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工学院
正值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道德月,为了加强学院学子的学术诚信意识,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策划了“恪守学术诚信,坚守学术道德”学术诚信主题系列活动,内容包含线上学术诚信知识科普、线上学术诚信短诗征集大赛、线下新生学术诚信主题讲座、线下科研诚信“火眼金睛”等,但由于疫情等多方面的影响,线下活动及其联动的线上学术诚信知识科普等活动都没有如期的展开。于2022年10月29日开展了体现学科特色的学术诚信短诗征集大赛,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会面向全院师生征集学术诚信短诗,内容需包含化学相关字段(如化学元素、专业名词或术语等),同时诗意要对学术诚信有正向的反映,鼓励参赛同学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知识、创意以及文字功底进行创作。
主题活动安排
学术诚信短诗征集大赛
活动开展以来,共发布推文3篇,累计转发量近70次,累计阅读量达2400余次,共收集到优秀作品近20篇。经过组建评审团从创新、立意、语言等多方面进行初审选出14篇优秀作品进入投票环节,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优秀作品:
一,
硫酸铜的蓝,铋晶的银
绮丽的色盖不住我眼底
是你一如既往的“锌”
诗意:硫酸铜色是海的色,湛蓝的极致浪漫,铋晶不一样,他是冷酷的骑士,闪着凌厉的银光,高雅又神秘。但他们都太单调了,让我目不转睛的还是你跳脱的脑袋,与旁人本质上迥异的创新感,新鲜的思维是什么颜色呢?我不得而知,但是一定是吸引我沉醉其中的曼妙。
二,
《诚信》
诚当为金,化院学子守初心;
信亦成银,锌河万锂总关情。
解析:金和银的化学性质都十分稳定,无论是高温还是强酸都不会将其氧化。本诗将“诚”比作“金”,意在表扬化院学子不忘初心,言必信,行必果的优良品质。将“信”比作“银”。以“锌河万锂”代替“星河万里”,不仅带有丰富的化学色彩,还能彰显出化院学子始终心怀科研信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
三,
柱层析
迢迢岁月柱层析,
寒来暑往人未移。
唯有杂质可过滤,
诚在心中重万金。
解析:柱层析是化学里最常见的分离手法之一。前两句中,该诗以柱层析为载体,描述了化院学子在试验台前勤奋实验,不畏夏暑冬寒为自己的科研事业奋斗的昂扬姿态。后两句巧用柱层析的特性,将“诚”的万金之重与“杂质”的分离之易做对比,落脚点在于“诚”,强烈突出化院学子对诚实守信的重视,并号召广大青年学子言而有信,行之有诚。
HUST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呼唤诚信学风永驻校园,营造科研诚信良好氛围,培养恪守学术道德、踏实优秀的科研人才,由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会、硕士2203班党支部共同承办的“与诚信相喻”学术道德月主题活动于10月22日顺利开展。活动主题为“奋进新时代,‘喻’见诚信月”。
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为参与游戏。总共设立了五个游戏(“学术比划猜一猜”、“学术词汇知多少”、“学术飞花令”、“学术版谁是卧底”、“学术版吹乒乓球”),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参与哪些游戏,最后根据完成游戏的数量决定其抽奖次数(完成三个游戏抽奖一次,四个游戏两次,五个游戏三次)。奖品分为一、二、三等奖及参与奖,均为华科校园周边。活动以轻松有趣的形式向广大研究生传递学术诚信的精神内核。
主题活动安排
学术诚信游戏环节
游戏“学术比划猜一猜”中,同学们两两组队,一人负责表演,一人负责猜词。所有的学术词汇都是大家较为耳熟能详的成语。由于表演的同学有时需要做出略微夸张的肢体动作,该游戏的现场始终气氛融洽,笑声阵阵。
游戏“学术词汇知多少”中,同学们通过抽取游戏纸条,并对其上的文字内容进行补全及解释。由于拥有两次用手机查找的机会,同学们基本上都完成了该游戏。不少同学都表示自己的学术知识量得到了提升。
游戏“学术飞花令”由两名及以上的同学共同完成,首先由工作人员引导同学进行关键字的抽取,接着参与人员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用包含关键字的古诗词、成语或者文言文轮流回答,直到有同学回答不出为止。该游戏较为考验参与同学的语文功底,既有一轮就出胜负的快速之局,也有十轮以上的焦点之争,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游戏“学术版谁是卧底”中,参与的同学们大多数都能够仅通过一轮的描述将卧底找出。但也有部分卧底同学通过模糊自己对于词汇的描述、拉拢不坚定的其他参与者等手段,经历了多轮的考验并留到最后取得了胜利。
游戏“学术版吹乒乓球”中,参与的同学们热情高涨,有凭借优秀肺活量一鼓作气完成游戏的选手,也有精通技巧优雅完赛的选手。在六个乒乓球的挑战中,大多数同学可以成功三个及以上,但也存在时运不济六个都吹错杯子的情况,现场氛围热烈但有序,在趣味游戏中大家感受到了学术元素的多姿多彩。
本次活动由五个小游戏组成。学术版谁是卧底,以同学们耳熟能详的“谁是卧底”的游戏方式,让同学们熟悉了与学术诚信有关的词语和成语,丰富了同学们的语文词汇量;学术飞花令,在我国古代传统娱乐项目“飞花令”的基础上稍作改动,与当下的诚信主题有机结合,既考验了同学们的诗词和成语词汇量,又既弘扬了中华诗词传统文化,还以趣味性的方式弘扬了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学术版吹乒乓球,是对同学们学术基本知识和体力的双重考验,既需要同学们对学术相关的词汇有着基本的了解,也需要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一定的技巧,是对同学们学术性与灵活性的一种锻炼;学术比划猜一猜,需要同学们在不发声的情况下用肢体语言对所给词语进行描述,既考验了同学们之间的默契,又锻炼了同学们的行为表达能力,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同学们对学术诚信的印象;学术词汇知多少,该小活动不仅促进了同学们学术诚信的养成,还让同学们对各专业的英文学术词汇进一步加深了印象。本次活动举办非常成功,内容设计合理并且新颖,现场参与人数众多,大家热情高涨。
