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积极成长状态,但是现在的孩子却越大,越让家长着急。越来越宅,不爱外出,不爱社交,不想运动,遇到事情退缩畏难,学习上怕吃苦,生活上没追求,口头禅“无所谓”、“都可以”、“好烦啊”……是什么行成了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
我做了个总结,孩子成长后认知来自三个方面。
1.书本学习,也就是学校学习是形成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主体,但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这个主要途径却被孩子逐渐抛弃,不爱学习,对学校教育不认可,在学校表现应付,同学关系或者师生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退缩,产生厌恶心理。
2.网络学习,资讯千变万化,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所以对于同一件事或现象,今天有人说好,明天有人说不好,观点不统一,孩子学习混乱,容易跟风。而且孩子网络接触多后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职业发展规划的认知局限,孩子们普遍表达的职业期待:电竞,主播,配音,演员,化妆师等网络经常出现的职业,而医生,警察等常规体验职业不再出现在孩子的理想清单中,这也就造成了孩子们对未来没有清晰的目标,没有学习的动力以及努力的方向。因为网络上让孩子期待的职业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需要通过学校学习去实现,几乎感觉只要父母能允许,自己分分钟就可以就业,比如电竞选手。
3.体验学习,即社交体验,玩、实践、交朋友等社交活动,这是家长这一辈仅次于学校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当时写完作业就会跑出去找邻居家孩子玩,再不济也是在家帮忙做家务,都是生活体验和社交体验。可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周一到周五学校回到家就写作业,最好的状态是写完作业再玩几分钟游戏,然后洗漱睡觉,周末也是安排得慢慢的,最多的社交活动就是跟父母讨论玩游戏的时间和写作业的状态,体验感学习就更少了,比如跟同学吵架,怎么妥协和好,维系情感的社交体验,对孩子的情商,抗挫折能力的锻炼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