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巡查现端倪
凉山甘洛县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在巡查网络时发现异常情况。一些网络账号公然进行有偿虚假转发、点赞、评论等刷量控评操作,对网络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民警点击了相关链接,发现所谓的男士休闲鞋网站并无商品,仅涉及账号养号、运营孵化等,背后的秘密逐渐显露出来。
民警对这个网站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发现它与众不同。这个网站表面看起来像普通网页,实则是个秘密的“网络水军”活动场所,也是一条黑色产业链的开端,很快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网络水军”运作模式
这个所谓的“网络水军”团队职责清晰,全天候接受任务。他们设有面向客户的接口和内部管理平台,后者就像超市上架商品,能够对各种订单进行配置。客户支付后,他们便根据订单要求展开工作,任务完成后,交易也随之结束。
该机构结构完善,成员分工明确。从接收订单到负责实际操作的“刷手”,各步骤间紧密协作。他们看起来在虚拟空间中忙碌,实则严重扰乱了现实市场的秩序和互联网环境。
核心人物及发家史
吴某甲负责为吴某乙的公司招募员工并收取费用,大部分资金都进入了吴某乙的账户。吴某乙以前是全职的网络水军,他通过给商家刷好评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自2018年起,订单数量增多后,吴某乙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他开始组建团队,招募员工,并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搭建服务器。借助网站平台接单,他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最终赚得丰厚利润。
丰厚利润背后的恶
短视频市场热闹非凡,吴某乙的团队订单源源不断。每天的收入,光成本就能赚得三千到四千元。要是订单数量增多,他们还会将部分订单转给其他同行。同行中有的每单能赚五毛,有的甚至能赚一元。
主播在推广商品时,常请他们提升点击和观看次数,以诱导顾客购买。这些人通过虚假交易和好评刷量等手段,虚构销量和商业信誉,严重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关联人物及违法操作
吴某乙等人被捕,警方调查发现,葛某与他关系紧密。葛某通过建立网站赚取了超过一百万元,他热衷于赚钱,认为“网络水军”能快速赚钱,于是与唐某某共同组建了一个“网络水军”团队。
尽管后来没有了平台,葛某仍旧亲自接单,然后转手给他人赚取差价。这种行为如同毒瘤,在网络非法产业链中不断扩散,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警方打击及“水军”手段
警方循线追踪,陆续揭露了多个涉嫌“网络水军”的网站,相关涉案人员也被逐一抓获。这些团伙建立了专门的接单平台,虚构“点赞、粉丝、评论、播放量、直播人气”等数据,误导消费者,企图获取非法利益。
为了拓展业务,他们设立了“手动操作房间”,在微商群和宝妈群中,通过人工进行评论和点赞,这样的操作费用比正常价格高出许多。然而,即便是再隐秘的手段,也难以避开警方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