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他者”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网络 2023-01-24 15:00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内容容摘摘要要他者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者”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对其的研 究源于近代,兴于现代。“他者”是与“自我”相对的抽象概念,它在现实中最典型的 表现便是他人,但却不能简单认为它就是他人。他者问题本质上体现了西方哲学界对于 一直以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主流哲学的反思,也体现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 考。西方哲学有一种“同一性”,始于巴门尼德的“存在”。传统的西方哲学既以“同一” 的自主与主权来占有和统摄一切,意味着试图将其他的存在予以吞并,消除异己的差异 性。他者问题的提出恰恰是对这种传统的反思。西方现代的哲学家们在研究他者时具有 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似乎都很热衷于从纯粹抽象的意识层面入手,这就使得他者问题一 直以来未能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而且对他者问题的研究之路也越来越艰深。这种纯思 辨哲学的缺陷在于,它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分割开来,主要是同生产 方式的一定阶级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分割开来,并由此得出结论说,历史上始终是思想占 统治地位,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从这些不同的思想中抽象出所谓的“一般思想”、观念 等等,并把它们作为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东西。

简而言之,西方现代的哲学家们仅仅是 在脑海中研究他者,想要通过自己的逻辑体系去诠释他者,而不是将其放在社会历史现 实中去研究,这样做的后果便是,在连篇累牍的关于他者的文字背后,看不到一点现实 的物质的东西,理解起来便有很大困难。所以,笔者决定从另外一个角度,即现实的角 度去研究他者问题。具体而言便是从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去研究他者,通过剖析人类社会 发展的过程中的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从而总结出研究他者问题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将人类 社会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其中第一形态为人的依赖关系(即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形 态),第二形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即资本主义社会),第三形态就是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 础上的自由个性(即共产主义社会)。笔者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他者在其中的 处境主要体现在由被遮蔽到重现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社会中,由于人对于物 质的过度依赖,他者都是被遮蔽的。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实现 了解放并摆脱了物的奴役之后,他者才会真正地处于一个与自我平等的地位。而研究他 者问题在帮助和指导我们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点上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关键词:马克思,他者,社会形态,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他者,社会形态,历史唯物主义 关关键键词词::马马克克思思,,他他者者,,社社会会形形态态,,历历史史唯唯物物主主义义2AbstractAbstractAAbbssttrraaccttThe problem of “the oth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in western philosophy. “the other”isthroughoutthehumansociety,andthestudyon itcame fromthemodern prospering in modern. “the other" and "self" are relatively abstract concepts. The most typical performance of “the other” is others, but it does not mean that it is others.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 of “the other”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main philosophy which takes “self” as center, and the reflec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 There has been a kind of “Identity” in western philosophy, which started from the concept called “being” from Parmenides. It seems that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philosophy wants to possession and series absorbs everything by the independent and sovereign of “identity”, it also means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philosophy tries to annex other existence and eliminate alien difference. To propose the problem of “the other” is the reflection of such tradition. The western modern philosophers has the one thing in common in the research of “the other”, which is that they are keen on beginning the study from abstractions, so the research fails to become a mainstream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will b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he defect of this kind of purely speculative philosophy is that it separates the dominant idea from the ruled persons, chiefly a variety of relationship produced by classes with production, and it concluded that the idea had dominant position in history, so it is easy to abstract the so-called "generally thought", ideas and so on from these different thoughts, and put them on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In short, the western modern philosophers only research the other in mind instead of social history, they want to explain it through their own logic systems, as a result, we cannot understand it because there is no a bit realistic material things after finish reading article after article. Thus the writer will startthe research from another way called reality. I will discuss it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summarize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probl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ther and the self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Marx divided the development ofhuman societyintothree stages: thefirst stage is dependenceof human beings (the societies before the capitalist society); the second one is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people based on the dependence of the material (the capitalist society); the last one is the free individuality of people which based on person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common, social production ability becomes their own social wealth (the communist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situation of the other mainly embodied in the process of1 being covered to reproduce.The other was covered because of the dependence of the material during the societies before the capitalist society. Only in the communist society when productivity is highly developed and people realize the liberation and get rid of the physical bondage, the other and self would be in an equal status. The research also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significancetohelpandguideustobuildharmonioussociety. Keywords:Marx,theother,socialform,historicalmaterialism Keywords:Marx,theother,socialform,historicalmaterialism KKeeyywwoorrddss::MMaarrxx,,tthheeootthheerr,,ssoocciiaallffoorrmm,,hhiissttoorriiccaallmmaatteerriiaalliissmm2目 录 引言…………………………………………………………………………………1 一、他者………………………………………………………………………… 2(一) 他者的定义…………………………………………………………… 2(二) 他者的由来…………………………………………………………… 3(三) 他者的实质…………………………………………………………… 3(四)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 8 二、第一社会形态中的他者问题……………………………………………… 9(一) 自然经济决定他者地位……………………………………………… 9(二) 分工对他者地位的形成所起到的影响……………………………… 11(三) 他者所体现的自然经济中的依附关系……………………………… 13 三、第二社会形态中的他者问题……………………………………………… 15(一) 他者地位发生变化的前提:商品经济的发展……………………… 16(二) 第二形态中他者身份的变化:无产阶级…………………………… 18(三) 第二形态中他者所反映人对物的依赖性…………………………… 21(四) 他者的相对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自由…………………… 23(五) 他者的异化…………………………………………………………… 24(六) 对他者的遮蔽………………………………………………………… 26(七) 他者问题在现代被提出的原因……………………………………… 27 四、第三社会形态中的他者问题…………………………………………………28(一) 他者得以解放的首要前提:私有制的废除………………………… 29(二) 他者得以解放的首要前提:人的全面发展………………………… 30(三) 他者的解放(他者的重现)………………………………………… 31 五、他者问题与和谐社会…………………………………………………………32 参考文献……………………………………………………………………………34 致谢……………………………………………………………………………351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引言不同于西方学者热衷于从纯思辨角度研究他者问题,笔者将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个 具体现实的角度去研究他者问题。

