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许多人感到手头紧张,开始考虑找份兼职来贴补家计。然而,此时刷单诈骗活动愈发猖獗,让众多人陷入骗局。接下来,我们将对此类诈骗手段进行详细剖析。
刷单骗案聚焦
乐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数据表明,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案中,刷单诈骗的比例极高,接近四成,是诈骗案件的高发区。在这些受害者群体中,40岁以下的女性占了多数。这让人不禁担忧,在经济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有多少人可能陷入刷单的骗局。
案例一:抖音刷单骗局
今年初,乐平市区的张某接到一条短信,称他在抖音上口碑不错。若通过微信帮忙点赞,能赚得78至688元不等的金额。张某便添加了对方的微信,按照对方指示关注并点赞了抖音账号,果真赚了些小钱。临近1月11日,有人请求张某协助网红提升排名并购买积分。起初小额转账还有返利,但当他汇出3000元后,对方便人间蒸发。对方继续对张某说,若想获得返利,还需额外转账1万元。这时,张某才突然明白过来,意识到自己遭遇了骗局,损失颇为严重。
案例二:微博刷单陷阱
1月22日,王某加入了市区的一个微信群。群里有人宣称,在微博上给明星点赞并关注,便能获得报酬。王某尝试了几次,每次都顺利拿到了现金。之后,群主让他下载了“惠多多”APP,通过参与刷单活动,王某赚了数百元。然而,到了1月23日,客服向他推荐了佣金更高的任务。王某转账金额超过了五万七千元,可钱却取不出来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上了当,心里充满了懊悔。
刷单骗局套路
骗子们手法多变,起初他们在短信、QQ群、微信群、短视频等多个平台上广泛散布刷单广告,用“高薪”“轻松”等诱人词汇吸引潜在的受害者。一旦有人中招,他们会先发布小订单让受害者完成,并迅速返还利润,让人尝到一些甜头,从而放松了警惕。待受害者对他们建立起信任后,便开始诱导他们进行大额订单的刷单。随后,他们找借口不支付分红,还提出必须继续进行虚假交易,才能有望收回本金和提成。
刷单行为违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明确指出,刷单和刷信誉是违法行为。这不仅仅是赚点小钱的工作,实际上已经违反了法律。而且,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对消费者和商家都造成了损害。
反诈中心提醒
乐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民众,天上不会掉下免费的午餐,那些宣称可以刷单赚钱的,多数情况下都是骗局。找兼职工作,务必选择正规途径,确保能够获得合法的收入。切勿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以免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
有没有人遭遇过相似的购物骗局订单?假如不幸成为受害者,欢迎在评论区讲述您的遭遇。另外,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帮助更多人增强防范意识。