HUST
抽奖环节
同学们在玩完游戏并签退完之后,便开始进行紧张刺激的抽奖环节。虽然大多数同学获得的都是参与奖以及三等奖,但也有少数幸运儿成功拿到了二等奖和一等奖,并引发了周围同学的欢呼。
本次活动最终获得了大家的广泛好评,不少同学表示游戏的内容和机制设计得很有新意,奖品也十分丰富。并且通过参与游戏的形式,加强了自己对于学术道德的理解。
HUST
人文学院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科研诚信是学术发展的基石,是科学创新的底色。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道德月活动”正稳步推进,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华中科技大学建设学术诚信校风的要求,人文学院特举办学术诚信交流会。通过邀请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的优秀研究生与大家进行交流,介绍学术纪律要求,分享科研方法和经验,帮助研究生同学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念,培养严谨的学术规范意识,在人文学院形成踏踏实实做科研的良好风尚。
主题教育安排
“国奖育人,精神传承”活动
11月14日晚7点,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道德月暨人文学院“国奖育人,精神传承”交流分享会在东五楼322会议室顺利举办。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吕涛宇、刘静、艾云利从学术研究、生活实践等方面给同学们进行了经验分享。李昕玥主持了会议。
吕涛宇以“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同学们应当:每日精进,每天都要有进步;合理规划,做好每天的计划;适度适量,切不能操之过急;学会休息,认真休息认真玩;做好自己,只做自己的事。
随后,他从选题来源、写作的讨论、小论文与大论文、投稿与发表四个方面和大家分享研究生学术方面的经验。研究启动前要多思考研究基础、选题价值等要素;文章和时事相结合,要认真对待课堂小论文,关注学界研究的前沿动态;把写作放在平时,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阅读和写作,早点准备;开完题就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不要拖延。
刘静以“慎思笃行,臻于至善”和“砥砺深耕,做孜孜不倦的求知者”两句话展开讲述。她首先提及自己研一时期沉心阅读的喜悦和欢愉,谈到要发掘自己的学术根据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深耕。其次,针对学生工作,她表明自己的学生工作集中在党建工作这一块,鼓励同学们要在熟悉的基础上获得自豪感,找到感情上的联系。同时,刘静也提醒大家文字功底是最基本的功底,要多观察多学习。
最后她向大家分享了“如何为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认为这三点是我们需要去求索和思考的问题,无限的可能性与无可能的矛盾性到个体最终实现的可能性,希望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做好自己,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艾云利从个人生活和研究学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她开门见山地指出:“要想明白你怎么活,你的生活你满意吗?每天是否过得快乐?”“先让自己的生命体验符合对生活的期待,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艾云利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告诫大家要多阅读、多思考,也要活得开心、学得开心,同时不要给自己做限定,要明白自己是不断变化着的。
关于论文投稿,艾云利表明要有自己的“野心”:先看顶级刊物,明确自己论文的水平,参考编辑意见不断精进;养成定期看公众号的习惯,了解前沿问题获得咨询;不要把学术研究和个人生活分开,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决个人生命中的一些困惑;积极和导师、博士师兄师姐进行交流,勇于把论文发给别人看。
答疑解惑环节,在座的同学踊跃提问,就自身所遇到的切实问题向三位分享嘉宾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问题涉及如何保证学术规范、如何写好文献综述、如何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如何处理海量文献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各位国奖获得者从个人经验出发,作出了全面、细致且专业的解答。
最后,全体与会成员合照留念。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道德月暨人文学院“国奖育人,精神传承”活动圆满结束。
HUST
总结
学术诚信是一名学术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时刻坚守底线,做学术诚信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人文学院国奖分享会总体围绕“恪守学术底线,养成良好学术心态”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有利于规范广大研究生的科研纪律,保证学术创新与健康发展。
HUST
体育学院
11月20日,由华中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学习、学问、学术—学在体育”学术知识讲座顺利召开。讲座以“学习、学问、学术—学在体育”为主题,以提升科研能力,担当时代责任,展现“有思考,有本领,有理想”的体育人风貌为核心理念,特别邀请曾洪涛教授、郑君怡教授、胡月英教授、张梦圆同学为演讲嘉宾,共同探讨体育与人文、健康、教学与科技融合等前沿热点问题。本次论坛得到华中科技大学体育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校研究生会大力支持。
