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这个以分享“美好生活”为主的平台,过去一直和电子商务没有关联,但今年却着手构建自己的商业体系,这一举措将会产生哪些后果?
平台转型
今年,小红书进行了组织调整,把社区部门和电商部门整合为一个新的社区部门,并且,在5月6日,它还发布了《社区商业公约》,以此对商家和创作者的行为做出严格规定。小红书的COO柯南对商家和平台的关系有了新的看法,他强调商家是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共同进步的伙伴。这样的做法显示出小红书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免费的社交平台,它迫切需要找到盈利的途径。
用户依赖
许多人在购物时习惯参考小红书,王莹就是其中一例,她从购买面膜口红等小物件,到决定买房装修这类大事,都会先去小红书查找资料并比较信息。比如她装修期间,发现网红镜子很受欢迎,便直接在淘宝购买了相同的产品。李女士也常在小红书为孩子挑选学习用品,像是学习机和学习桌。由此可见,小红书对用户的购买决定具有重要影响。
虚假种草
但是,小红书平台存在虚假推广现象。浏览学习桌相关分享,可以发现很多帖子雷同。这些所谓的推广其实都是广告。用户对此感到不满,小红书方面也心知肚明。从2021年12月开始,平台封禁了81个违规营销品牌,处理了17万26篇帖子、5万36个违规账号,其中一些是知名品牌。
规则约束
小红书的规范对商业主体和内容创作者关系密切。王明在一家规模较小的中介公司工作,他提到发布商品价格信息容易遭到处理,平台设有识别机制。《社区商业准则》对内容创作者和商业主体限制较多,网络名人也常被牵连,难以顺利推荐商品。这种现象在客观上促进了平台管理,却也带来不少讨论。
人才招聘
有消息人士讲,小红书正在招募新市场方面的人才,这说明它在开拓新市场方面的意愿很强烈。但是,在商品销售方面,小红书和抖音、快手相比,还处在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小红书想要在商品销售方面取得进步,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前景未知
小红书构建的商业模式存在内部矛盾和外部挑战。一方面,平台上的“不实宣传”现象亟待治理,另一方面,实力雄厚的竞争者对其构成威胁。能否在竞争中胜出尚难预料。长远来看,小红书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用户感受。
众人认为小红书能否在构建独立商业体系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请点击喜欢并转发这篇文章,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