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个人和公司都在大量购买粉丝,由此产生的假象使得微博显得异常兴旺,同时导致了很多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这种情况已经成了微博平台和相关公司的重大难题。
“买粉”乱象丛生
如今网络世界中,购买粉丝的情况非常常见。在淘宝等购物网站和新浪微博上,有很多机构在提供增加粉丝的业务。有些商家还推出了“加V”和成套服务,几百块钱就能获得加V认证,“粉丝 + 转发 + 评论”的一套服务也很常见,加V时附送十万粉丝只要五百元。另外还有一些“微博推进器”软件,每天能帮助增加上百个粉丝。
僵尸粉现状
前些日子,有专业人士借助“类似追踪器”分析新浪平台上十位知名人士的微博,结果显示这些人的粉丝里大约有十分之一七是无效账号,比如李开复的粉丝里就接近百万个账号属于此类。最近,一些新浪用户发现自己被冠以“SINA信息”名称的僵尸账号关注,这些账号没有头像和资料,只发布虚假的抽奖信息,它们是利用系统漏洞来传播广告病毒的无用账号。
“活粉”交易情况
现在买卖虚拟粉丝也很普遍。这些虚拟粉丝包含头像、动态、住址和职业等资料,还能自动发布内容进行更新。按数量算,一千个粉丝卖三十块钱,两千个卖五十块钱,一万个卖一百五十块钱。因此,很多个人和公司都愿意购买,想靠增加粉丝数量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账号商业价值
拥有五千名以上关注者的账号具备商业用途,超过两万名粉丝的认证网络名人,每一次内容分享,公关企业会支付五十到一百元。一个拥有几十万关注者的微博账号,大约值五万元。网络公关企业培养账号,当账号达到一定关注人数和活跃程度后,与广告主进行付费推广,构成一个庞大的隐秘产业。
平台应对措施
新浪等平台对此感到十分困扰。新浪微博事业部负责人表示,曾经察觉到内部员工参与推广付费认证服务,已经将相关责任人解雇。另外会与淘宝网等平台沟通,提议去除售卖虚假粉丝和微博付费认证等服务店铺,着力改善微博的网络氛围。
正确发展建议
张伟是CIC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专门从事第三方社会化媒体研究和咨询业务,他提出个人和企业应当稳步地推进社交媒体品牌的建立和管理工作,不应该寄希望于通过购买粉丝来实现快速致富。同时,他强调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也不应该仅仅根据粉丝的数量和转发的次数来衡量微博运营的成效。只有采取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微博平台的整体环境才有可能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
网友们认为微博能不能完全制止刷粉行为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同时请支持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