主题活动安排
知识讲座
上午9时整,“学习、学问、学术—学在体育”学术知识讲座开幕,华中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井玲老师,华中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群体办公室主任童胜玢老师,华中科技大学青年博士刘珵老师,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会学术部负责人邓梁鑫芸同学等嘉宾出席讲座。
讲座进行,郑君怡老师作为第一位演讲嘉宾,给我们带来了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如何开展交叉研究—公共(体育)政策分析,采用互动的形式,结合相关论文分析生动的与我们介绍分享了学科特点与基础、政策分析及三个基础模型等,最后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一句话“白马长枪飘如诗,鲜衣怒马少年时”,受益匪浅。
张梦圆同学作为第一位学生分享嘉宾,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心得。从研究的经历:如何阅读、精度文献,整理手上的素材,如何搭建逻辑框架,创新点的研究概括与体育期刊因子的排名等。“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与我们共勉。
胡月英老师,从“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热点与趋势”为我们分享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背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热点(课程思政、结构化教学、健康效益、课外体育),分别从高危行业、教育行业、朝阳行业对未来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寄语。以历史之鉴,反思现在的体育教育,健康情况,让我们受益匪浅。
曾洪涛老师作为最后一名演讲嘉宾为我们带来了“智能体育工程前沿热点”,对智能体育工程进行了概述,主要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让我们感知原来科技就在体育中间,生生不息的发展,我们也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助力体育事业而骄傲。同时也阐述了智能体育未来的主要问题,如:大众体育化服务与隐私保护问题等,与对未来新竞技体育运动等发展做出了展望。
听完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彩演讲,我们都深有启发,由于时间关系,很遗憾没有进行提问环节的交流,但是听了老师与同学们的精彩讲座,大家一定都受益匪浅,对体育这个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有了更加坚定的目标。
本届讲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全程网络直播。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新时代的理念、形式与方法,着力提高体育学生学术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挖掘体育交叉学科的价值内涵。
HUST
外国语学院
为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增强研究生学术诚信意识,外国语学院于11月13日晚19:00在科技楼南楼109教室开展了“术有道,诚胜金,真为人”学术知识竞赛。本次学术诚信主题活动的出席嘉宾为外院研究生班主任薛文婷老师、研究生辅导员曹君怡老师。本次活动由外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周凤洁主持,各专业研究生积极参与。
主题活动安排
学术诚信短诗征集大赛
本次学术诚信主题活动包括“以诚之心”,“行己之路”和“撷吾之果”三个环节。
在“以诚之心”环节,同学们各自讲述了对于学术诚信的最初印象和见解,活动在有序的讨论中展开。
在“行己之路”环节,薛文婷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她在学术道路上的宝贵经验,包括学术时间分配,学术科研经历和学术训练方法等内容。同时,在这一环节中的互动问答阶段,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如各年级研究生如何开展日常学术和学习活动等问题,她也给予了详细的建议和指导,并殷切嘱咐同学们珍惜当下时光,为未来成才蓄力。
最后是“撷吾之果”游戏竞赛环节,包括学术常识抢答和英文版你划我猜两部分内容。全场研究生被分为A、B两组进行组间PK,研究生班主任和辅导员分别作为两组带队老师。在激烈的学术常识抢答环节,两队队员各显神通,充分显示出了丰富的学术常识积累。这一环节B组以2分之差暂时占据领先地位。排名公布后两组随即进入到了竞争更为激烈的“你划我猜”中,在这场想象力与学术相关词汇存储量的比拼中,A组领先B组3分,成功扭转了之前的败势,取得游戏环节的最终胜利。
最后,活动主持人周凤洁总结本次活动,她向研究生班主任、辅导员老师以及全体参与者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并带头倡议在今后的学术实践中时刻严守学术诚信防线,务必做到有信于自己、无愧于学术。
全体活动参与者通过本次的学术诚信主题活动了解了论文检索技巧、学术不端的种类和危害等学术基本常识,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学术诚信意识。至此,外国语学院“术有道,诚胜金,真为人”学术知识竞赛圆满落下帷幕。
HUST
图文 | 各院系研究生会
整合 | 徐秋朦 唐雨辰
编辑 | 高力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