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到一个地方,我们有兴趣问和吸引脚步询问3个问题:这里有什么可看的?乐趣?好吃吗?
好看,也就是名胜古迹、风景;好玩,就是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美味,即美味的茶点、水果和葡萄酒。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养一个人,形成一个历史,生产一件事。对小人物来说,这就是日子,这就是生活;对大人物来说,这就是文化——丰富多彩、与众不同。
为了大饱眼福,大饱眼福,获得洞察力,我们经常背着背包离开家去别的地方。所谓彼处,就是我们这辈子从未踏足过的地方,或者说,我们这辈子可能只来过一次,才能发现美好事物的地方。 ,体验乐趣,品尝美味佳肴。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其他地方都不一样。这种差异被称为“地”和“特”。它就像一个磁场,不知疲倦地吸引着我们。 .
平和位于漳州西南部。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设县,意为“口平与民和”。 “平和”是一个美妙的名字。当我轻声说出“平和”两个字时,我的心情就是这样。难怪当地朋友说平和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心境,一种境界。
心平气和地走着,别说有名的平和蜜柚、板载香蕉、白崖奇兰茶,只有平和乡产的地道正宗土特产,如小喜枕饼、南生麻枣、山葛生糖等,让我流连忘返,舌尖香。
这些名特土特产品风味各异,用料和制作工艺考究。虽同属平和县城,却因不同镇而闻名。从每个产品名称的前缀可以看出,小溪镇的枕形饼很美。 ,麻枣在南生镇比较好,生仁堂在山阁镇比较好。一件事是一样的,他们生来就有一个或几个美丽的传说,不管这些传说来自哪里,不管你信不信,但他们的前世今生总是跨越时空的山河,我它遇见他们是我的幸运和满足。品尝它们是我品味生活、品味和平历史的一种方式,除了让我的味蕾随心所欲地跳舞。
小溪枕头蛋糕
因为我是外国人,当平和第一次听到“枕形饼”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心里一凛:是枕头那么大吗?怎么吃?看到真正的抱枕蛋糕后,我才知道自己心里有多傻。
枕形饼其实很“精致”,只有小指大小,长条状,小巧玲珑,故以枕形而得名。枕饼不仅“精致”,还“漂亮”:四面金黄不焦,中间发黄,泛着暖光的白,像一个精致的小玩意,还没进舌头就沾满了口水。取一个,咬一口,香甜酥脆,细腻爽口,入口即化,不留粉渣。不要把它看成“精致”。里面不简单。一口咬开,里面的馅料就裹在薄薄的皮下。
这么好吃又好看的茶点——枕形饼,制作过程很讲究。小西枕饼的制作一般有选料、填馅、印刷、烘烤、包装五个工序。
选择配料和馅料,选用优质精制面粉、猪油、冬瓜条、白糖、焦糖、刺山柑、炸小葱等原料,然后按照秘方“秘方”,放入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保证馅料融化,不留任何粉末残留。印刷是制作小枕头的过程。和平世界蛋糕店的经理告诉我,他们曾尝试用机器自动化打印形状,但“形状”有时不均匀,味道不如手工打印。现在它们都是手工印刷的。虽然人工成本比较贵,但为了保证枕饼的百年风味,他们愿意这样做。
