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重塑未来-2020深圳残障观察者峰会

网络整理 2023-09-16 05:03

2020残疾观察者大会于12月5-6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隔离or融合-重塑残局 筑底未来”。

该论坛由中国残疾与可持续发展峰会承办,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与残库主办;由深圳大学残疾与公益研究院和浙江师范大学残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由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广东省慧灵残障人士扶助基金会、北京新起点公益基金会、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提供公益支持。峰会现场有来自全省的一百三十多位参会者,包括残障者、家长、残障研究者、行业从业者等,峰会同步进行网路直播。

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侯伊莎发表领导祝词。她以“无障碍”这个重要的残疾权力理念所为切入点,介绍了“无障碍”这一概念的起源、发展及特点,以及北京建设无障碍城市的战略,并展开提到对残疾的正确理解及心态。

在大会第一部分“价值篇”中,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创办人、理事长廖艳晖回顾了二十年前与12位自闭症父母发出共同努力30年的约定,梳理了父母从开办机构解决自己儿子的复健需求一步一步迈向以残障者为中心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的过程,分析了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理念和模式的转变,以及父母在将个人议程逐渐转化为公共议程的过程中呈现出的提倡和行动的力量。

残库发起人、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创始人解岩通过梳理中国残疾领域发展的历程,描述了残疾行业发展的7个现况,并提出残疾行业新基建即残疾赋能的建议,残障赋能包括残障者赋能、从业者赋能和结构赋能,包含16个框架,实现权力+利益=权益,重构行业生态的目标。

广东省慧灵残障人士扶助基金会理事长孟维娜以慧灵三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为例,分享了对心智障碍服务行业发展变化的观察、及对现况的反省。小丫丫自闭症项目发起人丫丫爸分享了自闭症议程在国际上前沿理论和理念、分析了自闭症的核心障碍、风险因素及差别,并通过自闭症人士的事例阐述了对自闭症的理解及心态。

这一部分圆桌讨论的命题为“理性点亮征途:2020,残障关键节点”。与谈嘉宾,融合父母组织网路理事长戴榕分享了针对十四五规划的八个建议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慧卿提到顶楼设计上须要平权意识、社会服务、性别平等、以及家庭视角。解岩更为微观的提出对残疾行业发展的六个期盼。

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_关爱心智障碍者公益活动策划案_心智障碍者互助协会主持稿

在大会的第二部份“趋势篇”中,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徐岩围绕社区服务这一主题,指出当前社区服务心智障碍家庭总体参与度低的现况,并提出“机构怎么发展来推动心智障碍群体的社会参与”、“机构怎样提高能力来推进社区服务”等反省。浙江师范大学残疾与可持续发展中心院长李学会以“心智障碍服务机构服务品质父母满意度督查”的成果为基础,探讨了提高服务品质的新政窘境和实践机遇。上海闵行区吴泾慧灵社区助残服务中心校长陈戎东聚焦成年障碍者的照护服务,探讨了未来六年的残疾服务发展对人力和资本的需求,并对怎样应对仍未到来的残疾服务提出建议。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慧卿从能力、态度、社会障碍三个角度阐述了心智障碍者就业的问题,在督查数据的基础上强调当前心智障碍者就业存在即将就业比列极地、合理便利提供不足、正式就业不稳定等现况,而缺少合适、平等的工作机会和欠缺职业人格是心智障碍者无法即将就业的两大主因;并提出心智障碍者的职业转衔、职业重建、职务再设计等就业支持的关键节点提出建议。

来自上海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的倪震阐述了融合教育的应有之义,指出融合教育是以教育供给侧变革为核心、以有效的教育新政和专业资源为支撑、以尊重权力的社会环境为底泥,以所有人获得优质教育为结果。在未来的发展中,融合教育的相关新政应该放下兜底思维,学校必须成为教育供给侧变革的主力。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士吴燕丹分享了融合体育的实践与经验。

