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刘润”公号,订阅“刘润”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今日,“疯狂小杨哥”回应1亿元买房的话题频登微博热搜。
“疯狂小杨哥”,如果你平常热衷于刷短视频的话,一定对这个名子并不陌生。凭借自己视频特有的恶搞风格,小杨哥在抖音平台迅速爆火,在短时间内就抵达了短视频的腹部博主。依靠自己庞大的粉丝基数和影响力,小杨哥开始了她们的直播电商,并且借助“反向带货”这种奇特的带货形式迅速出圈。在获得了资金的快速累积后,小杨哥也开启了她们的“商业版图”,据了解,小杨哥在社交平台更新了一则动态,称自己花了一亿多元人民币购置了一处房产,用来当作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全球总部。并且说明自己是为了给更多的直播达人提供一站式的直播服务,通过资源虹吸效应,最终产生产业带优势,回馈自己的故乡。无论是在短视频内容,电视直播还是商业领域,小杨哥无疑都是成功的。在电商直播井喷的节点,我们可以从其中获得一点点启发吗?今天,我重新整理了一篇过去的文章,希望能对电商直播满腔期盼的你,一点点帮助。以下是重发文章内容。
最近,直播电商这个话题,被很多人评析。
前段时间,“小师妹讨教”栏目约请楚燕来老师来到直播间,做了一次精彩的分享。楚燕来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助理院长,也是《直播电商的逻辑》一书的作者之一。今天,我也把楚燕来老师在直播中分享的干货,和书中的精彩内容,整理下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
直播,是更高效的媒介
外部环境的高速发展,为直播电商提供了优厚的底泥。比如说,通信技术的持续迭代,终端技术的不断普及,物流系统的强悍保障......可是,为什么这种外部条件的进化,带来的不是传统电商的持续膨胀,而偏偏是直播电商的崛起呢?楚燕来老师说,因为视频直播,是一种内容更丰富、传播更高效的媒介。完成愈发丰富、复杂的内容传播,是直播电商最大的长板。我举几个反例。这件外套合不合身,你可能须要试一试。这个枕头舒不舒服,你可能须要躺一躺。这盒小龙虾好不好吃,你可能须要尝一尝。这些都是体验,是复杂信息。通过图文,很难介绍清楚。而通过直播的方式,就可以将复杂的信息,展示给听众。不知道校服合不合身,我找一个体型标准的超模,穿给你看。不知道枕头舒不舒服,我找一个200斤的姑娘,躺给你看。不知道小龙虾好不好吃,我找一个美食网红,吃给你看。直播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商品内容,充分地抒发给听众。还可以按照听众的在线反馈,实时调整直播思路,做出针对性的讲解和展示。你对这件产品有兴趣,那我就特地讲给你听。你对那件产品有兴趣,那我就特地让名模穿给你看。这就是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来降低交易障碍。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再到直播。单位内容的信息浓度越来越高,能击穿的交易决策也就越来越多。
—2—
直播,一步步结合电商
但在2016年之前,直播和电商,还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直播平台上的主播和内容创作者,只能通过听众的打赏来获取收入。但已有的研究发觉,打赏这些方式,终归是有上限的。这似乎也挺好理解。看一场直播,如果我感觉我挺喜欢这个主播,或者是挺喜欢这些内容创作,我可能会选择使用打赏功能。但我转念一想,不对啊,打赏主播,除了短暂的情绪价值,我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收获。那如何解决这个上限呢?2016年,蘑菇街率先听到了“直播+电商”的机会。随后,短视频领域的快手,和电商领域的网店,都选择了迅速跟进。在2016年,快手的用户规模早已达到了3亿人。在这个时间节点,快手在短视频的基础上,增加了直播功能。快手上的一些主播在通过听众打赏获取收入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着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提升收入。但在当时,大家都只是把直播电商,当成是传统电商的一种补充。而在2018年的11月6日,某位著名主播在快手上开启了一场历时24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直播间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100万。当天的交易额,高达1.6亿。直播带货,一下子就引爆了整个行业。“买货”和“打赏”,就完全不一样了。我可以瞧瞧直播,买买饼干。不仅收获了愉悦的心情,也收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
