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尿红细胞形态与尿酸碱度、渗透量有密切关系的新方法

网络 2022-09-25 13:16

尿红细胞的形态与尿酸碱度和渗透量密切相关。所以一定要注意鉴别。

1.红细胞形态

(1)正常红细胞:尿中未染色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淡黄色,直径约8μm。

(2)异形红细胞:尿异常红细胞的常见形式有:①大红细胞,直径>8μm。②小红细胞,直径棘细胞,细胞质常突出,突出至一侧或多侧,如出芽。 ④ 环状红细胞(子弹型红细胞),由于细胞内血红蛋白丢失或细胞质聚集,形似甜甜圈状空心环。 ⑤ 新月形红细胞,如半月形红细胞。⑥颗粒状红细胞,有胞浆颗粒间断性沉积,血红蛋白丢失。⑦红细胞缩小,多见于高渗尿。⑧鬼细胞,多见于低渗尿。⑨红细胞碎片。

2.血尿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分为3种。

(1)均质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大多正常,形态比较一致。整个尿样中不超过两种红细胞.

(2)异质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血尿):红细胞大小可变化3~4倍,尿中可见2种以上红细胞,如大红细胞、微红细胞、棘细胞等。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区分肾性和非肾性红细胞血尿。大多数人认为:

肾性血尿,畸形红细胞≥80%;

非肾性血尿,畸形红细胞≤50%,大部分红细胞为正常红细胞(或均质红细胞)。

近期,区分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的新方法有:①白细胞百分比法:即红细胞有一个或多个胞浆突起,以≥5%的环形细胞为标准。 ②血细胞比容曲线法:肾性血尿,呈不对称曲线,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静脉血MCV;非肾性血尿,血细胞比容曲线法是对称曲线,尿红细胞MCV大于静脉红细胞MCV。 ③流式细胞术:检测抗血红蛋白抗体或抗Tamm-Horsfall蛋白抗体染色的红细胞,以确定血尿的来源。

(3)混合性血尿:指尿液中存在同质和异质的红细胞。

3.血尿红细胞形态变化机制

(1)肾小球基底膜的作用:目前认为①肾性血尿:红细胞形态改变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红细胞通过病理时受压所致。肾小球基底膜改变 损伤、尿酸碱度和渗透压的影响 ②非肾性血尿:主要是肾小球以下和尿道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未受损受肾小球基底膜的挤压,因此形态正常,肾小管内的红细胞受pH和渗透压的影响时间短,变化不大。

4.参考值:医学教育网整理的各种尿沉渣检查方法参考值见下表。

直接检查法0-3/HPF,>5/HPF为镜下血尿。

尿沉渣主要成分表参考值

方法

红细胞

白细胞

演员

上皮

水晶

直接显微镜

离心显微镜

尿沉渣定量分析仪

定量分析板法

0~偶尔/HP

0~3/HP

0~12/μl

面包圈红细胞是什么_视频上加个红圈是怎么办到的_钉钉红圈 红圈营销

0~5/μl

0~3/HP

0~5/HP

0~12/μl

0~10/μl

0~偶尔/LP

0~偶尔/LP

0~1/μl

稀有

稀有

稀有

稀有

5.临床意义:红细胞形态分化有助于判断血尿是肾性还是非肾性。

(1)肾源性血尿: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源性血尿常伴有尿蛋白升高,但红细胞增多不明显,多见于伴有管型,如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2)非肾源性血尿:见于①暂时性镜下血尿,如正常人,尤其是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后的青少年。女性患者,应注意②泌尿系统疾病:如炎症、肿瘤、肺结核、结石、外伤、肾移植排斥反应、先天性畸形等。 ③其他: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伴血小板减少、DIC、高血压、动脉硬化、高热等;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等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疾病非肾性血尿的特点是尿红细胞增多,而蛋白质增加或增加不明显。

红细胞 酸碱度 平均红细胞体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