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非常盛行,然而,里面却满是那些不务正业、价值观扭曲的人。他们为了吸引眼球,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这情形真是让人深感忧虑。
虚假浮夸之风
直播和短视频行业里,虚假夸张的事情很常见。为了吸引观众,不少主播夸大了事实。2023年,有位美妆主播在推销产品时,说某款粉底液能让人的脸立刻变得不一样,但实际上效果差距很大。顾客买来后觉得和宣传不符,感觉被误导了。还有那些美食博主,为了吸引眼球,说某家小店是“最美味”,但去吃的顾客大多都很失望。
这种夸大其词的行为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扰乱了网络秩序。若持续如此,消费者对网络广告的信任将面临挑战,优质内容可能被忽视,这对行业的良性发展是不利的。
秀下限博眼球
在众多信息中想要引人注目,有些人却选择了极端方式。比如,那位在快手上自称“大孝子”的人,拉着年迈的奶奶进行另类直播,用给奶奶买卫生巾的行为来吸引眼球。许多网友看了后,都觉得这种行为道德败坏,是对老人的不尊重。2022年,类似这种极端的行为并不罕见,有些人甚至在直播中故意扮丑、恶搞,做出各种古怪举动。
这种低俗的表现缺乏积极意义,散播了消极的价值观。特别是青少年在目睹此类行为后,可能会形成错误的观念,误以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关注和赞同,这对他们价值观的塑造是不利的。
消费亲情悲剧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人竟将亲情的悲剧作为消费对象。记得那个9岁的小女孩在直播中宣称“妈妈已经火化,给我一万个赞吧”,这一事件曾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亲人离世,本是人生中的重大悲痛,却被当作博取赞许的手段。这种将悲伤转化为吸引眼球工具的行为,实在让人感到心寒。到了2024年初,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名博主在家人去世的视频下向网友暗示进行打赏。
消费亲情的悲剧违背了人的本性和道德规范。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已故亲人的不敬,而且会使社会氛围愈发冷漠,同时也会严重损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低龄化问题堪忧
直播和短视频的风潮正逐渐向低龄群体蔓延。许多孩子受到网络的影响,过早地踏入了直播领域。调查数据显示,在部分短视频平台上,未成年用户的比例正逐年增长。有些孩子放弃了学业,全身心投入直播,渴望迅速走红。例如,有个11岁的学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制作搞笑视频,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滑。
孩子们的价值观还未定型,若过早接触深奥的网络世界,很容易失去方向。在这个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若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可能会对其未来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少问题。
平台监管不力
央视曾公开指出短视频平台上炒作炫耀未成年怀孕现象,平台虽已开展清理工作,但网络中的混乱状况仍旧未得到有效控制。2023年,快手平台删除了5.1万条问题视频,封禁了超过1.1万人,然而不久后,新的不良内容又接连出现。部分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对违规内容采取了放任态度。
网络乱象频发,平台监管不严是关键原因。若缺乏严格审查和管控,不良信息便会泛滥。平台有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完善的审查体系,并迅速处理违规账号及内容。
加强监管引导
为了解决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领域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需强化监管力度。对于恶意炒作、低俗话题、故意炫耀财富等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的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惩处。此外,家长们应当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教会孩子辨别网络信息的优劣,确保他们远离有害内容。
多方协作是关键,方能打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直播与短视频应成为传播积极能量、分享优质内容的渠道。大家都在思考,如何更高效地整治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乱象?不妨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