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发布了蓝山区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平台!
2018央视315晚会结束了。今年的聚会主要针对汽车、饮料、食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季节性谣言、假彩票、共享单车、假蛋黄、黑心水管、电动车自燃、鞋夹。路标不反光,劣质进口牙刷等问题暴露无遗。今天,小编想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保健品。
近年来,不法企业销售保健食品、危害老年人的行为屡见不鲜,价格比市价高出十倍。
315方揭露查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涉案货物价值3.6亿。
央视财经曾报道:浙江嘉兴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非常节俭。她后悔了好几天丢了十块钱,发了一条要钱的消息。
因为我的身体不太好,被保健品公司的销售人员给吸引了。首先,我一直叫我阿姨和奶奶。我赢得了老人的信任后,他们说他们有一个可以延年益寿的产品。做好准备,几次之后,你就会被洗脑。
之后,老太太每天都去保健品公司开会,没人能阻止她。台上的推销员话音刚落,台下的老人们就鼓起掌来,大声说道:“是!是!是!”
会后,老太太带着一大推的保健品回来了。三年后,她在市场上从未听说过的品牌遍布整个房子。老太太家里只有一张她的照片,而且还是和保健品推销员的合影。
之后,老太太停止吃药,服用保健品。我不买荤素,只是为了省钱多买些保健品。房子需要装修,但她不同意。她想购买保健品来挽救她的生命。
三年时间,她一共花了32万。我连过年的钱都没有。邻居说,有一年,老太太向别人借了500元。
三年后,老太太去世了,还在一家保健品公司组织的活动中。保健品公司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图片来自电影《路边野餐》
去年的3.15晚会上,也有类似的案例:陈姓老人三年前从河南来到青岛,帮女儿带娃。
没过多久,老人就被当地一家保健品集团的业务员盯上了。一年之内,他骗取了6万余元的保健品钱,称老夫妇可以去云台山、西安、巴厘岛等地旅游,但一直没有兑现。
去年1月,保健品公司再次骗取老人3万元,并让老人在没有发票的情况下瞒着家人。后来老人去旅游公司打听,旅游公司告诉他,九万块钱,来回三趟就够了。
老爷子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可是钱是永远不会回来的,因为他连发票都没有,连半点证据都找不到。
去年3月11日,一家人一直在等老爷子吃饭,却不见人影。三个小时后,家人得知老人死在海边的噩耗。这是自杀!
在离老人不远的海滩上,他的裤子被丢在了后面。里面是一封写着凌乱笔迹的遗书,上面写着:
“看到我和我老婆勤俭持家几十年的近10万元基本都白费了,我很难过,我欠(道歉)非常非常非常……确实对不起大家……” “让我把过去的4年,近10万元,可以实现黄泉路的旅游梦想。”
我一直以为,所谓的保健品,就是卖淀粉和糖,能杀人,骗老人钱。虽然没用,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阅读更多之后,我们意识到是善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图片来自电影《桃姐》
一个关键问题,补充剂有效吗?
某大品牌保健品的代理商表示:“不是炒作,也不是敲诈。目前市面上的保健品大多有两个特点:一是无毒,二是无毒。没用。”
可能很多老人会问,吃完感觉好多了,这和心理暗示有关。
《民主与法制》曾报道,部分老年人服用保健品后精神状态良好,疗效显着,这实际上与老年人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关。当他们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这些保健品一点效果都没有,这就会成为推销员劝说老人多吃几个疗程的借口。
其实是推销员的“计谋”!
据慈善与公益报的调查显示,我国营养保健品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比超过50%。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还显示,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和夸大效果。
很多老年人购买来路不明的保健食品,花冤枉钱,可能延误治疗,影响健康。说没用,真是客气了。
图片来自电影《桃姐》
“同样的维生素C在药店能买到几块钱一盒,而在保健品店可能卖到三四百元一盒。保健品的高价几乎是公认的。”事实上,虽然保健品制造商会宣传他们使用更先进的原材料和工艺技术,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相同的活性成分使其对人体的作用几乎相同。”
如果你还觉得保健品的维生素C更好更有效,那只能说明你真的太丰富了!
图片来自电影《桃姐》
《人民日报》曾报道,哈尔滨一位年迈的奶奶生活无忧无虑,每月有3000元的养老金。这些年,她攒了不少钱。
但自从一个卖保健品的小女孩来到社区后,奶奶就被拉进了一个保健小组。经纪人每天在群里卖一个“健康果汁”,有“喝了没病”的神奇功效。.
随后的日子里,老奶奶不仅“月光”了她的养老金,还把她多年来积攒下来的所有积蓄,归还了一堆胶囊、骨密度丸等保健品。没有人能阻止它!
湖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销售人员曾表示:“这与这个产品的质量无关,而是取决于你的监督。我们的客户,即使你卖了一块狗屎,他也愿意买。 "
保健品套路难防,很多老人没有抵抗力:
套路一:免费送货吸引眼球
郑州的张女士因为一双鞋就被骗了。“前几天我在花园里散步,一个人走到我跟前,递给我一张传单,说他们正在举办活动,如果你去的话,你可以得到一双免费的鞋子!”
