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次读哲学书的经验大概是怎样的?
鼓足勇气开始,紧皱眉头推进,攥紧拳头继续,终于……读到一半睡着?
不管你读的是西哲还是马哲,似乎刻板的哲学教育路径一直在告诉我们:哲学就是最高级的学科,它是文科的顶峰,是那个将与物理学数学在人类智力高峰上交汇的学科。普通人怎么能学得懂哲学呢?你需要拥有“最强大脑”才行。
可另一边,媒体似乎很热衷于把法国高考里的哲学试题拿出来“刺激大众”。什么“我们能抛弃真理吗?”“何为公正?”“请根据《利维坦》节选写一段论文”,这些他国十几岁孩子都能侃侃而谈的哲学问题,我们的成年人可能连题目都不太能理解。媒体由此判定: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哲学教育,差距太远了!
一口气看完的哲学书
当然,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或许是两个体系,法国的哲学题未必完美适配我们的情况。不过,身在同一个现代化社会,或许我们不拜高不踩低地向他人借镜,总归是一件妙事。更何况,这件妙事已经不再高不可攀,关于哲学,现在有十本口袋书,能让我们一次性爽快读完!
能够一口气看完的哲学书,大概需要几个特征:切口小,话题贴近日常关切,以及最重要的,有“顺口爽滑”的事例辅助。巧得很,读库这套“哲学系”,全都能满足。
这套书的宣传语这样写道:每本书的主题不从哲学术语出发,而是择取生活中偏“负面”的动词,以厘清那些“正面”的价值。
是不是有点意思?那么,所谓的“负面”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这些书名:
虽然简单从词意上看,都是比较让人忧郁、沮丧,或至少喜乐参半的词语,其实细细一想,这些都是人性,及人的日常遭遇。
如何解释周遭世界?
这段时间引发热议的“拼单名媛”,折射了一代人的欲望和不满足,这个话题可不就是包含了“谎言”“嫉妒”的行为么?再进一步,有许多分析文章说,这样的“拼单”正是对“炫富”的消解和嘲弄,某些角度来说,也是对消费主义规则的“不服从”。
由此,这套小册子所谈论的话题,一下子贴切起来。如果读完这个系列,就可以调用其中的理论,来解释周遭世界了。
让我们以最新出的第三辑,四册套装的哲学系,来试着“把生活的问题,装进哲学的口袋”吧!
第三辑的四本,以《坠入爱情》打头,其余三本分别是《恐惧》《嫉妒》和《死亡》。
有时候我觉得读库的编排蛮有意思的,其实这几本小书,恰好完整谈论了人生的三个核心问题:爱、欲、死。
在《坠入爱情》这本里,作者提出了一种强大的爱情理论:爱情并不是把自我馈赠给别人,而是借助别人发掘出一个新的自我。
在《嫉妒》这本里,有一句话似乎在暗暗呼应:真正的爱情并非炽爱(grand amour),而是挚爱(bon amour)。人之所以不嫉妒,是因为他尊重被爱者。
而在《死亡》里,又有这样开阔的句子:哀悼(faire son devil)的意思,就是“甘心失去”。
请注意,这套书虽然有同一个主编,却都由不同的学者写作,但他们之间的共振和呼应却如此强烈和谐,让人不得不在阅读时感叹:体量这么小的书,却有一股贯穿始终的大能量。这是写作之美,也是编辑的力量。
爱情是一种顽固的冒险
回到书本身,其实“爱、欲、死”的讨论即便在每册百页左右的规模里也毫不狭隘。
《坠入爱情》里,从“忠于自我”出发,到“寻找另一半”,最后是“守护爱情”,末了附赠一节“幻想”,把整个“爱情”的幻象感升华了:
坠入爱情
8.2
[法] 萨布里纳·切尔奎拉 / 2020 / 新星出版社
爱情创造出幻觉,同时也为我们创造出新的事实,这背后其实是同一种创造性:它让我们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用一种不同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而且,爱情绝非用幻想来逃避现实,它是一种现实的创造者。
书中引巴迪欧的话说,爱情首先是一种“长期的建设”,一种“顽固的冒险”,它在这个世界铺展开来并持续存在,时间、现实、距离,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止它发生。
然后,又有波德莱尔的发言:否认一见钟情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要承认一见钟情,就必须相信命运具有一定的弹性,那就是所谓人的自由。
