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课广告泛滥
现在,网络课程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部分。然而,在校园社交平台和群组中,诸如“人工刷课”“每门5元”等小广告屡见不鲜。这些广告公然宣传付费刷课服务,仿佛成了公开的秘密,不断引诱学生们走向违规的边缘。
河南、北京等地的多所高校出现了类似情况,导致校园学习环境变得污浊。学生一旦随意打开社交应用,就可能遭遇此类广告的狂轰滥炸,这对校园的正面氛围造成了严重影响。
代理刷课情况
河南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小张,以前是刷课平台的校园代理。他提到,全国大约有八成的大学都存在网课代刷现象。这些代刷平台提供的业务很丰富,能帮助学生完成观看视频、答题,甚至线上考试的任务。
不少人和小张一样做代理,他们从商家那里拿到的课程价格低至几分钱,但转手卖给学生的价格却高达五到七块。这些代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推广,鼓动更多同学参与刷课,导致付费刷课现象越来越盛行。
刷课费用差异
平台工作人员表示,代刷一门课程的费用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使用机器代刷较为便宜,而人工代刷或代考则费用较高。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也会有所区别。
观看视频这类基础任务,机器帮忙刷可能只需几元钱;而若涉及到难度较大的考试代考,费用可能会攀升至几十元。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对各类课程难度和潜在风险所进行的费用评估。
刷课合同无效
在法律上,双方签订的关于“刷课服务、代做作业、代考”的协议被视为无效。学生和提供代刷服务的第三方均存在主观上的过失。因此,从法律角度出发,这种行为被判定为非法。
合同虽然存在,却无法具备法律约束力。一旦发生争执,双方的权益将难以得到妥善保护。然而,有些学生却因急于求成而忽略了这一点。
刷课实际数量
朝阳市公安局提供的数据表明,在2019至2020年间,有数百万人次的学生购买了刷课平台的服务,这个数字相当庞大。这一现象揭示了高校中刷课问题的严重程度。
这个数字如此巨大,显示出付费刷课已非少数,而是广泛影响了众多学生。这如同一个毒瘤,在高校中不断蔓延,对教育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刷课危害与对策
江爱萍专家提到,刷课行为危害极大。对学生来说,它意味着错过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对学校来说,这可能导致教学质量出现下滑。这种结果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学校需运用技术手段和校园管理来监控学生网络学习,并优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模式。必须实施诚信制度,公开相关信息,并强化评估机制。例如,通过二次返校调查,避免学生过度依赖观看课程录像。
大家对学校实行的这些管理规定是否认为能成功阻止付费刷课的行为?欢迎在评论区发表看法。若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记得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