而2020年忽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也大大加速了直播电商的崛起。在需求两侧,大家的活动都被疫情限制了。看直播,看短视频,成了你们宅家过程中的一种便捷、有趣、低成本的娱乐形式。根据我们的统计,虽然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数并没有迎来爆发式的下降,但用户的观看时长降低了40%。而在直播领域,一些脑部平台的直播听众,甚至早已占到了总用户的80%以上。用户也渐渐养成了新的购物习惯。以前,是先有需求,再进行有目的的搜索、比较,最终完成订购。现在,是看着看着,挺有趣,顺手就买了。在供给两侧,大量的线下店家面临疫情困境,必须寻求线上的破局机会。可是,传统电商平台的营运逻辑相当复杂,对于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店家来说,难度太大了。美工、营销、物流......每一个模块都须要专业知识。相比之下,直播就容易多了。一部手机,一件产品,随时随地就可以播出。在这些场景之下,一些店家的劣势甚至都弄成了优势。比如说,直播的口音。这可能会成为主播的一大特色,甚至能够招来同乡听众的共鸣。比如说,粗略的包装。原生态的香蕉生鲜,常常是套了一个塑料袋,或是包了几张旧报纸,就拿出来展示了。但这些别样的包装,透露着产品的自然。比如说,毫无方法可言的讲解。
这种真诚感,反而会提高用户的信任,激发出用户的订购欲和分享欲。在疫情的映照之下,直播电商虽然成了一种“财富密码”。不仅是中小企业纷纷入场,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网易创始人丁磊、小米创始人雷军......一大批著名企业家也亲自披挂上阵。他们通过个人直播,或者是和网红主播、明星主播合作,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举个反例。在2020年5月10日的快手联合直播中,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与快手著名主播,联手发起了一场直播。在不到3个小时的直播中,累计的观看人数超过了1600万,创造了3.1亿元的交易额。这相当于格力淘宝一年的销售额总和!至此,直播电商实现了崛起——从一个锦上添花的补充,成长为了雪中送炭的主角。可如今,我们有这么多的直播平台,大家都看花眼了。它们之间,到底有哪些差异呢?
— 3 —
三种不同的业务逻辑
楚燕来老师说,我们总结了三种不同的趋势,它们的业务逻辑,是不一样的。第一种,是电商平台+直播。比如说,淘宝、京东、拼多多。对于这类货架式的电商平台来说,直播更像是一种对商品详情页的补充。在过去,商品详情页的内容主要是图片和文字介绍,偶尔会出现一些短视频作为补充。但和图片、文字、短视频比上去,直播就有着天然的优势。直播还能提供愈发丰富、生动的内容,和消费者的互动性也愈发强烈,消费者的代入感,自然也就更强了。用户粘性和转化率,一下子就上来了。同时,这些主播也在不断地成长,影响力也会不断地增强。很多用户都早已养成了定时观看某个特定主播的习惯。这就相当于是,从用户的其他习惯中,抢到了时间。但是,这类平台的本质依然是货架式的电商。在内容的丰富度、趣味性上,还是比不过内容平台。在“时间争夺战”中,它们不见得能抢占优势。第二种,是直播平台+电商。比如说,快手、抖音。对于这类内容平台来说,卖货是对短视频和直播的一种补充。在过去,粉丝会由于内容,而与主播构建粘性和信任,但她们只能通过打赏的形式来回馈主播。现在,粉丝可以在自己喜爱的主播的直播间里买货了。这样一来,既回馈了主播,又获得了便宜的商品,逻辑一下子通顺了。
而且,相比于货架式的电商平台,内容平台在内容方面的专业程度更强。再加上算法的精准推荐,和愈加流畅的使用体验,很容易让用户着迷。内容平台,就更容易从用户的其他习惯中,抢到时间。但是,这类平台的本质依然是内容平台。在商品的丰富度、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合约的履行能力等等方面,还是比不过传统的货架式电商。第三种,是社交平台+直播电商。比如说,微信、微博。继内容平台以后,社交平台也开始拥抱直播电商了。我就拿陌陌举例。微信先是在小程序上开通了直播电商功能,后又大力发展视频号。在视频号的空间里,短视频或是直播的消费者和创作者,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公众号的私域关系。但和公众号不同的是,视频号在私域的基础上,又降低了类似于内容平台的公域广场和算法推荐。这就相当于是,从内容工具,转变成内容生态。而陌陌又是几乎覆盖了所有国人的社交平台,现在又学习总结了其他平台的经验教训。虽然是后发,但成长速率却十分快。但是,视频号的生态,整体上还处在初期。内容的质量不够高,用户的习惯还没有养成,电商的业务能力还不够专业。总的来说,虽然直播电商早已呈现出了三种关键趋势,但没有任何一方处于绝对的领先。那么,对于还在外围观看,却又很想入场的人来说,直播电商的最大考验是哪些呢?
