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我的点赞-零模块列表流」的特征

网络整理 2024-02-03 17:10

这个框架的特点,是只包含了「用户模块」,不存在「互动模块」。竞品中只有UC这一个反例,互动属性被截断,让界面整体愈发沉溺。另外,相比前一个框架,屏效也有显著的提高。

说完了「我的评论」场景,再来看看「我的点赞」。

3.我的点赞-双模块动态流

此处可以再细分两类,一类是共同包含了「用户模块」和「互动模块」,另一类则把「用户模块」给替换成了「创作者模块」。

后者一共2个竞品使用了此框架:知乎和qq浏览器。不仅表现层的式样、布局外基本没有哪些差异。

前者则包括头条和微博。她们直接保留了原创作者的模块,但是一旦内容对应的创作者没被你关注,还直接外显关注按键。而且款式上看,微博很显著在特意加强创作者模块,不论是较大的头像规格、还是主色强显的爱称和关注按键。

至于为何如此搞,旁边会说。

4.我的点赞-单模块列表流

这个框架的特点,是只包含了「用户模块」,不存在「互动模块」。和「我的评论」一样,只有uc一个竞品。相比后者,同样提高了内容的沉溺。

5.我的点赞-零模块列表流

网站点评怎么写_专做点赞评论的平台_点赞评论网站

这个框架只保留了内容模块,因而可以完全聚焦于某一类型内容的聚合,指出浏览效率,所以模块上愈加精简和单一。优势上无疑是愈发沉溺,效率更高,屏效更高。

竞品中,网易、腾讯新闻均使用了此框架。其实辅助信息用文字的方式注明了来源和评论数,但整体依然归属于内容。

这么问题来了,这种框架的背后有哪些客观根据可以支持?它们和各自产品的业务本身主张又有哪些关联?

三、框架背后的逻辑

任何内容型平台的正向循环点赞评论网站,都离不开三个方面:内容创作者、内容和内容消费者。宏观上说,内容平台须要做的就是去不断得加强这个闭环,让两者相互赋能,借此收获常年稳定的利润。

例如平台通过各种激励新政(如流量包、现金奖励)、创作工具(如剪映、各色各样的道具模板)和对优质内容的扶植,来激励创作者生产内容。优质内容又可以反向提高创作者影响力。

另外,通过鼓励消费者对创作者的关注,来沉淀关系链,一方面内容供给满足个性化订阅的须要,另一方面反向激励创作者持续产出。双方收获了各自的利益点赞评论网站,也就更无法离开平台。

而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又是满足和反哺的关系。为此正是这样的背后逻辑支撑了内容型产品的发展。

其实,对于「我的点赞、评论」来说,由于用户的动机引起内容成份占主导地位。所以,社交属性、内容互动的增减与否,主要受产品自身定位、以及业务方向的影响。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微博保留了up主信息模块,就是因为微博本身定位强社交,绝大部份的内容生产、传播基于产品内沉淀的社交链,甚至你关注的人点赞了哪些内容,还会通过底tab的红点来吸引你去点击。

也正为此,微博在「我的点赞」界面中,采用的是「创作者模块」来抒发社交属性,借以鼓励、引导用户去社交互动。此框架下,不仅内容外,还指出了消费者对创作者、及其内容的关系。

而头条本身定位是个性化资讯服务,但后续的业务方向也开始向社交倾斜,不论是早前就有的新人推荐卡片、微头条还是创作者门槛的增加,都意味着头条正在朝着微博社交化的公路不断迈向。

点赞评论网站_网站点评怎么写_专做点赞评论的平台

头条目的很显著,将过去松散的用户关系,通过社交链的沉淀来转化为关注+粉丝的强关系。(提一嘴,头条和微博一开始虽然是互利抱团的关系,后来头条开始进军社交后,由于触及到了微博对市场的独有控制,两家就开始不断互撕,虽然归根究底还是为了利益)

也正为此,头条的框架和微博一致,都采用了「创作者模块」,而特别规的「用户模块」。

而其他的双模块框架,即「用户模块」+「互动模块」,不仅内容外,则只指出消费者和内容的互动关系,这和产品本身并非强社交的定位有关。

单模块框架,不仅内容外,只指出消费者个人身分,此时缺位了和内容、创作者的关系,互动感弱化,沉溺感开始加强。

零模块框架,则让用户完完全全得聚焦到内容当中,沉溺感最高。此时「我的点赞」更多得类似收藏功能,来作为承载个性化内容的容器。

四、使用场景总结

最后,来大致梳理下每种框架的使用场景。

假如产品当前定位与微博类似都倾向于强社交,或则业务方向开始向社交偏斜,这么可以使用内容+创作者模块+互动模块的框架(「我的评论」涉及用户自己的评论,须要用用户模块);

假如产品当前对社交没有这么重的需求,这么可以按照实际场景细分两类:

1.希望指出用户对内容的互动:可使用内容+用户模块+互动模块的框架;

2.希望用户沉溺于内容中,可以使用内容+用户模块,或则纯内容的框架。后者的优势在于保留互动以及通过自身信息的漏出来加强「我的」掌控感,另外头像锚点也利于视觉锚定,快速浏览;前者的优势在于高屏效和完完全全的沉溺感。

一句话,按照产品当前的状态和诉求,框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是适不适宜而已。

五、最后

任何的设计方式,任何看似简单的细节,必然存在一个客观根据作为支撑,要么是业务、要么是用户。所以,我们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多从这两个维度,不断得去理智思索、深挖背后的逻辑,进而作出更合理的决策,让设计有理有据。

希望这篇干货对你有所启发。

我是Andrew,我们上期见。

专栏画家

Andrewchen;陌陌公众号:改行人的设计笔记,人人都是产品总监专栏画家。中科院硕士自学改行,擅长通过文字帮助年青设计师成长和提效。延后满足、长期主义。

点赞评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