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时,商品受到的称赞程度和销售数量这些信息会左右我们的决定,然而却存在不法之徒通过虚假操作评价和销量来赚钱的情况!成都武侯地区的警察部门成功查处了一个从事此类违法活动的组织。
案件线索浮现
最近,成都武侯公安网安大队收到举报,说当地一家网络公司存在违规行为。这家公司通过网络招募人员,在电商平台上为“客户”的产品制造虚假评价,人为提升商品的点击和传播数据,并且会付费删除不利的网络信息。这种做法不仅误导了购物者,也扰乱了电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
警方展开调查
接到消息后,警方立刻组建了特别行动小组。通过四处了解情况,了解到这家公司在网络销售平台上开设了多个种类的店铺,发布信息想要和商家合作。商家联系他们之后,要到线下签订合作文件。公司会帮商家制作假的评价,让店铺的各项指标看起来更好,这样就能提高好评度和销售量。这种做法让买东西的人不容易知道商品的真实状况。
团伙分工明确
专案组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个犯罪团体的职责划分十分清晰。有技术人员负责维护网络系统,保障“刷量控评”活动的正常开展;有刷单负责人对接中间商和“刷手”人员,策划“水军”行动;还有财务人员处理相关款项的收付。他们仿佛一个高效运转的非法系统,持续向商家输送虚假的服务数据。
实施抓捕行动
专案组在摸清这伙犯罪分子的内部结构和掌握确凿犯罪材料之后,9月21日,在该地区某栋办公楼的第八层实施抓捕计划。成功将核心成员杨某、刘某等共十五人悉数控制,并且查获了十多台电脑、二十多部手机。警方行动敏捷,使得这个扰乱市场环境的犯罪集团最终落网。
涉案金额惊人
经过调查,这伙人给五百多家店铺进行了上万个单子,涉及金额达到六百多万块钱。这么大的数目和众多的订单,能够看出他们给市场带来了很坏的影响。这不仅伤害了买家的权益,也使得正常做生意的商家承受了不公平的竞争压力。
警方发出提醒
有关部门告诫民众,虚拟世界并非不受法律约束的地方。那些假扮成普通人的不法分子,从事的危害网络环境的行径,已经严重破坏了商业环境的正常状态。依照法律条款,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将面临应有的法律后果。网络用户不要被所谓的“在家工作”所欺骗,从而充当这些不法行为者。大家需要增强法律观念,共同维护一个安全稳定、秩序井然的网络商业环境。
你是否见过有人用虚假手段制造流量,操纵评价呢?我们提倡真实互动,请大家支持这篇文章,点击喜欢,转发给更多人,同时在讨论区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