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开始做外卖,这是走了新道路还是遇到了不少阻碍?等一下,看看记者实际体验后告诉你的结果吧。
入局方式
快手这次进入外卖领域,采取的是同一些外卖平台联手导流的“轻资产”策略。有泰山财经记者亲自尝试过,外卖服务的压力是由其他公司来承担的。早些时候快手在采访中提到,“外卖”相关的商品主要依靠与其他公司合作来共同建设,将来会吸引更多商家和更多种类的商品参与进来。这种做法可以使得快手迅速启动外卖业务,同时也能减轻自身的压力。
20日那天,记者点开了快手应用,需要通过四次页面切换才能找到外卖服务,这个入口被放在了“同城 - 团购优惠”这一栏里,也许是将送餐服务当作团购业务的拓展。一位有互联网营销经验的人士张女士说,业务的页面安排要有讲究,这种做法背后应该有它的原因。
价格优势
快手外卖的价格比较便宜。记者发现,“肯德基小龙虾汉堡 + 指定经典汉堡”在快手上的价格是26.6元,在淘宝闪购则要34.5元。“奶绿装芒”在快手上的售价是零元,但要支付运费。很多商品是靠“优惠券”来促销的,而且这些优惠券在别的外卖平台的小程序上也能用。
但是,低价策略也引发了一些麻烦,济南窑头路炸鸡店老板表示,由于外卖平台提供较多优惠,顾客常常把送餐地址设在店铺本身;济南历山路瑞幸咖啡店也有顾客向配送人员索要取餐验证码,选择自己来店取餐。
选择体验
虽然价格比较便宜,但在商品种类和购物感受方面,快手外卖和别的平台有不同。记者点了“肯德基小龙虾汉堡”,如果需要去核销,必须拿着取餐码去服务台拿,或者联系商家。在快手应用里找商家,没有平台提供的优惠券,反复试了几次都转不了人工服务,最后只好取消订单。
整体购买过程不太顺利,给顾客带来了不好的感受。在外卖行业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顾客的良好感受非常关键。
服务模式
快手外卖在提交订单时才服务顾客,制作和运送过程由其他平台处理。记者订餐后将近二十分钟,接到一个外卖平台电话,骑手把东西放在了智能取餐箱,单据和杯套上印的都是那个外卖平台的名称。
这种模式虽减轻了快手负担,但也可能导致对服务质量把控不足。
运营逻辑
快手外卖的部分服务运用了“折扣券”的模式来推广。用户在其他外卖应用的小程序上能够使用在快手平台购买到的优惠凭证,这表明它们的推广活动与外部机构联系密切。这种做法容易让顾客分不清各个平台,从而削弱快手外卖自身的品牌辨识度。
如何在依托第三方时打造自身品牌特色,是快手需要思考的问题。
消费现象
实际购物过程中,显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一些顾客在店铺里察觉到,通过外卖渠道购买比团购更划算,因此他们会选择让送餐员把外卖送到店铺地址;另外,也有顾客向送餐人员索要取餐凭证,自行前往店铺取货。这些行为表明,顾客更加在意商品的价格,这也给商家和配送平台带来了新的难题。
商家需要协调外卖与团购的定价策略,平台应改进相关规定,防止出现资源闲置和不当的购买活动。
你会受惠于快手外卖的便宜而试试看吗?若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敬请动动手指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