在烘烤过程中,采用平底煎锅进行煨制烘烤,要求四面通红且不烧焦,技术含量高。为了给我一个直观的感受,大世界蛋糕屋的师傅们特意为我们演示了烘焙技巧。难点在于把握火候和烘烤时间。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高手们已经很有经验了。新鲜出炉的枕形饼干呈褐色,香气扑鼻,比冷却后包装的枕形饼干更有风味。
包装也很精致。传统的枕饼分两层,每小包8个饼,中间用蒸好的竹叶做隔层。竹叶可以保鲜、防潮、防油,不仅可以延长保质期,还可以将竹叶的香味渗入蛋糕中,形成独特的竹叶酥、甜、香的风味。今天的包装更加丰富多彩,有3小包,4小包,真空包装,食用方便,卫生美观。
在平和,枕饼的生产高峰期是端午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也是销量最大的时期。通常,各种西方面包店也制作它们。饿了可以随时购买,也可以赠送给其他地方的亲友。但枕糕逐渐成为一种流行食品,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才被引入民间。以前的枕饼被列为朝廷贡品,只有皇帝、皇子、大臣、豪门才能享用。据《漳州赋志》记载,枕饼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被列为贡品。
枕饼的历史已有400多年,它的起源与平和的一位名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李文察。李文察是明代平和后山人。曾任外地官,也任北京官。他担任太常寺的官书,即在祠堂中负责祭祀的官员。他还是一位音乐理论家,写过各种作品。
相传明嘉靖年间,李文察晚年归来,住在平和县小溪镇西山。一个夏天,张太太病了,李文察焦急地向远近的名医请教,却不见好转。无奈之下,他别无选择,只能求医。公告一出,便被衣衫褴褛、独眼、瘸腿的僧人有方删除。和尚见妻后说:“夫人脾湿,宜健脾祛湿。贫僧已备神灵白术三金丹,请派人到铜谷岩去。和贫僧取药。服药后,李文察看了看,发现盒子里有8个小方枕状的药饼。和尚解释说:每天早晚两粒,然后5天后就诊。李太太服用此药后,治愈率达80%。
第五天,和尚又来看病了。他说:“我老婆的病情已经好转了,还是慢慢照顾比较好。”然后他又发了一篇“黄芪健中汤”的帖子,解释道:“请问方子。将黄芪、肉桂、白芍、炙甘、生姜、大枣捣碎磨碎,配上焦糖作为馅,再磨成粉作皮,加工成方形长枕状,温火烤制,服下,一日3片,饭后服用。此药味甘、温、脆,行气中和。一定能治好夫人的病。”李文察听了,认真的听从了。和尚走后,按照吩咐做了药饼,给妻子继续服用,很快她的病就痊愈了。
和尚用仙药治病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城市,然后传到了首都。嘉靖帝知道了,命西山礼献枕饼作为贡品。这让李文察着急了,因为枕饼是药饼,皇上怎么会乱尝呢?他只好将药饼改成点心,请来溪口名饼师,以柑、芝麻、花生仁为馅,以面粉为皮,拌入猪油,制成枕饼,呈献给皇帝。去尝尝。果然,这蛋糕香甜酥脆,配上茶水更是绝妙。上至皇上,下至王公大臣,尝过都赞不绝口,小溪枕饼价值百倍。
后来,西山李氏家族垮台,其子孙以卖枕饼为生。从此,枕饼的制作方法传到了民间,枕饼也成为平和的名优特产之一,香飘四方。 .
