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红利期已过,竞争还在激化,主播、MCN机构的日子不好过了。
文丨谢东霞钟微
编辑丨叶丽丽
来源丨连线Insight(ID:lxinsight)
直播带货深陷了一场危机。两场直播的主人公被中消协点名批评。
最近深受关注的“汪涵直播带货退货率超70%”事件,是发生在三周前的直播,商家爆出汪涵直播坑位费达10万,但ROI(投资回报率)仅为0.3。随后,其背后直播机构进行证实,事件深陷“罗生门”,但影响还在发酵。
而就在11月中旬,李雪琴亲历直播带货作假的风波才刚才消弭。《一场李雪琴亲历的双十二直播带货作假现场》一文中提及,一场科技产品类带货直播,数据显示有311万人围观和互动,但实际只有不到11万真实存在,和她互动的大部分都是虚假的机器人粉丝。
当直播带货经济肆虐全省,越来越多的名星、网红、企业家步入卖货直播间,带货的品类日趋丰富,直播间越来越“热闹”,但一条条作假刷单的暗河蕴育而生。
当直播带货杀成一片红海,流量红利被瓜分殆尽。主播直播间的销售额、观看人数、成交量的水份越来越多,相关MCN机构也成为数据作假的主导者,造假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现在一场直播没有几个亿都不好意思发战报了。”如今,原淘宝直播业务负责人赵圆圆对行业的众多批评,无人再指责其真实性。
在粉饰太平的假数据之下,是直播带货红利期正在消逝的事实。据连线Insight了解,直播带货的百度指数,自2020年4月初见顶后,一直在平缓下降。另外,双十一的热度高峰过后,百度指数也下降了不少。
行业红利期已过,竞争还在减缓,主播、MCN机构的日子不好过了。
今年10月发布的《直播电商主播GMV月榜top50榜单》中,除了底部的薇娅、李佳琦成绩比较稳定,其余好多中头部主播像瑜大公子、爱美食的猫哥哥、六月来了等排行都有下降,还有一些主播跌出了榜单。
另据卡思数据统计,去年4月份起,抖音和快手10万粉丝以上的活跃红人数目开始回升。
同时,行业马太效应更加显著。从艾媒统计的2020H1中国带货主播等级中,腰部加尾部主播抢占了九成以上。但李佳琦、薇娅等带来的腹部效应,让剩余九成以上的主播引流愈发困难。
直播电商的热风冷却后,从业者应当如何继续活下去?
刷单背后,是虚假繁荣
人们一直以为,通过数据可以看见最真实的主播圈,但繁荣背后却有着泡沫。
从李佳琦、薇娅等脑部主播,到罗永浩、李诞等名星主播,他们自带流量的同时,也通过全网最低价等方法,吸引诸多用户在直播间下单,由此创造出了可观的成交额,而人们也相信了这种“天文数字”。
这很大程度来自对李佳琦、薇娅等脑部主播带货能力、专业度的认可。比如,李佳琦几乎一年365天都在直播,有媒体问他,“你有没有‘今天我真的不想播’的看法?”而他的回答是,天天都很不想直播,但最后还是选择上播。其中一大诱因是不想让用户沮丧。
但不是所有主播都靠专业度获胜,也不是所有“天文数字”都是真实的。
为了“漂亮”的数据,从小主播到带货红人,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虚假流量。
早在今年,“雪梨刷单”事件便曾登上热搜。当时雪梨在一场直播结束后,被网友爆出,其与工作人员复盘某商品的销量,期间提到刷单,并称“应该一百单一百单地刷”。
虽然雪梨以后解释,是将“补单”被说成了“刷单”,否认自己“刷单”的行为,但负面影响很难由于这个解释消失。
快手的腹部直播带货主播二驴夫妻、辛巴,也都被指责过通过刷单数据作假。
在二驴夫妻的一场直播中,其宣称每人限贷6单,但记录显示,销量是10单10单地冲,甚至产品都下架了,销售数据还在飙升。而辛巴在今年双十一带货期间,被凤凰网娱乐爆光直播数据虚报超3个亿。
刷单早已成为直播作假的重要手段。在QQ上搜索“直播”,可以找到大量帮助主播在天猫、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中提升人气、涨粉的店家,也有进行点赞、评论互助交易的用户群。
