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问世,到中国第一批以三江源为首的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时间虽然已过去150年,但人类试图运用国家公园方式更好保护自然的主题没有变。那么,国家公园到底是什么?国家公园到底要为什么?国家公园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为宝贵、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区域。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驻华代表处的概括,国家公园是珍贵的自然瑰宝,是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精华,是最重要的代表性生态系统的核心,是荒野区域的代表和野生生物的乐园,还是自然实验室和自然保护的指针,也是大众游憩的胜地和人类的精神家园。
一、国家公园是自然人文景观的精华地
国家公园是有生命的国家宝藏,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都会集中在国家公园内。从1872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设立到今天,美国在整整150年时间里才设立了63个国家公园,将最具美国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一网打尽”。英国自1951年至今,在24.36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共设立了15个国家公园,其中面积最大的凯恩戈姆山国家公园位于苏格兰,总面积为4528平方千米,相当于青海湖的水域面积。中国第一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计划创建的12个国家公园分布在东、中、西部的不同区域,其中三江源、祁连山、大熊猫、普达措、青海湖、昆仑山、若尔盖、珠峰、羌塘等9个国家公园都位于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从一个层面彰显了国家公园的国家代表性特点。
自1956年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到2018年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总数达到2750处,涵盖森林生态、草原草甸、荒漠生态、内陆湿地、海洋海岸、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各种类型,保护区总面积约为147.17万平方千米。其中,自然保护区陆地面积达到142.7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4.86%。六十余年来,虽然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传统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在保存自然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留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精华部分。但由于大多数自然保护区是在“抢救性保护”的情况下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着追求数量重于追求质量,管理上多头伸手、部门利益冲突升级,对保护区指导不力、投资不足、管理机构薄弱,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冲突等缺憾。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已成为革除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弊端的突破口。因此,到20世纪末,自然保护区建设基本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顿状态,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倒退。正是基于对这种保护方式弊端的深刻反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了从国家视角将最具国家代表性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的积极尝试。
我国编制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格局、生态功能格局、生物多样性和典型景观分布特征,遴选出50个左右的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0%,有效保护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也就是说,在现有2750个自然保护区及其他众多自然保护地中,只有极少的“幸运儿”才能升格成为代表国家的国家公园。
二、国家公园是生态经济文化的综合体
在2017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首次明确了中国国家公园的概念: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并强调指出,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始终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不动摇;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
由此可见,中国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不是供游客游憩,而是为了保护好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区域差异大的发展中大国,即使在地势高峻、气候严寒的青藏高原也有至少一万年以上的人类居住史,所以,在坚持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第一原则的同时,还要发挥好国家公园的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使一直以来居住和生活在国家公园的原住居民成为保护的主体,让原住居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成为保护的底色。在今年6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国家公园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提出“立足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以及科研、教育、文化、生态旅游等公众服务”,并6处提到了“生态旅游”、3处提到了“自然教育”,无疑为国家公园探索在生态保护优先前提下适度开展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国家公园就是在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国家公园内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同时,持续传承这些自然区域承载的文化遗产、人文要素等,坚决完成好经济发展、生态富民等多重任务,成为一个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生态经济文化综合体。
三、国家公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
美国率先建立国家公园,不仅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发展生态旅游,更是为了在这个新兴的国家里强化来自世界各地、各色人种移民对美国的国家认同,以增强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国家意识和凝聚力。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发展前途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全体国民也信心十足,进入美国的黄金时代。随着疆域的拓展,西部发现的这些自然奇景正好弥补了美国的缺陷,即这个国家缺乏古老城池、贵族传统,以及过去世界成就中其他类似遗留物方面的遗憾。早期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洲后,他们的语言文字是欧洲带来的,宗教信仰是欧洲带来的,境内又没有历史悠久的城市,唯一与欧洲不同的就是在美国西部地区发现的自然美景,而这正好成为强化美国国家意识的重要依托。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国家公园理念向前演进,它所满足的文化需求远远超过环境保护需求。寻求独特的民族身份,才是隐含在景观保护后面最原始的推动力。国家公园“履行”着界定民族身份、强化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成就象征的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综合的、多元的,不仅需要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身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特别是在解决了温饱、实现了小康以后,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更在意,对绿水青山更关心,对环境保护更盼望,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幸福的新来源,国家公园的建立正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这种新期待。另一方面,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通过国家公园的建立,让更多的国民走进国家公园的大美山川,深入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丰富多样、历史沿革的悠久绵长、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不仅可以强化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更能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的国家认同。
四、国家公园是国民心灵净化的修炼所
在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中对自然的重要作用有一个精辟的总结:即,自然是生物多样性之本;自然是食物、住所和药物的来源;自然提供清洁水、空气和健康的土壤;自然鼓舞着我们。也就是说,自然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来源地,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活水源。走进国家公园,我们会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是依赖自然而生存的一部分。大自然既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其他生命体的家园;人类不仅要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之心,更要有敬畏自然之感,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只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冰山一角,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深不可测,人类要在大自然面前学会谦卑和感恩;人类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的自然必须得到足够的保护。
走进国家公园,我们会认识到,地球的资源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只有把人从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泥沼中拉出来,从“钢筋水泥森林”可能导致的“视障”之中解脱出来,从“小我”“唯我”的局限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到天地之间,学会敬畏自然、珍爱生命、克制贪欲,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那么许多纠缠于心的狭隘设定就会黯然失色,人生境界也就会从低阶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逐步上升为高阶的天地境界、道德境界,最终到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诗意地栖居”的美好境界。在国家公园里,我们可以仰望浩瀚星空、俯瞰万物苍生,与自然作最亲密的接触,遇见最美的自然,以使自己烦躁、焦虑的心平静下来,学会反观自我、笑对人生,发现最好的自己,为国家、为民族有所担当、勇毅前行。
(作者为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青海日报》(2022年10月31日 第7版:理论)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