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买抖音赞网,快手赞1块钱200个

爱收集资源网 2024-05-09 16:11

这是寻瑕记第117篇文章。

如果你在知乎上提问,“如何看待知乎4.34亿美金F轮融资由快手领投,百度跟投?”

排名第一的回答来自知乎创始人周源,回答的末尾披露了这样的一个有趣的细节:

“去年和宿华出席一个例会。席间,我发觉宿华在用大号刷知乎,而我在用大号刷快手,频次都还不低……(相视一笑)。两个月前,中午吃盒饭,差不多一小时,我们把合作定了出来。”

排名第二的答案来自领投的快手:

“希望快手能同知乎一样,带老铁们发觉更大的世界~”

与交易双方的一团和气不同,匿名用户区呈现出另外一种画风:

匿名用户一:曾经,玩抖音的看不上玩快手的,玩微博的看不上玩抖音的,玩知乎的看不上玩微博的,结果,知乎最新一轮融资,快手领投了。

互联网鄙视链,正式闭环了。

匿名用户二:黑的最狠的两位突然弄成了父亲,再也不能肆无忌惮的黑百度了。

签名档写着“笑着活下去”,被知乎认证的百度官方帐号“这届百度公关”则未发一言。

F轮融资4.34亿美元,投后市值接近35亿美元。一边是知乎+快手+百度的联盟,以及C轮领投以后每一轮都跟投的腾讯;一边是从今年就开始接触知乎和周源的字节跳动张一鸣,据说由于“不乐意提升报价”败下阵来。

这一轮老铁与精英的奇特结盟,在这个一级市场的夏日酷暑,被赋于了更多的猜测和期盼。

百度一下,你就知乎?

1999年,周源成为东南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中学生。入学早期,周源在图书馆看了一本比尔·盖茨传《未来之路》,萌生了“开一家科技公司”的看法。

2004年,研究生结业的周源在北京做软件工程师,负责数据库插口的开发。一年后离职,北上成为《IT经理世界》记者,认识了当时在《环球企业家》兼任总编助理的张亮,张亮后来成为知乎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2008年,周源第一次创业,做了一款帮企业在百度等搜索引擎投放广告用的管理软件——Meta搜索。2010年6月,Meta搜索因为资金缘由关门,周源哭了一场,去拉萨待了两个月。

2010年8月,一款叫Quara的海外产品吸引了周源,这个由Facebook前雇员开发的SNS问答社区让他有了“自己就是用户,分享就是获得”的启发。30岁的周源,开始做知乎。

起名子成为当时团队遇见的第一个困局,他们围绕“问答”想了一百多个名子,但是一个叫“问事儿”“天天问”的产品,显然够不上“你见过什么让人震撼的名子”的知乎高赞门槛。

直到知乎团队成员张亮的一条短信跳进周源的手机,“知乎者.com”。几个小时后,周源给所有人都发了一条邮件,上面只有两个字“知乎”。

2010年11月,创办“科学松鼠会”的姬十三创立果壳网,积极提倡让“科学流行上去”,打造优秀的科技知识社区。2012年,姬十三在专访中流露了对知乎的想法,认为果壳假如更早地借鉴Quora,可能会比知乎更早推出“果壳问答”。

豆瓣的成立则比知乎和果壳都要早许多。2005年,杨勃(“阿北”)拎着一台早已开裂的PowerBook,在上海豆瓣胡同的麦当劳,一行行的敲代码完成了豆瓣最初的大部分程序。

早早破壳的豆瓣在2006年完成首轮200万美元融资,2009年完成近千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2011年第三轮5000万美元融资以后再无响声。历次投资方包括联创策源、挚信资本、贝塔斯曼欧洲投资基金和红杉资本,没有互联网大鳄的加持,纯粹、缓慢而封闭。

曾有风投机构的投资人这样评价豆瓣:

“以后砍死都不会投豆瓣、雕刻时光这样的项目,这样的项目的典型特点就是,死又死不掉,上又上不去,你说他两句吧,这些文艺中年的CEO还和你各类不高兴。”