马克思在《1857-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人类历 史进程划分为三个形态,其中第一形态为人的依赖关系(即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形态), 第二形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即资本主义社会),第三形态就是建立 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它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 的自由个性(即共产主义社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批判第二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 其批判主要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主要矛盾等来进行的。本文 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研究这个批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他者问题从而揭示出历史唯物主 义中的他者问题,通过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变化(即从“他者”在异化 的社会中的被物所遮蔽导致的被“自我”所忽视并对立到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的重现并回 到与“自我”平等的地位这一必然的历史过程)的分析解读,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清 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理性地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 遇到的挫折以及坚定我们对共产主义必将到来的信念。并且,本文通过不同社会中的“自 我”与“他者”的关系的回顾与深入解析,对如何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所 面临的由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 缓解当下有愈演愈烈趋势的社会矛盾,以及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一、他者(一)他者的定义“他者”(theOther)这个概念其实在西方的哲学传统上是与“自我”这个概念所相 对的。两者皆存在于总体中。“他者”在现实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生活中具体的他人,“自 我”则具体体现于“自己”之中。不过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认为“他者”就是他人,“自 我”就是自己。因为无论“他者”也好,“自我”也罢,其实都是抽象层面的概念,类 似于“类”这种表达范畴的概念,这两者都不是具体的现象,都不如他人和自己那样具 体和现实,都不能通过一般的感官来感知,只能通过我们自身的感悟和思考总结去体会。既然“他者”最明显的体现是他人,而“自我”也可认为体现的是主体自身,那么 “自我”与“他者”关系便可以看成是人与人的关系,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 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指的是个体与个体的关系,而不应当包括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 的关系,因为,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意志与需求其实正是代表了其中占大多数 的个体的意志与需求,所以,无论是群体与群体的关系,还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其实 归根结底都可以被我们总结为个体与个体的关系。按前文所说,“自我”与“他者”都 是抽象意义上的,但是它们表现出的又比较具体,由此可见,“他者”并不神秘,它其 实就存在于我们周围,我们可以通过其具体的表现来体会它的存在。

我们不但可以认为 其他个体相对“我”而言是“他者”,并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在他人看来,也应 是“他者”。因为不论是“我”也好,还是他人也罢,都可以将自己视为“自我”,那么, “自我”之外的人自然而然会被视为“他者”了。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说: “他人(这里指他者)并不等于说在我之外的全体余数,而我则从这全部余数中兀然特 立,他人倒是——我们本身多半与之无别,我们也在其中的那些人。”这段话已经表明,1 生活中的“他者”与“自我”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之所以有他者与自我之分是因为角度 不同的原因。现实中的普遍的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也就体现出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以 说,从人这个种群诞生之时起,“他者”也跟着产生了,因为“自我”与“他者”是一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6页。2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 对相对的概念。不管人类如何发展变化,“他者”的存在时无法否定的,即使“自我” 一而再地忽略、并妄图占有它。现实中这种占有主要就经常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以及国 与国之间的冲突。(二)他者的由来不过,仅仅认为“他者”与“自我”的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的另一个变种则并不恰当, 这样虽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什么是“他者”,但“他者”问题的深奥的理论性无疑会在一 定程度上被肤浅化,这样理解唯一的好处就是能更有利于体会他者的存在,但是他这问 题的出现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之所以要提出他者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抗“同一” 的侵犯与占有。

西方哲学传统长期以来漠视“他者”的存在,尤其是近代以“自我”为 主旋律的西方哲学。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是“同一”,它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巴 门尼德,巴门尼德提出了著名的“存在”(being)的概念,这一确定使得存在论从此以 后成为了西方哲学中的第一哲学。他的“存在是一”可看成是西方的“同一”哲学的真 正起点。传统的西方哲学既以“同一”的自主与主权来占有和统摄一切,意味着试图将 其他的存在予以吞并,消除异己的差异性,而在近代和现代的现实中的体现便是以此种 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西方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掠夺和侵略,从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文化 上去消灭和兼并那些拥有着与西方有着差异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国家,而“自我”在对 “他者”的态度也正是如此体现出来。但是“他者”一直以来存在着,并且顽强地对抗 着“自我”的这种“同一”。“他者”一直存在着,哲学家们或许没发现,或许是不自觉 地忽视,又或许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兴起于现代的对“他者”的关注其实在很大程 度上反映出西方的哲学家们对近代以来以“自我”为中心的“同一”的西方哲学的反思。(三)他者的实质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看到的接触到的是具体的他人,其实也可以认为是接触到了他 者,虽然前面提到,“他者”与他人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是抽象层面的,后者 是具体层面的,但是我接触到了某一类中的一个个体,也可以代表说我接触到了这个类。

不能否认的是他者确实存在于我们周围,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都处于他者的包围之中, 因为如上文所说,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在我们自己看来都是“自我”,而围绕于我们每一3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个人身边的其他的人相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是“他者”,只要我们是处于由人的集合构成 的社会之中,我们就永远不能忽略他者的存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人,可是却能真切地 感觉到他者的存在,每个人其实都不能离开他者而生存。对于我们作为人所具有的这种 对他者的不可消除的依赖性,从具体的现实中就可以理解,社会是人的集合体,离开了 社会,单个的人很可能将无法生存,即使是如鲁滨逊那样的漂流者,虽然从环境上来看 他们远离了社会,但实际上他们本身仍然是社会动物,因为他们的意识、行为都离不开 社会的造就。实际上,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他者”永远无法被消灭和转化为“自我”,而且还将 与“自我”永远地存在下去。因为“他者”和“自我”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正如白天与 黑夜,雄性与雌性,阴与阳的概念那样,正是因为具有相反的特征,才使得双方都有存 在的必要性,如果都只具有一个特征,则这种相对的概念的划分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每一个人的“自我”的意识都是从主体自身出发来思考的,意味着每一个“自我”都只 能根据自身的思考方式去思考和体会“他者”,但是,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是我们无法回避和否认的,所以,无论“自我”怎样努力去试着体会 和运用“他者”的思考方式,其结果最多只会是接近“他者”而不是成为“他者”。

他者文化语境中的狂欢理论_阶级论与他者理论的矛盾_小他者 大他者

西方学者们在谈论他者问题时,大多从抽象意识的层面去展开。比如黑格尔,他就 把精神定义为存在于绝对的他者中的纯粹的自我认识,在他个人的角度看来,“自我” 从来都不是能够孤立存在着的,“自我”只有通过“他者”这个途径才能最后达于自身。 不过黑格尔虽然发现了他者,但是并没有对之加以详细的阐述,真正把他者问题提出来 并研究的是现代西方的哲学家们,如海德格尔、萨特和莱维纳斯等人。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便是区分 了一个存在物(a being)与一个存在物的存在(the being of a being),海德格尔的哲学 本质上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哲学,其所论述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存在的基础之。上他者 问题并不是他阐述的重点,不过他在研究存在问题时,他者问题也不可回避,他反对从 “自我”的同感角度去理解他者,因为他认为那将意味着他者就是自我的一个复制体而 已。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实际上既与存在类似,确切的说是存在的状态,又包含有 “自我”的意思,他者在海德格尔那里被称为“他人”,关于如何从“此在”的角度发 现“他人”,关于如何察觉到“他人”的存在,他有着形象的说明,他认为我们对他人 的感知是通过“照面”这样一种的方式来进行的,“对最切近的周围世界(例如手工业4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 者的工作世界)进行描写的结果是:他人随同在劳动中供使用的用具共同照面了。

