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手段多变,受害者数量持续攀升,我们亟需构建一个充满“信任、应用、遵规”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必须坚决打击那些为网络诈骗提供支持的非法产业链,这两项任务都十分急迫。
常见网络骗局类型
网络中常出现两种诈骗方式:虚假的兼职信息和购物骗局。据猎网平台2017年的数据,虚假兼职的举报占了15.7%,是举报量最大的类型;而虚假购物举报则占了14.3%。许多网友都遇到过商家收款后不发货,或者招聘方突然消失的情况,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这类假冒网站存在很高的安全隐患。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经过监控发现,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多达4.7万个仿冒互联网金融网页被识别。很多用户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这些网站冒充银行、电商平台等,专门窃取用户个人信息。
网络平台的问题
网络监管不力,致使假冒商家猖獗,虚假信息四处蔓延。许多商家和信息发布者轻易进入市场,流动性大,让平台难以进行有效监管。调查发现,一些假冒网站夹杂其中,其中“武汉经贸大学”并非正规高校,其网站域名甚至源自海外服务器。
平台在核实信息真伪上存在不足。正因如此,大量欺诈信息得以在平台上传播。这主要是因为平台未能充分执行审查准入的职能,未能及时识别并移除虚假内容,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平台应担起责任
田丽主任指出,互联网平台需设立多级审查体系。商家与信息发布者需经过严格挑选,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特别是对那些可能发布虚假信息的商家,我们必须保持警觉。这样的多层审查能有效降低虚假信息的产生。
平台需与政府机构及他方平台展开协作。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对网络环境的监管效力,防止非法获利行为。例如,在打击假冒与欺诈网站的行动上,平台需向监管机构提供数据分析和追踪定位的帮助。
网民需提高警惕
陈云松教授指出,我们在使用网络支付平台登录时,一定要增强对安全风险的意识。最好选用大家普遍认可的浏览器,并且开启拦截钓鱼网站的功能。一旦发现可疑网站,就要通过官方数据库来查证,以防个人信息和财产受损。
普通网民不应被微薄利益所诱导,去从事刷单等不当行为。安徽淮北的代先生起初尝到了刷单返利的甜头,但很快便遇到了商品价格不断攀升、各种借口接连出现的困境,最终他损失惨重。
代刷乱象危害大
代刷业务影响了网络秩序,同时也给不法之徒提供了新的盈利途径。据从事“刷粉”的人士透露,有人专门创建新账户,还有专门的刷粉设备和软件,使用起来便捷高效。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网络运行的正常状态。
尽管平台已实施包括限制抖音流量和封停账号在内的多项措施以遏制,但代刷现象依旧频繁出现。一些网民为追求虚假的流量和数据,纷纷加入其中,这不仅助长了不良风气,还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整治的建议
黄楚新是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的负责人,他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互联网平台需要投身于网络诈骗的整治行动。这些平台应向监管机构提供专业帮助,合力打击假冒和钓鱼网站。
普通网民要主动报告网络诈骗情况。大家应当携手合作,共同参与到整治行动中,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有力地打击网络诈骗的非法活动,让“认知信用、运用信用、坚守信用”成为网络空间的新风尚。
请问你有没有遭遇过网络诈骗?若这篇文章对你有所触动,不妨给它点个赞。同时,你也可以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