早期的知乎是一个须要邀请码能够注册的冷门社区,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精英平台,上线几个月后,知乎微博的评论区和邮箱里就填满了索取邀请码的留言和来信。成立三年,积累了40万用户和远超这个数量级的影响力。当时,李开复、徐小平、王小川等行业大牛都是知乎上的活跃用户,评论区也是一片和谐的争鸣。

快手赞1块钱200个_快手的赞值多少钱_快手赞平台1元100个

“211的不敢说话,985刚到门槛,有胆气发言的人,最至少也得是常青藤。”

那是知乎的黄金时代,也是知乎与百度的第一次蜜月期。

当时,知乎在百度搜索中的排位都很靠前,百度SEO的优化也被觉得是知乎能崛起的重要诱因之一;而后自我意识悔悟的百度切断了知乎的搜索展示权重,把流量导向百度知道和百家号。

2013年3月,知乎取消邀请制,全面开放注册。在全民化知识普惠的目标下,知乎自己拿掉知识分享的门槛,放下精英社区的身姿,迎来了注册用户量激增。

由于用户水准良莠不齐、知识储备水平不一,也因为突如其来的流量裹挟,最初的知乎特质正在被颠覆。

干货不断水化,长答质量下降,营销内容抢占一方,引战的粉粉黑漆漆控场,当年的大V纷纷出走,“知乎神回复”里参杂着毒鸡汤的犀利和抖包袱的机灵。因此也导致了一批老用户的流失。

来自硅谷的Eliezer Yudkowsky以前定义过社交圈的“蒸发冷却现象”:

由于新成员不断涌向,社交圈内最有价值的成员会发觉圈子的平均水平增加,感到继续留在这儿早已显得没有意义,当她们选择离开或则取消关注的时侯(液体蒸发),社交圈的价值还会进一步增加(冷却降温)。而后次重要的成员也逐一选择离开,剩下无技能也无知觉的人,直到最后社交圈彻底丧失价值,变成一个丑恶乏味的囊肿。(《EvaporativeCoolingofGroupBeliefs》)

知乎出圈 腾讯入局

从2011年秉持“精英主义”的邀请制社区,到如今拥有2.2亿注册用户,知乎不再坚守冷门,用饭圈的话来说,知乎在不断尝试“出圈”。这其中,有竞争对手的虎视,有投资方的压力,也有自身商业化的突破。

2015年4月,姬十三率领全新团队,推出“在行”,被视为“去果壳化”的第一步。用户可以用几百到几千元的价钱,约到某个行业的“行家”见面答疑。受限于线下的地域性和低效率,2016年,更娱乐化,更互联网化的分答下来了,靠着Papi酱、罗振宇和王思聪,一度成为热卖。

分答甚至开辟了一个名为“那些年你关注过的知乎大V”的入口,上面列了60多个来自知乎的答主。

作为回应,知乎在2016年4-6月先后推出付费问答产品“值乎”和实时语音分享产品“知乎Live”。并为2013年就推出的“知乎专栏”开通了赞赏功能。

事实上,那些活跃于在行/分答上受欢迎的名人对平台的依赖远没有知乎大V对知乎的依赖大,一块钱偷听“王思聪最喜欢的啪啪啪坐姿”的风潮也很快溃败。

8月初,分答被迫停摆47天,而后迭代出更纯粹的行家问答“快问”,讲透一个特定问题的“小讲”,以及围绕付费课程互动的“社区”。

姬十三的分答总算也吞没在知识付费的洪流里,泯然众人。

2017年8月,知乎遭到字节跳动“挖角”,300名知乎大V与头条签了内容卖断合同,迁徙“悟空问答”,后者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一款问答产品,被视为直接对标知乎。

签约作者之一“恶魔奶爸”爆料了这次集体跳槽,并称“年收入比普通白领高”,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则在一个微信群中抒发了自己的心态:

“太好了,赶紧让他走。”“他以为中国就300个写作的人?”

