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京东外卖虽已组建了即时配送团队但尚未开放,现在“秒送”服务已在京东APP首页显眼位置,外卖业务已成为焦点。而抖音虽曾与饿了么联手推广外卖服务,但最终选择了战略性撤退。众多大型企业纷纷加入外卖市场却多以失败告终,这其中的外卖行业究竟有何玄机?
京东外卖的今昔
过去,京东曾成立专门负责外卖的快速配送团队,但那项计划后来被暂停。现在,在京东APP的主界面可以看到“极速送达”的服务,外卖服务的范围也从咖啡、奶茶等轻型餐饮店,扩大到了更多种类的商家,逐步从边缘位置走到了市场核心。各城市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一线和二线城市与三线和四线城市存在较大差异。
京东外卖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设有独立入口,而在一些中小城市,由于商家数量不足,只有咖啡和奶茶类目有独立入口。这种现象表明,京东外卖在市场扩张过程中,不同城市的推进速度存在差异,资源分配也不均衡。
抖音外卖的兴衰
2022年,抖音与饿了么在南京尝试开展外卖服务。经过一年的探索,他们正式推出了“团购配送”服务。得益于内容生态的流量优势,许多人认为这可能会对美团构成威胁。然而,抖音的外卖业务并未如预期般顺利发展。
去年11月,抖音官方宣布其外卖服务暂停,业务转而转向“随心团”,此举标志着战略上的调整。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业绩并未实现增长,履约表现亦不尽如人意,与顺丰同城、达达快送等合作伙伴的合作并未扭转现状。
大厂碰壁原因
众多互联网巨头争相踏入外卖行业,却普遍遭遇挫折。原因在于,外卖业务运营繁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去构建基础设施。同时,算法的优化和骑手的管理都相当复杂,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效果。
外卖服务对配送速度有很高要求。美团拥有超过七百万的送餐员,队伍庞大;而京东的达达秒送只有一百三十万骑手。若配送力量不足,便难以确保外卖能准时送达,这会损害用户满意度并阻碍业务增长。
美团的核心战略
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高频带动低频”的策略至关重要。外卖业务不仅自身繁荣,还能促进酒店、旅游、医药、闪购等其他本地生活服务的增长,实现业务间的相互促进。举例来说,当用户订购外卖时,他们可能会因为看到附近酒店的促销信息而决定下单。
本地生活服务一旦发展势头强劲,也能对外卖业务起到促进作用。例如,酒店客人可能会点外卖。这样的正向循环使得美团在外卖及本地生活领域取得领先,进一步稳固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京东入局的思量
自去年起,京东开始发展外卖服务,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在日用品和3C产品领域,京东凭借其高效的物流体系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随着其他平台也进入这一领域,京东不得不采取反击措施。
京东在拓展外卖服务时,并不一定以占据市场领先地位为目标。就算成功拓展了业务规模,也能有效提升用户在平台上的逗留时长,进而推动其他消费场景的增长。例如,顾客在点外卖的同时,可能会顺便购买一些日常用品,从而带动平台商品的销售。
京东新增长逻辑
近年来,京东加大了对下沉市场的投入,相继推出了自有品牌商品、京喜平台以及拼购服务。在京东外卖中,咖啡和奶茶等价格亲民、消费频率高的商品,深受大众喜爱。若实施补贴优惠,有望进一步激发低线城市居民对本地生活服务的需求。
京东持续增加对前置仓的投入,其业务范围已从生鲜领域扩展至大健康产品。丰富的零售种类可以与外卖新渠道相连接,构建完整的业务体系。以外卖订单为例,当订单量上升时,前置仓中充足的商品可以迅速完成配送。
京东外卖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若觉得这篇文章有参考价值,不妨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