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数字教材助力中小学课堂变革,让学生乐学善学

网络整理 2023-10-28 04:01

在天津市岳阳道小学,学生们每次上荆涛的法语课,都是一次快乐的学习旅程。

对高中高年级中学生来说,记词组本来是最乏味、头痛的事。但是在荆涛的课堂上,记词组弄成了有趣的电脑游戏,学生们在连线游戏、“切水果”游戏或角色扮演中,轻松愉悦地把握了大量的日语词汇。

“这主要归功于数字教材,它内嵌的各类数字资源和工具,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教学,让中学生乐学善学。”荆涛说。

近年来,在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数字教材相继步入中中学课堂,以其越来越方便、丰富的功能遭到班主任的欢迎。

教育部2018年4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被列为8大行动计划之首。

数字教材的使用,给当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带来哪些新变化?又有什么新挑战?教师、学校、教育管理者及相关部门怎么适应这一变化和挑战?

带着这种问题,记者专访了目前正在使用数字教材的京津地区的班主任、教研员和数字出版专家。

课堂催生新变化

“使用数字教材早已有5年多时间了,最大的体会就是有用、有效、有深度。”北京市和平里一小班主任林琳说。

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中,识字教学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传统课堂下,教师可依赖的只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为改变这些状况,林琳过去是通过自制PPT,搜集教学素材,对中学生进行加强练习。

有了数字教材的辅助,林琳觉得如虎添翼。“数字教材中既有生动直观的字形动漫演示,也有扩词拓展、配图造句等,让认字教学不再沉闷,对中学生十分有吸引力。”林琳说。更重要的是,她备课时无须费时吃力自制讲义,数字教材中丰富的资源让她可以信手拈来。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数字教材的引进真正改变了中学生的‘学’,让课堂显得生动、主动、灵动。”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王志刚说。

据了解,人教社的数字教材经过不断升级,已经进化为包括教材电子版、学科应用手册、教师示范课以及智慧教学平台在内的一整套数字资源。在智慧教学平台上,学生除了可以进行个性化学习,而且可以进行同伴合作与共享。

对此,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物理班主任蔡菡深有感受:“有了数字资源的支持,我们更好地把课堂还给了中学生。”

在蔡菡的课堂上,学生们自主合作,借助智慧教学平台提供的各类物理工具,便捷地生成函数图象、几何图形,趣味盎然地在数形结合中探求物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发现物理学习的本质,数学课显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教师角色在变革

看得出,从纸质教材到数字教材,改变的除了是教学的介质,还有教与学的方法以及课堂的组织方式。同样令人欣慰的是,在数字教材支持的课堂上,教师角色与师生关系也在骤然发生新变化。

“有了数字教材,课堂显得更轻柔,师生关系也更融洽。”林琳告诉记者。

数字教材和数字工具的引入,激活了中学数学课堂。这让林琳愈发明确地意识到,在课堂上,“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要做好一个点拨者和引导者,让中学生成为思考者和表达者。

作为学校语文班主任,蔡菡觉得:“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没有办法设定或替代中学生的思维。”借助丰富的数字资源,她设法把知识探求的过程还给中学生。比如在讲授同一个知识点时,她总会尽可能为中学生提供多种解题思路或解决方法,让中学生自己去选择或判别。

同时,在智慧教学平台的支持下,教师们惊喜地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备课形式与教研形式。

“在智慧教学平台上,全国的使用者就会把她们的讲义上传。我在备课时,发现好的讲义就可以很方便地调用,加入我的思索,适当进行更改,变成个性化的教学资源。”荆涛说。

慢慢地,荆涛养成了一种资源共享的意识,自己觉得满意的教学设计,也会上传到智慧教学平台上。每当看见自己的讲义被更多老师下载使用,心里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借助国家教育信息化2.0建设,我们的数字教材目前已实现‘人人通’。”人教社数字出版部门的臧惠心说,教师通过这个“人人通”平台,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的记录与共享,而且可以在线协同备课。

纸质教材是否被替代

数字教材以其丰富的易用性、便利性和开放性,给传统课堂教学吹起一股强劲的革新之风,在引起教学改革的同时,一个绕不开的疑惑便是:纸质教材是否会丧失“用武之地”,被数字教材代替?

出乎意料,面对记者抛出的这个问题,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数字教材开发者,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数字教材还不能完全替代纸质教材。”蔡菡说。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即便在物理课堂上老师在课堂上是否需要避免使用电脑,需要中学生大量书写的主观题占了相对的比重,在这部份教学中,纸质教材和纸笔书写仍有优势。

作为一入职就开始使用数字教材的新生代班主任,荆涛同样觉得,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各有优势。“数字教材很便利,但目前仅仅是课堂上的辅助手段。”他说,“课下我们也会给中学生布置读和写的作业。”

目睹了近些年来中学生书写能力的增长,林琳坚定地觉得,纸质教材有其存在的奇特价值。“汉字的书写既对中学生认字与手脑发展大有好处,而且一字一画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数字化工具无法达成的。”

在英语课堂上,林琳尤其注重中学生的书写训练。“我经常告诉中学生,每一个汉字都是有生命的,字如其人,写好一笔一画、横平竖直,都是中国人应有的修养。”

也因而,林琳认为纸质教材是更有体温、更有人情味的存在老师在课堂上是否需要避免使用电脑,纸笔与文字也有其特有的内涵。

“数字教材替代纸质教材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王志刚说,“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是扶梯与走道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帮助师生们更好地理解把握知识。”

被推动的数字教学管理

随着数字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教学管理怎样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引导班主任用好数字教材,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两年多前,以 “个性化发展,有品质均衡”为目标,天津市教委推出“大手笔”,面向全市整体引进人教社数字教材资源。

“我们认为,无论是科学性、标准化,还是精确性,这样的数字教育资源的引进,都与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是契合的。”天津市中小学教研室信息办科长高淑印说,“目的是通过教育大数据的营运,真正推动班主任专业发展和中学生个性化成长。”

但是,数字教材的使用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如何防止使用中的“一刀切”或模式单一,如何避免班主任在使用中简单地照搬照抄,真正用出特色,推动教学创新?

审时度势,天津市及时颁布了新的教育教学督查制度,把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作为对中学进行督查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过督查检测,我们鼓励班主任在原有的数字资源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生成性资源,利用数字资源上好整合课。”高淑印说。

“从中学角度来说,我们最关心的是,数字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否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痛点。”天津市第十四中学教研中心校长刘秋蔚表示。

在刘秋蔚看来,备课工作量繁杂仍然是高中教师苦不堪言的困局。借助数字资源能够解决呢?

让刘秋蔚受益匪浅的是,引入数字教材后,在教材专家指导下,她参与了数字微课的开发制做。教材专家认真把关,每一节微课都精益求精,反复更改。“比我上公开课评课要求更严格。”刘秋蔚笑道。

也因而,这样的微课资源受到一线教师欢迎,既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又让班主任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下一步,我们还将基于数字教材,通过教研专家与一线教师合作,开发更多的数字教学资源。”王志刚介绍说,“只有提供更为丰富、易用的数字产品,满足班主任和中学的需求,数字教材的前景才更美好。”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23日第4版

老师在课堂上是否需要避免
上一篇:Excel表格解密,最简单的办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