在互联网圈,这一风波则被形容为“人在印度,刚下客机的知乎大V一万块钱一个月就被头条集体挖角了。”

尽管讽刺有余,但堪称“全网最穷KOL”的知乎大V们,缺乏变现路径的现况可见一斑。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自成立至今的8年光景里,知乎一轮轮的融资落袋。

2011年天使轮领到李开复创新工场的投资;A轮千万美元来自启明投资;2014年B轮2200万美元软银赛富领投;2015年,腾讯和搜狗在5500万美元的C轮中亮相,腾讯领投;2017年的1亿美元D轮,今日资本领投,腾讯继续跟投,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迈入独角兽行列。

2018年E轮2.7亿美元,尚珹资本领投,腾讯继续发力,然后就是近来4.5亿美元快手+百度的F轮,也是知乎迄今最大一笔融资。

事实上,知乎与平台大V的分野,从知乎背负商业化变现压力之时就已珠胎暗结。汹涌而至的流量和融资,并没有让仍然无偿输出内容的大V们享受粉丝拥戴之外的便宜。

商业气息浓郁的营销内容,导流带货的公关和广告,推出各种付费专栏和线上课程的知乎,似乎也不可避免的从“知识平权”走向了“内容付费”。

搜索已死,孤岛求生

在这轮融资的联盟背后,可能是处于信息孤岛时代的互联网大鳄,跨平台协作的求生欲。

年初方可成的爆文《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点出了百度“搜无可搜”的困境,“第一页搜索结果几乎全部指向了百度自家的内容产品,尤其是百家号。”

以搜索起家的百度,正面临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淘宝等内容平台的隔绝,搜索内容逐渐枯竭;可以想见,其他UGC社区例如点评、携程、抖音、小红书,都会在信息封闭和分割的路上越走越远。

互联网正日渐弄成一座座信息的孤岛。

晚于微信公众号推出的百家号,瞄准流量获取的奖励机制一度成为营销做号党收割的工具,内容搬运、洗稿剽窃、标题党屡禁不止,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内容补充。

与此同时,坐拥今日头条、抖音/西瓜/火山、懂车帝的APP工厂字节跳动,开始做搜索了。

8月11日,头条搜索网页端即将开放,利用信息流推荐模式,短时间内收获大批量流量,从内容到服务,头条搜索给了过度商业化的百度当头一棒,对手来了。

对于百度来说,百度知道和帖吧逐渐式微,内容的城池一再沦陷,投资知乎是备战头条狙击的关键防线。对于知乎是流量入口,对于百度是内容沉淀。

知乎的“知识平权”也好,快手的“表达普惠”也罢,借由快手拥抱宽广的下沉市场,亦是知乎这轮融资的关键。

2018年互联网寒流,趣店宣布大规模裁员、宜信裁掉三分之一职工、锤子科技全公司裁员、斗鱼深圳团队解散紧急裁员100人,即便是领到E轮融资的知乎也被传出大规模裁员,裁掉的主力是之前扩张但表现不佳的商业化团队,而后辟谣“是正常的人员调整”。

实际上,知乎可能早已发觉了一二线城市用户下降的嗜睡,商业化的急迫和现实,以及高质量用户也无法抵抗的信息碎片化。

因此须要向庞大的下沉市场要增量,需要向两性情感、娱乐八卦等更接地气的内容要流量,需要向门槛更低、粘性更高的快手要能量。

华兴的包凡曾说,“在不确定的年代,更要追求确定性。”

阿里洽购网易考拉,知乎涉足快手百度,京东投资新潮传媒,流动性向腹部企业集中,抱团的趋势日渐紧密。互联网大鳄们的后卫战事一触即发,被推到阵前的代理人们不断向后来者们呼号着“来吧,加入我的战队!”

被资本裹挟的创业者们如同法国神话的西西弗斯,只能不停往前、向前。能向下,就绝不向上,能做大,就想独霸。

在好多知乎死忠粉的眼中,热点风波“发酵于微博,传播于陌陌,定调于知乎”的过往已不可回忆。

“与世界分享你的故事”,变成了“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发现更大的世界”,变成了“发现这世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喜迎快手老铁来给知乎大V刷鹈鹕的知乎,可能早就不是当初的知乎了。但其实,不走下孤傲的神坛就不能走向上市的康庄,不甩掉冷门的角落,就无法承载流量的光环。

毕竟,长期处于鄙视链顶端的人,注定是收割不到豇豆的。

更多精彩话题讨论,欢迎扫码加入寻瑕星球

历史文章

看公告系列:

快手赞1块钱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