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赚钱吗?”
4月22日,在美国上市一年后,知乎返回香港。上市首日开盘价为HK$24.3,较发行价HK$32.06下跌24.2%。截至收盘,报24.5港元,跌23.58%,总市值79.89亿港元。
知乎完成港股双重第一上市,不再发行新股。与二次上市不同,双主上市的过程较为复杂,但会同时在两个上市地的上市状态相同,即在一个上市地退市不会影响另一地上市上市地点。列表状态。
就在上市前一天,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了第五批“预退市名单”,在知乎挂牌。在当前中概股危机下,知乎双重上市是规避退市风险的一种选择。
不过,也是从4月8日港股听证会通过后,知乎在美股的股价连续数个交易日下跌。 21日,股价小幅上涨0.61%至1.66美元。上市首日以8.05美元/股下跌79%,市值也蒸发逾200亿元。人民币。
回港上市只是知乎暂时安全的第一步。
日前,知乎押注的重点项目——视频,再次遭遇裁员。据财经天下、科技星球报道,知乎视频部门被降级,知乎视频总经理蔡琳于3月辞职,任期不到一年。此外,产品以外的近百人团队,已被内部“活水”转入社区和会员业务,或已下岗。
这是知乎视频自2月以来第三次裁员传闻。对此,知乎已经3次否认裁员。他还表示,视频是知乎内容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我们将在视频领域不断努力和完善。
一位知乎员工告诉《中国企业家》,虽然他认识的视频部门的同事没有离开,但视频部门的重组确实存在。另一位员工称,“知乎在2月份宣布组织结构调整,然后开始对员工‘磨刀’。2月以来,人陆续离开。虽然知乎回应视频并没有裁员计划,但其策略是拉长。”正面,一一掰开。”
此外,知乎首页“视频”入口被“创意”取代的内测也很早就被发现了。曾经,首页的“视频”,与“推荐”和“热榜”并列,是知乎App的三个一级栏目。
针对传闻中的裁员、视频战略定位、破圈等问题,《中国企业家》联系知乎,对方工作人员回复“对不起,帮不上忙”。
知乎视频的问题只是一个缩影。
如何平衡社区氛围和商业化是社区平台的传统弱点。过去几年,小红书、虎扑、知乎、B站都在争先恐后地走出国门,寻求商业化突破,证明自己的用户价值和成长的未来。但大部分都遇到过“新的没了,旧的没了”的矛盾和落差。
知乎需要寻找下一个增长点,但随着决心的加剧,碎片化变得更加明显。从2016年开始,知识付费、广告、视频、电商、教育等都成为知乎商业化路径的范围。但他们得到的是用户对低质量、付费故事、情感炒作和视频导向的谴责。
财报显示,知乎近三年净亏损合计28亿元,调整后净亏损合计19.12亿元。
珠虎,你需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案。
疑似裁员
2021年下半年,徐汇将加盟知乎。
在此之前,知乎只是“养”了视频。 10月,知乎结合自身优势项目,推出图文内容联合创作模式。同时,平台版本不断改版,“视频”、“推荐”、“热榜”共同成为APP的三个一级栏目。
徐慧告诉《中国企业家》,当时招聘她的工作人员介绍,“知乎视频是公司的战略重点项目快手浏览量在线,已经成立了独立的BU(事业部),负责人是曾经在阿里工作过的蔡林。项目推进很快,业务空间巨大,字节、微博、网易等众多优秀同事加入。”
知乎在2020年推出了5亿现金奖励、100亿流量支持等激励计划,希望能刺激视频内容的增长。在一年前的知乎十年演讲中,周元也肯定了知乎视频的地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知乎上发展最快的社区是视频,新一代的图文和视频创作者已经出现。”
于是,徐慧被她的职业前景所吸引,加入了知乎,成为了一名视频创作者。
但现实很快就狠狠地打击了她,“因为和原来的经营业务发生冲突,一线业务其实很难推进。当时我就意识到,蔡琳可能和老爷子不和了。”远志虎。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差,商家之间基本没有交流,没有导师机制,都是问和摸索,效率极低,信息壁垒太多,这是非常未打开的。”
徐辉口中的基础设施是指互联网公司的基础设施。她将知乎的基础设施描述为“上世纪乡村风格”,并表示技术架构、运营背景和数据都是低效的。
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
据徐辉介绍,入职半年时间,内部发生了很多变化:视频部负责人蔡琳辞职;视频部门已降级,并入社区部门;原战略总监张宁被调整为大社区负责人。 .