”其中2 的“照面”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接触,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工具等物无不指向其使 用者,这个物的使用者不一定就是物的拥有者。这个“熟人”其实就已经开始涉及到了 “他人”的范畴,海德格尔就是通过这样的具体例子来向我们揭示出“他人”的存在。 同时他还提出来一个“共在”的概念,共在是生存论上的为他人之故;在这样的共在中, 他人已在其中展开了。由此可知所谓“共在”其实是指一种为了某些存在而存在的原因, 而不仅仅是共同存在这样简单浅显的意义。“他人”与“此在”共同存在于世间,而这 种共同的存在属于“共在”。海德格尔之所以提出“共在”这个概念,根据“与他人共 在也属于此在的存在,属于此在恰恰为之存在的那一存在。”这句来看,可以推知是为 了揭示“此在”与“他人”的关系的本质,即这两者是相互作为对方存在原因而存在的。 不过,海德格尔的理论并非没有缺陷,萨特就曾指出其毛病在于,在“共在”之中,与 “他者”的关系变成了“我们”,这样的话,海德格尔还是从“自我”的角度去分析“他 者”,忽视了“他者”与“自我”的区别,没有注意到真正的“他者”。萨特(Sartre)的对待“他者”的态度从他的哲理剧《紧闭》中的“他人即地狱” 这个观点可看出来,他将“他者”的存在视为对“自我”的威胁,他认为人的生存是受 限的,因为每个人都处于“他者”的包围之中,“他者”的存在是对“自我”自由限制, 要发展“自我”就必然会与“他者”发生冲突,故人与人的基本关系是冲突。

而对他者 问题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犹太裔的法国哲学家,作为海德格尔学生的莱维纳斯 (EmmanuelLevinas)。与萨特对待“他者”的消极的态度不同,莱维纳斯则是一种积极 的态度去看待“他者”。在莱维纳斯看来,其实通过“他者”来进行的对“自我”的这 种限制其实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限制,限制的是“自我”无限的占有欲与权力,制止的是 “自我”的杀戮倾向,只有通过这种限制,人生存的世界才能得到保障。而之所以有这 样的观点,是因为他在集中营的恐怖经历所致。或许正是因为亲眼见到了太多的对“他 者”的杀戮,才促使他对西方哲学“同一”的传统的深刻反思,才使得他心中更向往与 “他者”和平共处的理想状态。莱维纳斯的一直想要做到的是该如何去与他者共处,他 认为伦理比存在论要更重要,伦理是首要的哲学。他的与他者共处不仅仅是在直观意义 上所理解的与他者面对面,而是一种在精神上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莱维纳斯对“他者”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版,第145 页。5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的思考就不仅仅是站在存在论的角度展开的,还包括了伦理学层面。早期的莱维纳斯思 想有着较为明显的海德格尔的影子,无论是其理论的主要框架,还是其思考方式。

比如 海德格尔的“此在”的理论,莱维纳斯正是从这个基础上出发并通过自己与的分析延伸 出了一系列与海德格尔不同的思想。同海德格尔一样,莱维纳斯在探讨“他者”的同时 必然无法回避的话题是“存在”,因为不能单独孤立地去研究“他者”,那样是没有任何 意义的。不过,莱维纳斯在思考的过程中,又尽力在使自己摆脱海德格尔的影响,莱维 纳斯的“他者”理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表明了他超越海德格尔的愿望。比如在存 在与存在者的关系上,他认为海德格尔只是提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而并没有将这 两者分离,这种分离正是他主要关注的;又比如在对“此在”的理解上,除了继承了海 德格尔的理解外,他认为应该还包括其他的一些东西,如“倦怠”, “疲乏”,“孤独”, “爱欲”等等,而这些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种种与情感有关的现 象。隐藏在对这些情感现象的研究背后的,其实是莱维纳斯“超越存在”的思想。他认 为“倦怠”与“疲乏”表明存在者与存在之间存在的一种阻碍,而这些现象之后暗含了 存在者之外的“存在本身”或者“存在一般”对于存在者的重压,其实在这一点上来说, 他已经把存在看成是一种重压了。为了逃离这种压力,他必然要追求“超越存在”,而 如果想通过研究“存在”这个宽泛的概念从而得到超越的途径无疑是极其困难的,所以 莱维纳斯便把目光投向相对于“存在”而言较为具体的情感现象,不过似乎是由于这些 现象实际上也是十分抽象的,这个过程的艰涩不言自明。

他用“黑夜”与“失眠”去描 述与形容“存在”,其实也就是试着通过自己在“黑夜”与“失眠”状态中的感受去体 会“存在”:他认为在在黑夜中万物消散于其间,这种无名性和无人称性正是存在所具 有的;在失眠的宁静中观察却无所观察,在寂静中等待却无所等待,意识在自身中揭示 出某物的存在但却无法指明究竟是何物,莱维纳斯认为这种揭示了“有”却未指明的状 态就是失眠,类似于物我两忘的境界表明了存在的存在。不过他到最后也没有找到超越 这一切的方法,他甚至认为死亡都无法超越存在,死亡只是标示出了存在的有限性,而 存在将无止境地存在下去。其实,通过对海德格尔等人的他者思想的介绍,我们可以将他者问题的本质理解为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虽然他们关于他者的理论似乎很抽象难懂,实际上,无论是海德格 尔的“他人”、“此在”等概念,还是莱维纳斯为了说明“他者”而描述的“倦怠”、“疲 乏”等情感现象,归根结底要表达的还是一种对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看法。海6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 德格尔所述的需要通过“照面”这样一种的方式去了解“他人”,他所谓的“照面”,其 实包含于人与人的接触之中,或者说本质上就是指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人与人之 间的接触,这个“接触”其实涵盖了一系列的从见面到交谈的交往过程,如果接触都没 有,又何来进一步的了解?至于莱维纳斯所列举的那些情感现象,则也可以以此解释其 由来,“倦怠”, “疲乏”,“孤独”,“爱欲”等等,表面上看是属于个人的情感范畴, 内在所要体现的其实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更深入一步去探究产 生这种关系的根源,而这也可以作为他者问题的源头,在笔者看来,所有的一切,其实 都指向一条最简单普通的原理: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即人作为存在物,人与人互为对象, 人与自然界也是互为对象,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不存在的。人是生长在社会之中的,人 对自己本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实现和表现。“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 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个原理是马克思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3 学手稿》中提出的,其本来目的是为了批判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 理论。黑格尔认为,人在本质上而言其实就是自我意识,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 我意识的异化。有意识的人认为精神世界是自我外化并加以扬弃,意识扬弃外化和对象 性,同样也把它们收回自身,因此,它在自己的异在本身中就是在自身。马克思指出这 是一种虚假的实证主义或虚有其表的批判主义,马克思说,如果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可得 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认识到自己在法、政治等等中过着外化生活的人,就是在这种外 化生活本身中过着自己的真正地人的生活。因此,与自身相矛盾的,既与知识又与对象 的本质相矛盾的自我肯定、自我确证,是真正地知识和真正地生活。