—4—
三种关键的核心能力
楚燕来老师说,直播电商,归根到底还是卖货的方式之一。最关键的一直是产品,是品牌,是供应链。我们一个一个来说。先说产品。很多人可能对直播电商有一种误会:一个高热度的名星,一个高爆光的平台,好像能够把任何一件产品卖到脱销。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以前在YouTube上做过一个关于“粉丝对博主带货的接受程度”的督查,结果发觉:一些制做某个领域的专业内容的博主,一旦开始接广告,一旦开始带货,就会引来粉丝的“天然”抵触。“哎呀,我明明是来你这儿学习专业知识的,你居然想从我头上挣钱!”带一次货,就要掉一次粉。粉丝反倒不是主播的一种“不动产”,反而还是一种“消耗品”。短期来看,粉丝会由于对主播的喜爱,而对产品抱有更高的容忍度。但常年来看,粉丝会越来越理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商品、体验更好的购物流程、服务更棒的售后。如果产品不过关,一来二去,复购率都会越来越低,退货率都会越来越高。到最后,什么产品都卖不动了。所以,直播电商反倒要掏出比传统电商更棒的产品。只有更棒的产品,才能在消费者心里树立起“品牌”的概念。我举个反例。前段时间,在直播电商的领域,有一件新品产品,叫可立克毒蜂牙刷。这款牙刷在刚才面市的时侯,对标的是云南白药。
售价也不算低,40块钱一支。可是,我从来没听说过可立克。结果,这款毒蜂牙刷的销售成绩非常低迷。怎么办呢?可立克的负责人决定,降价!先让消费者体验产品,在消费者面前树立起“品牌”的概念。从40块钱,降到30块钱。又从30块钱,降到25块钱,20块钱,15块钱......最后,降到8块钱一支。这款毒蜂牙刷,一下子就卖疯了。消费者有了好的产品体验,才会有对品牌的认同感,才会为下一支毒蜂牙刷埋单,产品才能有折价空间。前几天我上网一看,你猜如何着?可立克的毒蜂牙刷,又卖回40块钱一支了。有了好的产品,有了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我们还要面对供应链的困局。楚燕来老师说,想把供应链做好,太难了。如果提早大量备货,一旦销量不如人意,就会导致大面积的库存积压。假设你非常幸运,一场直播出来,产品狂销100万件,可其中的95万件,甚至还没有步入鞋厂的流水线。因为在供应链这个点上,直播电商并不具备像传统的线下渠道或则货架电商那样的优势。主要有三个困局。首先,是控制能力。直播电商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并不强,尤其是对一些还不具备品牌力的店家来说。在供应链的合作过程中,它们的议价空间往往是被极其压缩的。其次,是流量的稳定性。
对于传统线下店家和货架电商来说,流量愈发稳定,也就更容易预测。传统线下店家,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位置。开在新村里,就服务这个新村的消费者。开在街道上,就服务这条街的消费者。开在闹市区,就服务方圆5公里的消费者。货架电商,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台的流量分配规律。短期来看,流量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而对直播电商来说,流量十分不稳定,也就很难预测。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刷到我的直播间,也不知道她们会在直播间逗留多久,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把直播间的链接分享给亲朋好友。最后,是顾客属性。对于传统线下店家和货架电商来说,客户的属性特点相对稳定。我是卖篮球鞋的,那么我的顾客年纪会集中在12-35岁的区间。我是卖老年人保健品的,那么我的顾客会集中在65岁以上的区间。有了这种特性,我就可以预测市场有多大的需求量,也就更容易规划生产和采购。这也是直播电商所不具备的。我明天可能卖的是唇膏,明天可能就改卖饼干,后天可能又改卖餐具了。今天买货的是80后,明天买货的是老年人,后天买货的可能又是中年人。供应链如此难做,该如何办呢?产品如此多样,又该如何选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5—
供应链困局,怎么解?
