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理应成为记录美好生活的场所,但现如今却充斥着各类假冒伪劣商品,以及那些缺乏品牌、生产日期和厂家信息的“三无”产品。众多消费者对此表现出了浓厚兴趣,那么,这些现象背后究竟潜藏着怎样的深层问题?
制假现象泛滥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制假售假的情况比较普遍。输入“名牌手表”、“原厂正品”、“纯手工打造”等关键词,就能轻松找到许多展示假奢侈品或自制“名牌”化妆品的视频。比如,抖音上就有用户发布的自制化妆品视频收获了超过5000个赞,这类视频并不罕见。这些视频的创作者常常会在自己的主页上留下微信账号,他们通过私下交易的方式来获取丰厚的收益。
化妆品仿冒严重
记者在采访现场留意到,部分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所佩戴的腮红外壳,其设计风格与国际知名品牌拉杜丽的产品颇为相似。在与扮演顾客角色的对话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口红的价格范围在68元到128元之间,并且还分为不同的质量等级。另外,销售人员还宣称这些口红都是经过纯手工精心制作的。卖家提到,这些商品的主要成分是蜂蜡和橄榄油,而高级版本则使用了纯植物精油,然而,与正品相比,这些产品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在品质上也难以得到保障。
仿冒商品多样
许多消费者在短视频平台上销售与知名品牌相似的皮包、手包、运动鞋等商品。比如,在快手APP里搜索“奢侈品”,就能找到一位拥有2.9万粉丝的用户,他发布的329个作品主要是展示与知名品牌相似的皮包等商品,而且在其作品的评论区还附上了自己的微信号。此外,他所规定的退换货条件颇为严苛,商品若非质量问题,便不得退换;即便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也仅限于更换同款式的商品。
躲避审查手段
为绕过审查,众多商家转而使用多个账号同步发布视频,并且彼此间交流规避审查的策略。据了解,快手仅作为推广的渠道,而实际的销售工作主要在微信上进行。即便某个账号被封禁,其他账号仍能继续运作。在投放广告时,讲述吸引人的故事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一旦视频走红,其曝光度也会相应提升。商家们想尽办法,努力使这些仿制品能够拥有更宽广的销售渠道。
消费者心态剖析
尽管消费者清楚这些仿冒产品的真实情况,但仍然决定购买。这主要因为它们在价格上的明显优势,仿冒品的售价通常只有正品的一到五分之一。他们心想,只需投入极少的费用就能得到名牌的外观,而且别人很难察觉。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仅仅是为了满足短暂的虚荣心,便选择了购买这些假冒商品。
平台应对举措
抖音对于用户制造和销售假货的态度非常坚决,明确提出“一旦发现,立即采取措施并实施封禁,绝不手软”。他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拦截,同时在系统自动审核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审查。尽管快手目前尚未对外透露具体的处理方法,但预计也会采取相似的措施。然而,在记者完成稿件之际,许多相关视频仍在各大平台上广泛流传,这一现象表明,该平台在管理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你思考一下,短视频平台有哪些方法能够有效遏制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若这篇文章对你有所触动,不妨点个赞,再把它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