最后。马克思一针 见血地指出,黑格尔不是通过否定假本质来确证真本质,而是通过否定假本质来确证假 本质或同自身相异化的本质。(四)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如前文所述,西方现代的哲学家们在研究他者时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似乎都很 热衷于从纯粹抽象的意识层面入手,像海德格尔理论的重点是存在,存在问题本身就是 十分抽象难懂的,它并不具体,也并不现实。而在这一抽象的意识层面上再去阐述其他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7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抽象的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这就使得他者问题一直以来未能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而 且对他者问题的研究之路也越来越艰深。而这种纯思辨哲学的缺陷在于,它把占统治地 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分割开来,主要是同生产方式的一定阶级所产生的各种关系 分割开来,并由此做出结论说,历史上始终是思想占统治地位,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从 这些不同的思想中抽象出所谓的“一般思想”、观念等等,并把它们作为历史上占统治 地位的东西。简而言之,西方现代的哲学家们仅仅是在脑海中去研究他者,都想要通过 自己的逻辑体系去诠释他者,而不是将其放在社会历史现实中去研究,这样做的后果便 是,在连篇累牍的关于他者的文字背后,看不到一点现实的物质的东西,而人是生活在 现实的物质的世界的,只有涉及到现实的才容易被人理解。

由于每个人的思想的不同, 这些关于他者的理论只能都是各自的想法而已,所以现在关于他者的理论并没有一个公 认的被大众所接受的体系。笔者认为,既然站在抽象意识层面之上研究他者问题难以为继。那么不妨试着换一 个角度,改从具体现实的方面来讨论。这所谓的具体现实,指的是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仅仅认为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阶段(历史上某一时期 的或者是当下某一时期的)的人与人的关系就可以分析他者问题的想法无疑是错误的, 如前文所说,他者问题并不是某一时期所独有的特定问题,也不是某一时期的人与人的 关系所能全部体现的,而是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这个宏观的过程中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他 者与自我的关系),最后证明上文所提出的他者问题的本质是“人是对象性存在物”。而 对于历史上的人类的不同时期的研究,或许没有比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更为合适的方 法了。马克思在《1857-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人类历史进程划分为三个形态,其中 第一形态为人的依赖关系(即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形态),第二形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 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即资本主义社会),第三形态就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 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即共产主义社 会)。

“他者”这个概念虽然比较抽象,但是可以表现得比较具体,他者在现实生活中的 表现是他人。从这点来看,他者问题其实是属于微观的,若想从社会发展这个宏观的角 度去研究他者无疑是十分困难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具体的表现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而 马克思在分析不同社会形态时,都会分析其中不同的阶级之间的关系,而阶级是由一定8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 数量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阶级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不同阶级之中的人的关系,这与数 量无关,比如一个工人与雇佣他的资本家的关系与一群工人与分别或者一起雇佣他们的 资本家们的关系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所以,笔者决定从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人与人的 关系入手,通过研究“自我”与“他者”在不同社会中的不同关系的表现,分析产生这 些不同表现的原因,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落后面,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人类社会的最终 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到来的必然性。下面,笔者就将从分析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体现 的人与人的关系入手。二、第一社会形态中的他者问题(一)自然经济决定了他者的地位第一形态为人的依赖关系。而要探讨这一形态中的他者问题,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 的话题便是此时他者所处的社会经济的状况。他者虽然是抽象的概念,但是其表现出来 的便是生活在物质现实的具体的人,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人又是离不开物质生活 的,所以为了说明在第一形态中的他者的处境,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时宏观的社会的经 济形态进行叙述。

如果我们按照另外一种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的理论来理解,第一形态也即是资本主 义社会之前的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之所以将这三个时期放在一 起,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主要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角度所表现出的都是一种自 然经济。之所以称之为自然经济,简答地来说是因为它是一种从形式上来说自给自足的 经济,其实正说明了自然因素在其发展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良好的自然条件能保证 和促进其发展,恶劣的自然条件则可能摧毁它。自然经济的生产规模并不大,而且往往 局限于家庭之中,主要以历史上的农耕文明为代表。这其实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经济形式, 从时间上来说跨度很大,因为它跨越了三个时期,从地理上来说,无论是古代欧洲还是 古代中国,都是如此。而在自然经济占主导的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便是土地,而对于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土地更为重要的了,因为其关系到基本的生产, 影响人的基本生存。当然,在这个时期内除了自然经济,也存在商品经济,但是在大部9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分时间内是原始的商品经济,受制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其规模并不占主导,而且还要长 期遭受自然经济的排斥与压制。

因为自然经济是一种比较封闭的、局限于家庭范围内的 经济,在自然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它能够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对于其他的不由 自己生产出的产品并没有多大的需求。所以自然经济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商品经济规 模不大的情况下能够不受其影响。而且由于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任何可能动摇其经济形式的其他经济形式都会被统治阶级所敌视,进而运用手中掌握的 权力对其进行打击,明末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正是因此而被扼杀的。商品经济在古代中 国的低下处境,商人在古代的低下社会地位正是体现了这点。第一形态中由于生产技术 的落后以及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物质生活水平较为贫乏,加上土地的重要性,以及制 度本身的原因,使得大部分的生存资源被牢牢掌握地在少数人的手中。大部分人出于满 足生存的需要而不得不依附于少数人,此时他者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是一种较 为稳定的附属关系,而这种关系(也体现了他者所处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于在整个 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所决定的。(二)分工对他者地位的形成所起到的影响接下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谈谈阶级这个概念,因为如果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入 手去讨论某个问题的话,阶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而且阶级问题也体现出了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因为阶级代表了一定数量的人的集合。