楚燕来老师说,其实现今早已有了好多供应链的解法,可以供不同层级的主播选择。对于小主播来说,可以选择自产或则自采。在快手上,有一些小主播,他们拿不到多少流量,粉丝数目也十分少。但若果打开主页能够发觉,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售卖自家生产的产品。有的人在卖自家栽种的农产品,有的人在卖自己烘培的面包,有的人在卖自家鞋厂生产的百货。而对于这些“家里没厂”的小主播来说,就近采购也是一个挺好的选择。比如说,杭州的四季青。四季青作为一个小型的服装批发市场,批发价格低、可供选择的范围广、品类也会不断地更新,就非常受附近的小主播偏爱。通过为小主播提供货源,四季青的周边早已成为了一个小型的主播集聚区域。有了四季青“撑腰”,这些小主播既减少了库存积压的风险,又减轻了垫付资金的压力。对于中主播来说,可以选择平台提供的供应链服务。对于货架电商来说,平台的供应链早已十分成熟。这些平台可以直接调动大量的上游机构,为主播提供货源。但对于变革做电商业务的内容平台来说,平台的供应链就是一个极大的弱项。怎么解决呢?第一种,是合作共赢。比如说,在2020年“618”的前夕,快手就宣布和易迅展开供应链方面的合作。主播在快手上直播,再由易迅解决货源支持、物流配送的问题。第二种,是自立门户。比如说,抖音在2020年6月创立了电商一级业务部门。从商品到店面,再从店面到支付,自行完成生态闭环。这样一来,抖音就不需要再依赖天猫、京东等货架电商提供的商品。对于大主播来说,还可以选择第三方的供应链整合服务商。有了“提供商品”的基础需求,就有了“细分商品”的精细需求。这样一来,为店家和主播提供对接服务的第三方供应链整合服务商,就有了生存的机会。比如说,魔筷科技。魔筷科技如同一座桥一样,架在店家和主播中间。这座桥能做哪些呢?招商团队,可以帮主播找到对应的店家,完成匹配。选品团队,可以帮主播完成商品的筛选、质量的把关。随着数据的不断累计,魔筷还可以通过建立算法,不断提升匹配和选品的能力,来完成对店家和主播的常年服务。
—6—
选品困局,怎么解?
楚燕来老师说,对于直播电商来说,有些商品,是尤其“受益”的。比如说,决策成本非常低的商品。简单来说,就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9块9包邮到手”的商品。客总价低,决策成本也低。这种商品,就非常容易引起粉丝的消费冲动。在2020年11月公布的当月销售数据中,销量排行榜的前10名,没有任何一件商品的总价超过了20块钱。同时,相当一部分畅销商品的价钱,都在9块9以下。如果我在直播间被一件新品的空调拔草了,我可能要考虑个三五天。我们家还须要买空调吗?这款空调真的有他说的那么好吗?买回去出了质量问题可如何办?可假如我在直播间被一件9块9的钥匙扣拔草了,还想哪些?买呀!千金难买我愿意。要是买回去又不愿意了,大不了就淘汰掉。比如说,特别依赖真人演示的商品。我举几个事例。比如说,美妆产品。我非常喜欢这一款唇膏,但是我很害怕,这么漂亮的图片,是不是灯光+美白+磨皮+调色+滤镜的产物呀?你可以现场涂给我瞧瞧吗?比如说,家居产品。这款椅子看起来物美价廉,但是我很害怕,这么实惠的椅子,会不会有质量问题呀?你可以找一个200斤的大力士,踩在椅子上跳一跳吗?比如说,组合产品。这张按摩椅看起来好中级啊,但是我很害怕,买回去以后,会不会遇见安装上的困局呀?我也不乐意看说明书。
你可以一步一步,细致地教我安装吗?比如说,需要持续补充或则更换的产品。对于好多小主播来说,直播频度十分的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主播,是坚持日播的。这都会带来一个问题:粉丝早已在今天的直播中买到了所需的商品,今天只是来看个热闹的。但有一些商品,是消费者常年须要的。有的商品须要定期补充,有的商品须要定期更换。我也举几个事例。比如说,生鲜蔬果。生鲜蔬果天然要面对保质期的问题。所以消费者往往是“少量多次”地订购。今天买一点香蕉,明天吃完了,后天再来买橘子。比如说,生活用品。很多年青的上班族,忙于打拼,很少打理生活,他们是有“囤货”的习惯的。30块钱100包厕纸,还包邮,好划算啊,买一点吧,早晚用得上。99块钱包邮的洗浴套装,好划算啊,买一点吧,早晚用得上。比如说,服装品类。服装品类,是直播生态中,上架数目最多的一个品类了。款式丰富多样,上新速率极快,而消费者的订购需求又会不断形成,服装品类就可以在直播间里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出现。而且,需要持续补充或则更换的产品,还非常容易和主播形成绑定。这个主播是买男装的,那个主播是卖日用品的。我就可以去某个主播的直播间,专门订购某一种特定的商品。产品的问题,可以靠选品尝试解决。供应链的问题,可以靠渠道尝试解决。如果,你是仍未入场的玩家,看到这儿,可能会想问:直播电商的世界,还有机会吗?未来的直播电商,会弄成哪些样子呢?
