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暴频发的现状
在社交媒体上输入“网络暴力”一词,会涌现出众多网友分享的亲身遭遇。自媒体人林怡就曾多次遭受网络暴力的袭击。网络中,像她这样的受害者众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和职业各异,网络暴力如同“幽灵”般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横行。
创作者的应对心态
林怡遇到网络暴力时,她会努力调整心态。她对自己的价值深信不疑,恶意攻击无法动摇她,有时她甚至会用别人对她的侮辱来开玩笑。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此,面对汹涌的恶意,很多人感到难以招架,一些心理承受力较弱的创作者因此崩溃,不敢再在网上发声,身心遭受了极大的痛苦。
网暴产生的原因
网络匿名性为网络暴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众多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怨气纷纷投射到网络空间。加之,平台商业属性和推荐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一现象,那些能吸引眼球的恶意言论获得了更多关注,进而加速了网络暴力的产生与传播。这导致网络环境愈发恶劣,受害者则在舆论的风暴中承受巨大痛苦。
平台应担的责任
专家指出,平台在内容监管和流量调控上承担着阻止风险扩散的重要责任。抖音的“反网暴项目组”成员子豪和他的团队已经深入研究了三年。他们致力于保障平台的有效管理,力求为用户打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然而,在执行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不少困难。
抵制网暴的措施
当前,众多平台运用大数据和人工审核,尽早发出警报,力求在问题萌芽阶段便将其控制。子豪的工作主要是对系统筛选出的信息进行评估。对于存疑的内容,微博会采取较为缓和的处理手段,避免激起新的舆论风波。尽管这些做法已取得一些效果,但新型网络暴力手段频出,使得应对挑战的难度持续增加。
全方位的保护与治理
平台会对遭遇严重网络暴力的用户实施电话沟通。以子豪为例,他曾帮助不熟悉手机操作的老年人开启安全保护措施。同时,不少平台设立了“防止网络暴力区域”,并强化了用户教育。抖音就是一例,它倡导用户加入抵制网络暴力的活动,还制作了相关短视频,全面加强了对网络暴力的整治。
您认为当前这个平台的应对网络暴力的措施能彻底解决问题吗?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另外,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