此外,公司还启动了“长线”裁员。
“今年2月组织架构调整后,裁员一直持续到现在,一周内可能会裁员一两个运营人员。团队有30多人,22人有离开了。时间很长,在这种氛围下,没办法认真做生意。”徐汇告诉我们。
此前,对于近期的裁员传闻,知乎向媒体坚定回应称,视频业务暂无裁员计划。 “视频是知乎内容生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1年,我们将通过视频答疑、共创、多场景视频内容推荐等方式,推动知乎的媒体升级。2022年,我们将继续在视频领域发布。我们视频业务暂无裁员计划,也欢迎视频业务优秀人才加盟,尤其是产品和运营岗位,请关注各大招聘网站。”
摇摆不定,视频是知乎困境的浓缩
2016年之前,知乎一直是个“老顽童”。周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多次提到知乎是长跑项目,希望团队能够耐心为核心用户服务。
直到知识付费成为风潮,知乎作为知识领域的代表,紧随其后,开启了商业化之路。
2016年愚人节,知乎新功能“值得”上线。用户将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分享给朋友圈,并对关键部分进行编码,用户可以付费阅读完整信息。在Worthy的官方视频中,周元露出了脸色:“很多人一直问我们怎么商业化,我很烦。所以我带了一个团队去做商业化的东西,不就赚钱了吗?”
“不就是赚钱吗?”周元的嘲讽,可是在之后的日子里,却成了知乎的诅咒。
视频化是知乎“赚钱”的尝试之一。
据了解,知乎短视频早在2017年4月就开发出来了,这一年也被称为“短视频元年”。今日头条发布短视频战略,腾讯投资快手,在阿里文娱的帮助下,土豆网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当年,短视频是互联网巨头争夺的又一个流量高地。
最直观的就是知乎在App页面的变化。
2018年6月知乎App改版。原有的“关注”、“热搜”、“推荐”首页结构新增“视频”板块,展示知乎上的短视频内容。短视频时长 3 到 5 分钟。内容除了知乎擅长的科普内容外,还包括生活、美食、健身、旅游、影视、好东西等多个维度。
但好景不长。半年后,2018年底,知乎短视频团队大减,原来几十人的团队大减。
据界面新闻援引一位前员工的话说,感觉制作视频更像是一个额头决定,但创建和观看的社区视频数量并没有达到预期。 “这个产品的方向一直不清楚,产品团队的人也换过几次,公司盲目扩张导致很多不熟悉知乎产品的人加入,也不会去做小心点。”
另外,据报道,由于知乎当时的短视频内容与西瓜视频、秒拍等产品相差不大,所以很多短视频的评论数都是个位数,而且评论的数量更高,只有几百个。
此外,2018 年 12 月,知乎还为少数种子用户测试了一款名为“Just Shadow”的短视频应用。三个月后,知乎App再次改版,视频产品和功能进一步升级,新增“视频答疑”入口。然而仅仅一个月后,也就是2019年4月,知乎上传出了短视频项目解散的消息。
知乎在短视频方面的第一次尝试没有结果,但越来越多的优秀玩家进入了视频赛道。除了抖音快手、爱优腾等拥有自己视频基因的平台外,小红书、微博、陌陌,甚至微信等社交平台也开始争夺视频红利。
例如,小红书最初以其图形笔记而为公众所知。但在2020年8月的小红书日,创始人曲芳宣布小红书将升级视频驱动社区2.0,她甚至将其称为“全员二次创业”。同年8月,小红书推出“视频号”产品,短视频时长超过5分钟,最长时长15分钟。到2021年11月,小红书的月活跃寿命已经达到2亿。
视频版块,知乎一大早就起床,却抓到了迟到的一集。
2020年,知乎会花很多钱。争夺优秀的创作者和内容是第一个起点。当年5月,知乎发布视频创作者招募计划,提供流量曝光和现金奖励支持;同年10月,知乎推出视频版块,推出图文转视频等视频创作工具,并推出旨在激励创作者的计划。视频转海盐计划包括5亿现金奖励、100亿流量支持、视频工具、签约机会、创作者学院。
“我相信未来 5 到 10 年将是视频的时代,每个产品都会有自己的视频。”知乎副总裁张荣乐在202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高调的视频策略引发了用户之间的分裂感。大多数用户对知乎的“强推”视频表示不满。一位朋友直截了当地说:“陌生,极度陌生。看短处避长很痛。”
“擅长图文者未必擅长视频,擅长视频者未必擅长图文。” 《流星亮时代》和《光明三点》创始人刘兴亮从创作者的角度指出了知乎视频的问题。他认为图文创作者和视频创作者是两种人,知乎想要兼容并不容易。
他也是最早受邀成为知乎视频创作者的大V之一。他的知乎账号从2020年7月开始更新,已经更新了近300个视频、200篇文章,但知乎上只有3万粉丝。他坦言“与其他平台相比,效果并不明显”。
根据知乎港股招股书,知乎2021年第四季度MAU(月均活跃用户)达到9590万。快手2021年MAU为5.44亿,B站MAU 2021 年第四季度为 2.72 亿。此外,据极光数据,2022年3月,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的MAU规模分别为4.17亿、3.87亿、2.32亿。
知乎是最小的。
据《财经世界》周刊报道,蔡琳在此次事件的漩涡中离职的最直接原因,也是数据下滑所致。虽然知乎在最新财报中披露,去年四季度MAU同比增长36%,但实际上知乎的DAU(日活跃用户数)有所下降。 “之前是2000万,蔡琳走的时候,已经超过1800万了。” DAU的下降更能反映产品运营情况。
无论是新增长还是需要破圈,对于一个本身就具有很强社交属性的平台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在“不破不立,先破再立”的决心之后,如何站起来如何生活,如何融入是关键。
关于知乎视频,徐辉表示,由于爱优腾垄断了长视频,短视频市场已成定局,所以知乎去年将自己定位为中视频战略方向。但随着蔡琳的离开,生意陷入停滞。目前产品页面的“视频”计划变成“idea”,即短内容,也希望通过idea等时效性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只能说我们拭目以待。简而言之,时效性信息有微博,日常生活有小红书,知乎上很难找到切入点。”徐辉说。
根据网友发来的内测“idea”页面,设计图文双流。因为和《小红书》很像,所以被质疑是“小蓝狐”。值得一提的是,“创意”4年前在知乎上线时,定位是帮助用户在新场景中以即时、轻量的方式分享灵感、观点或思考。微博还是朋友圈?”