—7—
直播电商,还是会回归到零售的本质
楚燕来老师说,直播电商,还是会回归到零售的本质。直播,扮演的虽然是一个连接器的角色。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每晚都在处理一些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每当有新的连接器形成,就会塑造这三种关系。也就是,结构性的变化。结构性的变化,就会带来新的商业形态。但总有三天,连接器也会显得普及。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的不断增长,它都会渐渐从少数人、少数场景的专用工具,变成多数人、多数场景的通用工具,甚至弄成一种标配。比方说,20年前的电商。在电商之前,购买某件商品,需要走入一家实体店面。看见一件心仪的商品,还要小心翼翼地甄别。觉得价钱太贵,还要和店家讨价还价。而在电商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店家加入进来,这种购物模式被彻底重构了。购买某件商品,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对商品质量有所怀疑,可以瞧瞧其他人的订购评价。也不需要讨价还价了,因为全都是“一口价”。到明天,电商平台早已是一种“稀松平时”的标配了。直播电商,也是类似的逻辑。直播对零售行业的推进疗效太明显了,不断有新的企业参与进来。大家拼的是流量,是红利,是信息差。在这个阶段,谁能更好地把握直播工具,谁能更娴当归使用直播平台,谁能够在竞争中拔得夺魁。但在这个领域逐渐成熟以后,这些初期积累的先发优势都会渐渐被稀释。大家终归要回到起跑线,拼内容,拼产品,拼服务。对于后发者来说,这就是翻盘的机会。直播电商的世界,乾坤未定。直播电商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最后的话
听完楚燕来老师的分享,我受益匪浅。我将我的收获,整理成了7个模块,希望能给你带去一些启发。第一,直播,是更高效的媒介。完成愈发丰富、复杂的内容传播,是直播电商最大的长板。图文,很难将复杂信息介绍清楚。而直播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商品内容,充分地抒发给听众。还可以按照听众的在线反馈,实时调整直播思路,做出针对性的讲解和展示。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再到直播。单位内容的信息浓度越来越高,能击穿的交易决策也就越来越多。第二,直播,一步步结合电商。在2016年之前,直播和电商,还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直播平台上的主播和内容创作者,只能通过听众的打赏来获取收入。2016年,蘑菇街率先听到了“直播+电商”的机会。随后,短视频领域的快手,和电商领域的网店,都选择了迅速跟进。在2018年的11月6日,某位著名主播在快手上开启了一场历时24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直播间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100万。当天的交易额,高达1.6亿。直播带货,一下子就引爆了整个行业。而2020年忽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也大大加速了直播电商的崛起。随着不少著名企业家的纷纷入场,直播电商也逐步实现了崛起——从一个锦上添花的补充,成长为了雪中送炭的主角。
第三,三种不同的业务逻辑。第一种,是电商平台+直播。比如说,淘宝、京东、拼多多。对于这类货架式的电商平台来说,直播更像是一种对商品详情页的补充。第二种,是直播平台+电商。比如说,快手、抖音。对于这类内容平台来说,卖货是对短视频和直播的一种补充。第三种,是社交平台+直播电商。比如说,微信、微博。对于这类社交平台来说,直播电商是对内容生态的一种补充。第四,三种关键的核心能力。第一点,是产品。粉丝反倒不是主播的一种“不动产”,反而还是一种“消耗品”。所以,直播电商反倒要掏出比传统电商更棒的产品。第二点,是品牌。消费者有了好的产品体验,才会有对品牌的认同感,才会为下一款产品埋单,新产品就会有折价空间。第三点,是供应链。因为在供应链这个点上,直播电商并不具备像传统的线下渠道或则货架电商那样的优势。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不足,流量不够稳定,客户属性无法预测。第五,供应链困局,怎么解?对于小主播来说,可以选择自产或则自采。对于中主播来说,可以选择平台提供的供应链服务。对于大主播来说,还可以选择第三方的供应链整合服务商。第六,选品困局,怎么解?比如说,决策成本非常低的商品。比如说,特别依赖真人演示的商品。
比如说,需要持续补充或则更换的产品。第七,直播电商,还是会回归到零售的本质。直播,扮演的虽然是一个连接器的角色。但总有三天,连接器也会显得普及。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的不断增长,它都会渐渐从少数人、少数场景的专用工具,变成多数人、多数场景的通用工具,甚至弄成一种标配。就像20年前的电商一样。到最后,大家终归要回到起跑线,拼内容,拼产品,拼服务。对于后发者来说,这就是翻盘的机会。直播电商的世界,乾坤未定。直播电商的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