张女士跟了上去,发现很多像她这样的老人都是为了一双鞋而来的。他们在课堂上坐在室内,听着关于一种叫做“癌细胞排泄”的保健品的讲座。讲座结束后,不少老人排队抢购。张女士紧随其后。
前后去了3次,得到了免费的鞋子,还买了三盒药,一万多。回来吃饭的时候拉肚子想退货,可是等了半年多也推不回来。
想一想,就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性的弱点恰恰在于无法抗拒利润,尤其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点点利润就可以让人头晕目眩,但这不是堤坝。馅饼底下经常有陷阱。
图片来自电影《路边野餐》
套路二:寻求温暖,拉近关系
一位保健品推销员透露:“推销员对老人真的很友善,没事就打电话和孩子聊天,过年过节都会去家里送礼物,还有他比他的父母更敬业。”
他不停地喊“奶奶”和“奶奶”,叫他们比自己的孩子更可亲、更甜,帮这帮帮那帮,帮他们按摩脚,哄老人心情愉快,尤其是孩子还没出生的老人。大约。
我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卖保健品的推销员被警察抓了。被骗的老者非常抱歉,甚至为骗子求情。警察问为什么?
老爷子说他其实知道是假的,但是年轻人对他很好,嘴巴很甜,让他心里暖暖的。他平时忙着照顾孩子,没有太多时间和他说话。
在这样的情绪攻势下,老人非常信任他们,愿意购买他们推销的保健品。即使明知道没有效果,为了得到更多的爱,你也愿意为货付出。
图片来自电影《路边野餐》
套路三:免费体检、危机恐吓
在大街上,你总能看到这样的一幕:一张放着小仪器的桌子,一个看起来像医生的白制服中年男子,旁边还有一个广告:免费体检!紧接着,就有几十名老人在排队查看。
老者将手指放在仪器上,片刻后,白大褂男子对老者道:“你脑血栓了!” 病”等。
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告诉老人,你不止一种病,而是好几种病,而且很严重。就算没那么严重,也会故意夸大其词。目的只有一个:让老人觉得不买保健品就快死了!死了!
在业内,这被称为“下行危机”。“会不会有危机?什么是危机,就是不治疗就死,不治疗就躺下。没错,如果你不好,不治疗就完蛋了!”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的心脏病。结果,老爷子的心不平静。这时候,白大褂开始卖了。(来源:齐鲁网)
套路四:专家坐镇打消疑虑
经过多次准备和渲染,所谓的“专家”讲座,是打消老年人防线的最后攻势。销售一般会在酒店举行,上档次。
届时将有一位高级别专家来访,拥有一系列响亮的头衔,知名医科大学的资深专家。会炸毁他们的产品。不管是真是假,有用还是没用,没有医学知识的人都很难分辨,更不用说老年人了。
正常情况下,看到高手出言,老者的心理防线就崩溃了。
最后,整个会场都沸腾了。一顿套餐能花上几万,那些平时舍不得买肉的老人,瞬间豪爽大方,入手也不会心软。许多老人甚至将毕生积蓄倾注其中。
一位离开保健品公司的推销员是这样说的:所谓的专家其实是“孩子”,他们讲了一些眼花缭乱的知识和案例。遗憾的表情和叹息的语气会牢牢抓住老人的心,最终让你买到他们的保健品。有了这些伏笔,老者心甘情愿地付出。(来源:《民主与法制》)
图片来自电影《桃姐》
有媒体走访了200多个社区,对324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发现超过69%的老年人购买了保健品。有很多保健品推销员只是蹲在公园里,挑选孤独的老人,打听电话。
这么多老人上当了,保健品的日常多半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全部,也和老人本身有关:
·健康焦虑
长沙有一位69岁的陈爸爸。他有高血压和高血脂。他每个月都会去附近的保健品公司听几次讲座,然后带着一大堆保健品回来,这种保健品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据说可以治病延年。
有的可以吃,有的穿,还有所谓“产生负离子”的塑料花。他们在家里随处可见,每个月的养老金只有2000元左右。老婆不给钱,他还在吵着要离婚。
谁要是敢拦他,他就急着跟谁,那是违背他的名誉的。陈爸爸说:“我去听健康讲座的时候,专家说这些保健品可以治很多病,还叫我一天吃21粒,要坚持,不要停。”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一位副院长表示,大部分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存在焦虑,这很容易被暗示,主观上愿意相信一些保健品的所谓功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心理暗示的催眠场,让老人相信某种产品的功效以及所有相关的花言巧语。”
说谎者的最爱,焦虑,总是被欺骗。年轻人急于赚钱,很容易被传销所欺骗。老年人不是为钱着急,而是为自己的健康着急,很容易被保健品所蒙骗。说白了,焦虑税还是要收的,哪怕命运之年已经过去了。
图片来自电影《桃姐》
·消费习惯
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越贵的东西效果越好,越便宜的没有效果。一盒维生素E药店30元,保健品400元。他们必须有400元。
这背后还有一种比较心态。不要以为只有年轻人喜欢比较,老年人也喜欢。其他人都买了,我买得起。
· 缺乏陪伴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受到保健品诈骗?有老人坦言:我寂寞有钱,买保健品是希望有人陪。一位化名温姓的老人说,其实很多时候,他并不想买这么多保健品,但卖得那么热情,不买都不好意思。
广州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会长陈文光表示,老人去买保健品的时候,大多都觉得空虚,希望能补上。因此,独居老人一直是销售人员关注的焦点。
如果老人有陪伴、有聊天对象、有可以交谈的人,那么推销员就不会那么容易利用了。曾有网友留言:“你不认识卖保健品的父母,你认为他们相信谁?” 当孩子责备父母的无知和受骗时,他们是否会反思我们是否陪伴他们好。
“你不认识卖保健品的父母,你认为他们相信谁?”
综合国家馆和拍拍网
- - - - - 结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