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有感 朋友推荐, 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一书。 实际上, 在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之前, 我对那些枯燥的、 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 所以很不喜欢心理学。 但是读完了此书以后, 反倒觉得心理学中的现象饶有兴趣。 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 他用浅白的语言、 生动的故事、 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 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 效应和法则, 书中精心挑选了 64 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 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 阅读此书, 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 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 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 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 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 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 受到了智慧的启迪, 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 它是指刺激过多、 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 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 如: 老师上课拖堂、 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 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 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 学习效率降低了, 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 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 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 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不是一味地填塞。 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 当学生犯了一次错, 只能批评一次。 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 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 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 同样的角度、 同样的批评语句, 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 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 厌烦心理、 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 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指的就是“布白”。 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 注意“度”,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去反省。 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 其实正是“超限效应” 的最好诠释。 “互悦机制” 也给了我不少启迪。 心理学中有一条规律: 喜爱引起喜爱。人们常常容易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这就是“互悦机制”。 老师先喜欢学生,所以学生喜欢老师, 喜欢老师所教的功课, 喜欢学习。 乖巧聪明的孩子, 老师当然能先喜欢, 而引起我思考的是, 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坏” 孩子, 老师是否能发自内心的先喜欢他们呢? 书中讲述了一个小故事。
小时候的卡耐基是一个公认的远近闻名的坏男孩。在他九岁的时候父亲将继母娶进家门, 父亲向继母介绍卡耐基道: “你要提防这个全县最坏的男孩, 他快让我头疼死了……”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 继母走到他面前, 微笑着托起他的头看着他, 对丈夫说:“你错了, 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 但还没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男孩。” 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 就是这句话, 使卡耐基和继母开始建立起了友谊, 也成为激励他发奋上进的一种动力, 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 28 项黄金法则, 帮助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 这位继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如果她也像自己丈夫那样, 我想也不会成就日后的卡耐基。 因为“互悦机制” 从另一个角度看, 对于老师来说, 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 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 所以, 我们必须克制自己, 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 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中。 无论是好学生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 都要真心的先喜欢他们。 你喜欢一个学生, 学生就喜欢你。 书中还有很多效应给我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启示。 如“晕轮现象” 告诉我们: 要实事求是、 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 切忌一叶障目 、 以偏概全; “霍桑效应” 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 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后, 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马太效应” 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 差生差对待” 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 阅读此书, 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的、 理性的方法。 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 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 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刘建红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