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刚书记在小红书上的粉丝数量一天增加了1.5万,这种迅速吸引眼球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与学生交流,究竟会持续下去还是只是一时的表演?
书记“下凡”小红书
“@人大刚子”其实是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本人,不是什么商业推广账号。其他校领导开学致辞后通常就不再参与互动,但他直接去了留言区。学生们询问水果售卖点在哪里,他立刻说“刚向餐饮部门了解过”,并安排设在地下楼层;有人提到通州校区的班车安排,他马上表示“会尽快着手处理”。他的头像用的是官方证件照,参与讨论非常踊跃,与过去高校领导大多不主动交流的情况形成了很大反差。
真诚回应获认可
张东刚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给予直接回应,从不讲套话,也不提及“相关部门”。当学生反映苏州校区空间狭小的问题时,他承诺“今年将启动建设,新校区规模相当可观”。在处理两千多条留言时,即便是批评意见,他也勇于回复。他清楚网络平台不同于向上汇报,不能含糊其辞,这种态度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自己的声音得到了重视。
吸粉快问题膨胀
关注者数量激增后,麻烦事也跟着变多。昨天他们询问水果,今天可能就会打听宿舍空调、博士津贴、校园流浪猫等事情。如果回复不够及时,很容易让形象受损。毕竟学生们的需求接连不断,书记要一直快速回应并非容易的事情。
现实难题待解决
小红书系统只注重热度,不考虑成本控制。书记就算再努力,也无法直接处理财务部门的报表事务。把个人平台当作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实际使用时会遇到不少困难。例如校园改造、福利发放等都需要经费批准,这不是书记单独就能决定的。
运营可持续存疑
让书记在公开平台直接回应后勤集团的问题,可是宣传部门联系不上,这种情景挺不正常的。把个人社交账号当成学校事务沟通的主要方式,能不能长久是个疑问。要是之后管理不好,不光解决不了事情,还可能制造新的纠纷。
学生期待不翻车
网友们对张东刚书记抱有很高的希望。有人半开玩笑地建议他去财务部门的群聊里讲话,也有人担心他处理不好会出问题,甚至有人把“张东刚书记回应过我的问题”写进了自己的履历。学生们期待这种正面的交流能够继续,并且能切实让学校发生积极的转变。
你觉得书记在小红书的这种沟通方式能长久维持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