平和名人李文察将药饼变茶点的故事,为小溪枕饼注入文化魅力。故事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已经把这个故事口耳相传了数百遍。在过去的一年里,历史的魅力和美好的祝愿都融入了这个小小的枕形饼,供后人用枕形饼的美味咀嚼。
南生麻枣
从平和县城东南行19公里到达南胜镇。著名的南生麻枣的产地就在这里。
南胜是一座有着近一千年历史的古老集镇。有700多年历史的茶道甜点——南生麻枣,印证了这个古老的时代。
700多年前,遥远的元朝,南胜是当时的县城所在地。有人吃了南生麻枣,可能他觉得好吃,就带着南生麻枣去京城祭拜皇上。那时,麻枣是稀有之物,蜜枣大小,包着芝麻。皇上没见过麻枣,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部长说,是福建省南胜县人。皇帝吃完后,赞不绝口。他一激动,就奖励了那位向南生马枣进贡的人,成为了南生县长。
这就是传说中的南生麻藻用乌纱帽换来的。这个美妙而荒谬的传说至今仍在人们中间流传。与美味的南生麻枣一起,从偏远的山村穿越到外面的世界。
在南胜镇南北街,一栋普通的四层楼房是宇辉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和办公室。在这里,我遇到了总经理杨宇成。茶几上放着几包麻枣。我一落座,杨经理就递给我一张。他说:“试试我做的南生麻枣。” ,撕开包装咬一口,嘿嘿,不错。脆、甜、耐嚼。我一边夸奖一边对杨经理说:“我在福州的超市买的,很好吃。”杨经理笑着说:“福州大部分超市都是我供货的,你说不定还吃我的,厉害。”
泡茶,吃枣,继续交流。
杨玉成总经理递给我一张名片,我看到“南生”商标下有一行小字:请认准南生注册商标,谨防假冒。我问:“有假的吗?”他道:“是的,南生最出名的就是麻枣,毕竟是几百年的酿制了。”我问:“麻枣产地很多,盛是最有名的?”杨经理说:可能跟南胜的水土有关系吧,我用的糯米和芝麻都是当地出产的。 "
杨经理做麻枣已经10多年了。相信他有一种微妙而敏锐的感觉,南胜是一个丘陵小盆地,属南亚热带气候,温暖、炎热、潮湿,能出产优质原料。南生麻枣风味独特。除了原材料,杨经理还提到了南生麻枣独特而精湛的制作工艺。
南生麻枣以优质糯米、棕榈芋、白砂糖、焦糖、花生油、白麻等为原料,经三道工序精制而成。第一道工序,先将角棕芋加工成粉,与糯米粉混合,制成薄片,切成小条,自然晾干,制成麻枣胚(麻枣心)。这个过程的诀窍是角质棕色芋头和糯米的比例。增加一份就太多了,减少了就太少了。只有比例合适,枣胚才会在你嘴里膨胀融化。历史上,“秘方”只传给媳妇,不传给女儿。虽然有“重子”,但当时这样的“规矩”,也保证了“祖传”工艺的地域特色。第二道和第三道工序是将麻枣胚和花生一起炒熟,快速捞出。油温控制是麻枣胚形成的关键。将麻枣胚晒干后,加入麦芽糖浆,将白芝麻粘成枣糕,即为南生麻枣。
先生。杨告诉我,南生麻枣的特点是皮酥脆、嫩甜、有韧性、风味独特。我有这种感觉。
从宇辉食品有限公司的产销规模来看,杨宇成是靠南生麻枣发家致富的。事实上,在南生镇和平和县,有像裕辉这样的金龙食品厂、元丰食品厂、华立食品厂等几家具有一定规模生产南生麻枣的企业。麻枣远销浙江、广东、云南等地。
现代企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业绩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南胜镇只有两三个家庭作坊生产和销售麻枣,产量少。南生麻枣虽然名气很大,但很难买到。 1950年代实行公私合营,将数家糕点作坊合并为规模更大的南生糕点厂。在那个时候,吃南生麻枣也是一种奢侈。
如今,情况大不相同。货源充足,不仅可以随时食用,而且近年来,南生麻枣的生产工艺不断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南生麻枣的名气越来越大,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金奖。
1995年,荣获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1997年,荣获意大利米兰国际轻工贸易博览会金奖; 2008年,平和旗下裕辉食品有限公司、金龙食品厂、元丰食品厂等南生麻枣生产企业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QS认证)中国;同年,南生麻枣被列入平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年,平和县南生麻枣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审查,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我们有理由相信,南生麻枣的辉煌发展,以其悠久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传统风味,必将留在人们的心中。
