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电商的双十二促销活动看起来非常热闹,但实际上,其业务增长状况并不理想。在这种背景下,快手却主动进军信贷市场。那么,是什么促使它采取这样的行动?
信贷业务初登场
2023年刚开头,就传出了快手涉足信贷业的新闻。到了2024年3月,快手通过股权交易,成功拿到了小额贷款的经营执照。4月份,公司完成了注册信息的变更,把名字从“欢聚小贷”改成了“广州快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这一连串的动作,显示出快手对金融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打算在信贷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用户情况存难题
快手用户众多,但很多人贷款条件不好。业界普遍觉得快手在金融方面基础薄弱,信贷业务还在起步阶段。而且,有关在快手上被诱导贷款、被贷款广告误导的投诉接连出现,这也表明快手在金融市场上的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电商与信贷关联
业界普遍认为,多数大型企业终将进入金融领域。2018年,快手电商平台诞生,并迅速采用了一种将短视频与电子商务融合的创新模式。到了2024年的第三季度,尽管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占比达到了56.6%,电商的GMV也达到了3342亿元,但增速却明显减缓。电商业务正面临衰退的压力。在这个时候,转向信贷寻求增长,就显得并不令人意外。
信贷业务有期望
电商增长放缓,快手把目光投向了信贷市场,寄希望于它能成为新的收入来源。信贷市场潜力巨大,但合规和市场风险也不容忽视。快手用户多来自基层,其中不乏年轻人,他们对贷款的需求可能不大,而且逾期风险较高,这些都给信贷业务的推广增加了不少挑战。
市场信任待突破
人们对互联网贷款存在担忧,尤其是当利率攀升至35.99%的情况。快手若想涉足信贷领域,必须先获得用户的信任。用户信任是业务顺利开展的关键。若缺乏信任,将难以吸引用户使用信贷服务。
未来发展看能力
快手的信贷业务能否成功,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当前,电商和直播业务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转型策略能否奏效,关键在于对用户需求的精准理解和金融科技的运用能力。展望未来,快手若想妥善运用信贷这一工具,应对风险和挑战,将其转变为增长动力,还需不断付出努力。
大家对快手强化信贷业务拓展,是否能够真正助力电商平台增速减缓的问题得到解决,意见如何?欢迎积极留言、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