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长期维持着稳定的局面,然而近期,不少互联网公司纷纷投身竞争。京东外卖便是其中之一,它加入了这场竞争。那么,它的加入将带来哪些新的变动?我们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探讨。
外卖业务位置:即时零售版图一角
查看其定位,我们发现外卖业务是京东“即时零售”战略的一部分。用户在“有界UnKnown”平台通过“京东外卖”下单,达达秒送负责配送,这与京东快速配送的模式一致,表明其进入这一领域是紧跟市场趋势。它把外卖服务整合到了即时取货和送货上门的服务体系中。因此,消费者不仅能够购买日常用品,还能点外卖,这无疑提升了平台的使用率。
品牌合作:侧重连锁商家
京东外卖平台上的合作商家,多为汉堡王、海底捞等知名连锁品牌。京东宣称,其合作伙伴为“品质食堂”等高品质餐饮品牌,而这些品牌大多为连锁餐饮企业。起初,与这些连锁品牌合作是个明智之举,因其分店遍布全国,且知名度颇高。相较夫妻店,连锁品牌管理更便捷,能快速扩张店铺,助力业务全国拓展。但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相比,京东的商家数量仍显不足。
价格优势:特定场景突显
在优惠活动中,京东外卖的定价相当吸引人。但针对那些未享受优惠的品牌,价格优势已消失。消费者在挑选外卖时,价格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若价格不再占优,业务推广将面临挑战。所以,京东今后需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将优惠活动与商家让利相结合,确保消费者能享受到实惠,进而增强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业务布局:目标内容生态延续
为了更深入地认识京东外卖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追溯到2022年这一时间点。那时,直播电商、内容营销和即时零售等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众多企业都在增加对直播业务的资金投入。京东邀请了罗永浩加盟,其采购销售团队开始利用直播进行商品价格比较,而刘强东则尝试运用数字人技术来推广商品。尽管如此,京东在内容领域的发展并不突出,多次尝试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京东进军外卖市场,这被视为是其内容生态战略的拓展,也许能够利用这个机会重新塑造内容生态,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消费体验。
竞争防御:对美团的进攻式防守
京东进入外卖行业,本质上是为了对抗美团。近两年,美团用户黏性很强,业务已拓展到买菜、零售等多个方面,成为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主要对手。为此,京东进军外卖市场,力求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遏制美团继续扩张。通过发展外卖业务与现有即时零售业务,京东希望增强自身竞争力。
配送能力:核心优势支撑
近两年,抖音、快手等平台虽进入市场,但突破不易,主要问题是没有建立起一支高效配送队伍。2024年双十一,六十多万门店利用京东快速配送服务加入活动,彰显了达达的强大物流能力。微信、抖音等平台布局本地生活服务时,部分外卖配送就依赖达达完成。而且,京东从美团引进了核心管理人员负责达达,这使得京东在外卖领域面对商家对平台费用过高的问题时,获得了一定优势。但当前商家因运营时间不长,对达达的整体运营成本认识尚浅。
你如何看待京东外卖能否凭借这些优势在激烈的外卖市场中稳固地位?若觉得本文对你有所启发,不妨给它点个赞,或者分享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