甚至有很多刷单网站早已光明正大地在搜索网站打广告,上面标明了详尽的刷单套餐,套餐种类丰富且明码标价。
某电商人气流量服务商网站上的套餐
据《深网》报道,经营直播刷量的店家曾表示,刷量软件在双十二期间需求十分大,每天有几百万的流水。
对于刷单乱象,淘宝直播曾表示,对于天猫平台上部份店家存在售卖所谓“刷数据机器人”的商品,已进行了多轮严打。
抖音也在去年10月展开专项行动,打击平台上的黑产作弊行为。当时,字节跳动安全中心负责人称,“我们每周拦截黑产作弊账号的注册恳求都在400-500万次上下。”
尽管各个平台有所管控,但各类刷量产品在社交平台、二手电商、网站广告中仍然广泛存在。
除了刷单,直播带货还存在其他的作假环节。
李雪琴所遭受的便是听众数目作假,通过机器人虚拟围观用户,夸大和美化观看量。而这一作假的成本并不高,根据带货派报导,只须要16元就可以让直播间降低10000观看人数。
购买量作假也是常态,主播找来人佯装下单,事后大量退款,在媒体爆出的案例中,不少直播间的退货率高达70%。
通过数据作假,营造出高人气表象,已经是不少主播维持生存的技巧。
直播带货的数据决定了一位主播的“身价”。商家坑位费和佣金的多少,主要依据主播的人气和带货业绩来决定。
同时,更多的流量,也会给主播带来更多议价权。在直播电商追逐“全网最低价”的时代,主播只有拥有更多流量,才能在与品牌方的合作中抢占主动权,进而领到更让利的商品,吸引更多的流量。正如李佳琦曾因直播间里售卖的兰芝套装,比薇娅直播间高出20元,而声称要“封杀”兰蔻。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蓝海变红海,马太效应也在凸显,《直播电商主播GMV7月榜top50》中提及,薇娅和李佳琦延续传统夺得冠亚军,两人GMV合计超过36亿元,相当于后28位主播总共的GMV。
平台流量早已无法满足大量主播的需求,有多少主播能接受真实的数据下降?
很多主播在这些情况下,便会选择包装虚假数据,一旦有了数据的“装点”,也会吸引更多的品牌方进行合作。
不过,随着作假风波不断曝出出,外界对主播的信任开始崩塌,商家也早已形成提防。
商家不想再被“骗”了
在直播作假的旋涡中,心情最为复杂、也最先被殃及的是店家。
商家常常支付了高成本,却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财经画家吴晓波的带货相撞风波。在其直播首秀结束后,马上有媒体爆出,商家付出了60万元的天价坑位费,但吴晓波实际只售出了十几罐羊奶。
主播的收入主要来自坑位费和佣金。连线Insight向一家MCN机构负责人张晓阳了解到,坑位费是固定的,而通常佣金的算法是,根据销售额的数目估算,每卖出一件商品,会给到一定提成。
流量主播具有一定主导权,商家买下了主播一场直播的五分钟,也可能因此给出了“全网最低价”,最终深陷了越直播越赔钱的旋涡中。
商家指责的对象,不仅指向了主播,还涉及平台。张晓阳提及,直播平台对主播的监管举措还不健全,甚至早已和店家谈好的某场直播,主播单方面取消也不会遭到惩罚举措。监管的部份疏忽,让主播坑起店家来肆无忌惮。
面对日渐曝露出的直播顽疾,商家不想再被“骗了”。
一场“打假”行动开始,被坑的店家纷纷整理避雷手册。8月份,由400多名店家整理的一份《带货主播黑名单》受到关注,名单中记录了她们合作过的200多位名星、主播,都出现刷数据、销量和咖位不符等情况,名单囊括了抖音、快手的网红主播,也有好多名星的名子。
直播是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很多店家被坑了却无处投诉,通过整理这份名单,商家多了一个信息渠道和发声渠道。
而店家主要抨击的问题,除了主播的带货疗效不佳、回报与投入不平衡,还有主播职业素质问题,给她们带来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