这一部分有两个圆桌讨论。第一个圆桌讨论的命题为“融合新政下的隔离”。与谈嘉宾,北京知弈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张巍强调目前融合教育的实践情况不理想,权利未从纸面落到实际,资源和新政均不到位。

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的残疾融合顾问郑莹通过比较针对不同群体的项目,分享了目前在项目设计层面存在的隔离。广东省慧灵残障人士扶助基金会秘书长张武娟通过实例阐述了哪些才是真正的融合,并强调当前关于融合的新政并未有效落实,主要影响诱因包括地区的经济差别和个别化支持系统的缺失。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创办人廖艳晖则强调,实现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为视障人士实现教育、就业等各项权力提供支持,同时须要为视障人士的支持者提供支持,才能提高支持系统的效能。

第二个圆桌讨论的命题为“你坚持努力的方向不是风口,是个坑”。与谈嘉宾,深圳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理事陈鹏、历程社发起人蔡聪、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副理事长卢莹和厦门湖里小蜗牛身心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总工干事乔红军分别从残疾自倡导者、家长和从业者的角度分享了与视障相关的经历,并阐述了残疾领域未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心智障碍者互助协会主持稿_关爱心智障碍者公益活动策划案_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

在大会的第三部份“策略篇”中,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安孟竹分享了对心智障碍家庭的社区生活的研究,指出虽然目前的实践中已有一定的心智障碍者社区支持工作,但还无法充分动员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到对心智障碍家庭的支持,也无法有效为这一群体构建依托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连结,仍需继续探求心智障碍者的社区支持的方法,并认识到这除了是听障领域的事业,也是社区重建的抓手。益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陶晓琳通过一个俄罗斯的案例分享了哪些是系统性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再聚焦残疾人就业的问题,探讨怎样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提供有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深圳大学残疾与公益研究院黄裔以残疾人权力公约第19条-独立生活与融入社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以社区融合为导向的家庭支持,指出家庭支持的目标应该是降低残障状态对残疾人士及其家人导致的障碍;使残疾人士及其家庭成员均能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融入社区和参与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彼此信赖,互相支持。国内鲜有法律中对残疾人士的家庭赋于各类责任和义务,但对家庭支持的规定的则十分宽泛,对家庭的支持不足。

五邑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梁健玲以AW Delight 项目支持残疾人士就业的经验为例,探讨了社会组织与商业模式的比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常晓茗阐述了残疾相关议程报导中的理念和立场,以及残疾权力传播未来的方向。

这一部分圆桌讨论的命题是“社区进化论”。与谈嘉宾成都天使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钟涛强调无论处在如何的残疾状态,首先都是一个生活在社区里的人,应当勇敢地走出去,看看社区里有哪一些可以用的资源。

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工干事吴鹏飞从项目管理的维度提出了“支持谁”、“怎么支持”的问题,并提出要发展专业导向的社区支持。

广州市越秀区融爱之家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会长张晓莉则从自身经验出发,指出有了解才有理解,有理解才有支持,无论是聋哑人士还是普通人是都对社区支持有一定的需求,家庭、社区、校园等多方须要共同努力,推动公众意识提高和环境支持。

巴黎狄德罗学院精神病理学与精神分析博士徐慧分享了德国的社区服务的经验,和在上海的社区服务试点,探讨了社区怎样成为家庭调处冲突的媒介和相互学习、经验分享、平等交流的平台,特别指出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支持者应该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峰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残库发起人解岩发表开幕致词,回顾了中国残疾与可持续发展峰会的缘起,复盘了本次大会结构、内容设计的本意、理念和预期,对作为大会承办方的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残库等机构抒发了谢谢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并对论坛后续的产出提出了期盼:希望可以促进发展智障“新基建”,提升社会组织的活力与互信、打造行业共同体,推动融合。(何艳霞)

审读:喻方华

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
上一篇:满足顾客期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