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专门提及,“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基层文化设施和文物管理人员”。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随后,各个时期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中继续对此不断给予强调,表明党和国家对乡土文化能人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积极作用的充分肯定。当前,要将青年人才聚起来、用起来、留下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青年人才队伍,以多元化青年人才为支撑,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青年人才工作队伍,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
青年乡土文化能人是指扎根基层、在文化领域拥有专长的各类青年文化人才,可分为工艺美术类、表演艺术类、文学创作类、通俗文化研究类、文化传承类、文化活动组织类、公益性文化类和综合类等类型。我国目前开展青年乡土文化能人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一是青年乡土文化能人的特点、培养机制、政策扶持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二是青年乡土文化能人总量较少、质量不高、后继乏人;三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更新慢,获求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的愿望不强烈;四是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还不够完善。
8月22日至26日,中国青年报社推出了以“奋斗正青春 以才著华章”为主题的“青年人才周”系列活动,正在书写新时代的“青年有才”故事。值此之际再度审视“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需要多措并举培养更多扎根基层的青年乡村文化能人。
以开放的态度吸引青年乡土文化能人扎根基层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土文化能人。用好乡土文化能人,还需要秉持开放的态度,在本土人才走出去的同时学会引进来,充分利用乡村新乡贤、能人精英等乡土人才和文艺团体,扭转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空心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还要引导社会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文化振兴过程,组织文化部门和艺术团体深入乡村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怎样留住并吸引青年乡土文化能人回乡创业呢?乡村市场潜力巨大,政府的人才发展战略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下乡,双创基地可以设在乡村,比如一个庄园开设一个总部,一个庭院设置一个总部。或者一些从事软件开发的IT行业,也可以适当地进入村庄,因为只要把信息基础设施、比如宽带装进去之后就基本能满足办公条件,某些公司或适合的特定部门也就可以搬到农村。把智创、文创、农创等引入乡村。
搭建青年乡土文化能人培训交流的平台
即便在本地已经算是文化能人,乡土文化能人也同样面临着持续提高、防止艺疏的问题,也面临着全面提高、避免“短板”“短腿”的问题。简而言之,乡土文化能人的长久文化事业,离不开乡土文化能人的持续专业学习。这也就要求应该经常组织开展面向青年乡土文化能人的培训和交流。政府可以出面邀请高水平的文化名人和民间艺人为本地的青年文化能人和文化积极分子授艺支招。政府还可以牵头定期组织举办会演、调演、比赛之类的活动,为各类青年乡土文化能人一展风采、同台竞技、互相学习提供平台和机会。
充分发挥青年乡土文化能人在乡村文化振兴创新中的作用
一方面,要发挥青年乡土文化能人在短视频和直播中的作用。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一批批掌握数字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青年人变身“新农人”,投身农业农村发展。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是乡村振兴中的一道新风景。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动关于数字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先锋计划”2022年度工作方案》,提出要以推进72个共建先行县数字技术转化应用、农业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县域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求,突出需求导向、双向匹配、实践转化、长期合作,通过线上学习、集中培训、咨询问诊、一县一策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类学习资源;培育一支具有数字思维能力、服务农业产业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和青年乡土文化能人。
另一方面,要发挥青年乡土文化能人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艺术是永恒、无价、可持续发展的。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把自然呵护得更加自然,就要用更加永恒的文化艺术融入乡村建设中。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需要人才来推动落实。青年艺术人才作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乡土优秀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发挥作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特别是青年艺术人才可以把乡土的内生智慧与创意设计相结合,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将乡村艺术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助力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特色品牌。
(王克修,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