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过程中的选择作用
(一)教育者的情绪情感。
罗杰斯曾经指出:教育者的情绪情感对教育对象的信息的接收有很大影响,教育者以不同的情绪情感从事教育活动,教育对象就会相应做出不同的反应。在教育过程中,最先被学生感受的是教育者的情绪情感。教育者的正性情绪情感能够为教育对象的信息选择提供自由的空间。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态度同样影响教育对象对信息选择的态度,如果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没有坚定的立场,就会降低教育对象对内容的选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各种各样的,当教育对象确定下来后,教育者就会基于经验或第一印象会不由自主地对教育对象产生一种情绪倾向,这种情绪倾向会影响教育内容的传递。
(二)教育对象的情绪情感。
情感的倾向性和目的性,规定了教育对象的感知具有选择性,教育对象自身的情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感知的方向和程度。研究表明,人们在积极地情感体验状态下更容易接受外在信息。巴甫洛夫曾说过: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愉快和快乐正是人们最主要的正性情绪情感,当教育对象处在这种情感状态下,能够加强他的感受力,促进其积极地感知教育内容。“好奇心是探求真理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就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会激发其更主动地去接收信息。反之,当教育对象的情绪状态不佳时,他的大脑感受力就会随之下降,神经反应会迟钝,感知力就会下降,将会影响他对于信息的接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于不同的需要、愿望、观点和价值观,不同的教育对象对同样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不同的认识。不能满足教育对象需要的信息可能不会被选择。比如,当人的饥饿感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他的兴趣和情感将集中于食物,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会大打折扣。满足教育对象需要、愿望和观点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或政治观点,教育对象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进一步加以认知和认同。
(三)教育介体中的情感因素。
人们常说“情景交融”,也就意味着情绪情感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客观的情境会通过“情境交融”转化为个体的情感,不同的情境会直接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教学中的自然环境就是情境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教育对象直接感受到的情境。宜人的环境肯定会使教育对象产生愉悦感;杂乱的环境肯定会导致厌烦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让教育对象在优美的环境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育内容中情感因素对教育对象认知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二、情感因素在思想品德内化和外化过程中的动力作用
在心理学上,“情绪情感作为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操作规律”,情感是认识的反映,随认知过程的变化而发展,又是推动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不仅影响着意志过程,还同意志过程相互作用共同强化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的思想品德最后都是通过教育对象自身情绪情感的过滤和催化,才能被接受并成为自身的信念。
(一)积极情感能够推动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内化。
个体思想品质的形成包括思想品德的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内化阶段就是指外在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的,一定的需要又离不开个体的情感体验和认同,正是在情感驱动下,个体对真理和价值进行着不懈追求,正如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内化过程中个体的积极情感可能会加强其在认知加工过程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判断力等,推动着个体思想品德的内化。当教育对象处在消极的情感状态下,他的感受力、理解力、判断力等就会下降,严重影响对认知的加工,从而影响内化效果。
(二)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外化,增强意志力,激励教育对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形式,个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任务。亚当•斯密认为:“内心的情绪或情感是所有行为得以产生的根源”。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基于思想品德认识而发自内心的行为转化。从情感的内容来看,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高尚的道德感能够促进个体做出道德的行为。例如,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促进教育对象在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理智感是个体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有推动作用,不仅推动着人们去认识世界,同时也激发着人们去改造世界。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丰富的美感可以使人的精神振奋,心情愉悦,会增强感受性,激发思考,个体对美的追求会促进个体积极的行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情感教学不仅仅是手段和方法,还是教学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感、良好的理智感和健康的美感。
三、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关系中的协调作用
(一)情绪情感的感染性是协调作用的前提。
情绪情感是个体的基本生存状态,每个个体都是带着一定的情绪情感与他人交往,不存在没有情感的人际交往。在一定条件下,情绪情感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弥漫到个体中去,即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到他人,他人的情感还会反过来影响个体原来的情感。个体对一事物或现象的情感还会转移到对其他事物或现象中去。这种感染性就将人际关系中的个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前提。
(二)良好思想政治教育人际关系需要积极情感的支持。
情绪情感是人际通讯交流的重要手段,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是传递一种思想观念、政治观点或道德规范,从而使教育对象具有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往往是非常顽固的,不易被改变,只有真正地触动教育对象的情感世界才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转化。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触动教育对象情感世界的主要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联接人际关系的不仅仅是教育内容,还包括个体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积极情感的维持。教育者的积极情感会使教育对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轻松和谐的情感氛围,甚至会达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情感共鸣,从而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易于教育对象接受所传递的思想观念。
(三)情感协调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只有和教育对象充分的情感交流,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教育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对教育内容充满信任和热情,就可能会赢得教育对象产生信赖和尊敬的积极情感体验。反之,若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一厢情愿地进行枯燥的理论灌输,教育对象就会对教育者产生抵触,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总的来说,教育者应该使用积极的语言,注重人文关怀,爱护教育对象,在晓之以理的同时,又要动之以情,善于用自身的积极情感感染教育对象,调动教育对象积极情感的力量,从而实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达到情感共鸣,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评价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原则、规范对他人或自身的行为做出的善恶是非的价值判断,是人的一种意向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始终伴随着人的情感,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善恶是非评价带有鲜明的情绪情感体验。
(一)情感因素是教育者进行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如果能够与教育者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产生情感共鸣,对教育者所传授的教育内容表现出喜悦、崇敬的积极态度时,就表明教育对象对于该种道德内容或道德行为持肯定和赞同的态度;反之,当教育对象对教育者和教育内容表现出消极的情感态度时,就表明教育对象对其持否定或批评的态度,外在的思想品德观念就不会进入教育对象的内心世界。因此,要看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效果,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看教育对象的是否真正地产生的情感共鸣,是否对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了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二)情绪因素影响教育对象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主体以自身为客体进行内省的活动,进行自我评价的主体总是具有情绪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必然对教育对象的自我评价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自觉地选择评价标准和整合评价信息而实现的。如果教育对象处在一种消极的情感状态,他对评价客体的认知会带来一定的负面色彩,就会出现较低的自我评价,甚至会带有自卑的心理。反之,教育对象的自我评价较高,往往会信心满足。在日常生活中,人都是具有趋“积极”避“消极”的情感追求,因此,积极的情感体验会增强教育对象的信心和力量,容易使个体的道德感知能力更加敏锐,增强教育对象选择积极的评价标准和理性地整合评价信息,促进教育对象进行积极地自我评价,从而促进了教育对象形成稳定的道德人格。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艺术,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该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选择、动力、协调和评价等积极作用。但情绪情感属于非理性的范畴,它不能直接传授给教育对象以正确的理论知识和积极的价值原则,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水平。因此,在重视情绪情感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理论知识方面的传授,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情理共融,实现情感的理性升华,使教育对象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本文来自于《理论观察》杂志。《理论观察》杂志简介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