如果就从阶级的实质这一点上而言, 它应当是属于经济范畴。“阶级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的发展的 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没有剩余产品,不存在一个集团占有另一 个集团劳动的可能性,因而不存在阶级。阶级的形成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又 相对发展不足的结果。”而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分工。分工其实是4 一个导致他者在第一形态中所处的地位所形成的重要的微观因素,因为分工对自然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正如马克思认为的那样,分工其实是推动历史的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一个民族的 分工的程度决定了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早的分工其实应该被称为自然分工,仅仅只 是因为性别、需要以及偶然性产生的在家庭这个小范围内的一种分工,这种分工由于其4 左开大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10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 不是人为地产生的,所以其实还不能够说它就是真正意义层面上的社会分工。真正意义 上的分工是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的。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出现了3 次社会大分工:第1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形成了专门从事农业或牧业的劳动者; 第 2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出现了专门的工匠和独立的手工业者;第3次是商业的 出现,产生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商人这一特殊阶层的形成体现了分工的进一步 扩大。

阶级论与他者理论的矛盾_他者文化语境中的狂欢理论_小他者 大他者

在3 次社会大分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体力劳动 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分离和对立。此时的分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因为其将物质劳动 与精神劳动分开了。分工除了使物质劳动者和精神劳动者对立起来,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私有制的发 展,因为分工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实际上是代表了所有制发展的不同的形式。分工还引起 了分配制度的变化,分工剥夺了分配中的平等性,因为不同生产者的体质与技术是不一 样的,这又导致了产品的优劣不同。在分配上能够在生产中占据优势地位的生产者自然 分配到的更多,而更富有,这样便出现了所有制。所有制形式按照历史的进程划分为三 类: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此时的分工还只是自然分工,仅仅限于家庭范围中现有的自 然形成的分工的进一步扩大;第二种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与国家所有制,此时分工 已经比较发达,城乡之间的对立也产生;第三种是封建所有制,以占有土地为基本前提, 拥有大部分土地的少部分人能够以此剥削大多数没有土地的人。动产和不动产的私有制 于是就随着公社所有制的发展而发展,而私有制的发展又造成了阶级的产生,因为已经 有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这样就表明等级制度也逐渐确立。

阶级是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与否而区分的。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阶级;封建社会的地 主和农民阶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和工人阶级。这些都是在物质生产为主的社 会中,由于生产资料和生产者相分离所带来的后果,而这种分离表面上看是由于阶级的 差异所致,实际上真正根源在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还 造成了社会成员的分化。农业社会中,农民没有土地,却得劳动,并且还不能得到大部 分的劳动所得;在工业社会中,工人不占有工厂设备,却得长时间劳动。一方面这是社 会分工的体现,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地位变化所导致的不平等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社会地位 较低的一方的不满情绪而产生阶级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很容易便上升成为阶级矛盾, 一旦出现合适的契机,比如引导煽动,便很容易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而阶级社会 正是以阶级对立为标志的,并且,人类社会也是在不同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变化的,11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即便在今天也是如此。分工的发展还带来了另外一个矛盾:即单独的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利益与共同的 集体的利益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在社会分工出现之前,因为此时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离 开了氏族或部落这个群体,单个人往往难以生存,所以单个人必须与群体共同生活,单 个人所从事的生产劳动既是为了群体,也是为了个人,而氏族或部落作为群体,是由许 多个体所组成,没有个体就没有群体,而个体为了生存又必须依赖群体。

这种互相需要 表明,此时单个人的利益是与家庭利益没有区别的,与氏族或部落利益也是一致的。社 会分工出现之后,个人从对家庭和氏族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个人的利益不再与群体 利益相一致了,自然而然也就会产生矛盾。但是如果只追求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群体利 益,那么由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人这个群体将分崩离析,最终将走向灭亡; 如果只强调群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那将是社会的倒退,又回到了原始状态。而解决 的办法便是建立一个国家,因为国家能够管理这一切,并采用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即统 治阶级向大众宣扬自己的意志才是社会的普遍意志,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一个想要 取得统治地位的阶级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因为那样才能够取代之前的统治阶级的统治 所形成的社会观念。但是,无论统治阶级如何更新换代,所灌输给社会大众的普遍观念 任何时候在个体看来也仍然是共同利益的体现,而个体的利益总是与集体的共同利益是 相冲突的,所以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斗争从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不仅仅限于现 实的行动,还包括意识层面上的反对。所以这也就解释了国家对公民的干涉与约束的存 在必要。(三)他者所体现出的自然经济中的依附关系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范畴,对自然经济的理解不能仅仅从单个的家庭出发,而是必须 从阶级的角度去通过解释其中的剥削者(如奴隶主、领主、地主)和劳动者(如奴隶、 农奴、佃户)之间的关系来进行。

这种存在于自然经济中的剥削者与劳动者间的剥削与 被剥削的关系,更确切地来说,应该称之为依赖关系,其实也正是他者问题在第一形态 中最主要的体现。这里的依赖关系,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劳动者依附于剥削者, 因为这种依附严格来说指的仅仅只能是一种人身关系上的依附,人身上的依附只是表面 现象而已。从语法上来说,依赖的范围要大于依附的范围,依附主要是指人身关系上的,12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 而依赖则不仅仅包含人身关系的依附,还包括诸如精神上的依赖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在 笔者看来,透过这种浅层的关系,我们应当发现其体现的本质,即剥削者和劳动者之间 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双向的互为依赖的关系。在人身关系这一层面上,劳动者的确是依附于剥削者的,按前文所说,在自然经济 时期,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在社会总人数上占大多数的劳动者之所以在人身上 依附于人数上只占小部分的剥削者,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土地,他们需要土地,而剥削 者通过战争、兼并等手段占有了大部分的土地,但是需要大量劳动力来耕种。剥削者便 提供劳动者土地,但是以契约的方式(典型的便是卖身契)防止劳动者四处流动,以这 种租种的手段保证他们能够世代为自己耕种,缴纳地租。

