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钛媒体 钛媒体网络
|科技引领新经济|
如果拼多多经营生活用品,如纸巾、洗衣粉、零食和炒货,它可能会成为中国版的好市多。
钛媒体编辑丨张远
就在 CEO 黄峥在一次媒体发布会上将拼多多定位为“电子商务版 Facebook”的十天后,拼多多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详见:《拼多多《婴幼儿》上市:3亿活跃用户、1400亿GMV亏损、13亿》)
近年来,中国电商领域最大的“黑马”终于显露财富,占据电商第一梯队,同时也展现出“恐怖”的增长速度。拼多多的招股书显示,
2017年,拼多多月均活跃用户6500万,年活跃用户2.45亿。截至2018年3月31日,拼多多月活跃用户1.03亿,年活跃用户2.95亿,季度用户增长5000万,仅次于淘宝和京东。
拼多多季度交易额为 662 亿元人民币(106 亿美元),而 2017 年全年为 1412 亿元人民币(226 亿美元)。两年内,年营业额超过 1000 亿元人民币。淘宝用了5年,京东用了10年才取得同样的成绩。
拼多多在“熟人社会”,
无法闯入“原子社会”
黄峥强调“拼多多不是社交电商”。他认为社交电商是一个伪概念。但不可否认,拼多多是微信带来的社会红利的最大受益者。.
与“网红经济”等以意见领袖为主导的社交电商类型相比,拼多多通过聚集、讨价还价、抽奖等社交裂变方式,成功实现了社交裂变。寻找流量突破口,以低价策略进入日用品大市场。
微信9亿用户和淘宝6亿用户之间的差距,正是拼多多的目标人群。虽然淘宝、京东等都曾尝试通过“下乡刷墙”、吸引广场舞来“激活”这群用户,但收效甚微。
这是因为,与“原子”的一二线城市相比,三四五六线市场是一个更典型的“熟人社会”。“群体”的主力军——中年女性用户的购物决策受到熟人舆论的影响,自然具有自我传染性。微信群已经成为他们的“广场舞广场”和跨区域系列的“圈子”。
作为一个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你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你的中小学同学、家长和亲戚会为了救人而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骚扰”、轰炸你. 几美分。在您看来,这无疑是一场透支社会资本、败坏社会形象的“自杀”。
拼多多用户之所以愿意这样做,是因为社交圈里的熟人,或者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中年女性群体,已经脱离了社会属性,社会资本价值几乎为零;同学、亲戚等无效关系,与其浪费,不如打个折。
不仅如此,相比于分享鸡汤和保健品,分享交易是熟人的润滑剂。在这样的熟人社交圈里,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加入,你帮我打,我帮你打,形成一个完美的互助圈。
而当你在一线城市忙碌时,你之所以会感到“被骚扰”,而对“讨价还价刀”嗤之以鼻,只是因为你不在那个熟人圈子里,只是因为你的社会关系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这也意味着,社会分组模式的边界就是“熟人社会”的边界;而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一代是离开“熟人社会”走向“原子社会”的一代(佛教的流行说明年轻人对“现充”异化不感兴趣),社交网络给了他们有机会突破亲戚同学等“熟人”,找到消费群体和意见领袖。
虽然拼多多在《快乐大本营》、《中国新歌谣》、《非诚勿扰》等娱乐节目上花费了数亿美元的广告费,但《快乐大本营》的微博却是在为拼多多做广告。从批评来看,这些广告没有达到预期的年轻受众。
摆脱微信依赖,拼多多取得突破
这也是拼多多想要摘下“社交电商”帽子,尽可能将用户转移到自家APP的原因。据官方披露,拼多多App的交易量已经占到总交易量的一半以上。
在今天的拼多多APP上,您只需与陌生人分享订单即可享受单价,而需要邀请好友讨价还价的产品仅限于“帮助享受免费订单”、“免费讨价还价”和“免费团体帮助”。
根据震旦大数据,2017年7月至12月,拼多多平均7天留存率达到76.9%;月平均重载率为19.9%(低于淘宝的46.7%)。这意味着拼多多应用在通过社交传播吸引用户进入其平台后,正在逐渐摆脱对微信的依赖。