破圈的问题,知乎没有给出好的答案
如何在原有社区文化之上建设新社区——这个社区既能吸引新居民,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又能满足原住民,陷入困境的不仅仅是知乎。
2016年,在知识付费网点,“值得”、知乎直播、书店陆续上线。 2017年7月,知乎正式成立商业化团队。一年时间,团队扩大到400多人。同时,知乎2017年的商业化收入达到2016年的5倍。
但是,知乎的知识支付业务不能承担太多的商业化任务。知乎知识付费上线后,一直处于调整期。据界面新闻当时报道,从2017年到2018年,知乎知识付费团队负责人几经变动,OKR(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 method)不达标。是主要原因。
同样在2016年,知乎还推出了信息流广告。最初,这种广告主要出现在问答评论区。几经修改,知乎的首页也渐渐被信息流广告占据。 2020年初,知乎推出了内容营销工具“商业内容解决方案”和“知+”,旨在更好地承接各类企业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广告服务业务在过去一直是知乎的重要收入来源,占比接近90%。 2019年、2020年、2021年知乎的广告服务占比分别为86.12%、62.36%、39.23%。
视频只是知乎“破圈”的一部分,但也是知乎商业化困境的现实写照。电商、教育等都被知乎覆盖了。
然而,从 2016 年开始,知乎在原用户眼中逐渐变得陌生。不少用户告诉《中国企业家》,除了必要时,他们很少打开知乎。原因是广告太多,视频被强行插入。此外,答案开始被付费小说取代,内容开始泛娱乐化。不再是当初满是干货的问答社区。p>
“气氛变了”是知乎很多资深老用户的描述。
天玺在知乎拥有近40万粉丝。 2017年也是名誉答辩人快手浏览量在线,当年受邀在盐分会演讲。他已将他的 200,000 字答案汇编成一本书。但后来他把知乎的签名改成了“退休”,把几十万字的答案删到只有四句话。
“如果一个社区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氛围,这将是它强大的护城河。知乎正在用泥土掩埋这条护城河。知乎很难说迷失了自己,它肯定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更高的 DAU、更高的用户粘性和 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知乎在答案中插入付费小说,强烈推荐视频,将用户主页由关注改为推荐。这是知乎的数据需要,而不是用户喜欢的。”天喜在《我来自爱知乎,但我们不能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文中写道。
周元并没有回避知乎内容变得水汪汪的话题。在知乎十周年的演讲中,他还开玩笑说,“有朋友向我抱怨知乎总是给他发爱和爱的内容,很俗气,越来越水。”
周元的回复是:“人生是一片汪洋大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年轻人难免会有情绪上的困惑,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解决问题。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同时拥抱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用户的内容干扰。”
人人都想做内敛的张小龙,现实却很骨感。
《财经世界》周刊报道称,知乎视频DAU的下滑,并不完全是视频策略的罪魁祸首。另一个因素是知乎在商业化过程中,广告较多,直接导致用户体验下降。一位接近高层的人士表示,“这是最严重的核心问题,但管理层很难向大家提及,因为有钱可赚。压力。”
知乎还在亏钱。知乎近三年净亏损28亿元,调整后净亏损19.12亿元。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知乎净亏损10亿元、5.18亿元、13亿元;调整后的净亏损为8. 25亿元,8. @3.38亿元,7.50亿元。
商业化是社区不可回避的障碍。虎扑、B站、豆瓣等都面临着“小而美”与“大而全”的选择。
比如在B站,它找到了游戏的摇钱树,开始破圈。收入结构逐渐向游戏、广告、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并驾齐驱的模式转变;或者,例如,豆瓣、贴吧和虎扑。探索商业化之路。
这几年,虽然破圈的方式不同,成败也不同,但目标却很相似——寻求商业突破,向资本证明自己的用户价值。
“要么放弃,要么迎合更广泛的公众,先问问你需要什么。具有明显文学氛围和知识共享特征的豆瓣和知乎,在大众化的道路上并没有多少成功的先例。 ”刘兴良说。
(徐汇为文中化名)
参考资料:
《知乎裁员背后:精简业务线,却跳出知识付费领域》,界面新闻
《裁员、内耗、晚年、知乎视频裁员的内幕》,AI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