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费县一家鸡蛋厂的“招聘启事”走红。工厂要求三代蛋鸡为“好基因”,并严格限制蛋鸡的年龄和健康。据介绍,该公司主要生产符合生食标准的鸡蛋。目前,此类鸡蛋经常供不应求,因此在网上发布了“招聘”海报。该厂解释说,蛋鸡的身体状况等因素对生鸡蛋的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次创意“招聘”让俗称“不育鸡蛋”的食用鸡蛋再次走入大众视野。
“无菌鸡蛋”并不是一个新品种的鸡蛋,更像是一种鸡蛋的处理方法——大多数“无菌鸡蛋”厂家都会对鸡蛋进行巴氏杀菌,从出生到运输到销售,整个过程都会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经处理,因此有害细菌极少。 “无菌鸡蛋”没有沙门氏菌,也没有蛋味。鸡蛋是一种常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因其低成本和易于烹饪而广受欢迎。民间也有“生鸡蛋更有营养”的说法,这无疑促进了生鸡蛋市场的发展。
价格昂贵但市场火爆,
追求味蕾体验的年轻人是主力军
“无菌鸡蛋”的价格高于普通鸡蛋。费县这家蛋厂生产的“无菌蛋”一般售价2元一个,根据渠道不同略有波动。在电商平台上,一个流行的“无菌蛋”品牌售价为每公斤69.8元。按照每公斤12个鸡蛋的常规计算,一个“无菌鸡蛋”的单价高达5.8元,约为普通鸡蛋的8倍。据费县鸡蛋厂负责人介绍,一二线城市对生鸡蛋的需求量很大。
搜索发现“无菌鸡蛋”的主要卖点是“无菌、生食、营养健康”。某品牌在营销中称,其生食标准要求从雏鸡开始控制沙门氏菌,全程检查。某生鲜平台的数据显示,生鸡蛋的销量已经占到鸡蛋品类的40%。今年4月,《2021中国生鸡蛋白皮书》发布。其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生鸡蛋已成为电商平台上增长最快的蛋品品类; 2020年的消费者数量和销售额将同比增长。 200%以上,生长速度远超普通鸡蛋。
在中国餐桌上,“不育鸡蛋”更受年轻人欢迎。在寿喜烧中,牛肉蘸上生鸡蛋液,会起到顺滑、鲜嫩、清凉的效果。鸡蛋的鲜味一般来自蛋黄,到了60度蛋黄就会开始凝固。所以追求味蕾体验的年轻人更喜欢吃无菌鸡蛋。
缺乏标准和监管,从生产到餐桌存在诸多隐患
然而,爽滑可口的“不育鸡蛋”真的靠谱吗?据了解,2020年3月,国家动物卫生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发布《关于成立食用生鸡蛋研发与应用工作组的通知》,但我国现行鸡蛋生产标准是《蛋类食品及蛋制品安全标准》(GB2749)),生鸡蛋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尚未发布。
去年5月,某主流生鸡蛋品牌发布了我国首个达到“生食级”的鲜鸡蛋企业标准。该公司称,制定的企业标准在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项指标上均高于我国现行《蛋及蛋制品食品安全标准(GB2749))》。但是,这并不是国家权威标准。
目前市面上各类鸡蛋的保质期大多为30~45天,但“无菌鸡蛋”的保质期却比普通鸡蛋要短得多,因为它们已经过灭菌处理。生食的最佳品尝期为自生产之日起15天,提醒消费者,超过适合生食期限或外壳破损的鸡蛋应充分加热食用。还有资料说,如果要生吃,最好在5天内;如果超过,请在食用前煮熟。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鹏表示,可以生吃的鸡蛋肯定有非常严格的产业链壁垒。从饲料到空气、水和土壤,它们必须基本达到无菌状态。 “从整个行业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生鸡蛋是公司自身营销的卖点或者噱头,这方面没有国家标准,也没有相关数据支持。”
无论消费者购买生鸡蛋在家吃还是直接在餐馆吃,都存在安全隐患。即使鸡蛋本身没有问题地出厂,在运输、储存或加工过程中仍可能存在被病原菌污染的风险。
“不育鸡蛋”真的更有营养吗?
专家介绍,如果“无菌鸡蛋”能保证不含沙门氏菌,那么与煮熟的鸡蛋相比,在安全性方面没有劣势。但是,“不育鸡蛋”只比普通鸡蛋含有更高的有机硒和核黄素,而且看起来更黄,引起食欲。如果不是特别在意吃生鸡蛋,一般不建议购买“性价比低的无菌鸡蛋”。
“不育卵”并非没有缺点。例如,生鸡蛋的蛋白质吸收率很低,只有55%,而煮鸡蛋则高达91%。另外,生鸡蛋中还有一些蛋白酶抑制剂,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长时间吃生鸡蛋也可能导致生物素(一种B族维生素)缺乏。因此,从营养的角度来看,生鸡蛋不如熟鸡蛋。
“无菌蛋”偶尔可以尝一尝,但其他大多数情况下,最好是煮着吃,杀灭抗酶和亲和素后吸收率最好。
差异化营销有“无菌鸡蛋”,行业空白亟待填补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鹏表示,生鸡蛋只是鸡蛋市场的竞争之一。除了生鸡蛋,我国的鸡蛋市场上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柴鸡蛋、土鸡蛋……这些各种“花名”的鸡蛋,在价格上与生鸡蛋不相上下,甚至更高。未来我国鸡蛋市场可能有超高端、中高端、中端、中低端、低端产品,多层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
“无菌鸡蛋”更多是打着安全旗号的营销方式,其本质是差异化营销。鸡蛋成本比较低,价格便宜,利润比较低。企业想要卖得更贵的鸡蛋,需要开发新的附加值。安全是很多企业都会想到的一个方面。中国蛋业市场容量超过3000亿元。在关注健康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思维正在由全向好转变。企业营销直接触及到这一点:如何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不育卵”市场通过“生”的独特卖点迅速增长。但同时,能否与目前的产能相匹配?品牌代言可信吗?指标背书是否权威?消费者的疑问可能很多,市场前景有待检验,权威的行业标准也有待制定。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刘明明综合海报新闻、中国消费者报、央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