就这样,劳动者以失去自由为 代价,租得了土地。虽然所有权不在自己手里,不过毕竟能够维持基本生存。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可以以理解为剥削者依赖于劳动者。这自然不是指在 人身这个层面,而是上升到根本的生存的角度来说的。更准确地说,在生存角度上来理 解这种双向的依赖关系方为恰当,此时,剥削者与劳动者的关系已经不能分开来讨论了, 而是由于依赖关系的作用,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具体来说,便是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离 开另外一方而单独存活,一方只有通过另一方对自己的依赖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 和意义。一方面,生产者需要剥削者提供土地以生产出必需的粮食以维持生存,同时体 现自己作为生产者的存在必要性,并且以此得到庇护;而另一方面,剥削者需要依赖劳 动者提供劳动力耕种土地所缴纳的地租和产品,而除了保障生存以外,得到的越多,还 越能够能维持其占统治阶级的地位和体现其之所以存在的必要性。人其实是一种对象性存在物,人需要依靠其他对象才能生存下来。如马克思所说的 那样:“人直接地是自然地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 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 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 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得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 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

”第一形态中的这种依赖关系在表面上看5 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体现的是人对土地的依赖,因为无论是对剥削者,还是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13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劳动者而言,土地都是首要的资源,两者之间联系的唯一纽带就是土地。自然经济占主 导的时代土地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尤其是对于农业文明而言因为此时支撑一个国家经济 的主要部分是来源于土地生产的收入。历史上许多农业文明国家的灭亡与其说是由于军 事上的失利所致,不如说是由于土地的丧失导致社会生产力的下降而经济崩溃。游牧文 明之所以是农业文明的死敌,是因为前者由于土地的贫瘠以及自身的生产技术不足,土 地的产出不足以满足自身需要,所以要采用向后者掠夺侵占以获得资源的方式存在,而 这种侵略过程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又是十分巨大的,除了人口土地的丧失,更重要的是农 业生产是与季节密不可分,错过了合适的种植时间意味着收入的失去,从而对国家的经 济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历史上发生的游牧名族与农业国家之间的战争 大多是因此而起。

他者文化语境中的狂欢理论_阶级论与他者理论的矛盾_小他者 大他者

笔者在此并不是要讨论历史,而是以此为例说明自然经济时期土地的 重要性,进而说明这一时期人与人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甚至可以上升到精神上的依赖, 因为在任何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为统治阶级在物质和精神 的两个方面都控制了被统治阶级。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除非是被逼至极端地步如无法生 存下去,否则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或农民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绝不会反抗。这也还能够 用来解为何许多统治者会利用宗教宣扬自己的统治地位,因为宗教,在马克思看来,就 是麻痹人民的鸦片。最后,这种依赖关系之所以在很长时间内能够存在,用恩格斯的话 来解释,就是:“古代根本不懂主体权利,它的整个世界观实质上是抽象的、普遍的、 实体性的,因此古代没有奴隶制就不可能存在。”也即是说,古代由于生产力的地下和6 科技的落后,对世界的认识不可能达到今天的地步,所以在当时,神秘主义、不可知论 大行其道,直接导致了古代没有一个明确的世界观。出于对周围世界的未知的茫然和恐 惧,个体的人为了生存,便将自己置于对他人的依赖关系中,因为没有人能离开这种依 赖关系而单独存活,依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一种保护,保护其不受其他主体的伤害, 而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也就逐渐习惯了这种依赖关系。

这种依赖关系在当时来说对整 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无疑是具有保持稳定的作用的,直到商品经济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关 系。三、第二社会形态中的他者问题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14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一)他者地位发生变化的前提:商品经济的发展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他者所处在的落后自然经济状况终究会发生改变,取代它的 便是商品经济。第二形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即资本主义时期。这一 时期,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部分。商品经济是比自然经济更为 先进的经济形式。生产的目的不是自给自足而是为了交换,这是商品经济的特点,也是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所以与原有的经济形式相比,商品经济具 有更灵活性与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科技水平的提高,商品 经济所生产出的产品与价值也远非自然经济可比。要产生商品经济,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任何人必须通过等价交 换才能获得对方的产品。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组织里,生 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共同占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出现了剩余 品,于是就有了氏族(或部落)之间对剩余品的交换。随着分工的影响,出现了商品经 济和货币。并不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或者资本主义时期才会产生商品经济,而是早在原 始社会时期就产生了,虽然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来说,商品经济还处在一种最原始的以 物易物的阶段,它体现的作用远没有在它成熟时期那样重要,但是,它催生了货币这一 在未来一直处于关键的事物,毕竟商品经济的种子已经种下,只要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 定阶段,这颗种子便会生根发芽。当然,由于当时的人类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问 题,商品经济,在当时看来这种并不能带来多大的能够直接解决温饱问题的形式并不被 看好,相比之下,自然经济才是主导。这种主导地位一直跨越了后来的奴隶社会与封建 社会,而在这期间,商品经济一直都是处在一种在缝隙中生长的,甚至经常面临被扼杀 的风险。在封建社会中因为商品经济具有自由性,对于交易的社会流动性的要求很高。而作 为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的,不 仅生产规模狭小,而且社会分工水平低下。关键是它是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并不符 合商品经济的目的,所以两者之间自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

而封建统治阶级由于其 剥削的本性,需要通过土地劳动者牢牢地束缚住以便为自己服务,所以对于流动性强的 商人阶级便会采取一系列的惩罚措施,在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商品经济只能在自然经 济和统治阶级的挤压下步履维艰。而转机之所以出现,源自于西欧的大航海时代。当时15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由于亚洲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导致东方与西方之间重要的陆上贸易路线被掐断, 西方一直以来需要从东方购入的生活必需品(如香料)顿时失去了来源。由于宗教冲突 的存在,从异教徒手中高价买入生活必需品是西方人极其不情愿的,加上当时地理学的 发展,所以西方人决定自己去寻找传说中的香料群岛,于是新航路的开辟也就顺理成章, 即便这个过程不顺利,不过最终还是发现了新大陆。于是海外的殖民地一个接一个建立, 海外资源不断运回欧洲,带来的必然是贸易市场的迅速扩大,而商人阶级在这一个过程 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而随着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在商人阶级的基础之上产生 了一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新兴阶级便开始对原本自己在社会上、政治上的低下地位 越来越不满,要求改变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不过此时在政治上占据主导权的仍然是已经 日渐腐朽堕落的封建统治阶级,他们是绝不愿意将手中已把持了数千年的权利分出的, 所以,对商人阶级的打压依然,并且有变本加厉之势。