歌剧《卡门》里这样唱:“爱情是波西米亚流浪者的孩子,他从来从来不遵守规则”,尽管没有规则,但《坠入爱情》这本小说却不断用书影音里的事例提醒我们爱情里的各类秘密。
这些书影音里有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有可能想不到的德勒兹、笛卡尔、傅立叶,也有我们熟悉的罗兰巴特、菲茨杰拉德和萨德侯爵。至于这份名单,编者非常贴心地做成了附录,一本书,指向更多的书。
嫉妒是爱情的终点
顺着爱情,我们走到《嫉妒》。在“渴望得到”这一章里,一句“嫉妒是衡量爱情之强度的标尺”,瞬间点醒了我们关于吃醋的回忆。
嫉妒
7.4
[法]菲利普·方丹 / 2020 / 新星出版社
关于嫉妒,书中提出了一个经典的辩题:嫉妒者比不嫉妒者爱得炽热,不嫉妒者则比嫉妒者爱得真挚。
当我们追问,本该愉悦的爱情,怎么会有这么阴沉的嫉妒情绪时,我们就会掉入“占有”的陷阱。书中用小说《女囚》举例,讲述了“占有”的极端情况,揭示了占有最终会变成想占有他人者给自己下的圈套。戈达尔的电影,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此时都变成作者笔下佐证的有力论据,层层推进的分析过程,不亚于阅读一场推理。
书中引用德勒兹的话,阐述了嫉妒和爱情之间深刻的羁绊:“主观上看,嫉妒比爱情更为深刻,它包含了爱情的真相。……嫉妒是爱情的终点,也是定局。”
如果嫉妒是终点,那终点的终点是什么?
都说“爱比死更冷”,又说,死了就不再有爱和欲,“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没人能跟死亡和解
现在,我们来到《死亡》面前。
死亡
7.9
[法] 玛丽–法郎士·阿兹布鲁克 / 2020 / 新星出版社
死亡真是太难谈论的话题,《死亡》自己都引用扬科列维奇的表述,认为“死亡无法在叙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书里有另一句宽慰人心之语:没人能跟死亡和解,但每个人都能找到一条出路,跟逝者和解。(彭塔力斯《穿越阴影》)
不过,“爱欲死”的终极话题,是“死”吗?其实我们不妨先跳出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恐惧》。
哲学系第三辑之所以好玩,正是因为这四个话题互相辉映。你看,我们面对爱情,面对欲望,面对死亡时,最大公约数是什么?正是《恐惧》。
理性的恐惧
如果说前面的三个概念多在个体层面打转,那《恐惧》将要升华这样的局面,书里写道:“恐惧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情感,甚至也不是纯粹主观的:它令我不仅对‘存在于世’,也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抱有疑问;毋庸置疑,它融合了每个个体的生命。”
由此,作者认为恐惧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或许你可以选择不去爱,不去嫉妒,甚至不在活着的时候考虑死亡,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面对或大或小的恐惧,即便是漫画里的“超级英雄”,也不例外。
恐惧
8.0
[法] 斯蒂芬妮·福尔默–贝蒂–乌特尼 / 2020 / 新星出版社
这一册里,电影《穆赫兰道》《剪刀手爱德华》或小说《生活在别处》,都被用来举例恐惧与我们的关系。好玩的是,虽然这本书里列举了“恐惧虚空”“恐惧选择”“恐惧死亡”等恐惧类型,最后的落点却是“恐惧有理”。
《恐惧》的终章认为,理性的恐惧,是对更美好未来的希望。懂得适度恐惧,反而能够收获更好的结果,因为你变得放低期待,能承受更坏,更尽力一搏,更清醒,更可能有收获。
人们的生活在于平衡,而不是非此即彼。由此倒推,理性的恋爱、理性的嫉妒和理性对待死亡,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更有做人的尊严,至少不走极端,不歇斯底里。
你看,哲学真的不难,经过这一套口袋本的思维训练,再去想周遭的事情,都可以举一反三。
套用《坠入爱情》里那句话,阅读哲学(原文为“爱情”)大概是一种双重诱惑:既俘虏了我,又吸引了我。
【本文发表于“读库小报”,原址:既被俘虏,又被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