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最近在做评论排序的需求,之前都是根据评论的点赞数来倒排。但是用的好多其它的app并不是如此简单的排序方法,所以本次决定好好研究一下,就有了这几篇
文章的转载。本文转载于阮一峰的网路日志
正文
互联网的出现,意味着"信息大爆炸"。
用户担忧的,不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如何从大量信息之中,快速有效地找出最重要的内容,成了互联网的一大核心问题。
各种各样的排行算法,是目前过滤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信息进行排行,意味着将信息根据重要性依次排列,并且及时进行更新。排列的根据,可以基于信息本身的特点,也可以基于用户的投票,即让用户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可以排在第一位。
下面快手热门算法,我将整理和剖析一些基于用户投票的排行算法,打算分成六个部份连载,今天是第一篇。
一、Delicious
最直觉、最简单的算法,莫过于根据单位时间内用户的投票数进行排行。得票最多的项目,自然就排在第一位。
旧版的Delicious,有一个"热门书签排行榜",就是这样统计下来的。
它根据"过去60分钟内被收藏的次数"进行排行。每过60分钟,就统计一次。
这个算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布署、内容更新相当快;缺点是,一方面,排名变化不够平滑,前一个小时还排行靠前的内容,往往第二个小时就一落千丈,另一方面,缺乏手动淘汰旧项目的机制,某些热门内容可能会常年抢占排行榜前列。
二、Hacker News
Hacker News是一个网络社区,可以张贴链接,或者讨论某个主题。
每个贴子上面有一个向下的三角形,如果你认为这个内容挺好,就点击一下,投上一票。根据得票数,系统手动统计出热门文章排行榜。但是,并非得票最多的文章排在第一位,还要考虑时间诱因,新文章应当比旧文章更容易得到好的排行。
Hacker News使用Paul Graham开发的Arc语言编撰,源码可以从arclanguage.org下载。它的排行算法是这样实现的:
将里面的代码还原为物理公式:
其中,
P表示贴子的得票数,减去1是为了忽视发贴人的投票。
T表示距离回帖的时间(单位为小时),加上2是为了避免最新的贴子造成分母过小(之所以选择2,可能是因为从原始文章出现在其他网站,到转贴至Hacker News,平均须要两个小时)。
G表示"重力因子"(gravityth power),即将贴子排行往下拉的力量,默认值为1.8,后文会详尽讨论这个值。
从这个公式来看,决定贴子排行有三个诱因:
第一个诱因是得票数P。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票越多,排名越高。
从上图可以见到,有三个同时发表的贴子,得票分别为200票、60票和30票(减1后为199、59和29),分别以蓝色、紫色和红色表示。在任一个时间点上,都是红色曲线在最上方,蓝色曲线在最下方。
如果你不想让"高票贴子"与"低票贴子"的差别过大,可以在得票数上加一个大于1的指数,比如(P-1)^0.8。
第二个诱因是距离回帖的时间T。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越是新发表的贴子,排名越高。或者说,一个贴子的排行,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
从前一张图可以看见,经过24小时以后,所有贴子的得分基本上都大于1,这意味着它们都将跌到排行榜的末尾,保证了排行前列的都将是较新的内容。
第三个诱因是重力因子G。
它的数值大小决定了排行随时间增长的速率。
从上图可以看见,三根曲线的其他参数都一样,G的值分别为1.5、1.8和2.0。G值越大,曲线越险峻,排名增长得越快,意味着排行榜的更新速率越快。
知道了算法的构成快手热门算法,就可以调整参数的值,以适用你自己的应用程序。
[参考文献]
*How Hacker News ranking algorithm works
*How to Build a Popularity Algorithm You can be Proud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