在这种氛围之下,冲突与对立是 不可避免了。虽然资产阶级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自己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但是此 时原有的所有制关系已经开始对已经正在发展的生产力产生负面影响了,原有的生产关 系已经是在阻碍而不是促进生产,桎梏就此形成。而由于资产阶级相比于封建阶级的先 进性与进步性,最终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时代宣告终结,资本主义时代到来。接 下来,由于旧有的对人的流动性的限制如关卡等被取消,所有原本分散的资源被不断集 中,许多城市被建立起来,大量人口涌向城市,统一的法令、关税等各种有利于贸易的 措施的实行,并且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现代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创新,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商品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二)第二形态中他者身份的改变:无产阶级与在旧的时代他者表现在现实中的群体成分较为单一不同,新时代他者的身份开始 发生变化,突出体现在无产阶级的产生。无产阶级又称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指 丧失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在政治经济学中,无产阶级是从 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阶级抽象而来,如当时的工人阶级等。在马 克思主义术语中,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之一(另一个是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指被剥夺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求生存的工人和其 他低收入集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处境的变化,其实是他者的处境在第二形态中的16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 真实写照。此时的他者不仅仅是身份上有所改变,在意识上也发生了蜕变;这个阶级与之前的 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相比,所拥有的一个巨大优势是:无产阶级产生了阶级意识并且真正 将其用于政治斗争。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正式地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作为在社会 所有阶级中人数最多,最具组织性和革命性的群体,它是在与其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的 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的,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也不会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 级的政治斗争中逐渐形的。资本的统治为这批人创造了同等的地位和共同的利害关系。 所以,“这批人对资本说来已经形成一个阶级,但还不是自为的阶级。在斗争(我们仅 仅谈到它的某些阶段)中,这批人逐渐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为的阶级。他们所维护的 利益变成阶级的利益。而阶级同阶级的斗争就是政治斗争。”显然,所谓的自为的阶级7 就在于对政治意识的觉悟。或者说,外在的必然性左右着自在的阶级,人类真实的必然 性指导着自为的阶级。虽然自在的阶级已然获得了自己的存在,但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存 在。

小他者 大他者_阶级论与他者理论的矛盾_他者文化语境中的狂欢理论

阶级意识形成的关键是能够明白到自身的存在以及社会的本质。阶级意识并不是专 属于某个阶级,马克思甚至认为无产阶级以外的其他阶级也能产生无产阶级的意识。“与 此同时还产生了一个阶级,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由于它 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必然与其余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这个阶级是社会成员 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根本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这种 意识当然也可能在其他阶级中形成,只要他们认识到这个阶级的状况。”根据马克思这8 段表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奴隶社会中占大多数的奴隶,在封建社会中占大多 数的农民都可以产生阶级意识。不过实际上,历史上发生的奴隶起义以及农民起义,规 模再大也并不代表着阶级意识的产生,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斯巴达克斯的起义 势头波及了罗马共和国的核心地带,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其对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影响深 远。虽然不管是西方的斯巴达克斯还是东方的李自成,他们都意识到了自身所处的状况 (即使没有认识到阶级这个概念也不妨碍)并且以暴力的方式进行反抗,看起来似乎符 合产生阶级意识的条件,但是,是否产生阶级意识的重要标准不在于以否意识到自身阶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第193页。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5年版,第90页。17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级的状况,而是在于斗争是否由一个完善的合理的政治纲领来进行指导。斯巴达克斯之 所以起义,原因仅仅在于争取自由,而没有一个政治纲领,即使是在起义的巅峰时期, 他们所想的也仅仅只是回家而已,没有统一指挥,内部并不团结,这就为罗马人的准备 创造了时间,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相比较而言,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稍微进步 一点之处在于其口号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政治纲领色彩,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代表了大多 数的利益,不过,可惜的是,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提出的口号都具有一个巨大的漏洞: 忽略了客观现实而造成的不合理性。中国农民起义的口号,无论朝代如何变化,最终总 结出来的就是一点而已:要求平均主义。不管是李自成的“均田免赋”也好,还是洪秀 全的《天朝田亩制度》也罢,其根本目的就是建立消灭一切不平等的平均主义。表面上 看似乎很美好,完全迎合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心理,而且也可以说算是一种要求变革的呼 声。但是,由于参加起义的人之中大部分都是文化程度极低的,他们大脑中没有关于权 利、阶级、宗旨的概念,对于社会的认识也仅限于最简单朴素的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加 入起义队伍的初衷与其说是要求变革,倒不如说是为了分得生产资料。

且不说平均主义 的不合理性,单说农民起义对社会的变革没有涉及到深层次的制度方面,这种先天性的 局限性就注定了农民起义的结局,只要看看历史上所有农民起义最后的结局,只有两种: 被镇压或者沦为其他阶级继续剥削的工具。也就是说,即便成功,也不过是过渡到另一 个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共同存在的社会,农民依然是农民,地主依然是地主,可以说 根本没有达到所谓平均主义的目的。这种所谓的成功,其实本质上与失败没有区别。仅 仅只是直接地为了获得物质利益而进行的斗争,不能称之为革命,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反 抗。相比之下,有着完善统一的政治纲领指导的无产阶级的斗争更具有组织性,所以, 历史上的奴隶阶级与农民阶级并没有产生阶级意识,虽然这两个阶级都具有产生阶级意 识的可能性。当无产阶级加入了他者的行列之时,笔者认为这意味着此时的他者,真正 具有了能够改变自身处境的能力。因为具有了政治意识表明他者开始觉醒,与以往被动 抗争相比,能够主动地开始争取自身的地位与利益。(三)第二形态中他者所反映人对物的依赖性如前所述,相比于落后的封建所有制在封建社会后期对生产力的束缚,资本主义在 它所确立的一百年间,创造了以前的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先进的生产力,并且随着现18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 代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创造还在继续。

