真心的赞正如一个人要是被操控者吹捧得飘飘然就很有可能会做出蠢事;没爱国之心要是被谄媚之词搞得过分膨胀,同样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6.如果有必要,请重新定义你对尊敬一词的认识。7.不要加入他们的游戏。阴谋诡计是反社会人格者的工具。8.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开反社会人格者,拒绝与他们接触和沟通。9.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表现出所谓的“文明有礼”就像一种条件反射,而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会习惯性地表现出客气有礼的态度,即便是在有人激怒我们,一再对我们说谎或暗地中伤我们的时候。反社会人格者会利用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盘剥并从中获益,要拉得下脸,不要害怕自己对那种人不客气。不管我们的初衷有多好,我们都无法控制其他人的行为,更不用说他们的品性了。请牢记这个人性事实,避免产生控制他人的野心,否则我们自己便会沦为那种控制欲极强的人。11.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其他原因,而同意帮反社会人格者隐瞒其真实性格。12.捍卫自己的心智。 不要让某个没有良知的人,甚至一群这样的人说服你相信人性是一种失败。绝大多数人都有良知,绝大多数人都有爱的能力。13.好好生活就是对反社会人格者最好的报复。P186-192

道德推理,即我们对道德困境的思考方式,根本就不是前后一致的,也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德推理会随着年龄、性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还会随着所处文化、特别是居住地区或所在家庭的不同而有差异。P212-213

强大的良知能够整合我们的道德意向个人欲望以及自我认同感,把正确的行为变成自身的一部分。也是因为这个理由,过剩的良知似乎成了人类获得幸福的一个难得而又关键的因素。P230

良知没有什么特别的,它通常只是一种自发性的反应。良知不会炫耀,它是在潜移默化中,为我们日常生活里人与人、人与物的自发性互动平添了一些意义。P246

反社会人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