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拼多多发布公告称,近期网络密集爆发“女性被骗50万被吊死”、“夫妻被扣60万跳楼”、“银行账户被讨价还价被盗”等负面消息。 “讨价还价”模式都是谣言,他们表示已联系警方报案。
但是在这里,我有点好奇,作为同一个电商平台,为什么从来没有出现过“女性淘宝讨价还价被骗50万被吊死”、“夫妻京东讨价还价被扣60万跳楼”这样的信息建筑”等等。
归根结底,苍蝇不会咬无缝鸡蛋。这一切都是拼多多的“讨价还价”模式造成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讨价还价?为什么“讨价还价”听起来像是团购,还有传言说人家会以利己利人的方式破产?
我认为这一切都值得研究。
一、拼多多的讨价还价模式到底是什么?
首先解释一下拼多多的讨价还价模式,我们来看看官方的规则。
我的解释简单点,官方会定期送出各种袜子、裤子、衣服、热水瓶等商品,用户拉人头即可免费获得。
不过,拼多多官方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可以拉多少头才能得到产品,所以用户必须不断拉头才能免费获得产品。
模式表面上很简单,但背后却是复杂的,涉及到各个层面的问题。
二、讨价还价模式让拼多多成为电商的“征途”
首先要承认的是,讨价还价的模式让拼多多高速成长,超越其他同类产品,最快吃掉了微信的社会红利。
虽然分组模式和讨价还价模式都是利用社会关系来驱动用户,但分组模式仍然需要用户支付货币成本来获得商品,但讨价还价模式不需要用户支付1分钱的成本,而这些价格- 敏感用户根本不在乎时间成本,愿意为拼多多做大量的免费宣传,可以算是典型的“黑客成长”。
就像史玉柱在进入网游时的精准观察一样拼多多砍价1元一百刀平台,有的用户愿意在游戏中用金钱换取关卡和装备,但也有一些用户对价格敏感,不愿意花钱,却愿意花大价钱游戏时间,《征途》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后者的需求,因此非常成功。
拼多多也在电商领域重复了“征途”式的胜利。
更重要的是,讨价还价模式不会给平台带来任何风险。一是不存在成本风险,从一开始就可以控制成本。
其次,不存在法律风险,因为没有用户的实际消费行为,也没有告诉用户有多少人可以拿到产品,所以不存在法律欺诈问题。
三、“讨价还价”模式有原罪,性质类似“1元购买”
但另一方面,快速增长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与利益相关的、让人追逐利润的东西,必然会存在巨大的隐患,而目前所谓的“谣言”就是这种隐患的爆发。
一、讨价还价模式规则漏洞严重,导致黑产品诞生
从官方的角度来看,它希望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让用户拉朋友圈,但对于想要便宜的用户,他们会想更多的“歪门邪道”,找到更多无关的人来“讨价还价”,所以自然会有相关的黑产品来满足这个需求。
对于黑产来说,这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服务,可以通过收费满足用户“讨价还价”的需求。
于是,黑产把拼多多的免费“讨价还价”变成了收费的“讨价还价”。
比如下面是微信群里明显标明的拼多多讨价还价。
再比如,在投票、微信文章阅读等相关行业,已经有拼多多讨价还价。
此外,淘宝上的拼多多讨价还价群也有很高的销量。
二、议价与“1元代购”形式不同,性质相似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被有关部门责令关闭的“1元代购”到底是怎么回事。
“1元购买”的模式是网站提供产品,用户可以花钱抽奖。他们花的钱越多,中彩票的概率就越高。可观的资金。
最终,很多沉迷赌博的用户花大价钱,最后来到平台讨债。比如2016年,有人在网易大楼前拉起横幅,称网易一元盗宝毁了他的家。
拼多多讨价还价的问题在于,当黑品诞生的时候,用户会通过购买黑品服务来获得产品,所以就变成了只要用户花更多的钱,获得某个产品的概率就越大,这与“1元购买”没有本质区别。
这也意味着部分用户会为购买某些产品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可能比1元购买的产品价格高出很多。
所以自然会有用户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产品,但是一旦沉没成本,看到产品没有货,又不愿意承受损失,就会继续加大炒作。然后会有不良后果。
拼多多“讨价还价”破产的消息可能是假的,但也有人将拼多多的“讨价还价”视为赌博游戏,越来越上瘾,不断投资,这可能是真的。
这种投机行为的存在,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四、关闭“讨价还价”,或许是拼多多最大的社会责任
“讨价还价”的模式或许没有错,但黑色的制作让它成为了一种赌博的颜色。对于平台拼多多来说,它的成本是固定的,不会有损失和影响,但是对于社会来说,却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对于现阶段的拼多多来说,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自身业务的成长,还有更多的社会责任。
从长远来看,黑色生产不可能被取缔,而只要“讨价还价”继续下去拼多多砍价1元一百刀平台,必然会继续推动黑色生产的发展,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将不断扩大。
在我看来,拼多多关闭“讨价还价”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等待相关部门再次下单。届时,不仅会涉及“讨价还价”,更有可能进行更全面的整改——本次点击参考今日头条。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