桑格生果仁糖
与追求规模化生产、有市场野心的枕芯饼、南生麻枣不同,同为平和名产的山格生仁堂有点“另类”,又有点“独立”,它不规模化生产——到目前为止,山格镇只有一家平和新锦泰食品厂从事原糖原糖的生产,除了老板朱不慧夫妇外,工作繁忙的时候也只有三四个工人。年产40公斤仁糖,也没有强烈的市场“野心”:卖多少,卖到哪里,一切顺其自然,年假放假,需求量大,产量就多,而且包装也很普通,很简单。
我参观了大世界食品厂和南生鱼汇食品厂,看到了他们生产枕形饼和南生麻枣的“生井”。来到山阁镇新金泰食品厂,惊喜的是它的“另类”和“独立”。
让我惊喜的是三格生仁糖和它的制造商朱不慧先生,在那里我看到了真正的手工制作和真正的家庭秘方。
新金泰食品厂位于山阁镇一栋普通的三层楼房内。房子是朱不辉先生建造的,是他生活和生产的地方。朱先生个子不高,60多岁,身体健康,精神抖擞。一楼的前厅有点暗,房间里堆着一些包。一面墙上挂着一张老人的黑白放大照片。朱先生说,是他父亲也做生果仁糖。有点像朱老师。在楼梯的栏杆上,还有一块铜牌,上面写着“上合生仁堂平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问朱总,“你是山歌圣人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吗?”朱先生告诉我,他不仅是传承人,也是唯一的传承人,生糖的缔造者朱金娣的嫡系是第五代。
相传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平和县(当时平和县城所在地)九峰镇人朱金娣创办金泰糖店,第一家生仁糖,并生产出来。迄今为止,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民国初期,朱金娣的后裔迁往山阁镇,将生仁糖的生产工艺带到山阁,一直延续至今。时代每天都在变化。朱不辉先生来到这里,把金泰糖果店改成了新招牌:“新金泰食品厂”。
带我来这里的镇干部说,现在不是生果仁糖的旺季,产量少。朱先生特地为我做了一些来品尝。感谢朱先生送来的生仁糖。这是我第一次吃山格生糖。我拿了一个放进嘴里。外面很软,裹着花生。它是柔软的,然后咬后脆脆的。它又甜又好吃。口感,嚼劲有弹性,风味独特。生仁由白砂糖、麦芽糖浆、糯米粉、花生、野刺山柑等制成,最终形状为手揉,纽扣大小,圆而不圆、方而不方的不规则形状.
朱先生带我去看他做生果仁糖的炉子时,给我指了指那台闲置的机械搅拌机,说:“我曾经想用机器来代替一些劳动力,但是没用,味道也不对。”当我们来到厨房后面时,一个普通的农村炉灶出现在我们面前。铁锅很大,油黑发亮,炉边的木头是松木条。朱先生的作坊虽然不够现代,但我觉得独特的传统气息来自于这些古老原始的生产工艺。
先生。朱说,生仁糖的制作有3个关键步骤:一是家传的精细配比“秘方”,一是搅拌,二是加热。搅拌必须用手进行,操作时要严格注意位置和姿势。搅拌是一种只有人类才能感受到的节奏。优先级要根据糖的状态来把握。机器无法更换。 还有热量,用松枝燃烧。一是随时控制火势,二是松树有香味。
制作果仁糖不仅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一项体力活。朱老爷子替我摸了摸手掌,他的手上布满了厚如硬币的老茧。他感慨道:“年轻人不愿意做这种传统手艺。”他说他有女儿在厦门工作,不能这样做。他也老了,担心这门手艺从他的家人那里继承下来。他还表示,他正在寻找合适的遗产,并准备毫无保留地交出这艘船。祝朱先生好运。
当我从新金泰食品厂出来时,陪同我的镇上干部给我介绍,说山格生仁堂还有一个很浓的闽南风味的别名,叫“扎某南仔肉”。 “cha”字是闽南“女人”的读音,“nanzai”是闽南“孩子”的读音。大义凛然,当地人干脆切掉复杂度,干脆称生核糖为“少女肉”。据说山歌圣仁堂的外观四季皆宜,味道甘甜,宛如少女的肌肤。
我不懂闽南语,无法感知这个别名的魅力,但称三哥生仁堂为“女孩肉”,是一个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名字,像生仁堂一样具有独特的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