除了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诱导分享的边际效用逐渐下降(这可能是拼多多开始进入微信钱包入口的原因),污染了微信社交环境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要突破用户“熟人交流”的天花板 群体和客户单价有所提高(招股书显示,拼多多2017年客户单价为32.8元,2018年1-4月客户单价为38.9元)。
就像春节期间淘宝大力推广的“家庭号”一样,很难“分解”(因为你的父母和你的购物需求、购物环境、购物决策、购买习惯完全不同),从熟人入手. 与拼多多“分手”并不容易。
毕竟,越是进入“原子社会”,越是离开“熟人社会”,“集体讨价还价”的吸引力和分裂性就会越低。
在非典型拼多多用户的都市青年中流行的“社交裂变”,大多是能够弘扬自学精神、塑造社交形象、健身课程等的内容产品,而非电商优惠券。
更重要的是,“原子社会”的消费者对熟人意见的依赖程度较低。他们忠于少数新兴品牌,留在购物并分享社区观察名单,或积极搜索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寻找可以帮助他们决策的KOL......整体购物素养社会素不相识的人确实不一样。
因此,拼多多要想打入“原子社会”,首先要转变思路。仅仅依靠洗脑广告的轰炸是不够的。
拼多多的机会在于,对于“价格敏感、品牌不敏感”的日用品等商品,即使放弃“社交裂变”路线,拼多多对抵押贷款、高租金、高价格。,只要质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城市,品质生活的“消费升级”与衣食住行的“消费降级”并存。对于社会意义上能够显着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他们追求品质和品牌,追求设计型网红店。为了独居的必需品,他们追求方便和便宜。这里是高端网红餐厅和外卖(偶尔去网红店打卡拍照,一个人吃外卖),海淘代购和名创优品(化妆品去海淘,美妆小工具)同步火爆名创优品) ) 一起飞的深层次原因。
网易严选之所以高开低走也颇有争议,因为它模糊了两者的界限。从一开始,质量控制下降,侧面不粘,表明走平衡木并不容易。
离“质优价廉”还有多远?
除了拼多多自制的“电商版Facebook”,其在美国市场的另一个团队目标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仓店Costco。如果拼多多经营生活用品,如纸巾、洗衣粉、零食和炒货,它可能会成为中国版的好市多。
展望未来,黄峥还将拼多多的未来设想为“一个‘Costco’和‘Disney’(‘Costco’和‘Disney’(即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的结合体))”。
乍一看,现在的拼多多和Costco有很多相似之处:
商品以日用品为主,SKU窄,数量大,单品销量巨大。可通过团购获得最低批发价;
为家庭消费需求的方方面面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Costco还允许和鼓励人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带人,扩大用户规模,这与拼多多的“熟人收购”颇为相似。
不过,虽然看起来是低成本的获客模式,但Costco靠的是美国中产家庭的周末采购、大包包和自有品牌的批量销售,而拼多多的“团购”靠的是社交裂变。超低价引发的囤积和高频回购。
更重要的是,Costco商业模式的基石——会员制模式,在拼多多上很难复制,因为会员制的核心是筛选机制,把低价值用户赶走,提高单价,更精准地瞄准目标人群。中产阶级。家庭。拼多多出奇的低价恰恰相反,所有对价格敏感、单价低的用户都被筛选掉了。
Costco的成功也源于其“质优价廉”的理念。但是,在中国目前的商业环境下,要同时做到“高品质”和“低价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拼多多在应对假货问题上已经捉襟见肘,导致商家围攻,更不要说选择“优质低价”的供应商了。
当然,拼多多目前正在打造重磅模型,将数据导出到上游和反向定制。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利用C2M来增强对厂家的把控能力,从而保证“质优价廉”或者至少不“质优价廉”——这和Costco的自有品牌模式有多大区别,需要时间验证;这也直接决定了拼多多在“社交分组”遇到天花板突破后能否有所提升。(本文首发于钛媒体,作者/张元,编辑/Sweet)
探索钛媒体,72 询问新生活;碎片化的时间,系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