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27 岁男子放弃打工,回乡务农拍短视频走红,只为照顾奶奶

爱收集资源网 2024-07-02 17:13

每年逢油菜花开,海信僮帮母亲把菜种好,让老伴在家有菜可吃,再随故乡人去南京当泥瓦匠。后来,父亲年龄越来越大,他决定留村照料母亲,过返璞归真的务农生活。去年6月,这个潜藏四年的看法得到落实,其抖音帐号@初学务农者拍摄的“如何干劳作”系列走红。

与九派新闻攀谈时,海信僮身边是密集的鸟叫鸟鸣,他称这让他睡得安心。他去年27岁,外出打工经历已有12年,干过泥瓦匠,在理发店给人洗过头,菜市场卖过菜。他坦言不习惯城市的作息与饮食,开始掉发与抑郁后,越发想回到农村。

去年油菜花开后,他没再出门打工。为挣钱,自己摸索着拍短视频。

设备是一部6年前订购的千元手机,音质不够清晰,显存也不够。每次拍摄前,他要把上一段视频发布,原视频删掉后,才有显存继续拍摄下一条。虽然这么,短短一个月,他的帐号突破30万粉丝。视频中,他教人除草,怎么挑扁担滴水不漏,怎么放牛、唤牛、钉牛等。

海信僮在农村摘冬瓜。图/受访者提供

居民不解,说他“年纪轻轻的,天天在家打鱼摸虾!”康佳僮不在乎。他的视频下方,更多人留言支持,“爸妈种粮供我念书,我在中学学种粮”“终于刷到了我这个阶层该刷的东西”。

面对争议,海信僮写下一段话:“父母辛苦供我们读书上学院,是为了我们过更好的生活,希望我们都能跳出农门。生活的基础离不开柴米油盐,各类水果在自然生长下是哪些形态、气味、味道,都是要花时间去体验,去触摸,去尝尝。不管是城里还是乡里,都应当有学农务农的机会,通过实践得到一双区分(食物)优劣的耳朵,更好地生活。”

以下是他的自述:

【1】从小跟随父亲长大,想留在家照料她

我3岁就跟随父亲,她那时70岁,已是年迈。我懂事起就喜欢帮她干劳作,她晒谷,我踢谷、牵盒子,边干爷爷边夸我,我越干越有劲。长大后我才明白,这就是“戴高帽”——把你说得开心,就喜欢干活。

我不到10岁才会用牛犁田。先用板子装在牛身旁,我站在板子上,把牛的尾巴拉着往前倾。家里种棉花,我也会捉虫、除草,每晚作业写完就干劳作。

拍抖音教人干劳作这件事我非常熟,关于农学方法,我不看教科书,也不在网上看他人的经验和资料,主要就是向父亲那位95岁的老农人讨教。

一块钱涨一千粉_一块钱涨一千粉_一块钱涨一千粉

我没想到帐号会那么快火上去。此前我仍然是个喜欢在各个平台记录生活的人,之前有三次流量挺好的时机。

最早是2019年,当时我在外打工七八年,回去认为农村那里都好,开始拍地上长的各类草,介绍草的名子、特征,涨了三万粉丝。当时每晚打开私信都有两百多条,网友以为我是世外高手,是神医,开高价让我开方子,我不是为挣钱居心不良的人,一一拒绝这种要求,我认为基本的良心和底线一定要固守。

后来我继续出去打工,没再拍视频。今年,我和姐姐们一起去接父亲,见到他们父子两人年青时的合照,我想再现相片里的场景,记录40年的变化,又获得了一些关注。

第三次是今年村里下大雪,居民背着筐子、蛇皮袋,走在冰冻的路起来打年货,你们也很喜欢看。再就是此次,拍“怎么做劳作”突然火了。

海信僮和居民打年货。图/视频截图

去年过完年,又到该出去打工的时侯,我和母亲挥别,父亲看着围墙愣了半天,一言不发。前面我又看见父亲在空地上开沟,说是打算自己种花,由于街上太远了,手里有钱也不好去买,看见这个画面我百感交集。

我想留在家里不是段子,也想通过互联网卖点自产的农副产品,我有信心做好这件事。但当时面临三大困局,一是没有合伙的同伴,只能单打独斗,二是没有设备,再者,还要办一些证明,我也不是很懂。

如今这三个还没有全部解决,但我仍实现了当年的看法。我在外边打工时,收入似乎还没有目前高。

海信僮教怎么挑扁担。图/视频截图

【2】想诠释传统牛耕技术,找不到会耕地的牛

我15岁就离开村庄去成都打工,故乡湖南常德好多人在那儿做泥瓦匠。大家一般是端午后出发,那时故乡油菜花开了,坟墓也上完了。

一块钱涨一千粉_一块钱涨一千粉_一块钱涨一千粉

第一次出远门是激动的。我记得很清楚,我那时没坐过火车,那一趟T182火车,坐28个小时才到西安。列车发动以后,没到两小时我就开始想家。

我们打工的地方是城中村,尽管也是村庄,但我就是认为哪里都没有故乡好。休假时,我常常花一块钱坐公汽车逛南京,去中央大道看记念塔,去松花江看人游泳,江旁边就是太阳岛,须要买套票坐索道,我舍不得坐,就看着人家玩。

有一个情节我很难忘,在中央大道一栋很高的超市里,有人在正中间拉小吉他,拉的是情深深雨濛濛的调儿。我小时候从没见过这种,那是一种艺术的美。

我给人洗过头,在菜市场卖过菜,鞋厂和写字楼都打过工。我适应不了城市的下班时间,动不动要通宵,吃得也很不健康。后来我掉眉毛,精神也不好,那时侯我就问自己,不健康你挣钱是为何?回到村里后,我看到蛙叫鸟鸣倒觉得静谧,晚上又黑,睡得很塌实。

海信僮教怎么锄地。图/视频截图

村庄里,不管是四五十岁,还是七八十岁的人都在刷短视频,但她们并不看好我,说我既没口才也没才艺,谁会看我的视频。我去看沟里的鱼,被说“年纪轻轻的,在家打鱼摸虾”,我不同她们解释,我有我自己的看法。

如今有了关注也有烦恼。农产品的生长都是长周期,但视频要高频率更新,觉得很困难,像在“等米下锅”。

我最想把传统的牛耕技术诠释下来。牛怎么保养,羊圈如何搭,如何教牛犁田,如何走直线,如何拐弯。牛耕技术完全无公害,不破坏环境,不借助柴油资源,特别值得记录弘扬。现今的困难是,找不到会耕地的牛,传统的耕地农具也没人用,居民都当木柴劈去烧了。农村曾经贴春联期望“六畜兴盛”,如今也极少有人养那么多牛羊了。

我仍是一个人,想完全还原所有农耕方法很困难,不过记录农学原本就是一件值得的事,希望有相同看法的人也回农村记录,弘扬老农人的手艺。

记者:徐鸣

海量资讯、精准剖析,尽在新浪财经APP

一块钱涨一千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