不过,正如封建所有制在前期是适应生产 力发展而到了后期却变成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一样,问题总会慢慢出现,资本主义走到今 天,经历了数百年,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其自身的一系列问题,所有问题本质上其实 都可以归纳为一个共同特征:即人对物的依赖性,也可称之为货币关系。也可以说人对 物的依赖性表现为一系列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如经济危机,拜金主义等。对物 的依赖性,实际上就是指人对于金钱物质利益的疯狂追求以及对物质的过度依赖,人生 产和生存的直接动力就是获得经济利益,最典型的便是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由于商 品经济的繁荣和商人逐利本性,货币的地位被提高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手段被货币 买卖所代替,资本和现代社会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在提高交易效率和风险的同时,又大大 强调和加强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货币关系。这种货币关系,其实是一种纯粹的利益关系, 即是说处于关系的两端的个体之间,除了物质利益如货币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任何联系。 这种货币关系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如此之巨大,以至于在之前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人们 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牢固的家庭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因为受到了冲击而产 生了裂痕。原本的等级尊长观念被平等的观念所代替,这也代表着之前统治了人们数千 年之久的道德体系的解体,拜金主义之所以被人们所诟病和抨击就是因为它的眼里除了 金钱,其它的如道德伦理之类都被抛弃于一旁,为了金钱它可以毫无顾忌地践踏它们。

相比之前的社会,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马克思有着最为精彩而又深刻 的描述,一切原有的、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全都被资本主义破坏。旧社会 形成的价值观与伦理道德体系被新的社会形态所颠覆,人与人之间再也没有其他任何别 的联系了,只有赤裸裸的利益至上的关系以及冷酷无比的现金交易。利己主义取代了原 先大众所具有的人文关怀。它用交换价值代替了人的尊严,用一种毫无顾忌的贸易自由 代替了无数原本需要通过特许的和自力所挣得的自由。原先的剥削至少会披上一层由宗 教和政治打造的合法的外衣来掩饰不公平,但是资产阶级直接连这一步也不需要了,他 们以肆无忌惮的掠夺使得剥削看起来完全成了公开并且合法的行为。所以,虽然资本主 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之前的时代无法比拟的巨大的生产力,但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 级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都是剥削阶级,被束缚在土地之上的农民阶级和因 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人阶级都是被剥削阶级。如果说非要指出 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的话,那么便是,地主阶级在剥削农民的同时,至少还会在 道德上思想上为自己建立一套等级体系和观念,加上宗教的麻痹作用,使得农民的痛苦19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有所“减轻”,并且使农民至少在表面上拥有自己的土地,从而遮掩农民被剥削的事实。

而资产阶级则干脆连掩饰这一步也省略了,直接以公然的、毫无道德可言的方式进行掠 夺和剥削,而这在早期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和资本家的工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四)他者的相对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自由,实际上是资本流通的自由,而不是所 谓的与旧的封建时代相比,个人的自由流动得到了满足。资本主义之所以取消封建关卡 等在从前限制人流动的障碍,与其说是保障人的流动性,不如说是为了保证资本的自由 流动性,资本主义经济强调自由竞争,与封建时代主要依靠土地的自然经济相比,要求 资本能够在任何角落自由地流动,正式流动性保证了资本的不断壮大,从而促进整个资 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与从前将人封闭在一定区域内禁止随意流动相比,普通人自 然也能够顺便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些举措中受益。资本的自由流通突出表现在世界性市场 的建立。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航海技术的发展,资产阶级建立了许多海外殖民地,密密 麻麻的航线将原本封闭的处于世界不同地区的角落联系起来,世界市场从而逐渐被建立 起来,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不再是局限在自己的领地范围之内了。旧的,以手工业 为代表的民族工业,被新兴的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所排挤直至消亡,从前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走向崩溃。

更重要的是,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具有同化作用,它生产 出的产品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的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低廉的巨大优势,而这一点就足以 打败一切,其他的民族,如果想避免灭亡,都不得不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而后果 便是资本主义传播到了世界上的所有主要的国家,世界性的资本主义体系便因此而建立 起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因为在一个地方的工厂中加工的 原料,已经不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来自于本地,而是来自极遥远的地区;生产出的产品 也不仅供本地消费,而且同时供给其他各地消费,过去那种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如今的互 相依赖所代替。到了今天,这种状态集中体现为经济全球化,资本在各个国家流通,并 且由于金融衍生品与各类经济组织的出现,这种流通显得愈加频繁。不过,与奴隶社会奴隶完全依附于奴隶主,封建社会中农民因为缺乏生产资料而被 束缚在土地上失去自由相比,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的自由看似得到了改善,实际上并 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工人自己根本没有占有生产资料,如果不靠出卖仅有的劳动力,工20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 人将无处可去,即便能够自由流动,最终也会无法生存。而资本家正是看到了这点,工 人如果不工作,将无法生存,于是便能够肆无忌惮地剥削工人,因为他们不用担心工人 会不工作。

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关于工人的悲惨处境的介绍并不少见。所以工人与资本 家的斗争贯穿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斗争的直接原因是工人对于自身利益的要求,主要 是体现在对工资的满意度上。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其实是由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的, 即尽可能地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五)他者的异化人对物的依赖性是第二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而造成人的对物的依赖性的原因则是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所谓异化,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其实是人的生产和 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马克思主要是从两个 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的:一是工人与自己所从事的劳动的关系,二是生产行为与生产活动 中的异化。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的异化现象,其实也是他者的异化的体现。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对象,即是劳动产品,其实是工人的劳动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 物质化的代表。工人所生产出的产品其实就是他的劳动的体现。异化不仅仅存在于资本 主义社会中,在之前的社会中已经出现,劳动者所生产出的产品体现了劳动者自身的价 值,但是最后产品大部分或全部都不归劳动者所有,生产不属于自己的产品所需要的劳 动支配了劳动者大部分的时间,可以说劳动者是被劳动所统治了。

原始社会中,氏族部 落成员生产出的产品并不由其自主分配,需要由全体成员共同决定如何分配。由于此时 个体与群体的利益一致,生产的目的既是为了群体也是为个体自己,所以劳动者的价值 显得十分重要,此时异化并未出现。奴隶社会中,随着阶级的出现,异化现象出现,奴 隶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和产品,且无人身自由,他们生产出的产品是直接归奴隶主所有, 奴隶完全被生产劳动所支配。封建社会中,农民相比于奴隶社会中的奴隶,具有人身自 由,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被束缚在土地之上,其生产出的产品大部分作为地租上缴, 少部分由自己支配。虽然处境相比于奴隶而言有所好转,但是并不能否认其被生产劳动 所支配的事实。再看看资本主义社会中,工厂中的工人生产出的产品越多,其所创造出 的价值也就越多。但是其中占大部分的价值是被资本家剥削了,这部分价值便被称为剩 余价值。工人只得到很少的一部分报酬作为工资,所以工人越希望得到更多工资而越是21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 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