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深度好文】如何判断可说的食色、娱乐?

网络 2022-11-24 16:03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从个体角度还算容易,至少比从群体角度要容易得多,但这个容易是相对的,而且要建立在你本身是个什么样的人的基础上。

从对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接受程度上看,人基本可以被分为两类,即“物质接纳型”和“物质抵触型”。如果用数值来表示,假设数字10代表对物质的消费和享乐的拥趸,数字0表示对这些的厌恶者,其间的一二三四五一路分布过去,世上的人差不多都能在这个区间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你也可以给自己打个分,是5是6还是7,按照你对自己的描述,估计6、7之间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你如今想回头,向0的方向挪一挪,但是却发现社会大环境(以及你的某些本能)在鼓励你或者说是怂恿你煽动你引诱你往10的方向走,故而有了本问题。

面对问题,一般从两方面着手,治本和治标。先说治本。

小男人主义表现_享乐主义的主要表现是_四个主义表现

关于治本,从个体角度而言,其实可说的很少。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你面对的这个问题,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根本不成其为问题,或者说对他们的影响微乎其微。原因很简单,他们生下来就是“物质抵触型”的人,是属于0、1、2、3、4这个区间内的人。那些把你迷得晕晕乎乎的食色、娱乐,在他们身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他们天生就对这些产生不来多少化学反应。譬如你说的“大学舍友们都打游戏,我偶尔打了一盘,感觉又要一发不可收拾,看到街上的男男女女们,心里又蠢蠢欲动”,你这样说给他们听估计他们会很不理解。这种对于物质诱惑的绝缘性,是一种天赋,也就是一种本。从这个角度而言,治本根本无法实施,因为人无法打回娘胎重造。

四个主义表现_小男人主义表现_享乐主义的主要表现是

接下来是治标。既然你需要从一种行为模式转为另一种,但你自己又对那种想要背离的行为模式有着与生俱来的迷恋——说白了,由于你的“本”还是属于物质接纳型区间的,所以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功利主义的计算方式,即利用某种行为模式给你造成的或有可能造成的损害来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去从事某种行为。譬如你自己也说“经历了痛苦和身体上的折磨,我承认这些对身体与心灵伤害太大了”,你可以有意地向自己强化这种观点和意识,这里提供两个角度供参考:

1. 钱财、时间、学业、前途上可能蒙受的各种损失。这个是大多数跟你差不多的人都会采取的方法,通俗点叫做“权衡利弊”,想想将来的回报和好处,眼前的诱惑也许是可以忍一忍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享乐主义的主要表现是_四个主义表现_小男人主义表现

2. 众人皆醉我独醒式的学习。你可以去看一些批判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书籍,譬如弗洛姆(心理学家)的主要著作、《娱乐至死》。看这些的主要目的在于让你知道,你如今对于消费和物质的这些迷恋,正是某些人(姑且将他们称为统治阶级)所期待的;如果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属于物质抵触型的人,不消费、不结婚、不工作、不生育,首先担心害怕的就是“他们”。你对物质的喜爱正中他们的下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你是落了他们的套,助了他们的势,巩固了他们的利益,同时还损害了你自身(学业、前途等)。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是不是少做些比较好呢?尤其当大多数人都深陷其中,而你却洞察了这些的时候,你的自我感觉会比较良好,这种我独醒式的学习和想法有助于跟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相抗衡”。

注:在研究和剖析“消费主义”的时候,请主要注意两点,a)who——哪些人将从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泛滥中最终受益,媒体、政府还是谁?b)how——那些人是如何让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泛滥并为之推波助澜的?这里请重点关注大众传媒,以及传媒背后的政府和资本团体,为此你可以读一些传播学、社会学著作,搜索著作时可以加上关键词“消费主义”,也就是consumerism。

最后,回到开头的话,仅从个体而言的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抗衡是可行和可操作的,尤其在你自身就是物质抵触型的情况下。但是群体性的抗衡,是很困难的,困难的原因不在于目前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高歌凯进和背后各方势力的撑腰,而在于这二者迎合了绝大多数人的天性。比较不幸的是,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5-10这个区间、也就是物质接纳型的人,而为什么会如此,我目前能想到的解释是物质的第一性,物质先于意识,人的意识根植于肉体。当然,这些都有待讨论。

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